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九七」是個定時炸彈,5、4、3、2、1之後的「0」會是霎那巨變嗎?〈〈圖為沙磚上劇團《黎明咒語》劇照〉。(張志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九七.藝術.香港/近距對焦:歷史

必須跨越的關口 是「大限」抑或「新生」

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協議香港於九七年「交回」中國。一個政治上的決定,就此影响一個文化的發展。這十幾年來的「過渡」,催化了香港藝術上一連串的轉型。「九七」不會是刹那巨變,「九七」是一個重要歷史關口。這一代藝術工作者,表達自己、詮釋時代,是無法逃避的責任。

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協議香港於九七年「交回」中國。一個政治上的決定,就此影响一個文化的發展。這十幾年來的「過渡」,催化了香港藝術上一連串的轉型。「九七」不會是刹那巨變,「九七」是一個重要歷史關口。這一代藝術工作者,表達自己、詮釋時代,是無法逃避的責任。

變與不變

十幾年前開始,香港人已經開始倒數 九七,十年、五年、三年、一千天、五百天、三百天,如果是計時炸彈,5、4、3、2、1之後的「0」將會是刹那巨變。當年鄧小平爲穩定香港人的信心,保證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但想深一層,這「不變」有可能嗎?「九七」不是炸彈,香港不會在九七年七月一日一夜巨變。變,是漫長的變,而且早就已經在變了。

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協議英國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把香港交回中國,從此展開長達十三年的「過渡期」。香港社會的過渡期,剛好碰上、也催化了香港文化發展一連串重要的轉型。面臨要和中國大陸這強大的文化實體結合的事實,香港人逐漸自覺地建立和整理屬於自己的文化。

臨近九七,九七帶來的政治和社會轉變已日漸明朗化,但回歸中國對香港文化發展帶來的變化,現在誰也不知道。

戲劇是香港文化中不大不小的一環,我們可從回顧香港戲劇近三十年來的發展,對「九七」至於香港表演藝術,或甚至整個文化的影響,得到一些啓示。

業餘時期

一九七七年前是香港戲劇的業餘時期,劇團在硬體(場地)和軟體(人力和財力資源)皆缺乏的情況下,以非專業的型式運作。隨著當時一連串社會運動和學生運動,學生和業餘劇團成爲六、七〇年代戲劇的主流,觀衆的組成也以學生和知識份子爲主,內容亦偏向學術化(荒誕劇、存在主義戲劇、社會劇、歷史劇)。

第一次轉型

一九七七年至九〇年這十四年,是整個戲劇環境由業餘主導變成專業主導的轉型期,正當學生戲劇活動隨著學運進入低潮,香港政府注入大量資源推動表演藝術活動;在十一年('80〜'90)內興建了十一個具專業水準的文娛中心及會堂,成立演藝學院(1985)和演藝發展局(1982)。

在這期間,香港出現了三個職業劇團、大量業餘劇團和一些商業劇製作公司(如中天製作和浩采製作)。隨著社會漸趨富裕,觀衆量大增,而且以年輕在職人士爲主。

藝術方面,雖然仍有不同的劇種存在,小量另類劇團(如「進念」和「沙磚上」)仍能生存,但大環境卻急促趨向休閒化和娛樂化。表面上(觀衆/製作/劇團的數量)發展興旺,但長遠來說,仍潛伏著一定的隱憂。

社會方面,這十四年間,香港經歷了中英談判,前過渡期和六四事件。九七問題由遠至近,社會上瀰漫著世紀末的不安氣氛,但這對戲劇發展並沒有明顯的影響。就算有,也可能是觀衆口味的轉變──追求娛樂/保守/輕鬆,而抗拒嚴肅/探索/沉重的劇種。然而觀衆口味與社會氣氛的關係,仍需進一步探討。

第二次轉型

九〇年開始,香港戲劇踏進由專業化邁向多元化的轉型期:一方面,戲劇商業化有愈演愈旺的趨勢。音樂劇席捲,超級製作如《貓》(1994)、《歌劇魅影》(1995)、《我和春天有個約會》(1995)和《悲慘世界》(1996)紛紛登場,把大量新觀衆吸引進劇場。

另一方面,隨著演藝學院的學生逐年畢業,香港陸續出現了一批活力充沛的「小型專業劇團」。行政上,他們以極少的人手維持運作。藝術上,他們的水準固然比業餘劇團高,更重要的是他們比現有的三個職業劇團積極進取得多。

這批劇團在缺乏政府的長期支援下,自己拓展生存和創作的空間,勇於探索新方向,包括社區、敎育、兒童及另類劇場。娛樂與藝術並置,主流和另類紛呈,一九九〇至九六年的香港劇壇出現了一片中興景象。

距離「九七」不到四百天,當社會上正在鬧哄哄地預備迎接「九七」時,現在也正是香港戲劇能否成功邁向多元化的關鍵時刻。關鍵是我們能否在職業和業餘兩個運作形態中間,增加一個旣鼓勵探索實驗,又具備專業水準的分層。

但小型專業劇團現在的問題是:他們藝術上未成熟,未能培養足夠觀衆,政府亦未給予特別支持。如果現在這批小型專業劇團,在短期內能獲得有足夠的資源和創作空間,或者可望在四、五年後站穩陣腳──在藝術上和運作上成熟,亦建立一個穩定的觀衆群。

否則,隨著「九七」臨近,如果觀衆口味眞的愈來愈保守淺薄,加上「九七」後政府藝術政策未明,創作自由成疑,這六年來中興景象可能在三兩年間消失殆盡。

文化政策的變化

近兩年,香港政府開始在政策上推動戲劇多元化的發展。演藝發展局在九五年變成包含範圍更廣的藝術發展局後,首要工作就是吸納民間意見,制訂五年藝術發展計畫。這個跨越「九七」的(1996〜2000)計畫,承諾「將致力於實現在香港拓展更具活力及更加多元化的藝術局面……」,並將在戲劇方面「資助具專業水準劇團的行政費用」和「推動就戲劇表現的形式和風格作出試驗」。

這份五年計畫,爲香港藝術未來發展描畫了一幅進取、開放、樂觀的藍圖。在未來得資詢中方意見的情況下,藝術 發展局把「藝術表達自由」定爲四項基本原則的首位,體現了藝術發展對藝術的淸晰信念。

但計畫的執行仍需要「九七」後特區政府的支持,否則多好的計畫都只是紙上談兵。雖然基本法列明,但中英雙方近年的其他爭議例子裏,中共往往把基本法條文中的「原有」解釋爲一九八四年(基本法)當時的狀況。這份五年計畫在九七年後能否徹底執行,端賴特區政府對藝術發展能否保持一個開明的態度。

大時代少作品?

如果撇除「九七」因素,香港戲劇的確有機會在未來十年內,建立一個由商業劇場\職業劇團\小型專業劇團和業餘劇團組成的四層架構。在藝術上發展出一個可以包容商業劇場、主流劇場、社區劇場、敎育劇場、兒童劇場和另類劇場的,較健康的多元化生態環境。

但事實上「九七」雖然存在,未來的不明朗因素和社會上的不安感,的確影響正在發展關口的香港戲劇。無論「九七」是「大限」抑或「新生」,我們這一代注定得跨越這一關。對今天香港藝術工作者來說,表達自己、詮釋時代,是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

香港戲劇界從來對政治冷感,縱有「進念.二十面體」「民衆劇社」等另類團體,但始終未成氣候。

可能因爲過渡期,正値香港戲劇開始傾向休閒的轉型期,所以主流劇團如香港話劇團、中英劇團、赫墾坊等仍然對這個大時代冷冷淡淡,以不變應萬變,又可能過渡期對藝術工作者來說是壓抑、迷惘的時期,而非不吐不快的年代。

直接的回應雖然少,但這十幾年間,卻有不少作品或者有意或無意,反映出當時香港人對九七問題和社會變遷的心情。其中有三齣,特別値得在此拿出來討論:

《我係香港人》

編劇:杜國威 蔡錫昌

首演:1985

導演:高本納 蔡錫昌

演出:中英劇團

由香港中英劇團演出的此劇,生動活潑地表現了八〇年代初期,香港人初次面對「九七」問題的兩難困境:一邊是在一百五十年英國的管治下,養成對西方文化的認同,另外一邊是五千年中國文化,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的血統不爭事實,兩者之間,「我」究竟是誰?英國人抑或中國人?

此劇最後的回答是:「我係香港人」(「係」即廣東話的「是」),這答案與其說是聰明,不如說它無奈。香港人當然是香港人,但香港人又是甚麼人?

劇中有一段,說一個香港留學生參加一個國際同學晚會,每個人都上台唱他/她的國歌,香港學生無國歌可唱,窘急之下,上台唱了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可見當年香港人對身份危機和「九七」逼近的無奈。

《風中細路》(音樂劇)

編劇/導演/音樂:潘光沛

首演:1994

演出:音樂劇團

《風中細路》表現了香港人經歷了大半過渡時期及八九年六四事件後,九〇年代社會上的複雜情況。

一位曾參與七〇年代保釣運動的中學敎師,嘗試藉參與選舉實踐他的理想,但他面對的卻是複雜混亂的政黨政治,和人心膽怯、驚弓之鳥般的選民。

另外一位主角是大陸偷渡來港謀生的靑年,遇上一個平凡打字小妹,二人短暫但眞摯的愛情,彷彿暗示香港人對大陸同胞不再抗拒,但對強權政治失望之餘,寄望民主選舉,「港人治港」能帶來自救的機會。

劇中有首歌很有意思,叫《無耐到九七》(「無耐」即廣東話的「不久」),由所有角色上台唱出各自心聲:有人快要生孩子、有人要尋求政治庇護、有人移民加拿大、有人勸人信任耶穌、有人宣傳環保、有人炒賣房地產、有人參與選舉。各種積極的、消極的、有意義的、無意義的口號同時出現在一首歌裏。

劇中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但無論如何,最後大家都是一齊唱:「已經到九七,無耐到九七」。正好唱出香港人的末世心態:混亂、焦慮、極欲改變但無能爲力的景況。

這齣戲的確說出了香港人的心聲,其中有一場戰以誇張醜化演出「選舉論壇」親中政黨人士大談民族主義的嘴臉,以及民主派人士粗暴民主態度,當這兩方人馬同台較勁演出之時,總是獲得全場喝采。

《家變95》

編劇:陳炳釗

導演:鄺維立

首演:1995

演出:沙磚上

《家變》由卡夫卡小說《蛻變》改編,描寫香港人在社會巨變當前,自己一連串自覺和不自覺的轉變。在「沙磚上」的演繹下,主角撒摩札變蟲的情節再不只是異化的象徵,也是一個滿懷理想的靑年對社會異化的消極抗拒。

劇中充滿香港社會狹窄空間的壓迫感,打樁聲響個不停。原小說裏三個神秘的新房客,變成了移民海外,落籍後回流香港「掘金」的三位表哥,妹妹則在六四事件後努力學習外語,希望儘快離開香港,爸爸失業,整天只曉得讀報紙及發牢騷,還有一個新角色──白痴的弟弟,全家只靠嘮嘮叨叨的媽媽勉力維持。

《家變》裏的香港,是一個病態的香港,家庭崩潰、人心惶惶,拜金主義者、機會主義者和逃避主義者到處都是。敎會宣揚末日即將來臨,白痴弟弟加入敎會,希望建造一艘方舟,在洪水來臨前,把變成蟲的哥哥和一家人救上方舟。

諷刺的是,劇終時,變了條蟲的撒摩札死後,卻再變成了一個跑大陸貿易的商人。

値得自豪、也値得悲哀

十年來,如果有學者回顧香港戲劇在過渡期(1984〜1987)內的作品,他會發覺只有很少作品對九七問題直接作出有深度的回答。

香港人一向自誇適應能力強,能應付任何改變。所謂適應,其實就是改變自己適應環境的意思。値得自豪,但也値得悲哀。

 

文字|茹國烈  香港藝術中心演藝節目總監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香港文化補助機構

補助單位 成立年份

市政局  1973

區域市政局 1986

演藝發展局 1982-1995

藝術發展局 1995

香港主要演藝場地

主管單位 地點 成立年份

市政局 香港大會堂 1962

        藝術中心 1977

區域市政局 荃灣大會堂 1980

市政局 伊利沙佰體育館 1980

市政局 香港體育館 1983

市政局 高山劇場 1983

        演藝學院 1985

區域市政局 沙田大會堂 1987

區域市政局 屯門大會堂 1987

市政局 牛池灣文娛中心 1987

市政局 上環文娛中心 1988

市政局 香港文化中心 1989

市政局 西灣河文娛中心 1990

香港職業藝團

團體 資助來源 成立年份

香港管弦樂團 市政局資助 1974

香港中樂團 市政局附屬團體 1977

香港話劇團 市政局附屬團體 1977

香港舞蹈團 市政局附屬團體 1981

中英劇團 藝術發展局資助 1982

香港芭蕾舞團 藝術發展局資助 1982

赫墾坊劇團 藝術發展局資助 1992

香港小交響樂團 藝術發展局資助 1994

現時活躍的小型專業劇團

團名 成立年份

進念.二十面體 1982

佚名劇團 1984

沙磚上 1989

演戲家族 1991

非常林奕華 1993

劇場組合 1993

剛劇場 1993-96

進劇場 1993

新城劇團 1994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