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坐在剛剛粉刷一新、換了家具的辦公室裡,旁邊仍然傳來線路裝設人員操作機械的聲音,一種「新居落成」的氣氛,竟也配合著《表演藝術》的改版,由裡到外、從軟體到硬體一致地散發,把我們帶引到新的路程上。

作為表演藝術界「唯一」的綜合性專業刊物,《表演藝術》雜誌同時承載了訊息報導與深究專業議題的功能,的確讓我們有難以拿捏定位的困擾;再加上網路媒體的日益蓬勃,我們也認為必須追隨並利用這個趨勢,讓我們服務讀者的效率能夠更高。於是,在朱宗慶主任的支持下,我們同時規劃了《表演藝術》網站的創建與《表演藝術》雜誌的改版,網站部分負責最新演出訊息的傳遞與藝術知識的傳達,並將結合《表演藝術》年鑑的資料與《表演藝術》雜誌的過往文章,成立文章資料庫,方便讀者查詢。而改版後的《表演藝術》雜誌,則將以較精簡的篇幅呈現更精緻的文章,在編輯內容上特別強調「求深」與「追新」,希望在議題的深度探索與新趨勢、新視野的展現上,滿足讀者的需求。此外,爲了讓國內的演出評論環境得以健全成長,我們也將強化評論的篇幅與品質,透過網站與雜誌的同步刊登,以及專業評論人的培養,讓評論的影響力可以更形擴張。

看到《表演藝術》雜誌剛剛落成的新樣貌,讀者應該可以發現我們在結構上做了很大的更動,在單元欄目上大幅縮編精簡、在版面上變得多姿多彩。爲了讓讀者們了解我們的新構造,在此特別說明:

專欄──除了原有的資深人士執筆外,我們也邀請新世代的主筆加入,提供專業的分析觀點,並藉由篇幅的精簡,期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抓到論述的重心並迅速切入議題。

專題──每期一到二個專題,延續的是以往「特別企畫」單元的精神,針對特定議題企劃撰寫,提供讀者對創作與生態等議題的有效切入角度與分析。

最PAR!──''PAR''這個詞,是《表演藝術》雜誌Performing Arts Review的英文縮寫,同時也意指舞台上的專業用燈,如果用台語諧音來唸,則是「ㄆ丫 .」(就是「新穎、流行」的意思),多重意涵彰顯的是我們這個單元文章的編輯意圖,在此呈現的是我們所關注國內外創作的最新趨勢與生態現象。

此外,演出評論仍是我們的重頭大戲,依照「音樂」、「舞蹈」、「戲劇」、「戲曲」、「跨界表演」等領域編排並以顏色區分,希望讓讀者迅速找到想閱讀的文章。而精心規劃的系列性文章(如紀蔚然教授執筆的「經典解剖室」)也會延續或陸續登場,提供讀者對特定主題的步步深入。

改版計畫醞釀了半年,其間經過多次會議上的討論、激辯、協調,終於能看到這個計畫美夢成眞。一步步落實計畫的腳步雖然辛苦,但滋味甘美,畢竟有機會參與這種大工程的改造,並不是每一個擔任《表演藝術》雜誌編輯的人都能遇上的,縱使知道往後有許多挑戰要面對,我們也樂於承受。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