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國際舞蹈節又回到最初主辦地,香港。(周素玲 攝)
研討會 研討會

期待完整、多面的藝術發展

舞匯九七國際舞蹈會議

台灣舞蹈的表演與創作已受到國際舞蹈界之肯定,但此次會議台灣只發表三篇論文。在推廣舞蹈藝術時,除舞台的表演外的學術硏究似更應受到重視。

台灣舞蹈的表演與創作已受到國際舞蹈界之肯定,但此次會議台灣只發表三篇論文。在推廣舞蹈藝術時,除舞台的表演外的學術硏究似更應受到重視。

國際舞蹈節活動至今已是第二十屆,最初(1986)係由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院長胡善佳創辦,旨在增進亞太地區舞蹈發展並與全世界合作與交流,結合全球各地的舞蹈專家學者共同爲舞蹈敎育貢獻心力。禮聘舞蹈菁英講授指導,讓與會人士與學生有更多修習的機會;更邀請世界各地的舞蹈團體演出,彼此觀摩與切蹉。此項活動由第一屆至第五屆均由香港主辦,並於香港演藝學院進行各項活動及演出。第三屆(1988)舞蹈節活動更於香港演出結束後,由國立藝術學院及雲門舞集共同主持下,來台舉行一星期之活動。第六屆起,由於經費短絀,舞蹈節活動便開始由各會員國輪流主辦,也增加各國人士對主辦國當地舞蹈環境的了解與交流。

此後於菲律賓的馬尼拉舉行之後,相繼於台北、東京與秋田、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北京、澳州墨爾本與印尼雅加達舉行,今年則再返回第一屆主辦國──香港,並由世界舞蹈聯盟亞太中心(World Dance Alliance:Asia Pacific Center)協同辦理,同時舉行年會,因此也稱爲亞太國際舞蹈節/舞蹈會議。

今年名爲「舞匯九七」(DANCE'97)國際舞蹈會議(International Dance Conference),是由香港演藝學院臨時市政局及臨時區域市政局共同辦理,自八月四日至八日在香港演藝學院演奏廳舉行。本屆主題爲「舞蹈於現今社會的價値」(The Value of Danc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共有十篇論文發表會(Paper Session)及三場硏討會(Paper Ses-sion)。台灣發表人士除筆者外,尙有王雲幼與現於紐約攻讀博士的陳雅萍、吳文琪;除外,尙有來自美國、英國、澳洲、德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中國大陸、巴西及香港當地等各地人士與會。

論文發表會場現場開放給參加舞蹈節人士進入、發問對談。論文發表會每場由二至三名同範籌論文發表者提出約二十分鐘之口頭宣讀,之後由現場參與人員發問,共同硏討、交換經驗。

東方論文集中於敎育、創作、文化

吳文琪現天普大學博士班攻讀,她提出的論文題目爲《敎育後現代模式的理念框架:在當代舞蹈界強化學生的創意並培植其文化意識》(註1);針對台灣高等舞蹈敎育課程設置,提出理想的新型式,整個論點著重於討論中國與西洋對於「創意」的不同看法。究竟台灣的現代舞蹈,該隨西洋模式強調個人及創意呢?或是遵行傳統模式,以凸出集體意識和技巧的顯現。

此篇論文的作者將後現代主義的過程方法及多元化的敎學,融入中國的創意觀中,意圖經由此敎育法來讓中國舞者了解自己的文化遺產,同時能經由此來發現自身個性特徵。除了評析及比較外,她也提出敎育現存之種種矛盾,來解釋問題爲何存在及改善方法,希望藉由改良之後的敎育模式,來解決當前台灣高等舞蹈敎育現存之問題。

現於紐約攻讀舞蹈博士的陳雅萍所提出的論文爲《東方之旅:台灣現代舞的文化特徵與定位》(註2),提出台灣的現代編舞家在過去十年的摸索之後,開始尋找東方的身體美學。她針對林秀偉、陶馥蘭及劉紹爐三人的舞作,來探討受過西方現代訓練之後,轉脫爲「氣」、冥想、祭典的呈現。他們都在尋找獨特的表演藝術,企圖掙脫傳統,但又不失去東方的根質。

另一方面,陳雅萍又分析這種反傳統又不脫離傳統的表現法,反而顯出日本舞蹈對台灣現代舞的影響。舞蹈被認爲是一種脫離傳統超越西方的先鋒藝術,台灣的現代舞在不知覺當中,進入這一個方向。論文當中還比較不同編舞家在此方向的異同之處,並深入東西方相互作用及自我定位後的驕傲。

中國大陸歐建平提出《希望的曙光:中國芭蕾所面對危機與機遇》(註3),說明中國大陸在政策改革後,芭蕾依然仍受歡迎、現代舞則尙未開始。芭蕾舞團陸續成立的次序可見由邊岸漸入內陸;表演藝術活動逐漸由傳播公司辦理,而非只是政府主辦。不僅引進外國團體,也將外地團體帶入北京。同時也辦理座談會來敎育觀眾,亦幫助舞團獲得較高的收入,使舞團可以生存、專心於演出。然目前看來,大半的舞團沒有新的作品,多演出像《吉賽兒》、《睡美人》等古典舞碼。行政上越來越沒有系統、政府的資助給錯方向;演出的票價過高,超過一般民眾的能力負擔,結果參與的觀眾大多是住在當地的西方人。

另一來自大陸的于平發表的論文是《當代世界的舞蹈價値抉擇》(註4),提及舞蹈在當今社會是多元的,以心靈及精神之價値爲主。于平認爲個人主義是有發揚的必要,舞蹈以動作爲底,以個人表現爲呈現的方式,才符合政府或大眾之需求。

歐美論文主題廣泛

其它歐美人士之論文有許多有趣的主題,其範圍和思維相當遼闊,不只侷限在藝術或敎育的範疇上。來自英國奇切斯特高等教育學院(Chichester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的瓦來里.布雷金蕭(Valerie A. Brigin-shaw)提出了舞蹈與海岸線的關聯的論文《崇高的海岸線:李.安德森的《海濱小屋》中的舞蹈和文化價値》(註5)。

《海濱小屋》是安排在一群海濱小屋內、外的演出,作者將它作爲個案,來探討海濱、海岸線和地平線如何與各文化內涵產生共鳴。舞者在海濱地區的屋內外跳舞,甚至於跳入水中。海濱與海岸線是陸地與海洋的分界;海濱與小屋又是內景與外景的分界,藉由此概念探討人身體上的種種分界線,以及舞蹈中手勢與動作、動作與空間的關係聯想。從舞蹈呈現的景觀中,來探討舞蹈文化與大自然的關連是非常有趣的硏究動機,在英國還有許多這種實驗性的作品。

另一篇是由美國凱特.馬丁利(Kate Mat-tingly)提出的(註6),她認爲舞蹈與建築有許多相似性,兩者都是通過設計的空間在進行交流,有趣的是,整個二十世紀美國建築師和編舞家們的設計方式,居然非常相似。她以幻燈片對比紐約的摩天大樓與巴蘭欽的双人舞;長桌型的建築與瑪莎、葛蘭姆的舞作;重疊交錯的建築與碧娜.鮑許的作品等。她也強調是以線條、結構、文化及歷史等方向來尋找它們的關連性。就線條性而言,均是相當貼切的;然而從圖片上來看,除了線條之外其它的關係並不明確,也正因爲如此引起在場人士的激烈爭議。

另外來自美國的露絲.所羅門(Ruth Solomon)提出舞蹈醫學方面的報吿,題目爲《舞蹈醫學的未來展望:舞蹈醫學/科學的應用硏究》(註7),主題在強調如何用她的硏究用在舞者訓練,結合舞蹈訓練及舞蹈醫學科技來改善者的舞者身體狀況,以達到訓練的最佳效果。她提出百分之七十的舞蹈傷害是屬於Mi-crotrauma(重複過度使用同樣身體部位所受之傷害),而這是可以加以改變的。

她舉出台灣舞者常用的葛蘭姆技巧,膝蓋受傷者佔最高位,其次爲康寧漢,接著是李蒙,再來是韓福瑞,最後是荷頓;另一方面荷頓技巧上背受傷率最高;足部最易受傷的則爲韓福瑞技巧。她曾經來台灣以雲門舞集及左中舞蹈班爲觀察硏究對象,並做爲此次硏究報吿之範例。

硏討會探討中國舞蹈新氣象

硏討會(Panel Session)的部分則由一人主持,根據主題提出報吿再交換說明。筆者在硏討會所提出的論文係與賓州大學舞蹈系主任黛娜.凡瓊歐內(Danna Frangione)、專任教師胡二冬,及科羅拉多大學舞蹈系敎授王雲幼四人共同合作硏究發表,除現場宣讀及錄影帶放影說明外,並由左營高中舞蹈班學生現場示範演出,名爲《世界融合性舞蹈:跨文化舞蹈的種種價値》(註8)。

該硏究肇始於一九九三年黛娜.凡瓊歐內第一次至左營中高舞蹈班敎課及舞蹈排練後,至今每年仍利用暑假至左中排舞,同時王雲幼也在左中進行舞譜重建,同樣舞碼也於美國大學舞蹈系排練及演出。經過四年跨文化及國籍的硏究過程,了解其中之差異、成就表現,分析個別的優缺點,以爲改進舞蹈敎育之參考。

另兩場硏討會則分別是由美國名舞評家瑪歇爾.席格主持之「跨文化確認身份」(Crossing Cultures/Defining Identities),以及由中、美、英、德、港等地之舞評家參與的圓桌會議(Critics Round Table)討論主題爲「新時期的中國舞蹈:廣東、香港及台灣」。

「跨越文化確認身份」硏討會除主持人外,應邀參與討論的尙有羅曼菲、美國關珊珊、馬來西亞繆長靑及香港梅卓燕等四人,均爲各地之著名編舞家,探討其編舞過程中是否有文化背景之因素,以及歷史傳承的壓力。

此四位編舞家爲散居各地華人、在當地土生土長,也在當地受敎育,大學時代前往美國進修取得高等學位。在不同生活環境及敎育文化薰陶後,同是中國祖先之四人的舞蹈呈現與觀念想法有相當差異。中國五千年文化背景及歷史包袱都影響了其創作思維,而在表達上卻有絕然不同的呈現。但無論何種表現,其文化影響是盤根交錯、多元一體,無法單一分離或獨立生存。

後一場的舞評家圓桌會議的參與者有歐建平、瑪歇爾.席格、凱特、馬丁利、香港烈戴麗.湯布力、楊春江、英國拉姆齊.伯特及德國約翰.史密特,大都認爲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的舞蹈市場上並不見新現象,反而是台灣的舞蹈在帶領中國的未來,較多角度、有潛力。北京舞蹈學院的呈現基本上重技巧而非創作,另外廣東舞團用的則是「武術」而非舞蹈,只有中國舞蹈外形並無中國之精神。香港舞評家認爲中國舞是多面的,不能加以限制,創作者必須多了解社會進步及現代化的情形;英、德舞評家則認爲中國不應拒絕西方的參與和進入。

提昇舞蹈學術硏究値得借鏡

此次的論文共發表二十三篇,其中台灣只佔三篇,一篇是純台灣來的,其餘二篇論文發表者目前均在美攻讀博士。台灣方面似應多鼓勵贊助舞蹈界學者參與發表,以提昇舞蹈學術硏究之門。

舞蹈藝術的範疇非常遼闊,除了表演及創作外,行政及硏究應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有助舞蹈藝術多元化發展。會議中各式各樣題材之論文報吿,許多的硏究題目非常細微深入,値得我們參酌借鏡。

除了左營高中舞蹈班的小型演出外,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也應邀參加此次的舞蹈節演出;另外多面向舞蹈劇場及太古踏舞團則聯合演出了一場「台灣第三波舞蹈之夜」。舞者出色的技巧、創作的多變性及多元化的風格,是台灣舞蹈備受矚目與讚譽的特點。

香港演藝學院的場地設備俱佳,是本次活動最大的特點,全部的活動在同一棟大樓舉行,給參與者莫大的方便。十間舞蹈敎室提供各種舞蹈課程進行,演出者也有排練的場地;論文廳原是音樂演奏廳,音響及視野均佳,各式媒體器材充足。大、中、小型劇場廣設,有助於各類型舞蹈之發表,刺激創作及表演。不似台灣,適合表演場所難尋;實驗性的小劇場表演更是無處可去,大型的表演廳有很大的票房壓力,使創作者舉步不前,無形中降低了創作的競爭與刺激。現今,以台灣的人力物力辦活動不難,場地才是最大的困擾。

藝術的成就要與現實的環境相結合,方能竟其功,非藝術工作者單一而爲的。這次北京舞蹈學院的演出被稱爲雜技團表演,另人惋惜。雖然舞者的身材與技巧均是上上之流,然而因爲環境因素,不求進步與改變,仍停留在初期觀念,一味追求高難度的技巧表現,毫無藝術內涵與品質可言。

反觀倫敦拉邦舞蹈學校的表演,獲得相當高的評價與讚賞,技巧的表現自然流暢,不刻意凸顯,身線條乾淨明朗。樸實貼切的服裝更充實了創作者的意念表達,舞作的呈現具深度與內涵,令人回味再三。兩相比較,深覺藝術的養成非一朝一夕,社會大環境與政策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環節。

再者,台灣現今設有舞蹈系的四所大專院校,均著重於表演與創作,使舞蹈藝術的基礎硏究成空,令有志從事者只能選擇出國硏讀,殊爲可惜。應在各大學增設舞蹈系,且各校應有其特定之主題發展,不只強調表演及創作,多元化之人文類科才是發展的重點。

1.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ance Educa-tion, the Postmodern Paradign in Taiwan: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Cultivating theri Culture Consciousness in the Contemparary Dance World

2.Journey Into the East:Eastern Body Aesthetics and Orientalism in Taiwan's Modern Dance

3.In the Light of Hope:The Chinese Ballet Fac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risis

4.The Choice of Value in Contemporary Dance

5.Subliminal Shorelines:Dance and Cultural Val-ues in Lea Anderson's Beach Huts

6.Choreography & Architecture

7.Research in Dance Medicine/Science & Somatics World Fusion Dance:Values of Cross-Cultural Choreography

8.New Chinese Dance; Guangdong, Hong Kong, Taiwan

 

文字|周素玲  左營高中舞蹈班組長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