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克.弗賴恩(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作家.文本.劇場 / 哥本哈根

邁克.弗賴恩 以戲劇探索哲學

哲學科班出身、身受契訶夫影響的英國劇作家邁克.弗賴恩,以縝密的結構、精到的對白、獨特的幽默感,構築他令世人驚嘆的戲劇世界。寫作的題材涉及科學、政治等領域的他,曾說:「我的所有劇本都是由我閱讀到的哲學思想貫穿的。」於是戲劇成了邁克.弗賴恩探索哲學觀念的舞台。

哲學科班出身、身受契訶夫影響的英國劇作家邁克.弗賴恩,以縝密的結構、精到的對白、獨特的幽默感,構築他令世人驚嘆的戲劇世界。寫作的題材涉及科學、政治等領域的他,曾說:「我的所有劇本都是由我閱讀到的哲學思想貫穿的。」於是戲劇成了邁克.弗賴恩探索哲學觀念的舞台。

台灣大學與動見体《哥本哈根》

3/21~22    19:30 

3/23    14:30 

3/28~29    19:30 

3/30    14:30 

台大劇場鹿鳴堂

INFO  02-23011314、33663300

早在《哥本哈根》之前,英國劇作家邁克.弗賴恩(Michael Frayn)就以《幕後噪音》Noises off(1982)大獲成功。這齣戲到百老匯演出時,當時最具權威的《紐約時報》劇評家Frank Reich就說,那是他這輩子看過最好笑的戲。《幕後噪音》以戲中戲出發,講述一個巡迴劇團在排一齣鬧劇的故事。不過這齣戲並非只是博君一笑的純鬧劇,它以喜劇的方式探討了演員與角色扮演之間較嚴肅的後設問題。這也是邁克.弗賴恩主要特色之一,那就是他擅長以幽默口吻探討深刻的哲學議題。

哲學與契訶夫,打造他的戲劇成就

這多少跟弗賴恩的背景有關,一九五○年代他在劍橋大學主修哲學,深受維根斯坦的影響。長期以來的哲學閱讀嗜好,讓他可以用很精確地將某些議題轉化成語言。如果說幽默是來自天賦,那麼後天的努力則讓他可將哲學與戲劇融於一爐,讓笑聲背後的智慧可以傳達給觀眾。

不過在劇本創作上,對他影響最大還是契訶夫。因為戲劇界,弗賴恩還以契訶夫劇本翻譯者知名。他不但重譯了契訶夫的《海鷗》、《凡尼亞舅舅》、《三姊妹》與《櫻桃園》,還曾將契訶夫早期長篇劇本Platonov改編成新作,劇名為《野蜂蜜》Wild Honey,該劇演出後也大獲好評。這方面的天分,主要來自於他在服兵役時曾在在軍事語言學校學過俄文。

邁克.弗賴恩說:「在翻譯契訶夫時,我發現他最後四部劇本的情節架構非常強。我想人們一直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這四齣戲中的每一個字都經過巧妙安排,讓劇情得以不斷前進。我不是在為自己宣稱什麼,但我的確在裡頭學到可以運用在我自己劇本創作的東西:那就是結構嚴謹。」

同樣地,我們可以看到在散漫對白的表象之外,其實《哥本哈根》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戲裡沒有任何一句話是浪費的,要不是能增加我們對角色的認識,不然也會對情節的開展或主題的說明有幫助。弗賴恩在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訪問時說:「在寫《幕後噪音》、《哥本哈根》、《民主》Democracy(2003)這幾齣戲的時候,每一部我都付出極大的心力,寫了許多草稿。這些戲的內容是非常緊緻的,因為它們都很短。」

探討科學、政治等議題,引發爭議話題

《哥本哈根》於一九九九年演出之後,大獲好評,也引發科學界不少爭議。整體來說,這算是一件好事,因為這讓劇場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再度獲得世人的重視。像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科學史中心,就於二○○五年編了一本《爭議中的邁克.弗賴恩的《哥本哈根》:關於波爾與海森堡一九四一年碰面的歷史文件集》Michael Frayn’s Copenhagen in debate: historical essays on the 1941 meeting between Niels Bohr and Werner Heisenberg,說明了該劇後續效應之大。同時,戲劇界也開始重視科學題材戲劇的意義與影響力,例如《舞台上的科學:從浮士德博士到哥本哈根》Science on Stage: From Doctor Faustus to Copenhagen(2006)一書,就是反映這波浪潮的研究產物。

在《哥本哈根》之後,弗賴恩又以《民主》,再度獲得劇壇矚目。這齣戲也跟《哥本哈根》一樣涉及歷史謎團,由一九七○年初西德總理助手被揭發為東德間諜的政治醜聞,作為創作藍本,演出後也引發不少話題。

生於一九三三年的邁克.弗賴恩,大學畢業後在報社工作,還長期是英國《衛報》與《觀察家報》的專欄作家。自小立志當作家的他,著有《字母順序》Alphabetical Order(1975)、《雲》Cloud(1976)、《驢年》Donkey’s Year(1976)、《創造與毀滅》Make and Break(1980)、《施主》Bebefactor(1984)等十幾部劇作。此外,他著有《非常私人生活》A Very Private Life(1968)、《輕率》Headlong(1999)、《間諜》Spies(1999)等小說,以及多部散文集與電影劇本。這些作品也讓他獲得不少戲劇與文學獎。

戲劇是他探索哲學觀念的舞台

已是英國文壇聞人的弗賴恩,最近又將觸角伸向哲學,他寫了一本以量子力學出發的哲學著作《人性化:我們在宇宙創造中的角色》Human Touch: Our Part in th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2006)(按:此書台大物理系圖書館有藏),強調人對外在世界的認知是構成宇宙本性的一部分。

不論如何,推崇維根斯坦哲學的弗賴恩知道,花時間去做抽象討論是不會有任何具體結果的。要了解一個觀念,只有投身到具體事件與情境當中。他曾說:「我的所有劇本都是由我閱讀到的哲學思想貫穿的。」於是戲劇成了邁克.弗賴恩探索哲學觀念的舞台,而受益的,是所有的觀眾。

 

文本導讀

探測人心的科學劇《哥本哈根

弗賴恩將量子力學中最重要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巧妙地運用在劇本上頭。簡單地說,就是觀察者本身會干擾對事實的觀察。所以這齣戲就在三個人的對話中不斷前進,對於海森堡的來訪細節,也呈現三種不同版本。

 

文字  耿一偉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

「當我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我根本不認為想過有人會想演它,認識有人想看它。」邁克.弗賴恩如是說道。他甚至認為這齣戲如果沒辦法上舞台,那就當廣播劇來演也可以。可惜事與願違,天不從人願。《哥本哈根》Copenhagen於倫敦的國立皇家劇院演出後開始爆紅,不但獲得隔年的奧立佛獎最佳劇本,二○○○在百老匯的演出也獲東尼獎最佳劇本。根據美國劇場雜誌American Theatre的統計,《哥本哈根》於二○○二至二○○三年之間,在全美製作數量位居第三(當年的第一名是另一齣科學劇《求證》Proof)。

三個幽靈的對話,一段歷史的謎

劇情一開始是發生在死後,猶太裔的哥本哈根學派物理教皇波爾(Niels Bohr)和夫人瑪格莉特(Margrethe)的幽靈,在討論一九四一年九月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來哥本哈根的動機。畢竟當年海森堡還是在替德國人工作。所以那次他來造訪,到底是為了探知同盟國原子彈的製造計畫,還是他內心受到道德譴責,想跟波爾告解,就成了這齣戲的核心衝突。

弗賴恩是在讀過Thomas Power寫的《海森堡的戰爭》之後(國內有牛頓出版社的中譯本),才興起創作《哥本哈根》的念頭。的確,此次碰面在歷史上一直是個謎,連三位幽靈對會面過程的回憶,也在一直變化。弗賴恩將量子力學中最重要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巧妙地運用在劇本上頭。測不準原理斷言我們無法同時準確知道某顆粒子的位置與動量。簡單地說,就是觀察者本身會干擾對事實的觀察。沒有所謂絕對客觀的真理,量子世界中的任何事都只是概率存在而已。所以這齣戲就在三個人的對話中不斷前進,對於海森堡的來訪細節,也呈現三種不同版本。

沒有任何舞台指示,給導演無限想像空間

由於劇本沒有任何舞台指示,也提供了導演無限的想像空間。例如倫敦首演的導演Michael Blakemore就緊抓著劇中量子力學的隱喻不放,將本劇設計成由觀眾席環繞的白色圓形舞台,而場上的三位主角(道具只有三張椅子),在燈光與走位的安排下,則像是繞著謎般事實的旋轉粒子。

當然,《哥本哈根》還是有人性化的部分,例如我們最後會知道,猶太裔的波爾是在海森堡的協助之下逃離丹麥,而觀眾最後對三個主角的靈魂深處,也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弗賴恩就這麼巧妙地,讓我們從科學、歷史一路滑到測不準的人心深處。

 

劇場詮釋

 

曖昧與真實間的迴盪復返

符宏征  簡練美學為《哥本哈根》解謎

表演風格上,符宏征刻意要演員放棄劇場投射的表演方式,藉由隱藏式麥可風的輔助,演員可以不受聲量限制,以收斂、含蓄,接近電影式的表演方法演出。

 

文字 廖俊逞

擅以抽象肢體探觸人性幽微內在,形塑獨特劇場敘事美學的劇場導演符宏征,自二○○四年執導編劇紀蔚然作品《嬉戲》,拿下當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首獎後,創作面向變得更為寬廣,才剛與台灣絃樂團跨界合作音樂劇場《消失的王國》,這次又將應台大校友會之邀,將英國劇作家邁克.弗賴恩寫於一九九八年,風靡歐美劇壇的《哥本哈根》首度搬上台灣舞台。一場關乎戰爭與科技、道德人性的交相辯證,宛如晦澀難解的物理理論,透過符宏征場面調度與視聽覺的渲染,為冷酷的科學注入人文關照,也試圖替觀眾搭建了理解與溝通的渠道。

以內斂語言呈現迷離意境

走進排練場,牆上貼著滿滿的文獻史料和量子力學理論相關文章,符宏征笑說:「雖然對科學一竅不通,但我們有科學的精神。」為了消除和劇本的隔閡,不僅劇本重新翻譯,他和演員也卯足勁做功課,排練期間,還有台大物理學系教授為演員上課,甚至吸引物理系學生參與演出。他表示,最初只想忠實介紹劇本,但越深入就越受吸引;劇中三個角色輪流以敘述者角度,反覆推論一九四一年物理學家波爾與海森堡在哥本哈根的秘密會談,隱諱的交談模式,內斂的語言卻隱隱埋伏著爆炸性能量,在精神上呼應了貝克特的《戲》,而劇本上沒有任何舞台指示,也給導演很大的詮釋空間,讓他大呼過癮。

撐起全劇的三位要角,由資深演員邱安忱及近來表現亮眼的年輕新秀謝俊慧、吳定謙擔綱。表演風格上,符宏征刻意要演員放棄劇場投射的表演方式,藉由隱藏式麥可風的輔助,演員可以不受聲量限制,以收斂、含蓄,接近電影式的表演方法演出。近年很少涉足劇場的DJ陳世興,特別為此劇跨刀配樂,他捨棄以電音風格來詮釋科幻感,而改以極簡的鋼琴聲滲透迷離氛圍,而演員的聲音在純淨配樂中,似乎也融入音樂中,創造出另一種節奏和韻律感。

呼應散步意象,近空台設計富深意

呼應全劇如謎般撲朔,在曖昧與真實間迴盪復返的真相,舞台設計劉達倫提供了圍繞著湖面般,一道白色圓弧型的坡道,形成一個接近空台,又饒富深義的表演場域。符宏征說,劇中多次提到散步的意象,表面看來是從一個點走到一個點,但事實卻是不斷在原地打轉,而舞台後區一座座白色景片,時而投影幽森的樹林,時而投影抽象的物理公式,又給人超現實的想像。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