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藝術節,是當代前衛表演藝術一年一度的盛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都匯集到紐約,來觀賞精心挑選的節目。作者在紐約爲我們介紹今年的「下一波」,有哪些精采的演出。
由「布魯克林音樂學院」(簡稱BAM)表演中心策劃製作的「下一波」(Next Wave)藝術節,今年十月到十二月總共有十五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團體演出近百齣包括:戲劇、舞蹈、音樂及整合視覺藝術的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節目。
持續的創新求變
總括來說,今年的「下一波」藝術節仍是堅持著戮力求新求變的精神,開發展演來自世界各地已經實驗有成的前衛藝術家的成熟作品,並秉持它一貫突破傳統、國際化、多元文化多項藝術整合化的風格,推出全世界矚目的一流前衛藝術節目。
同時,它也格外鍾情大格局(big-scale)的前衛作品,因爲許多前衛藝術家並沒有經費租借大場地,來製作他(她)們心中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的史詩作品或雄偉奇幻的意象,BAM提供了他(她)們最好的發表空間。
今年的「下一波」藝術節,仍然保持著創新求變的精神,企圖呈現與捕捉當代前衛藝術的多樣面貌、風潮和節奏,以及它們對後現代社會生活與文化敏銳、獨特的反映及反省。其中最明顯的應該是當代表演藝術跨文化的趨勢、整合不同藝術媒體形式於一身的視野、開發創新的當代表演形式的企圖,以及國際化的胸襟和視野。
在筆者專訪BAM的藝術製作總監約瑟夫.麥尼羅(Joseph. V. Melillo)時,他表示,全世界各地優秀的前衛藝術家,都在不斷地試圖超越前衛藝術旣有的疆界,和拓展前衛藝術的視野與版圖。歐陸爲中心的美學思想已經過時。
麥尼羅表示:「看到這麼多藝術家的優秀作品,我才深深體會到,他們獻給我們多麼不凡的禮物,讓我們短暫的人生旅程更豐富美麗,也讓我體會到,不管環境再如何變化,藝術家們的創新,是永不止息的!」
令人驚奇的是,「下一波」龐大的製作費來源只有極少部分由紐約市、州政府贊助,絕大多數的經費,來自票房和愛好藝術人士的慷慨贊助。其中包括許多企業團體、政商鉅賈和中產階級,這也許是「下一波」藝術節另一個令人振奮的希望,誰說喜好藝術的人越來越少?誰說前衛藝術曲高和寡、難以接受呢?
紐約觀衆的熱情贊助,正表示著他們心中的支持和願望,紐約能,台北能不能呢?也許在下結論之前,我們應該來鳥瞰式地介紹一下「下一波」當中,除了年初「山海塾」來台演出過的《寂靜》以外,還有什麼精采的節目內容。
《辛加洛》Zingaro
融合馬術和印度說書藝術,由馳名歐陸的巴塔巴斯(Bartabas)領導的夏米爾馬術劇團,演出奇幻馬術劇《辛加洛》;它同時也是今年下一波的開幕好戲。
夏米爾劇團以精湛撼人的馬術技巧,配合雄偉華麗的舞蹈構圖馳名全歐。劇中融合了馬術和印度傳統器樂,創造出奇幻瑰麗的舞台意象、馬的傳奇神話和馬術文化。
《後現代及其未來》Post Modern and Beyond
後現代舞蹈女祭司崔莎.布朗(Tri-sha Brown)的二十五週年作品回顧展。
年初才訪華演出的崔莎.布朗,是美國當代舞壇最重要而吸引人的舞者兼編舞家。此次演出她二十五年舞蹈創作的精采代表作回顧展。
《美化原住居民》The Beautification of Area Boy
「下一波」演出的第一齣戲,是奈及利亞桂冠詩人索因卡所寫的政治諷刺劇《美化原住居民》由西城約克夏劇場劇團演出。。
索因卡因主張民主自由而被奈及利亞政府當局監禁,釋放後長年自我放逐,寫了許多揭發極權政治的醜惡黑幕的詩文。
此劇描寫在奈及利亞軍權統治下,偏遠地區窮苦居民艱困求生存的掙扎,以及他們如何以幽默樂天自處的心境。
《沈默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Quiet
瑪若迪絲.蒙克的多元化淸唱劇。
明年二月有可能來台演出的瑪若迪絲.蒙克,是美國當代最多才多藝、最創新,也最有成就的藝術家之一。此次創作、執導的這齣多元化淸唱劇是融合了動作、人聲、音樂等不同的藝術媒介,反映人類對二十世紀歷史中,正面與反面的文化省思。
劇中沒有固定的角色,也沒有特定的情節,由十名歌手兼舞者,兩名樂師和兩個小孩一起演出。是一齣具有冥想氣氛、宗敎儀式般結構,以驚奇和悲哀的情愫沈思逝去時光的作品。
《略奪者的舞會:靈魂的廣告商》The Predator's Ball:Hucksters of the Soul
卡羅.阿米塔基編導的多元化醒世舞劇。
卡羅.阿米塔基曾在歐洲和美國各大舞團中擔任編舞,在一九八〇年她創立了自己在紐約的舞蹈團,自此繼續創新融合芭蕾、現代舞和通俗文化領域的舞作。這齣舞劇是卡羅幽默舞作《靈魂的廣吿商》的戲劇化新編,曾在一九九三年巡迴全歐,廣獲好評。
《略奪者的舞會》由三十六個舞者、演員合力演出,以古典芭蕾舞諷刺雷根時代奢侈的虛假輝煌。《時代》雜誌稱它是:「一齣美國失去自我文化認同的尖銳喜劇。」
《富麗奧索》Furioso
呈現兩性情慾糾葛的熱情舞劇,由瑪麗兒.坦卡德(Meryle Tankard)澳洲舞蹈團演出。
瑪麗兒.坦卡德是澳洲首屈一指的當代編舞家,而瑪麗兒.坦卡德澳洲舞蹈團是頗富歷史的現代舞團之一。《富麗奧索》則是一齣探討現代男女糾葛情愛,展現其中的憤怒、激情、渴望情結,是齣充滿官能享受的熱情三部曲。
舞中最特別的是在激烈狂飆的兩性戰爭中,十位男女舞者分別藉著繩索在空中懸吊飛舞,又由空中墜落到地面,整齣舞作的動作張力十足。並配合令人驚駭惶恐的亨利.葛瑞基(Herryk Gor-ecki)的現代音樂,可以算是融合了芭蕾、爵士、現代舞蹈的世紀之舞。
《環球音樂》Global Music
由薩布里兄弟(Sabri Brothers)和角落小店(Cornershop)演出。
薩布里兄弟以演奏回敎世界神秘的蘇菲Sufi音樂舉世聞名,紐約時報樂評家稱讚他們說:「薩布里兄弟的演奏是一場令人狂喜的經驗。」
果哇利(Qawwali)本是蘇菲音樂的一種,原來是讓聽衆達到狂喜經驗的宗敎音樂,薩布里兄弟來自演奏果哇利音樂有四百年之久的家族,他們將許多奉獻詩和讚美詩也融入果哇利的曲目中,使它更加豐富。
而「角落小店」(Cornershop)的主唱,是英裔的亞洲印度歌手提金德.辛禾(Tjnder Singh)。他的音樂融合了傳統印度音樂、現代印度搖滾,表達因爲英國境內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所引發的深沈憤鬱。
《行動中的藝術家》Artists in Action
BAM的視覺藝術主動出擊──珍娜.海斯坦(Jere Highstein)在史坦頓島史納格港文化中心演出;羅娜.龐迪克(Rona Pondick)在布魯克林美術館大廳演出;亞伯特.鍾(Albert Chong)在BAM的尊榮戲院演出。
這三場「行動中的藝術家」的演出,由視覺藝術家在劇場、美術館及其他展覽空間,組合其他表演藝術家合作而成。並由此探索視覺藝家主導的表演藝術形式與內容的可能性。
《克羅諾斯四重奏》Kronos Quartet
演出〈聽覺的歷史〉、〈中世紀到現代〉、〈和美國的音樂〉Aural Histories, Medieval to Modern & American Mavericks三首作品。
克羅諾斯四重奏是BAM的駐館音樂家,無疑地也是全美最優秀的、致力於推介現代音樂新作的四重奏團體。
他們的演奏典目縱橫古今,兼具深度與廣度,同時也不遺餘力地拓展四重奏的曲目領域,時時向聽衆的鑑賞品味挑戰。他們獨特的音樂視野、大膽無畏的實驗精神,已使他們成爲全美最前衛的當代音樂團體。
《恐怖的小孩:遊戲的孩童》Les Enfants Terribles:Children of the Game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作曲塡詞,蘇珊.瑪莎(Susam Marshall)編舞執導的音樂舞蹈歌劇。
《恐怖的小孩》是菲利普.格拉斯探索法國劇作家尙.考克多(Jean Cocteau)同名作品的三部曲的最後一齣,前面兩部曲分別在BAM的下一波藝術節中轟動演出過。此次的演出特別邀請名編舞家蘇珊.馬歇爾合作。
整個作品在格拉斯揚名國際的極簡(Minimalism)作曲形式的音符元素外,再加上舞蹈動作元素的撞擊和融匯。演出時,現場將同步播放默片電影《恐怖的小孩》。
《爵士樂下一波》
由唐.拜倫(Don Byron)主奏。
每一年的下一波藝術節中一定涵蓋當代爵士樂的節目,網羅當代最有前瞻性和創新求變的爵士樂演奏家演奏最新的爵士典抑或重新詮釋經典的爵士樂。
今年BAM邀請到全才的爵士樂手唐拜倫,演出曲目包括傳統與最新的曲子,希望能更進一步推廣、開展現代爵士樂的領域。
《太田河的七條支流》The Seven Streams of the River Ota
由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執導的二十世紀的史詩。
馳名國際,曾執導《龍的三部曲》Dragon Triogy的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此次在下一波中又推出他劃時代的氣勢磅礴、格局龐大的史詩作品──《太田河的七條支流》。全長七個小時,將分成兩場或是一整個下午場演出,是此次「下一波」的壓軸好戲。
史詩的內容探討二十世紀人類面臨史無前例的災難:二次大戰集中營中對猶太人慘無人道的迫害,廣島原子彈的終戰浩劫以及世紀末愛滋病的猖獗蔓延。透過一個逃過納粹屠殺的攝影師的一生來檢視整個世紀人類的苦難。
《從A到Z》
布魯克林愛樂管弦樂團,演出融合通俗與古典音樂風格的美國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
布魯克林管弦樂團素以發掘美國當代作曲家的新風格著稱於世,此次演出有古典音樂深厚基礎,且吸收當代爵士樂、流行音樂新元素來創作的兩位作曲家: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在快速機器裡的大會舞和短程搭車》,及路易斯.安德魯遜(Louis Andriens-sen)熱鬧交織的鼓樂、吉他和小提琴曲《史提吉》De Stijl,創造出一種出人意表的組合。
而另外一位搖滾作曲家法蘭克.薩巴(Frank Zapa)所作的《完全陌生的人》Perfect Stranger則是一首快節奏、電子樂器音響組合成帶有史特拉汶斯基般的抒情,和幽默的爆炸性作品。
《哈林的胡桃鉗》The Harlem Nutcracker
由唐納.拜爾德(Donald Byrd)編舞的爵士版《胡桃鉗》。
唐納.拜爾德是一位與世界各大舞團和知名導演合作良久的著名黑人編舞家,此次他特別新編了採用爵士樂泰斗杜克.艾靈頓改編的柴可夫斯基的組曲及大衛.伯格(David Berger)新譜的音樂來爲《胡桃鉗》作了一個全新的、有黑人觀點的詮釋。
故事發生在閤家團圓的聖誕夜,老祖母克拉拉在家人及賓客入睡後,夢見死亡的天使,帶她回到黑人在民權運動時期的奮鬥與掙扎,以及她死去的丈夫帶領她遨遊三〇年代哈林區繁華一時的爵士樂「棉花田俱樂部」,重溫了昔日的浪漫情懷……。
下一波,台灣要走向哪裏?
綜觀此次的「下一波」藝術節節目,可以發現許多節目都是整合多項藝術媒介,呈現多元文化交互影響的作品,充份顯示後現代社會各種文化,和藝術形式與元素交互滲透、共舞對話的現象。
而通俗與精緻的文化界限也不斷被質疑、打破,唯一不變的是,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家,仍然生龍活虎的表現出當代生活的各種反省、變化和樣貌。「下一波」藝術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正不斷塑造著人類未來的精神面貌、並重塑新一代的文化版圖。
台灣是不是也能有自己的「下一波」藝術節呢?
去年雲門舞集在「下一波」推出由林懷民編導的舞劇《九歌》,獲得了許多討論與佳評,顯示台灣的表演藝術已受到國際間的重視與肯定,也許,主辦類似「下一波」的藝術節,能使台灣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使我們不僅是以「經濟奇蹟」揚名於世,也能創造出舉世矚目的「文化奇蹟」!
文字|王琬容 美國社會新校導演系碩士班
更正啓示
本刊四十七期(十月號)由趙玉玲著的〈藝術節/愛丁堡〉一文,更正如下:P.46.左上欄第十二行之古「風」應爲古「人」;P.47中上欄第四行「以及」和「跟」之間加入「曾」一字;P.48左上方圖說「碧娜.鮑許」改爲「烏帕塔」;及P.49左上欄第九行,倒數第二字「是」應爲「的」。在此向作者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