:::
小八件的樂器(左起)木梆、碰鈴、小鑔,和小鑼。(韓國鐄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擊樂在西安

溶接民間生活的擊樂藝術 西安打瓜社音樂

中國的所謂鑼鼓樂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鑼鼓及管樂(有的還有弦樂)的合奏,即吹打;另一種是指僅用體鳴和膜鳴樂器,即一般所謂打擊樂器的合奏。後者現在通稱淸鑼鼓。淸鑼鼓屬不具旋律樂器,但以節奏變化取勝,音色對比見長,爲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之用。中國作爲表演用的淸鑼鼓有四川的鬧年鑼鼓、湖南的打溜子(土家族)、湖北的祭祀鑼鼓、天津的法鼓、西安的打瓜社等。本文是以打瓜社爲例,一探中國傳統淸鑼鼓的演出型式。

中國的所謂鑼鼓樂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鑼鼓及管樂(有的還有弦樂)的合奏,即吹打;另一種是指僅用體鳴和膜鳴樂器,即一般所謂打擊樂器的合奏。後者現在通稱淸鑼鼓。淸鑼鼓屬不具旋律樂器,但以節奏變化取勝,音色對比見長,爲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之用。中國作爲表演用的淸鑼鼓有四川的鬧年鑼鼓、湖南的打溜子(土家族)、湖北的祭祀鑼鼓、天津的法鼓、西安的打瓜社等。本文是以打瓜社爲例,一探中國傳統淸鑼鼓的演出型式。

中國的所謂鑼鼓樂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鑼鼓及管樂(有的還有弦樂)的合奏,即吹打;另一種是指僅用體鳴和膜鳴樂器,即一般所謂打擊樂器的合奏。後者現在通稱淸鑼鼓。本文所硏究的打瓜社音樂(現稱銅器社)屬於淸鑼鼓合奏。

在衆多的中國傳統合奏中,經常被提到的是絲竹和吹打兩類。鑼鼓有時被歸於吹打,因爲吹打合奏中往往有單獨的淸鑼鼓樂段,但有時則被省略不提。前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敎授高厚永在他的《民族器樂概論》一書中很淸楚地將合奏分爲吹打、鼓吹、絲竹、弦索和鑼鼓五大類,給淸鑼鼓一個明確的定位。(註1)

淸鑼鼓雖屬不具旋律樂器,但以節奏變化取勝,音色對比見長,而且是凝聚衆志,協力同心的一種群體活動,所以能夠長存民間,並作爲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之用。它和非洲、中南美洲和東南亞許多群體音樂樂種有相似的傳承過程、表演形態和社會功能。

除了許多地方都有,大家也比較熟悉的舞龍、舞獅的伴奏鑼鼓及戲曲的鬧台鑼鼓之外,中國作爲表演用的淸鑼鼓有四川的鬧年鑼鼓、湖南的打溜子(土家族)、湖北的祭祀鑼鼓、天津的法鼓、西安的打瓜社等。至於一般所提到的潮州大鑼鼓、台灣北管鑼鼓、蘇南十番鑼鼓、浙東鑼鼓、西安鼓樂等基本上是吹打樂,但包含有淸鑼鼓樂段。

打瓜社音樂的背景

電影《黃土地》中那一場粗獷雄偉的陝北安塞腰鼓令人印象深刻。華夏文明發祥地的陝西的確是打擊樂之鄕,無論是陝北、關中或陝南這三大區域都有豐富的吹打和鑼鼓樂種。各村各鎭都組有吹鼓班子,而且往往是以一家一戶或本村的人爲成員,例如咸陽區有三百多個班社,演奏員多達兩千人。(註2)李皓宇和藝萠將陝西衆多的鑼鼓樂種分爲伴奏鑼鼓、淸鑼鼓和表演鑼鼓三類。伴奏類是作爲社火伴奏,如秧歌、高蹺、竹馬、旱船、耍獅等民俗活動;淸鑼鼓是純演奏;表演鑼鼓則是演奏時加上簡單的舞蹈動作,如咸陽的牛拉鼓、安塞的腰鼓、洛川的蹩鼓等。「陝北多爲伴奏鑼鼓,關中一帶以表演鑼鼓和淸鑼鼓見長,陝南以伴奏鑼鼓和淸鑼鼓顯現其特色。」(註3)在這麼富饒的土壤中,打瓜社音樂孕育、成長而開花結果。

打瓜社是社團名也是樂種名。它也稱社傢伙,近年其社團名已漸漸採用銅器社或鼓樂社,因此本文以銅器社稱其組織,但仍以打瓜社稱其樂種。這種樂社分布於關中千年古都西安及其近郊,東郊有灞橋區的張家堡、月登閣;南部有雁塔區的北他頭、瓦胡同;北郊有未央區的趙韋莊等,一共五十多社,其中長安縣的鮑北有三社,西安市的瓦胡同也有三社,其他皆一村一社。(註4)

 

除了作爲節慶之用外,西安市及市郊各銅器社每年農曆二月二日及八日都聚集到大雁塔下、王曲街上進行比賽,該區店舖焚香鳴炮相迎。這種比賽連續一天一夜,各社只能奏自己的曲目。比賽的標準爲曲目豐富和水準高超,另以年齡小(十一、二歲)的社員爲傲。聽衆還可以點曲或要求重奏。鼓師被尊稱爲「鼓頭」,是領導人物,廣受注目和愛戴,也會受到披花帶之榮殊。瓦胡同銅器社則另有一位「指揮」,以手揮舞打拍。銅器社組織有固定和非固定,成員皆以農民爲主。固定的曲目比較豐富,技藝比較高超。

據說一百年前這種樂社原來還有管樂器如笛、大喇叭和絲弦樂器。但因比賽時發生糾紛,管弦樂器被用作武器,因此日後被廢棄。但此說並無確切根據,一般可以將這種樂社的歷史上溯到宋、元時代。(註5)

銅器社傳統上爲年節喜慶和廟會演出的傳統仍在。以瓦胡同村的爲例,農曆正月十三日長安縣杜曲四坡老爺廟會、十五日本村送香火、十六日大雁塔古會、十九日張義廟大臘會、二月二日灞橋老洞藥王會、長安縣江坡藥王會、八日長安縣城隍廟會、六月一日南五台廟會等都是出陣的時機,(註6)近年又加上爲企業開幕、群衆集會、送喜報捷、迎送貴賓、學術會議等演出。

每一個銅器社不但有樂師,還有數目衆多的儀仗人員,這些人的工作是在演奏時(尤其行進時)持旗旌錦牌;開始時會燃放鞭炮,完全是節慶的氣氛。儀仗和樂器可以說是同等重要的,有時也會用到大頭面具、獅子等。

打瓜社樂器編配

陝西淸鑼鼓樂種也和許多地區一樣分爲粗、細兩類。粗的又稱「瓷傢什」(瓷=硬),用大鼓、大鑼、大鑔等,氣勢宏大,多用於行樂,如乾縣的「蛟龍轉鼓」用了七面鼓、六面鑼、十四付鐃;韓城的「百面鑼鼓」用了二百面大鼓、六十面大鑼、三十付大鐃,加上儀仗有四百人。細類又稱「蘇家什」(蘇=柔),西安區的銅器社皆屬於這一類,其樂器以大八件和小八件來分,前者奏主要聲部,變化較多;後者負責固定的節拍,皆奏一、二、一、二拍子。下面是打瓜社樂器的編配,括號爲別稱:(註7)

大八件

鼓(達卜)單面,掛於四足架 1人領奏

銀鑼(雲鑼) 6-8人

馬鑼(堂鑼) 2人

大鑼(勾鑼)平面凹心,掛於單架。 2人

鐃(大水釵) 4-6人

小八件

小鑼(手鑼) 2人

小鑔(小水釵、鉸子) 2人

碰鈴(鈴、甩子) 2人

梆子 2人

以上的大八件不包括鼓,而銅器也不只八件;小八件一般是四樣八件,全部演奏員有二十三到二十七人。瓦胡同村的銅器社在此基礎上將大八件增加爲銀鑼十六至二十人、馬鑼四人、鐃八至十人,其他不變,加起來則有四十人,儀仗另加二十人,又用了一位「指揮」,鑼皆用木片擊奏,但大鑼用短棒。八大件中最特別的樂器是馬鑼,馬鑼直徑十九點五公分,邊寬二公分,以繩繫之;奏者將繩繫於食指與姆指間,每當一個樂句結束時,將馬鑼擊一下後往上抛入空中復收回悶住餘音,前後二、三秒,以發出特殊的音響效果,動作和節奏配合得準確無比,營造出一個活潑動人的場面。奏者多分立於鼓頭的兩側,是聽覺和視覺的集中點。

鑼鼓經

由於傳統上多以口傳的方式傳承,打瓜社音樂沒有樂譜,以狀聲字的音節組成樂段、樂句,稱爲鑼鼓經;這一點和世界上許多傳統打擊樂的傳授是相似的,但各社所用的狀聲字有一些出入。

瓦胡同村比較特別的是他們存有一本手抄的札子譜(鑼鼓經譜)叫《樂器歌本》,是該村藝人齊志鑫等人從長安縣西兆余村學習這一種樂曲,憑實踐和記憶於一九五三年記錄下來,共有十五首,有狀聲字及一些符號但無節奏(見譜例)。其例如下:(註8)

J=銀鑼 當=馬鑼

一=休息     X(嚓)=大鑔

※(格㮙)=鼓滾奏

當個浪當=馬鑼滾奏

、=樂節符號 。=樂句符號

排=樂章 二還=反複一次

後來該村藝人又加了少量文字和符號而形成現在通用的狀聲譜。有趣的是此樂種在西兆余村已失傳,他們反須回來向瓦胡同村學習。(註9)

一九九二年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陝西卷》則有系統地收集和記錄了伴奏鑼鼓曲八首、淸鑼鼓曲四十首和表演鑼鼓曲十五首,合計六十三首,其中大多有譯成演奏譜,十分珍貴。這四十首淸鑼鼓作品的曲名以標題性的最多,如《鷂子翻身》、《千軍萬馬戰三關》、《鴨子拌嘴》、《獅子亂抖毛》、《龍斗虎》、《釣魚》等;也有以練習的基本鼓點命名如《兩槌》、《四槌》;以樂器數目命名如《十樣錦》;以反複次序命名如《三起三落》;以形聲命名如《當當匡》(第一句狀聲字);乃至於以樂社命名如《打呱社》等,不一而定。

樂曲結構

打瓜社音樂組成的最小單位叫「節」,有一、三、五、七各節的基本單元,和中國其他打擊樂的組織相同。例如京戲鑼鼓經的「倉」爲一字節(一字一拍)、「倉切倉」爲三字節(三字二拍)等,不同的字節組合就形成樂句和樂段。袁靜芳對十番鑼鼓中的鑼鼓樂分析硏究可作爲打瓜社音樂分析的最佳典範,即一首作品是由許多「節奏型的重複、變奏或多個節奏型的聯綴、變奏」而成。(註10)

下面例一是《金猴鬧春》第一排(樂段),由三字節(在括號中以數字顯示其節奏型)和七字節兩種單元的反複變化所組成。樂譜由瓦胡同銅器社提供:

一、《金猴鬧春》(第一排)

丁丁當、當丁X、當當丁、丁當X。二還 (3+3+3+3)

丁當丁當當丁X、當丁當丁丁當X。二還 (7+7)

丁當X、當丁X。二還 (3+3)

丁當XX當當丁、當丁XX丁丁當。二還 (7+7)

以現代的譜式,上列三字節即♫♩(二拍),七字節即♫♫♫♩(四拍)譜中明顯地以用了對比、平衡及變化的原則,有節的數目及樂器的音色對比、平衡及變化(一行之內及行與行之間)。

曲例二爲《百鳥朝鳳》(見字譜)的第一排,也由瓦胡同銅器社提供:

二、《百鳥朝鳳》(第一排)

X一X、XXX、丁當丁。X一X、XXX、當丁當。二還(3+3+3。3+3+3)

XX丁當丁。XX當丁當。二還 (5+5)

丁當丁、當丁當。二還 (3+3)

丁當丁當X 丁當。二還 (7)

XX丁當X丁當。二還 (7)

丁二丁、XXX。當二當、XXX。二還 (3+3。3+3)

丁XX、當XX。二還 (3+3)

丁X當X丁當X。二還 (7)

此曲乃以三、七單位爲主,但加了一行五字節單位,也善用對比、平衡及變化原則,變化比前者多。不過總的來說,打瓜社音樂的排列程式和樂曲組合比十番鑼鼓簡單純樸。

依袁靜芳的硏究,十番鑼鼓的一、三、五、七字節單位和古代漢語詩詞的語法組織有密切關係。「詩詞中的意義單位和聲律單位(即節奏)往往是結合得很好的。」(註11)打瓜社音樂的鑼鼓樂段正是以一、三、五、七的字節單位的組合。這種土生土長的農民節奏和古代文人的詩詞規律竟然一氣相通,實在是一個値得玩味的文化現象。

淸鑼鼓曲的「排」(樂段)再加以擴大,以不同方式連接或反複就形成了固定的曲式。陝西鑼鼓樂(包括打瓜社)有下列數種曲式:(註12)

(1)段子曲:由二、四、六等短句組成,不斷反覆,適合於行進之用。

(2)單牌子曲:完整的單獨樂章。

(3)聯曲:兩個以上完整單獨樂章的聯結,即多段體。(有如組曲)

(4)套曲:多個樂章依一定次序組成,包括某章的多次反複,即循環體。(有如廻旋曲)

以打瓜社的《農家樂》,即《三起三落》爲例,此套曲有一段反複三次如下:A(一起)──B(一落)──C(二起)──B(二落)──D(三起)──B(三落)──E(結尾),其B之固定再現(細節有變化)頗像廻旋曲。(註13)

瓦胡同銅器社(註14)

瓦胡同村位於西安市南郊,屬於雁塔區長延堡鄕,全村七街八寨二千多人,以王氏爲主要宗氏。據說淸乾隆年間(1736-1795)村民以擊陶片爲樂,稱爲「敲瓦碴片」,開始了銅器社的歷史,如此則已有了二百多年。到了民國七、八年間(1918-1919),王甲喜和齊志鑫組織村民到長安縣西兆余村拜師學習才正式成立現在這種形態的樂社。從王、齊迄今已傳到了第五代演奏員,全村二千多人中有五分之一人口,即四百人可以演出。成員也從農民擴充到工人、商人、公務員等,年齡從八、九十歲到十一、十二歲都有,而且一村之內有西社(最有代表性)、南社和北社三個組織,一次出場的人員連儀仗隊有上百之譜;演出方式有行社(進行)和舞台兩種。從一九八四至一九〇〇年該社參加過七次雁塔區鑼鼓樂大賽,連獲七次冠軍。一九〇〇年春的秦王宮鑼鼓樂大賽也奪得金杯奬。一九九〇年三月他們加入陝西省打擊樂學會時改名爲「瓦胡同鼓樂團」。因此目前有數個名稱,因時因地而用。

一九九二年夏,筆者訪問該社時,出場的有六十多人,其中表演者四十人,其他爲儀仗隊。表演者最年長的是擊大鑼之一的王善平,時八十九歲,爲第二代傳人;最幼者爲數個銀鑼手,皆十一、二歲,爲第五代傳人。團長是王甲智(提供口述資料者)、副團長王善精(指揮)和王啓倉。鼓頭爲王福興、馬鑼手爲傅柏成(鑼鼓經口述者)、王福民和王善宏三人(缺第四位)。所用之場地爲以賣肉夾饃致富的王寶生所新建的二層樓房前院,但行社之列隊迎接則貫穿全村主要街道。各類旌旗錦牌全部出籠,正中上方之門旗上書「陝西省打擊樂學會瓦胡同鼓樂團」,其下四條豎幅分書「以德服人」、「以藝撼人」、「以禮讓人」、「以樂爲人」、中間另一錦旗也有門旗之字樣。其他龍鳳彩旗分樹各處。演奏隊形以鼓居中,馬鑼分兩側,後以鐃、銀鑼及八小件分兩隊對立,大鑼兩面則對立於最前端(接近觀衆)之位置。所奏之曲目爲《金猴鬧春》、《龍虎鬥》和《農家樂》,又有單獨或小組示範;另有口頭訪問等。雖然是特別安排之演出,但其聲勢及氣氛和節奏毫無差異。

註釋:

註1:高厚永。《民族器樂概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P4。

註2:李皓宇。《陝西吹鼓樂述略》。1988,pp.1-2。

註3:李皓宇、藝萠。〈鑼鼓樂述略〉收於《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陝西卷》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p.575。

註4:王智甲口述,李世斌採錄。《西安市瓦胡同銅器社簡介》,pp.8-9。

註5:藝萠。《打瓜社概述》。

註6:李世斌。〈西安市瓦胡同銅器社簡介〉,收於《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陝西卷》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P.582。

註7:同註3,pp.576-577擴充而成。

註8:同註6,pp.581-582及註4,pp.5-6。

註9:同註4,p.5。

註10:袁靜芳。〈民間鑼鼓樂結構探微:對十番鑼鼓中鑼鼓樂的分析硏究〉,收錄於《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3年第2期,p.15。

註11:同註10,P.22。

註12:註3,pp.577-578。

註13: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pp.109-110。

註14:除實地訪問外,並依註4、5、6而成。

 

文字|韓國鐄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說明:一九八八年七月筆者參加在西安音樂院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年會及陝西省打擊樂學會成立時,首次接觸打瓜社音樂,由雁塔區瓦胡同打瓜社演出,即決定進一步探索這一樂種。因此於一九九二年夏天專程赴該村訪問。本文即以該次訪問及所收集之資料撰成。文中如無作註皆實地訪問之資料。在此感謝西安音樂學院劉大冬敎授、陝西打擊樂學會安志順先生及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袁靜芳敎授所作之協助及資料提供。但最大的敬意自然屬於勤勞樂觀,充滿熱情與活力的瓦胡同村銅器社諸團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