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茶
-
回想與回響 Echo
當音樂遷徙落在文化版圖上
與其說這種被迫移民反映在音樂上,而呈現出強烈的面貌,不如說整個因世代遷徙產生的民族性,形成了格外吸引人的文化性格。這些因不斷遷徙而產生的音樂文本,幾乎都存在著相同的基底,一些悲劇的音符,加上訴諸天地(而非城市)的生存祈求,以及遼闊與堅忍的生命力量。
-
回想與回響 Echo
聲音也要放輕鬆
他們的歌聲很赤裸,沒有伴奏或樂器的陪襯修飾,單單靠自己的歌聲做出各種不同的效果。再者,他們的内容也很赤裸,暴露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工作上的焦慮、情感上的苦悶、環境中的紊亂講電話、想逃跑、沈默、雜務纏身,各種我們所面對的狼狽以及微不足道的私己喜悦。
-
表演書房
一種渾沌的魅力 九〇年代的《新聲音》
二十世紀的音樂較以往更明顯的與整個時代的心靈結合起來,我們聽到了不同的聲音,許多聲音宣示著音樂界和所有學科一樣,逐步向跨領域之境整合邁去。
-
特別企畫 Feature
爲人民服務的漫漫長路
尙未動工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從一九九八年四月開始公布建築設計方案以來,在漫長的兩輪競圖後,仍未有最後結果。這座包含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小劇場及藝術展廊的大劇院,是參與建築設計的建築師的希望與榮耀,也是高難度的挑戰,即便是呼聲最高的,最後是否能落實其夢想,亦難預料
-
現代音樂盒
音樂、影像、戲劇三合一
在音樂中不停地嘮叨? 把音樂、影像、 劇全混在一起? 不斷在音樂創作上 「變臉」?除了蘿莉.安德森還有誰?
-
焦點
小提琴大師奏探戈
他像是一座奇妙的橋,搭建在古典與現代的溪流間,連結著夢幻與現實間的灰色地帶。
-
現代音樂盒
素人素樂素知識份子 約翰.亞當斯
亞當斯沒有生活上的急切壓力, 因此在創作上造就了 獨特知識份子的味道, 與其他七〇年代崛起的 新音樂家相較明顯不同。
-
焦點
危險的音樂──探戈
一九六一年所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僅對探戈節拍略做解釋,並未附加任何文化上的意涵。但在一本關於十二世紀音樂發展的字典上,我們可以找到它是這麼解釋「探戈」(Tango)這個字的: 「耽溺於官能之樂的拉丁美洲舞蹈,其名字源自拉丁語中的tangere,意爲『觸摸』(to touch)。」 探戈,不論是音樂或是舞蹈,對近代南美洲都市文化的發展有著奇特的經驗,尤其是指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它規範著一種由政治侵略相伴而生的文化轉移,而逐漸發展成本土的產物。最初探戈的節奏多爲四四拍,隨著西班牙佔領阿根廷而進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生活圈,結合了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音樂及古巴的Habanera舞蹈,成爲西班牙人日常交際舞之一,然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生根。 阿根廷的樂手演奏著班多尼奧(Ban-doneon)手風琴,都市男女以舞蹈娛樂彼此。大膽開放的、曖昧不明的、火辣辣的柔情萬千在強勁的節奏中百媚回眸。音樂也從最初始的四四拍子變成多爲二四拍子的切分音。至於那掌控所有氣氛與情調的樂手,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沒有一個是西班牙人。 探戈音樂之父 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爲「探戈音樂之父」吧,奧斯圖.皮亞佐拉(Astor Piazolla)在探戈音樂中的地位就像理査.史特勞斯在華爾滋中的代表性一般。皮亞佐拉出生於一九二一年,曾與娜迪亞.布蘭惹(Nadia Boulanger)修習音樂,其後返回阿根廷創作了許多以探戈爲基礎發展出的管弦樂作品,如一九八七年的《非常探戈》Tres Tango即爲一例。這使得探戈音樂不再侷限於小小的交誼廳、或是嘉年華會的狂歡。在曲式的擴充下,登堂入室地走進音樂廳,風靡了北美甚至全世界的人,這時的探戈已是新的探戈,屬於阿根廷,甚或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戈了。 用迷人的手風琴演奏著皮亞佐拉所謂的「危險音樂」,舞者的每一刻都像是要耗盡生命中最美、最狂野的扭動!那是一種勾引,純粹極盡自我與動作之能事,傾訴不在乎的愛意。這是文化的表達方式,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都市愛情哲學。於是有人說,跳著探戈的女郞擁有著利剪般的長腿,男人在探戈中,不過是一根柱子而已。 最激情、狂放的阿根廷愛情故事就這麼展開了。
-
現代音樂盒
蘊含在聲音裡的記憶
費爾德曼的曲子從沒有裝飾, 正如我們寫日記中 的文字向來不修飾, 也不妄加形容。
-
回想與回響 Echo
在「鬼太鼓」的旋風中 被鼓聲震出的幾段隨筆
「鬼太鼓」表現出在文化上不甘受外來強勢文化支配、欲向外拓展的野心以及選擇改變的方式,如果它的選擇與改變是成功的,那麼就會在時間的汰選中留下成果,成爲另一個時代記錄的跡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