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音樂轉型興趣濃厚的漢考克,
三十多年來如同變色龍,
但變更樂風並沒有成爲他的「保護色」,
卻使他有更寛廣的創作思考空間。
爵士樂導師邁爾斯.戴維士(Miles Davis)歷代團員組合總會出現一、兩位傑出的鋼琴手,像早些的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比爾.伊凡斯(Bill Evans)、奇斯.傑瑞特(Keith Jarret)等。但純論創作格局,賀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的企圖心絕對名列前矛。他在跟隨邁爾斯時,就不願讓自己的發展侷限在咆勃樂派(註1)範圍內,從當時他在Blue Note旗下錄製的作品:Maiden Voyage、Speak Like A Child等都可明顯感受到他對節奏的敏感度;不用聲嘶力竭的器樂編制,就能釋放出爵士樂潛在的能量,這是他最高竿之處。
他爲邁爾斯樂團再創新局,但他和夥伴們在六〇年代前後生產的爵士新聲,卻也幾乎將傳統爵士的潛質完全榨乾了,當他們發現傳統爵士不再有趣時,自然而有默契地一致往融合爵士(Fusion)(註2)路線挺進。
邁爾斯在六〇年代末期以Bitches Brew正式宣吿邁入融合階段,漢考克並沒有繼續跟隨,他的位置被另一位才華洋溢的鋼琴手奇克.柯瑞亞(Chick Corea)接手。不過,漢考克組成名爲Head Hunters的融合爵士團,發行數張銷售非常成功的錄音,像是「同名專輯」、Futwre Shock等。他以節奏爲創作中心的風格,對一般大衆而言,顯然是旣新鮮又易於接受,而邁爾斯本人的音樂風格則實驗性過濃、曲高和寡,對融合爵士的推展,象徵大於實質的意義。反倒是從邁爾斯樂團脫隊的樂手如奇克.柯瑞亞的「回歸永恆」(Return To For-ever)、韋恩.蕭特(Wayne Shorter)的「天氣預報」(Weather Report傳「脫黨競選」的新團,都創造出銷售數字長紅,連帶使八〇年代許多唱片公司改弦易轍,將經營主力放在融合爵士上,但也產生更多以商業爲唯一目標的垃圾。
九〇年代漢考克接觸「酸性爵士」(Acid Jazz)(註3),特別當他的老作品被酸性爵士團「US3」重新混音後,紅遍大街小巷。他見識到電子世代音樂的瘋狂影響力,於是轉向試驗一番,不過,他的嘗試並沒有得到預期回響,市場與評論兩頭空,老樂迷都希望漢考克能回到傳統風格,安撫他們飽受驚嚇的耳朶。漢考克在幾經思考後,於九六年發行New Standards回歸傳統,拾回評論和樂迷的心。
漢考克在創作方向上繞了一圈回到原點,但這並不能否定他曾走過的路,每個創作者都有自己的週期,他或許是呼應世紀末「反璞歸眞」的樂壇潮流,也或許只是累了歇一會。但從他與韋恩.蕭特錄製的九七年最新作品《1+1》裡,嘗試以傳統旋律建立簡約、富新意的樂器對話模式的強烈企圖表露無疑,爵士樂界似乎由此見到以「傳統中的新意」作爲創作思考方向的一絲光明。
註:
1.咆勃即Be-Bop,以和聲作爲樂手即興依據的演奏風格。代表先驅有査理.帕克(Charlie Parker)、迪吉.格利斯比(Dizzy Gillespie)、巴德.鮑威爾(Bud Powell)等。
2.融合爵士即Fusion Jazz,起源於六〇年代末到七〇年代初,有兩種定義:一、以Vocal爲主的流行團體,在器樂部分給予獨奏即興的空間,如James Brown等。二、以純樂器爲演奏主體,但加入搖滚、世界音樂、南美音樂、節奏藍調等不同類型音樂予以混合。此處所指係第二種定義。
3.酸性爵士(Acid Jazz),源起於八〇年代,以結合某些商業音樂元素打開爵士樂小衆市場爲主要目的,基本架構以七○年代的放克樂(Funk)爲主體,加入靈魂樂等非裔暢銷音樂類型混合,與爵士樂的本質有相當差距。
文字|杜祖業 音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