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編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由美國另類音樂怪傑Tom Waits作曲而成的《愛麗絲》當中,愛麗絲被威爾遜創造成一個旣是小孩、又是個誘人尤物的角色(Laurence Burns 攝)
紐約 藝術節/紐約

舉辦藝術節四要 以「下一波藝術節」爲例

下一波藝術節由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會Brooklyn Academy of the Music, BAM主辦,是目前歐陸以外,最重要的世界性藝術節。每年六、七月舉行的法國亞維農藝術節,八、九月舉行的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和十、十一、十二月舉行的紐約下一波藝術節,一般被公認爲是世界的三大藝術節。

下一波藝術節由紐約布魯克林音樂學會Brooklyn Academy of the Music, BAM主辦,是目前歐陸以外,最重要的世界性藝術節。每年六、七月舉行的法國亞維農藝術節,八、九月舉行的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和十、十一、十二月舉行的紐約下一波藝術節,一般被公認爲是世界的三大藝術節。

十月份重要節目:

德國塔麗亞劇團Thalia Theater

羅伯.威爾遜Robert Wilson導演《愛麗絲》Alice

10月6〜8、11〜14日

英國導演 Steven Berkoff,

王爾德Oscar Wilder原作《莎樂美》Salome

10月17〜21日

台灣雲門舞集林懷民編舞

《九歌》Nine Songs

10 月 18、20、21 日

相較於國內今年陸續舉行的《四流巨星藝術節》、《調戲一夏戲劇節》、《台北破爛生活節》,乃至於由兩廳院所舉辦的《台北國際藝術節》,這世界「三大」藝術節顯然都太過「豪華」、太過「國際」、太「專題化」了。

然而,不管是小型的、大型的,專題化或非專題化的藝術節,只要是舉辦「藝術節」就一定得解決四件事:找錢、找人、找媒體,和找節目。

找人和找錢的「藝術」

與亞維農的近乎全官方、和愛丁堡的半官方主辦單位相比,主辦「下一波」的BAM是個全然的民間機構。BAM超過一半的運作經費是來自企業的贊助,票房及場地的出租費佔不到收入的三分之一。

和世界大多數的非營利演藝中心一樣,BAM有自己的會員捐款制度(「BAM之友」):捐款美金二十元(約台幣五百元左右)以上即可成爲會員,並可提早獲得節目資訊和購票折扣。這些優惠措施對紐約觀而而言,是非常有「價値」的。因爲好節目的票是很容易賣光,而會員卻可以比一般觀衆優先買到票,「下一波」也因此擁有固定來源的觀衆群。

而BAM在解決找錢問題的方法是:爭取不同單位的「聯合主辦」。例如今年雲門舞集受邀到「下一波」演出《九歌》,聯合主辦單位就包括了 BAM和紐約亞州協會Asia Society,雙方彼此「互搭便車」。亞洲協會可以分擔宣傳及行政瑣事,而BAM除了在劇場內給予雲門協助之外,雲門演出成功也連帶的爲亞洲協會及BAM做「業績」。

除了和民間機構聯合主辦以外,BAM還時常和外國大使館、文化部合作推出節目。去年到「下一波」演出的碧娜.鮑許和「烏爾波塔舞團」就由BAM和德國文化部合辦。「聯合主辦」除了代表BAM會在財力、物力上得到協助以外,另外的好處是:聯合主辦的對象有另外一批募款來源的「人脈」,不會和BAM太過重疊,而且又可以開發新資源。而來自美國以外的聯合主辦單位,同時也可是BAM在該國與該團的聯繫中間人。

給媒體「完整的包裹」

除了紐約本地的《紐約時報》、《村聲》及《紐約客》雜誌以外,國際性的戲劇雜誌、戲劇評論、歌劇雜誌、國際舞蹈學報、亞洲戲劇學報等刊物,從來都不會放棄以「下一波」的節目來談論當今世界表演新趨勢的機會。這種和國內媒體在演出前、後所出現的大都是報導性而不是評論性的文章是很不同的。

即便是報紙的記者寫「下一波」的節目預吿,他們也能寫出蠻像一回事的報導。爲什麼?因爲BAM爲媒體準備的「資料包裹」(press kit)永遠是最完備的。

BAM會把有關該團(導演、編舞家、作品、該團舊作、前次來美的報導……)的剪報、論文影印成冊(如果文章的原文是法文、德文、或中文等外文,BAM會把他譯成英文,與原文並呈於其中),並早早準備好送給媒體。

「前衛」與「霸道」

「下一波」標榜著:以呈現世界劇場的未來趨勢(下一波)爲主要宗旨。他所邀請的對象是以前衛的演出爲主。「前衛」Avant-Garde 一詞最早出現於十九世紀末,瑞士的一本無政府主義組織的刊物中,取得是軍事用語中「前鋒」的意思──打仗中,走在最前面的士兵。

旣然「前衛」指的是走在最前面的人,當然他也很可能是戰爭中最早死的人。要不就是開路先鋒、一代宗師,要不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裡的某一根「骨頭」。而「下一波」之所以成爲歐陸以外最重要的藝術節,主要就是由於他介紹、並培養了好幾位「前衛部隊」中的善戰者到紐約來。

隨時都像吸血鬼等待生人接近一樣的紐約,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演評人,他們很快就會在表演過後,或某團再次造訪「下一波」時,寫出連篇累牘的文章來表示他們的意見。能夠引起討論的演出如果不是使藝術家的地位更爲穩固,至少也能讓藝術家不至於「安安靜靜」的「死去」。

至於「下一波」的節目是怎麼選的呢?這個答案說起來是很霸道的:藝術家的創作可以經由推薦而成爲「候選節目」,但是最後結果還是得由BAM的總裁兼執行製作人哈維.里根斯坦Harvey Lichtenstein點頭或搖頭。

面對藝術,要有耐心

今年已經超過六十歲的里根斯坦,本人看過大多數要來「下一波」演出的節目。就算本人不能親自去看,他也會派BAM的行政總監(三年前,他就曾來台北看《九歌》的首演)或副總裁代替他去看節目。

里根斯坦年輕時代曾經是美國芭蕾舞團(A.B.T.)的舞者,他從七〇年代接掌BAM以來,就對經營BAM的未來有相當淸楚的計畫:由於BAM離紐約曼哈頓太近,他知道他得推出曼哈頓不會出現的節目,才能吸引到觀衆。光是「前衛」還不夠,但如果是大型的前衛演出,BAM的節目就有可能和紐約、乃至於世界其他地方的節目相抗衡。

而眞正讓BAM和「下一波」聞名於世的是:一九八四年,羅伯.威爾遜的八小時版「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但是很少人知道,早在一九六九年當羅伯.威爾遜還在小劇場做戲的時候,里根斯坦就已經開始注意這個安靜話不多的導演了。

在八四年以前,羅伯.威爾遜已經推出過兩齣今天看是經典,當時則是十足賠本貨的戲(《聾人一瞥》、《史達林的生命與時代》,後者賠的錢高達當時百老匯音樂劇預算的五分之一:十二萬美金)。面對這種票房的演出,里根斯坦以「面對藝術,要有耐心」的態度繼續支持羅伯.威爾遜在BAM發表他作品的世界首演。

多年來,「下一波」所呈現的節目一直是紐約和全美前衛表演活動的指標,BAM除了讓前衛表演變成「下一波」的節目特色以外,里根斯坦「面對藝術,要有耐心」的哲學更使得「下一波」充滿人性化的味道。

「下一波」和台灣

「下一波」找錢、找人、找媒體、和找節目的方法是BAM在紐約這個藝術大都會所找尋出來的解決之道。國內舉辦的藝術節則通常給人節目大拼盤、匆促上菜的感覺。其實,舉辦藝術節需要長期的規劃,國內的藝術節雖然也有心往這個方向走,但是囿於票房的考慮、來訪團體的檔期問題,「安全」的辦藝術節,就成了國內普遍的現象。

當我們在期待國內藝術節的「下一波」的時候,對不管是企業、個人或媒體而言,關心、參與是給予主辦單位最好的鼓勵。另一方面,我們也相信:「專題化」的藝術節將會是未來藝術節呈現的主流。同樣花大力氣找錢、找人、找媒體和找節目,與其辦「俗又擱大碗」或「樣樣有、樣樣鬆」的藝術節,還不如辦「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藝術節來得吃香。

我們希望國內藝術節的「下一波」是「快樂」、「希望」而又「專題化」的。

(本刊編輯 李立亨)

編按:世界三大藝術節的另外兩個藝術節的特色分別是:

亞維農藝術節──所邀請的節目大多是大型的、跨語言、跨劇種、跨文化的戶外演出活動(如莫努虛金的「陽光劇團」、碧娜、鲍許的「烏爾波塔舞團」)。而每年前來「揷花」的三、四百個世界各地的中小型團體,則是各盡所能的「搞怪」、「標新立異」或「規規矩矩」的去吸引觀衆及同行的目光。

愛丁堡藝術節──邀請世界當紅而又「正統」的藝術家及團體獻演(如模斯,康寧漢舞團、倫敦愛樂)。除了每年三、四十個演出團體及個人以外,近年來主辦單位已經開始把「未來會紅」、和「不夠正統」的節目邀請到「『外』 愛丁堡藝術節」系列中演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