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溫暖的劇場小窩裡,彼得.布魯克和他的國際團隊創作了《摩訶婆羅達》、《櫻桃園》等二十五部以上的作品。這些演出都帶有一種簡約的美感,這多少得感謝北方劇院的空間所提供的空間限制,讓作品的力量還原到演員能量與觀眾想像力上。要回到演員中心,不光是減少道具就可以達到,還得靠劇院本身良好的聲學效果來支持演出。
當《摩訶婆羅達》於巴黎北方劇院(Théâtre des Bouffes du Nord)演出之前,彼得.布魯克注意到這齣九小時的史詩鉅作,謝幕時太陽剛好從東方緩緩升起,而且恰好位於劇院後方天幕的位置,於是他決定做個嘗試。在首演的隔天清晨,後方大門緩緩打開,觀眾看到金黃色的曙光灑進劇院,溫暖了整個空間,大家都覺得這是難忘的神聖經驗(隔天來看的人就沒那麼好運,太陽被烏雲遮住了)。
貧窮反而帶來空間的自由度
根據長期與彼得.布魯克合作的舞台設計與空間大師勒加(Jean-Guy Lecat)表示,彼得.布魯克一直將北方劇院視為一種生命軌跡。所以打從一開始,他就不打算重新整修劇院內部,反而是保留斑駁的牆壁,讓觀眾感受到時間在空間留下的痕跡。或許是將錯就錯(但這也通常也是大師的厲害之處,他們能將劣勢轉為優勢),北方劇院具有一般劇院所不能擁有的靈活度,劇團可以依他們當下製作的需要,在牆上打出一扇門或是作任何空間變更。反正這本來就是個粗俗空間,貧窮反而帶來空間的自由度。
北方劇院建於一八七六年,只知道建築師曾在莫斯科讀過書,但這位神秘人物卻蓋了一個令後人感到讚嘆的奇妙空間。由於當初是設計成音樂廳,所以它的聲學效果特別好。不過不知什麼原因,這個表演空間幾經易主,一直沒有起色,二次大戰後的最後一場演出是《第二性》大師西蒙.波娃的劇作,之後此地就成了流浪漢遮風避雨之處。寒冬來臨時,躲在劇院裡的遊民會將身邊可見之物拿來生火取暖,也造成內部幾次火警。
所以當彼得.布魯克接手時,這裡真的是斷垣殘壁。原本文化部預估得花一大筆費用和兩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整修好,可是彼得.布魯克寧願只花四之一的經費,然後在三個月內開張演出。他們將升降舞台移走,將前排觀眾席拉高,把表演區往前移,創造了一個讓演出與觀眾共處一室的空的空間。劇院開幕首演的作品不令人意外,是莎士比亞的作品《雅典人泰門》。
接近莎士比亞時代的伊麗莎白式劇院
北方劇院最特殊之處,就是它的內部空間基本上是個圓形,非常接近莎士比亞時代的伊麗莎白式劇院。深愛莎士比亞的彼得.布魯克,對此空間有一種特殊的直覺,也因此他才能獨具慧眼,選中這個空間(之前陽光劇院的莫努虛金也來看這個空間,最後她選了彈藥庫)。一九八九年,當莎士比亞同期的玫瑰劇院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時,人們發現其內部空間與北方劇院非常類似,都是一個圓形,而且尺寸也差不多。這件事也讓彼得.布魯克也為他的選擇感到高興與驕傲。
一九七四年,彼得.布魯克將國際劇場研究中心(C.I.R.T.)改名為國際劇場創作中心(C.I.C.T.)之後,正式遷入北方劇院。名稱的改變,標示著彼得.布魯克的團隊已經準備好從實驗的階段,進入面對觀眾的演出階段。之前的非洲之旅與美國巡迴,讓他們掌握了更具普遍性的劇場表現語言,如今他們終於要安定下來,要和觀眾共同擁有一個家。
在這個溫暖的劇場小窩裡,彼得.布魯克和他的國際團隊創作了《摩訶婆羅達》、《櫻桃園》、《眾鳥會議》、《烏布王》、《那個男人》等二十五部以上的作品。這些演出都帶有一種簡約的美感,這多少得感謝北方劇院的空間所提供的空間限制(有限制才有自由),讓作品的力量還原到演員能量與觀眾想像力上。要回到演員中心,不光是減少道具就可以達到,還得靠劇院本身良好的聲學效果來支持演出。
「好的空間不用維持太久,一輩子就夠多了」
雖然北方劇院沒有華麗裝潢,可是就像很多內部發黃的小酒館一般,一種特殊的親密感反而讓人覺得這裡更美,更加生氣勃勃。有位日本建築師來造訪此地之後,也在東京的世田谷區蓋了一間具有類似舞台的劇院(Setagaya Public Theatre)。關於北方劇院的滄桑,彼得.布魯克說:「一個空間被建造完成後,它的意義自然會不斷改變,因為當下是不斷在變動的。以前英國的服裝或家具廣告有一句廣告辭,其實透露了某種劇場空間的真理:『它可以用一輩子』——我覺得這句說得太好了,因為好的空間不用維持太久,一輩子就夠多了。」(Lecat 2003:252)
主要參考書目
Brook, Peter Threads of Time, N.Y.: Counterpoint,1999
Lecat, Jean-Guy and Todd, Andrew The Open Circle: Peter Brook’s Theatrical Environments, London: Faber & Faber, 2003
Welles, David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erformance Sp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