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舞蹈硏究會議三十二年來首次舉辦了以台灣當代舞蹈爲題的座談會,由台灣的舞蹈硏究者發表她們的學術成果與「在地經驗」,有別於以往歐美學者採用非在地人觀點來檢視台灣當代舞蹈的發展,引起熱烈的討論。
經過三天的舞蹈工作坊與硏習討論,國際舞蹈硏究會議(Congress on Research in Dance簡稱,CORD)第三十二屆年會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四日在美國加州克來蒙郡(Claremont)的波默納學院(Pomona College)閉幕。CORD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舞蹈學術硏討會,每年均徵收學術論文在年會上發表,在美國舞蹈學術界佔有重要的地位。本屆年會的主題是「編舞的政治學:身體的劇場表徵」(Choreographic Politics:Thea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ody),共收到三百多篇來自美國各州、歐洲、加拿大、日本等地的論文報名,其中六十八篇獲選發表。値得一提的是,CORD三十二年來首次舉辦了以台灣當代舞蹈爲題的座談會,由台灣的舞蹈硏究者發表她們的學術成果與「在地經驗」,有別於以往歐美學者採用非在地人觀點來檢視台灣當代舞蹈的發展,因而在會場上引起熱烈的討論與注目。
這場「台灣當代劇場舞蹈」座談會是由分別在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林亞婷、賓州天普大學的黃尹瑩、英國倫敦拉邦中心的趙玉玲這三位正攻讀舞蹈博士學位的學人所共同籌畫發起,由在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任敎的王雲幼擔任座談會主持人。她們在座談會中所發表的論文,除了反映出各自的學術訓練背景(美西、美東及英國),更提供了多樣的切入點與視界,來檢視台灣當代舞蹈發展與其文化認同的關係,使歐美學者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台灣經驗」。
台灣舞壇抵殖民(註1)的例子
林亞婷的論文(註2)以原舞者《牽Ina的手》及雲門舞集《水月》爲例,說明台灣如何與數百年來加諸其身的不同文化互動(包括西班牙、荷蘭、日本、中國內地及歐美文化),進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與文化認同。其中《水月》採取東西融合的編舞手法,肢體動作方面從東方文化的太極出發,哲學理論出自道佛「鏡花水月皆成空」的「無爲」觀點,配上西方巴洛克音樂之父巴赫的曲子,兩相契合的效果,連德國舞評都爲之驚嘆,他們表示,《水月》中的虛實交織及東方文化對時間速度的不同詮釋,使他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巴赫的音樂。《水月》的國外演出爲台灣的特殊文化做了一次成功的外交,如同文化學者巴峇(Homi Bhabha)視融合(hybridity)爲「一種對支配者文化的技巧性反駁」(註3)。
而《牽Ina的手》卻因西方觀衆無法摒除對非西方舞蹈異國情調(exotic-ization)的想像,而遭到文化呈現眞實度(authenticity)的質疑。《牽Ina的手》以自傳的觀點呈現阿美族文化在遭到殖民者入侵前的面貌。這支由原住民策畫演出的作品,在台灣新舞臺演出時,卻受到當地觀衆對其眞實反映原住民觀點的肯定。
從《薪傳》看舞蹈與國家認同
趙玉玲則詳細剖析雲門舞集作品《薪傳》,如何被不同政治信念的支持者定義詮釋(註4),包括以中國共產黨爲主的中國國家主義、以國民黨爲主的台灣中國國家主義,及以台灣人爲主的台灣國家主義。根據她的分析,「台灣人民視自己爲一種新的中國人,不同於他們的祖先,也不同於在大陸的中國人。」《薪傳》正是一則反映文化與國家認同隨時代轉移的例證。
趙玉玲亦指出,「雲門的舞蹈呈現出一種移民文化的圖像,作品融合不同民族文化的元素。芭蕾和平劇動作加上葛蘭姆現代舞語彙,日本音樂運用於台灣鄕土傳奇,馬勒的音樂配合太極動作,中國飛天和摩托車特技員同台演出。結果創造出的舞蹈不是中國的,也不是西方的;不是傳統的,也不是現代的,而是經由舞蹈轉換而呈現出一種反映台灣文化的台灣製品。」
奠基於文學作品的現代舞作
黃尹瑩的論文(註5)則專注於探討舞蹈和文學作品間的對話關係。在論文起始,她首先指出有多位台灣編舞家嘗試改編文學作品爲舞的現象。接著分別以三位編舞家的作品,陶馥蘭的《往牡丹亭路上之見聞》、林懷民的《九歌》及彭錦耀的《怪談/繪卷》爲例,說明這些編舞家的創作雖然從文學作品出發,卻並非只是生硬地將文學作品改編爲舞。相反的,編舞家在建構他們獨特的舞蹈語言時,常以非常自由的方式將文學的敍事結構拆解和重組,並加進現代生活的場景。很多時候,文學只是舞蹈的一個「前文」(pre-text)。此外,黃尹瑩結合文本分析、動作分析及符號學的硏究方法來「閱讀」這幾支由文學作品改編的舞作。她發現這些舞蹈作品,透過肢體語言非文字性的溝通方式(non-verbal communication),在許多方面可能已超越了原本以文字表義的文學作品,載有多層新涵意。換言之,這些舞蹈已有其獨立的生命,並不完全依賴文學作品而存在。
當加州大學舞蹈學者蘇珊.佛斯特(Susan Foster)問及這些「文學舞蹈」和「國家/文化認同」的關係時,黃尹瑩引述日本著名舞踏家土方巽的話「身體是記憶的貯藏所」,來說明她對舞蹈和文學及文化記憶的體認。她認爲「文學和舞蹈都是文化的累積和結晶,間接地也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而在編舞者轉換文學敍述爲舞蹈鋪陳的過程中,不僅洩露出編舞者的個人思維,也可探視文化刻鑿的痕跡。
於三人論文發表之後,在場學者亦從不同的觀點提出看法與她們交流。獲頒此屆年會舞蹈硏究最佳服務精神獎的舞蹈人類學者茱蒂.凡.賽爾(Judy van Zile)曾到訪台灣多次,對台灣的特殊文化形成有一定的了解。賽爾於座談會中問到:「那麼,台灣的當代舞蹈作品中,是否有某些特質是可與其他文化共通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趙玉玲認爲,《薪傳》中的移民精神在很多民族的文化中都有跡可尋,例如被紐約州立大學普契斯分校舞蹈系所詮釋的《薪傳》中,非洲裔的美國舞者在他們自身的民族歷史中體會過血淚交織的情感,其他歐洲移民後裔也都曾在美國先民開拓史中經歷深雋的磨難,對他們而言,《薪傳》中的刻苦精神是可理解與體會的。林亞婷進一步補充道,「不同的觀衆會以不同的個人經驗與背景去詮釋同一支舞蹈作品。移民的故事在不同的文化歷史中都上演過,但每個文化或每個人都對故事的敍述或體會,有不同的見解。」
除了「台灣經驗」外,此次還有許多篇論文涉及國家/文化認同、後殖民主義及國家主義的議題,菲律賓、印度或亞裔美國族群都是硏究的案例。其他的論文主題還包括「舞蹈與電腦科技」、「性別/認同(gender)」、「舞蹈敎育」、「舞蹈史」等。而除了論文發表之外,CORD也舉辦工作坊並頒發多項獎項:傑出舞蹈硏究領袖獎得主爲史鐸德(Ernestine Stodelle),出版獎得主爲嘉拉法拉(Lynn Garafola)及普利佛(Naima Prevots);爲鼓勵「未來學者」硏究所學生的舞蹈硏究風氣,今年還特別頒發硏究生傑出硏究獎,得主爲美國德州女子大學的布魯絲(Frances Bruce)、英國倫敦拉邦中心的海德米爾(Marika Hedemyr)、美國西北大學的克勞特(Anthea Kraut)及紐霍爾(Mary Anne Santos Newhall)等。舞蹈工作坊部分則示範講解了日本歌舞伎、法國肢體默劇(Corporeal Mime)技巧、印尼峇里古典舞(Balinese dance)、伊朗舞蹈及拉邦動作分析等。
註:
1.抵,即抵抗、解除之意,此處「抵殖民」意即爲解除殖民化的影響。
2.林亞婷,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英文系畢業,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舞蹈碩士,現就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舞蹈博士班。一九九二年曾任職於雲門舞集,協助台北國際舞蹈會議與舞蹈節的活動。九四至九七年擔任《表演藝術》雜誌舞蹈編輯,並發表多篇文章。其文章亦散見國內中文報紙、美國出版的《全球現代舞詞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Modern Dance,德國《國際舞蹈》期刊Ballet International,同時也是《舞蹈欣賞》一書的作者之一(平珩主編,1995)。學術論文發表於亞洲及美洲等地。此次發表論文爲:「台灣舞壇抵殖民二例:原舞者《牽Ina的手》及雲門舞集《水月》」("Decolonizing Taiwan's dancing Bodies: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wo recent Productions",An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CORD conference:Choreographic Politics:Thea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ody,Pomona College,Claremont,California,1999)。
3.參見Homi Bhabha的著作Location and Culture,1994。
4.趙玉玲,英國倫敦拉邦中心舞蹈博士候選人。一九九八到九九年於英國倫敦拉邦中心敎授「舞蹈學」,九七於倫敦創辦「亞太文化硏究論壇」(Pacific Asia Cultural Studies Forum),曾於台灣敎授舞蹈史、當代舞蹈與即興創作。於台灣報紙與刊物發表舞蹈評論。《台灣舞蹈》雜誌的創刊編輯,同時是敎科書《舞蹈欣賞》(伍曼麗主編,1999)的作者之一。此次發表論文爲:「展演薪傳:舞蹈與國家認同」("Performing Legacy-Da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Choreographic Politics:Thea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ody,CORD conference proceedings,Pomona College,Claremont,California,1999,PP.19-25)。
5.黃尹瑩,台大外文系畢業及紐約大學表演學硏究所(Performance Studies)碩士,現就讀天普大學舞蹈博士班。一九九〇年曾隨靑訪團到美國及加拿大各地巡演。九三至九四年曾任《表演藝術》雜誌舞蹈編輯並發表文章。其文章亦發表於Dance Research Journal等。此次發表論文爲:「從文本到舞蹈──三個奠基於文學作品的台灣現代舞作品:《九歌》、《怪譚/繪卷》、《往牡丹亭的路上》」("From Text to Dance:Thre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Dance Works Adapted from Literature:Nine Songs, Kwaidan/Emaki and On the Way to the Peony Pavilion",An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CORD conference:Choreographic Politics:Thea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ody,Pomona College,Claremont,California,1999。)
文字|許鳳眞 美利堅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