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al Music的產生其實和Minimal藝術、Minimal舞蹈有很密切的關係,它們追求的都是客觀的藝術,結構爲其中的要件。強調的是沒有主觀的訴求。因此,在音樂裡,被強調的是不帶感情、不起波瀾,但卻也不是一成不變,它的方法是在長時間的不斷的重復中做細微的變化。
不知由何時開始,國內對新創名詞特別感興趣。政治界、新聞界如此,學術界亦然。菲利普.格拉斯的來訪亦讓音樂界對他所代表的一種作曲方式如何中譯傷了一陣腦筋,這篇短文的標題即是由筆者所曾聽聞的四種譯法組成,它們的英文原名都是Minimal Music。
但是,什麼是Minimal Music呢?在一九八〇年出版的葛羅夫Grove音樂百科全書中,在Minimal Music的辭目下,它請我們去看System(ii)。在這裡,Minimal Music是Systematic Music的另一種稱法,而全部的內文不過十八行。當然,這個情形在下一版的葛羅夫音樂百科全書中或許會有所改變,可能只有Minimal Music或Minimalism,System(ii)很可能不存在或在Minimalism中被提到,曾是Minimal Music的另一種稱法。
Minimal Music的產生其實和Min-imal藝術、Minimal舞蹈有很密切的關係,它們追求的都是客觀的藝術,結構爲其中的要件。換言之,它們強調的是沒有主觀的訴求。因此,在音樂裡,被強調的是不帶感情、不起波瀾。但卻也不是一成不變,它的方法是在長時間的不斷的重復中做細微的變化。所以,乍聽之下,音樂一直在反覆,但是在曲子結束時,和曲子開始時的音樂是不一樣的。也正因爲如此,這一類的作品在開始時,總是很快地形成一個聲音的面層、聲音的環境,以這一個面層和環境爲基礎,開始逐漸進行不同的變化。
而Minimal Music追求的客觀、揚棄感情,也註定了它和其他表演藝術良好合作的命運。不同於古今中外著名的話劇配樂、芭蕾舞曲、電影配樂經常脫離它們誕生的由來、使用的背景,卻依然搏得聽者的共鳴,並能獨立存在,Minimal Music少了那層背景,實在難以區分那個是那個。也正因爲如此,它能和繪畫、戲劇、舞蹈、電影做充分的搭配,而不會搶了它種藝術的風采。這一個情形由此次格拉斯來訪,本地音樂界、戲劇界、舞蹈界相當不同的各種反應亦可以看出來。
一九九一年,格拉斯對他人批評他寫太多音樂和品質不一的責難做了回答:唯有如此,音樂思考才能有有機性的成長。就長遠來看,音樂是持續開展的。(見Grove歌劇百科全書)在格拉斯的鋼琴音樂會中,他所選的曲目多半來自其和他人合作的舞台、電影作品,將多樣樂器、合成音樂完成的音樂改爲以鋼琴呈現,音響色澤上的損失可想而知,加上沒有應該配合的畫面,整場音樂會都有著若有所失的感覺。然而,當想到前面提到的格拉斯的一段話,或許我們參與的有可能是格拉斯的另一部偉大的作品的開始吧!
文字|羅基敏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