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精采「胡鬧」 值得涓滴細品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性別.愛情.扮演—莎翁喜劇學堂/第五堂課:劇情導讀

一場精采「胡鬧」 值得涓滴細品

漫談莎翁喜劇《第十二夜》

我說《第十二夜》是莎翁最好的喜劇,專家內行恐怕很少有人反對。它的詞藻極端華美,也兼具音樂性,因為劇中有幾首十分可愛的插曲。它的角色精采,男女主角及正反派角色都有極好的場景。它的劇情雖像其他喜劇般略欠深度,但對一般觀眾而言卻非常有趣,趣味之一,就是女主角薇奧拉的女扮男裝。

 

我說《第十二夜》是莎翁最好的喜劇,專家內行恐怕很少有人反對。它的詞藻極端華美,也兼具音樂性,因為劇中有幾首十分可愛的插曲。它的角色精采,男女主角及正反派角色都有極好的場景。它的劇情雖像其他喜劇般略欠深度,但對一般觀眾而言卻非常有趣,趣味之一,就是女主角薇奧拉的女扮男裝。

 

莎翁十二齣喜劇中,你若要我挑選最好的一齣,我大概會選《第十二夜》。一方面由於這齣戲實在好,另一方面,它對我個人有特別的意義。

一九七三年的夏天,我在美國的科州莎翁戲劇節(Colorado Shakespeare Festival)導了這齣戲,那可是我生平第一次執導莎劇,而導戲的場合又是一個歷史悠久、水準頗高的莎劇節,心中的緊張可想而知。可是演出結果非常好,十四場公開演出全部售謦,上座率高達103%,那多出來的3%乃是站票。每晚看到千餘座的戶外劇場坐得密密麻麻,後面還站著數十位站票觀眾,我這莎劇新手的暗喜,也就不用提了。莎劇節結束後,丹佛市的公共電視台還請此劇演員多留一星期,在攝影棚裡將全劇拍成兩小時半的電視版本公開放映,更是難得的經驗。

這齣戲的成功,使我這個在海外打拼的華裔導演逐步進入莎劇演出及製作的領域,三年之後因緣際會,我接掌了這個已有二十幾年歷史並已演完全部卅八齣莎劇的劇團,成為它的藝術及行政總監,前後一共做了十整年。

我那《第十二夜》的演員團中,後來居然出了一位明星。十年前好萊塢賣座名片《終極警探第三集》Die Hard 3中飾演壞蛋頭子的Bill Sayer,就是那個佔領機場墜毀客機的傢伙,在我戲裡扮演一個次要角色Fabian,也同時主演那年的《哈姆雷特》。

詞藻華美具音樂性,女扮男裝趣味洋溢

我說《第十二夜》是莎翁最好的喜劇,專家內行恐怕很少有人反對。它的詞藻極端華美,也兼具音樂性,因為劇中有幾首十分可愛的插曲。它的角色精采,男女主角及正反派角色都有極好的場景。它的劇情雖像其他喜劇般略欠深度,但對一般觀眾而言卻非常有趣,趣味之一,就是女主角薇奧拉(Viola)的女扮男裝。

劇情主線之一就是一對孿生兄妹因暴風雨翻船而落水失散,最後都飄泊到一個小國伊利里亞(Illyria)。妹妹改扮成男士,做了當地奧西諾(Orsino)爵士的跟班。奧西諾愛慕美女奧莉維亞(Olivia),追求不遂之下,讓薇奧拉代他前往小姐處朗誦詩詞贈獻珠寶,不料小姐反而喜歡這位英俊不凡的「少年」。同時,薇奧拉也暗中愛慕她的主人。後來相貌跟薇奧拉完全一樣的哥哥也到了伊利里亞,也遇見了奧莉維亞,當然也一見傾心,與奧莉維亞立即成婚。劇終時,薇奧拉告訴大家她是女孩,向奧西諾吐露暗戀,最後兩人也結為夫婦。

這種孿生兄弟或兄妹的錯認故事,其實不是莎翁的首創,早在羅馬喜劇Menaechimi裡已經出現,但在莎翁的筆下,卻更清新可愛,而薇奧拉這個雙性角色,更是明星演員展示演技的最好「載具」。這類行內人所稱的“breeches roles”,也就是「穿緊身褲的角色」,更是所有年輕美貌的明星演員必演的角色。過去兩百年的英國戲劇史上,不少知名女星以飾演薇奧拉著稱,包括經典電影《飄》的女主角費雯麗,她在一九五五年兼演薇奧拉及她孿生哥哥賽巴斯丁(Sebastian),地點是莎翁故鄉的「莎士比亞紀念劇場」,導演是莎劇名演員John Gielgud,而飾演劇中反派男主角的不是別人,而是她丈夫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勛爵,也是上世紀最負盛名的莎劇明星。

馬伏里奧(Malvolio)這個角色,往往是這齣戲中最值得看的焦點。這位不苟言笑、故作正經的清教徒,在莎翁的生花妙筆之下真是精采絕倫,與莫里哀名劇《偽君子》Tartuffe裡的同名主角一樣可厭又可笑,也是戲劇史上眾多名演員最愛扮的角色。他是奧莉維亞小姐的管家,但心中暗戀女主人,而這戀情的目的並不純正——他也想得到小姐的大筆家產。在劇中幾個丑角的作弄下,他撿到一封小姐筆跡的情書,對象就是他,要他別再妄自菲薄,應該鼓起勇氣來追求,也該照她心意打扮得奇奇怪怪。馬伏里奧一時被財色迷了心竅,居然一一照做,引起後來許多不倫不類的笑話,而他撿讀情書的那場戲(通常在上半場結束之前),可稱莎劇喜劇片段中最最精采之一,也是資深觀眾期待的看戲焦點。

兩齣令人印象深刻的《第十二夜》

我生平看過將近十五齣《第十二夜》的演出,包括我親自製作的兩齣及自導的一齣。英國皇家莎翁劇團的演出,我也看過兩齣,都在莎翁故鄉的主劇場,也都平凡無奇,看過即忘。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也有兩齣。第一齣在我執教廿三年的科羅拉多大學戲劇舞蹈系的主劇場,由我一位美國同事執導。他的做法很特別:用一位女演員兼演孿生兄妹。這位小姐肩上佩帶一朵絹花,飾演薇奧拉時佩在右肩,換演賽巴斯丁時佩在左肩。這種處理全劇都無問題,但到最後兄妹同時出現時,問題就大了,台下的觀眾都摒氣息聲地看那導演如何解決。只見那位小姐把那朵絹花從右肩移到左肩,從左肩又移回右肩,身子隨著絹花的轉換而一會兒面朝左一會兒面朝右,反正扮演妹妹時花在右肩面朝左方,扮演哥哥時則花在左肩面朝右方,一人誦讀兩個人的對話,居然把這場戲給順利地走完了,博得觀眾會意的掌聲。

另一齣難忘的《第十二夜》就是英國「與你同行」(Cheek by Jowl)劇團在一九八六年的製作,我在香港看到它的巡迴演出,也是藝術總監迪克蘭.唐納倫(Declan Donellan)的作品。這齣戲僅用七位演員扮演劇中十五個有台詞的角色,變換得快速而合理,加上導演使用極簡單的佈景道具搬演這齣場景頗多的喜劇,處處顯露他與設計師的巧妙構思,是我看過的三百多齣莎劇裡的精品之一。這次來台巡演的俄語版《第十二夜》,也正是這位導演的作品,號稱全由男演員飾演全部角色,相信必有看頭。

結局餘味裊裊不落俗套

《第十二夜》是莎劇中唯一有副題的劇本,它的副題“What You Will”,中文或可譯為《悉聽尊意》或《隨心所欲(慾)》,就開宗明義地說明這齣浪漫喜劇的劇情,有可信處也有難以置信之點,觀眾若能放開胸懷盡情一笑,也就可以忽視那些枝微末節的不近情理了。畢竟,莎翁當初撰寫這齣戲,很可能為了配合耶誕節慶,甚至宮中接待外國貴賓的盛典。「第十二夜」就是一月六日,乃指耶誕過後的第十二天,當時叫做“Feast of the Epiphany”,而在那個時代,這十二天裡允許佣人扮作主人,女人扮作男人,胡鬧之際即使偶而「越界」,主人或皇室也不會生氣怪罪的。隨著這個基調,劇中的小丑費斯特(Feste)在逗笑胡鬧之餘,唱了一首小曲為此劇作結,曲中除了陳述他那從小到老的不同心態,也頗富哲理地告訴我們:

恆久之前混沌初開放,

隨我低吟,風在吹呀雨茫茫,

世上事物都照常,這齣戲也已演完,

我們每天都會令你滿意盡歡。

當小丑在唱這首著名的「風在吹呀雨茫茫」時,通常的處理是把他放在台側一角,以一盞孤燈緊罩,歌聲及詞義都帶一份淒涼,是莎翁喜劇中唯一不以大團圓作結的孤淒結局。演員要觀眾明天再回劇場,因為他們每天都要演戲,也保證明天的戲也將帶給大家滿意的歡暢。這個不落俗套的結局,留下一絲裊裊的餘味,令觀眾在走出劇場時細細自品,這是《第十二夜》跟其他喜劇大不相同的地方,也展現莎翁在編劇上不凡的手筆。這次我們將面臨一齣俄文的《第十二夜》,語言的隔閡將無法讓我們細品此劇的華美詞藻,雖有名導的處理,是否仍能營造這劇本中原有的淒清結局,則將是我在觀賞間尋找的答案之一。至於男演員是否成功展示劇中極其可愛的薇奧拉及美貌端莊的奧莉維亞,我當然也將拭目以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