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發行人的話

發行人的話

陪著台灣的表演藝術走過十年,《表演藝術》雜誌社透過雜誌與年鑑,記錄了本地創作的輝煌、國際性演出的興盛、大師蒞臨的身影,也留下了多面向的思索與辯證,雖不敢自詡是唯一,但應該也是這一段表演藝術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如今,面對未來,除了增設了《表演藝術網站》、更廣泛與快速地提供藝術知識並記錄演出事件外,《表演藝 術》還能在新興的環境趨勢中,扮演什麼更積極的角色?

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從創作演出的萌發到蓬勃,從與國際的隔閡到密切接軌,即便經過幾波經濟不景氣的市場低潮,但並未減損其追求更上層樓的毅力與決心;而所謂的更上層樓,更應包含創作品質與經營品質兩種面向。呼應「知識經濟」的潮流與政府標舉的「創意產業」政策,表演藝術界本身現在也正在思考,如何提昇自己的永續經營實力,甚而眞正發展出「表演藝術產業」,讓「自立自強」成爲可能。但如何發展合於表演藝術體質的「產業」模式,如何不讓表演藝術的「產業化」流於以量致勝的「商業化」,如何在產業發展的前景下,持續鼓勵實驗性的創作、以讓創意不斷源頭活水……,凡此種種,無不需要表演藝術界本身,以及相關產業領域的工作者,來積極進行激盪與交流思考,以釐清發展的目的與步驟。

另一方面,「跨界」創作蔚然成風,跨文化、跨領域的作品不時出現,這可能也標示了藝術工作者在各自專業中埋頭苦幹的時代,已經過渡到了多重領域互相聆聽、互相影響,舞蹈、音樂、戲劇的界線愈趨模糊的「新文藝復興」時代。那麼,要深化「跨界」創作的意義與藝術價値,不只停留在演出行銷的賣點,「對話」便成爲不得不經歷的重要創作過程。

其實,《表演藝術》,不論是雜誌、年鑑或網站,都可以是上述所提的各種「激盪」、「對話」的催生者或發生場域,任何的思考、辯證、甚至論戰,都可以在這裡留下痕跡,並且藉由媒體的傳播效應,擴大影響的範圍,進而引發更多的討論。若果如此,《表演藝術》將不只是個歷史的記錄者,也會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台灣表演藝術追求進步的歷程中,成爲有力的推手。

我們期許未來十年會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轉捩點,也期待《表演藝術》能夠繼續伴隨台灣表演藝術界一起飛向更遼闊的天空。

陪著台灣的表演藝術走過十年,《表演藝術》雜誌社透過雜誌與年鑑,記錄了本地創作的輝煌、國際性演出的興盛、大師蒞臨的身影,也留下了多面向的思索與辯證,雖不敢自詡是唯一,但應該也是這一段表演藝術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如今,面對未來,除了增設了《表演藝術網站》、更廣泛與快速地提供藝術知識並記錄演出事件外,《表演藝 術》還能在新興的環境趨勢中,扮演什麼更積極的角色?

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從創作演出的萌發到蓬勃,從與國際的隔閡到密切接軌,即便經過幾波經濟不景氣的市場低潮,但並未減損其追求更上層樓的毅力與決心;而所謂的更上層樓,更應包含創作品質與經營品質兩種面向。呼應「知識經濟」的潮流與政府標舉的「創意產業」政策,表演藝術界本身現在也正在思考,如何提昇自己的永續經營實力,甚而眞正發展出「表演藝術產業」,讓「自立自強」成爲可能。但如何發展合於表演藝術體質的「產業」模式,如何不讓表演藝術的「產業化」流於以量致勝的「商業化」,如何在產業發展的前景下,持續鼓勵實驗性的創作、以讓創意不斷源頭活水……,凡此種種,無不需要表演藝術界本身,以及相關產業領域的工作者,來積極進行激盪與交流思考,以釐清發展的目的與步驟。

另一方面,「跨界」創作蔚然成風,跨文化、跨領域的作品不時出現,這可能也標示了藝術工作者在各自專業中埋頭苦幹的時代,已經過渡到了多重領域互相聆聽、互相影響,舞蹈、音樂、戲劇的界線愈趨模糊的「新文藝復興」時代。那麼,要深化「跨界」創作的意義與藝術價値,不只停留在演出行銷的賣點,「對話」便成爲不得不經歷的重要創作過程。

其實,《表演藝術》,不論是雜誌、年鑑或網站,都可以是上述所提的各種「激盪」、「對話」的催生者或發生場域,任何的思考、辯證、甚至論戰,都可以在這裡留下痕跡,並且藉由媒體的傳播效應,擴大影響的範圍,進而引發更多的討論。若果如此,《表演藝術》將不只是個歷史的記錄者,也會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台灣表演藝術追求進步的歷程中,成爲有力的推手。

我們期許未來十年會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轉捩點,也期待《表演藝術》能夠繼續伴隨台灣表演藝術界一起飛向更遼闊的天空。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