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人羅斌編導的《馬可波羅》,其木偶依據傳統尺寸重新雕刻,中國人物保持既有特色,外國角色則創新製作。(大稻埕偶戲館 提供)
創作新象 最PAR!/創作新象

掌中英雄,求變出新招!

羅斌的《馬克.波羅》與阿忠「藝合團」

阿忠走的是通俗化路線,嘻笑怒罵鬧熱滾滾,將布袋戲的草根性及大衆化充分發揮。而羅斌一方面採取傳統式的表演手法,一方面吸收西方表演藝術的長處,讓布袋戲趨向精緻化和劇場化。「阿忠藝合團」的另類崛起,以及「大稻埕偶戲館」的創新製作,可說是値得衆人期待的新品味。

阿忠走的是通俗化路線,嘻笑怒罵鬧熱滾滾,將布袋戲的草根性及大衆化充分發揮。而羅斌一方面採取傳統式的表演手法,一方面吸收西方表演藝術的長處,讓布袋戲趨向精緻化和劇場化。「阿忠藝合團」的另類崛起,以及「大稻埕偶戲館」的創新製作,可說是値得衆人期待的新品味。

隨著台灣社會結構的轉變,傳統戲曲的生存空間不斷壓縮,以往依附於農業社會下、靠著廟會慶典的請戲酬金來維持生活的情況早已不再;我們不得不肯定「霹靂」以商業化包裝布袋戲劇種的經營成果,讓傳統技藝在轉型上獲得了成功。當然,也有少數所剩無幾的傳統布袋戲團,依然堅持著精緻路線,如「小西園」和「亦宛然」,以北管的音樂爲後場,透過演師的聲口與雙手,在夾縫中努力開拓市場。

如何立足於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化新條件的優勢,讓民間技藝走出另一條康莊大道,以適應現代社會變化迅速的衝擊,一直是衆人關注且不斷努力的關鍵。近兩年來,除了「霹靂狂潮」與「史艷文旋風」的席捲之外,「阿忠藝合團」的另類崛起,以及「大稻埕偶戲館」的創新製作,也吸引不少目光的注意,可說是値得衆人期待的新品味。

愛上布袋戲的荷蘭人

羅斌,一個來自荷蘭的外國漢學家,卻一頭栽進中國傳統偶戲的研究。兩年前,他以「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的戲偶收藏品爲基礎,獨力募款籌組「大稻埕偶戲館」,爲台灣偶戲文化豎立一座新的里程碑。羅斌的腦筋靈活,眼界也廣,頗能將中西理論與古今文化兼容並蓄,讓偶戲形式的傳統與現代於館中並存。因此,館內的收藏遍及世界各地戲偶樣式,年代也從數百年前的珍品至現今的規格化製品兼而有之。

兩年來,羅斌藉由布袋戲的演出機會,不斷創新劇本,使內容脫離傳統說教模式的窠臼,同時也加入許多新的表演元素,敢於嘗試,俾使布袋戲的演出風格能另樹一幟,增加新鮮性。隨著不同的場合與主題的轉變,羅斌每一次的表現都有新的構想,令人爲之驚喜。從引進「阿忠藝合團」在館中作收費性的演出,到爲鶯歌陶瓷博物館開館製作的《鶯歌的故事》、爲環保局活動編演的《地球公主生病了》,甚至因應迪化街年貨大街活動的《大稻埕蛇情故事》等,在在可看出羅斌在這方面所做的嘗試和努力。而這次於十方樂集公演的《馬克波羅》,更可窺探其創新方向的轉折,爲台灣布袋戲注入一記新活力。

融匯中西表演風格

關於《馬克波羅》的故事,許多人從歷史教科書上多少略知一二:元朝時一個在中國任官的義大利人,返國後留下一本遊記傳世。在這樣的基本架構下,羅斌在編劇時盡量擴充其可發揮的想像空間,並以傳統掌中戲的形式演出,嘗試結合諸多元素做一種全新的呈現。

首先,演出使用的舞台是清末福建泉州的古老戲台,雕琢精細,古色古香。在舞台設計上,結合石英燈光的投射,並且張燈結綵,將傳統味與現代感巧妙融合。木偶依據傳統尺寸重新雕刻,中國人物保持既有特色,外國角色則創新製作,包括造型及服飾均有專人負責。操偶及口白由「亦宛然」的陳錫煌主演,可見其指掌技巧的講究,人物動作細緻靈活;但外國人及女主角則以義大利語和女聲分別配音,亦使戲齣呈現活潑新奇的氣息。

獨特的音樂編排

値得一提的是該戲在音樂及唱曲表現上的獨特手法。配合故事主人翁爲義大利人的背景,羅斌也邀請義大利作曲家Mattia Peli專門爲這齣戲創作主旋律,同時爲了兼顧布袋戲的本土性,則請許在添創作台灣音樂的部分,包括南管、歌仔戲與布袋戲的曲調,之後再由王永將之融爲一體。而其中一幕人偶同台的場景,萍兒一角由吳欣霏現身演唱南管曲調,馬克波羅則由林經甫以義大利歌劇演唱,感覺頗爲特別,而不會令人覺得突兀。

總之,羅斌的觸角敏銳,在布袋戲的創作上往往能脫離傳統的藩籬而另闢蹊徑,予人耳目一新之感。然而,他的創新並非完全天馬行空;相反的,是以傳統形式爲基礎,適度地加入西方及現代的元素,巧妙地使其融於一體而產生新的味道與特色,値得借鑑。

「阿忠藝合團」的另類

近一年來,我們往往會在電視上看到另一種布袋戲的出現,一種迥異於「霹靂」打殺形式的演出風格,沒有繁複的場景,也沒有華麗的布幕,有的只是幾個逗趣的人物在簡單的舞台上嘻笑怒罵,讓人爲之捧腹。若仔細觀看舞台前面的團名,即會發現「阿忠藝合團」幾個大字。

團長阿忠,本名陳漢忠,年少時拜「新興閣」的鍾任壁爲師學藝,系出名門。由於「新興閣」早年對台灣「金光布袋戲」的發展影響頗大,不僅演出手法新穎奇特,人物劇情更以複雜離奇見稱。阿忠除了指掌技巧的磨練之外,也從衆師兄處習得獨特的表演形式,並能加以融通應用,創新風格。此外,阿忠亦極具音樂天分,往往能配合戲齣內容自行作曲、演唱,使其相得益彰。尤其於故事劇本的創作上,顯現驚人之處。

從Pub演出的騷動開始

特別的是,阿忠的崛起並非出自名師的引薦,而是在「女巫店」裡與Pub環境的奇怪組合,一度引起騷動。「Pub裡演出布袋戲?」不少人對此投以疑惑的眼光,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前往觀賞之後,竟然由疑惑而轉爲讚賞,令現代的新新人類對舞台演出的布袋戲另眼相待:「原來布袋戲也可以這樣有趣!」的確,阿忠的演出就是有這種魅力。在布袋戲簡便舞台的基本型態上,盡量打破舊有僵化的模式,既有金光布袋戲的燈光、音響,也有傳統形制的鑼鼓、桌椅;角色有指掌大小的掌中偶,也會出現斑斕彩光的大金剛偶;台詞是國台語夾雜,外加英日語的混合;背景音樂有西方的交響、重金屬,也有北管、南音加兒歌;人物會吟詩作對,也會唱流行及西洋歌曲,甚至穿古裝拿洋槍,可謂東西交雜、不分古今,可說是相當的「無厘頭」,令人無法想像,而阿忠就是有辦法讓這些看似凌亂的內容合爲渾然一體。

簡單來說,只要是對演出形式有利的元素,能夠吸引觀衆的視聽感官,阿忠都會毫無忌諱地予以融入,增加可看性。表演內容則撿取生活週遭隨處可見的素材,加以改編、提煉,使成爲一幕幕讓人會心、莞爾甚至捧腹的情節。無論是政治、社會的爭議話題,或是藝人、名流的八卦消息,他均能夠及時反映在演出的內容裡,融入故事人物的行爲與對答中,頗能展現早期野台戲演師滑稽諷刺點染時事的傳統風格。

堅持創新.視死如歸

至於爲什麼叫「藝合團」?其實與清末時以血肉之驅抵擋洋槍大砲的「義和團」有關,亦即效法其不懼危難、視死如歸的精神,取其諧音爲名。阿忠早有心理準備,他對布袋戲演出的大膽作風,必會遭到諸多的異樣眼光。堅持傳統者責備其不三不四,胡鬧亂搞;創新現代者則譏笑他走火入魔,手法更是不入流。無論如何,阿忠很清楚他要走的方向,要爲台灣布袋戲開創出另一條新路,秉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縱然是艱險重重,仍會繼續努力下去。目的無他,但求群衆愛看而已,他要吸引大衆重回布袋戲劇場。在他來說,沒有觀衆的演出,無異宣告表演的死亡。

然而事實證明,阿忠的堅持是對的,他的努力也有了代價。在台灣布袋戲界的新藍圖中,阿忠打響了名號,也樹立了自我特有的表演風格,不僅成爲各大小演出活動的常客,也常於綜藝節目中露臉,甚至在電視台中擁有固定時段的演出,爲許多觀衆帶來歡樂與笑聲。

求取長遠的經營規畫

阿忠走的是通俗化路線,嘻笑怒罵鬧熱滾滾,將布袋戲的草根性及大衆化充分發揮,投合觀衆胃口,的確造成一股風潮。不過,這股風潮能夠延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縱然在短時間內能取寵於衆,卻也必須警覺群衆易於喜新厭舊的心態,尤其現代流行「速食文化」的社會型態,難保「藝合團」不會迅速地銷聲匿跡。因此,阿忠必須洞察危機所在,前瞻未來,適時調整表演走向,爲劇團的發展擬定可長可久的規畫,莫湮沒於當前的近利之中。

相對而言,羅斌一方面採取傳統式的表演手法,一方面吸收西方表演藝術的長處,讓布袋戲趨向精緻化和劇場化。以《馬克波羅》來說,成功地讓整齣戲的表演張力,在劇場裡展露無疑,發揮得淋漓盡致,非常難能可貴。但是,就偶戲的小衆文化現象來看,布袋戲走入精緻小劇場,無疑地更加小衆化,而這到底能夠吸引多少觀衆願意購票入場?則是其未來發展必須克服的難題。說來現實,卻又不能忽視觀衆存在的市場性,否則如何生存?

對於阿忠與羅斌的下一個嘗試,我們滿心期盼、拭目以待,看看他們會爲台灣布袋戲又創造出什麼樣不同的新面貌?然而,放眼台灣藝術文化未來的發展,則不免悲觀地猜測他們的熱忱能維持多久?

 

文字|邱一峰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