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國家歌劇院引人入勝的古典外貌。(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全球劇場巡禮

普魯士的文化殿堂—德國柏林菩提大道國家劇院

為實踐菲德烈大帝以文化征服天下的夢想,於一七四二年啟用的柏林菩提大道國家劇院,是柏林三家歌劇院中歷史最悠久的。不僅有著古典式的外觀與雕樑畫棟的內廳,在音樂歷史發展上,更是重要作曲家與名指揮們不曾缺席的舞台。開幕迄今,歷經多場劫難,火災、戰爭、集權等等,國家劇院將近兩百七十年的歲月,述說的不只是作曲家和劇作家筆下的故事,更肩負著承先啟後的重任,成就歐洲人文的一頁。

為實踐菲德烈大帝以文化征服天下的夢想,於一七四二年啟用的柏林菩提大道國家劇院,是柏林三家歌劇院中歷史最悠久的。不僅有著古典式的外觀與雕樑畫棟的內廳,在音樂歷史發展上,更是重要作曲家與名指揮們不曾缺席的舞台。開幕迄今,歷經多場劫難,火災、戰爭、集權等等,國家劇院將近兩百七十年的歲月,述說的不只是作曲家和劇作家筆下的故事,更肩負著承先啟後的重任,成就歐洲人文的一頁。

柏林一直以來擁有世界文化之都的美譽,不僅是藝術家新興聚集地,遊客趨之若鶩的大城,更是展望未來的藝術希望之城。各式文化展覽、表演活動與新式建築,意味著柏林正代表著歐洲文化日益開創的新局,同時亦見證著過往的歷史與時代變遷。原本在東西分隔時代似一孤島的西柏林,因為圍牆倒塌,消弭了形式上的東西界線,也因其城市特質本附於多元性和開放性,再加上較低的生活消費,自德國統一後近二十年,吸引全球眾多文化工作者,柏林也從一九二○以來的風光黃金時代後,再度逐漸躍升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藝術指標都會;然而,這番欣欣向榮的文化願景,其實早在十八世紀中葉就已慢慢扎根,一向透過軍事武力遍行勢力的普魯士君王,為了以更文明的方式擴張其政治影響力,成立了學術文化殿堂「藝術學會」(Akademie der Künste,1704),並為實踐菲德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ße,1712-1786)以文化征服天下的夢想,於一七四二年啟用了皇室劇院,這座皇室劇院正是今天的柏林菩提大道國家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全球沒有一個城市能像柏林一樣,同時擁有三家歌劇院,為縮短政府經費資助的進程目標,而又要同時保障藝術品質,二○○三年在整合過程中決議成立了「柏林歌劇院基金會」(Berliner Opernstiftung),讓三家劇院皆能生存下來,原則上各家劇院保持節目自製的獨特性,但全年預算大部分均仍仰賴政府補助,另外再透過企業贊助等方式籌措剩餘經費。劇院們彼此擁有獨立經營權,卻免不了相互競爭;幸運的,這三家劇院提供的精采劇目,與所能邀請到的頂尖音樂家,增添這座首都更加多元與極富活力的文化表演。三家劇院當中,又以菩提大道國家劇院擁有最悠久的歷史,不僅有著古典式的外觀(註1)與雕樑畫棟的內廳,在音樂歷史發展上,更是重要作曲家與名指揮們不曾缺席的舞台。從一七四二年開幕迄今,歷經多場劫難,火災、戰爭、集權等等,國家劇院將近兩百七十年的歲月,述說的不只是作曲家和劇作家筆下的故事,更肩負著承先啟後的重任,成就歐洲人文的一頁。

與柏林地理位置相關的舞台用詞

就地理位置來看,以劇院為軸心,周邊有著不同的重要歷史建築,也是現今參觀古柏林的核心地帶,東從五百公尺外的柏林發源地尼古拉斯教堂,到往西的菩提大道盡頭布蘭登堡門,十八世紀時普魯士王朝在這區域內,陸續建起皇室與各式文化公共建設,歌劇院在博物館、大學、天主教堂、劇院、皇室圖書館、待興建的舊宮等包圍下,儼然就是貴族娛樂中心,而這地理位置概念正與劇院裡的舞台方位稱呼有著緊密的關連,並從十八世紀直到今天仍持續延用著同一傳統稱呼;歌劇院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有舞台、服裝、佈景等彩排,除音樂家外,需要相當多工程、燈光技術人員的協助與配合,試想當導演面對著舞台上的歌者或工作人員指揮排練時,若不斷強調左右方位概念,其實是很擾亂工作程序的,因此這裡不用左邊右邊作為溝通用語,也不以東邊西邊考驗同事們的方向感,取而代之的是稱呼為「公園方」和「宮殿方」,生活在這城市的每個人,都能很快判斷出方位,從這個用法可以清楚了解這個劇院位於柏林的地理相對位置,同時也進一步體現了柏林城市的歷史發展。

現今菩提大道的盡頭布蘭登堡門,以舊城的概念來看,其實就是十八、九世紀時的城門入口,一七九一年完成的布蘭登堡門不僅是地標,同時也是清楚劃分城市界線的歷史遺跡,古時出了柏林舊城區,馬上就是以前皇室的狩獵公園(Tiergarten),這個佔地面積極為廣大的狩獵公園另一方則有夏綠蒂宮(Charlottenburg Schloß),這裡要補充說明的是進一步的柏林城市發展,其實這個腹地極廣的都會,要一直等到一八六一年,柏林才把以前各自分離的衛星前哨小城,合併整合稱為柏林大城,而這些不同小城的名稱正是今天十二個不同區劃分的基礎;布蘭登堡門不只是舊時代的地標與界線,也是二十世紀東西柏林分界的標記,然而象徵統一最具代表的意涵,正是拆撤布蘭登堡門前後的圍牆,讓菩提大道無阻攔地不斷向西延伸,也因此今天能在柏林市區地圖中心上,看到布蘭登堡門外,有足足超過兩百一十公頃大的奢侈林地;柏林人口的成長始自十七世紀移民計畫,從早期的法國清教徒遷居與新時代土耳其家庭的移入,才漸漸大量增加城市居民人數,成為有上百萬人的大都會。受到這般城市歷史變遷影響,劇院也進一步將原本的「公園方」和「宮殿方」,改稱為現在使用的「夏綠蒂方」與「柏林方」,而柏林在這裡指的當然是指老柏林舊城區,而不是現今廣義認知下的大柏林區域;有趣的是這個方位稱呼,即使是劇院全球巡迴演出到了東京或到了芝加哥等地,所有劇院員工皆沿用舞台兩側為夏綠蒂方與柏林方,顯然這稱呼與習慣,已經象徵了所有工作同仁對劇院共同認知的傳統,甚至也代表著一種團隊認同的暗號與精神。

以藝術與建築證明普魯士人的文明教養

普魯士英勇善戰、略帶不修邊幅的粗獷軍人特質,一直是其他高度文化發展王朝譏諷的對象,為了要證明普魯士血統的文明教養,菲德烈大帝積極發展文化政權,像是找長笛家鄺之(J. J. Quantz,1697-1773)和巴赫之子(C. P. E. Bach,1714-1788)等宮廷樂師到波茲坦任職,或是興建柏林的皇家歌劇院等,都一再要彰顯普魯士人在藝術與美學修養上的內涵。古柏林舊城區內等大興土木,也基於同樣的意識形態,或許借用現代的詞彙,能說明當時是要試圖透過這個區域文化公共的建設理念,來打造總體營造的「菲德列式文化論壇」(Forum Friedricianum),其中大部分的經典建築,幾乎均由兩位十八、九世紀前後期的普魯士御用建築師所留下:他們分別是克諾博斯托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1699-1753)(註2)與辛克(Karl Friedrich Schinkel,1781-1841)。

國家劇院建案由普魯士建築大師克諾博斯托夫負責籌劃,這位建築師原本出身軍旅,後來發現藝術潛能才開始自學習畫,然後逐漸轉至建築,顯然國家劇院正是他一生經典的代表傑作之一。劇院週遭的腹地,自一七四○年開始購地拆建民宅,原始架構出自於建築師本身,隨後再由精通藝術領域的菲德烈大帝自己修改草圖,儘管當年尚有戰爭,但僅稍微延遲計畫,君王還是督促建築師於一七四二年完成劇院工程,隨後也一一完成劇院邊的其他建設,如劇院後方完成於一七四七年的天主教堂,劇院旁的皇家圖書館(現今的洪堡大學法學院)。即使歷經大火與戰爭的摧殘,以及多次的重建,內外觀皆保留下當年最初的樣子,這個仿古羅馬式的古典建築,雖明顯是義大利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影響代表,但克諾博斯托夫卻不是直接到義大利取經,這般建築風格則是展轉透過英國建築師而學得。

劇院內部可分為三個廳,除舞台與觀眾席外,另有一個適合不同彈性用途的阿波羅廳和位於地下層的交誼廳。觀眾席一直要到一八○六年,拿破崙第一次到訪柏林後,才開放皇室以外人士入場,而入場的規矩門檻當然也相當嚴苛,像是樂池後方兩排預留給君王與將軍,他們之後是沒有座位得站著的各軍種官兵,然後才是包廂席中的「藝術學會」院士及學者外賓,一樓(註3)則是皇室成員及高層貴族,二樓是一般貴族,三樓開放給妝扮時宜的市民購票入場。阿波羅廳的命名來自希臘太陽神之名,曾是國王的宴會廳,現在則時常會舉辦不同演講、兒童故事音樂會(Erzählmusik!)、室內樂音樂會或記者會、酒會等,內觀有雙排希臘廊柱,洛可可式金邊裝飾和花紋大理石地板,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復建,由於柏林位處北方不產大理石,加上物質困乏,則在民眾捐贈下,湊合出現在看到的大理石地板,也屬一段特殊的時代歷史軼事;阿波羅廳其中一側的大門直接連接菩提大道上的階梯,這階梯也正是歌劇院正門入口上方可見的對稱結構。地下室金碧輝煌、四處鏡子與華麗水晶吊燈的交誼廳,據說是菲德烈大帝在一七六○年代,對歌劇不再眷戀、漸失熱誠,而時常與賓客流連於此廳把酒言歡的場所。

二○一○年迎接第三次的重大修建

國家劇院兩百多年歷史間經歷了兩次重要的修建,首次是一八四三年意外火災後,因大火祝融幾乎讓劇院全毀,大規模重建主要設計師是原內部設計師(Langhaus der Ältere)之子(Carl Ferdinand)負責,在尚未使用電力的時代,劇院主要照明並非透過蠟燭,而是瓦斯燈,過往的傳統是只要瓦斯燈一有火災危險,就以吹哨子最為通報警訊,即使現在改為高貴華麗的水晶吊燈,但吹哨子一直是德國劇院中人盡皆知的禁忌,工作人員迷信地認為,只要聽到哨聲便會帶來不祥預兆,所以入情隨俗,可別忘記在德語系各劇院或表演場所的吹哨忌諱;至於防範火災對於一個擁有那麼複雜機械設備、百億資產與數百位人員工作的地方,莫非是第一要務,在劇院內任何一角均嚴禁抽煙、點蠟燭,每晚的正式演出,甚至不管只是音樂會或無傷大雅的兒童節目,都必然會有兩位消防員入席,由此可見他們對防災的小心翼翼。

再來的大整修工程是二次大戰後,因一九四一年砲火摧殘,一九五○年邀請寶林克(Richard Paulick,1903-1979)規劃新劇院,並於一九五五年揭開新時代紀元;由於這位建築師大力尊崇十八世紀首位建築克諾博斯托夫理念,不僅受到世人的肯定,也因此才幸運地,得以保留下今天所見的歷史樣貌,雖取消包廂設計,但三層樓高的內觀,每晚約可提供一千四百席觀眾座位,跟米蘭、莫斯科和巴黎等兩千多個座位相比或許屬於小劇院,但相較於義大利城鎮中的小型古典歌劇院,菩提大道劇院仍具國家級規模。二次大戰後的整修重點僅在外觀與內部室內陳設,現今所使用的現代化舞台機械,仍是由一九二○年代中所留下,正因如此,讓人迫切期待二○一○年的新翻修計畫,希望在現代化的目標下改善舞台技術、音響設備、彩排室與老舊行政部門辦公設備等缺失,並打通劇院主建築與總監辦公室大樓(Intendanzgebäude)的連結,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非是讓音響回響的時間與秒數,得以透過拉高屋頂等方式做到最理想的改善,並讓每個座位皆能在視覺欣賞上不受角度障礙所局限。

二○○九年確認的整修案,讓懸宕已久的大工程終以極為節約的一億二百零六萬歐元經費通過法案核定,但實際預算約估需兩億四百萬歐元,對於內外觀陳設的想法,柏林市長強烈堅持,任何新的整修預覽圖,必須要以維護老國家劇院歷史遺蹟為首要原則,因此拒絕了第一回建築草圖競賽的任何新穎得獎設計單位,最後另再舉辦一次競賽中選上斯圖加特的梅孜建築事務所(Das Stuttgarter Architekturbüro HG Merz)承辦,新的整修工程將於今年暑假動工,預計在二○一三年秋季完工,三年的整修期間劇院演出一切照常,演出地點將暫時搬至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僅數百公尺處的舊席勒話劇院(Schiller Theater),而這座話劇院也因應歌劇院的特殊需求,做樂池、音響及內觀上的準備,不僅能讓擁有將近六百位歌劇院員工長期進駐,也提供將近一千名觀眾席座位,等候揭開二○一○年十月三日的遷居Metanoia(註4)世界首演。

音樂巨人輪番掌舵見證時代

國家劇院樂團(Staatskapelle)自一九九二年在音樂總監巴倫波英(Daniel Barenboim)的帶領下,逐漸成為德國最頂尖樂團之一,在國際上也極富盛名,最常受邀巡演美、日等國,其名氣也因此聲名大噪。十八世紀起,歷史上重要的音樂總監從不在此缺席,由於重要名字不勝枚舉,以下僅列幾位作為代表,其中不可不提的包括:十九世紀在職逾二十年載的史彭替尼(Gasparo Spontini,任職期間1820-1841)和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ohn,任職於1842-44),二十世紀初又以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908-1918期間任音樂總監)最具代表性,而之後的福特萬格勒、克倫培勒、卡拉揚、蕭提等各大名盤指揮更都列在重要指揮名單中。其中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莫非是一九二五年,在老克萊伯(Erich Kleiber,1923-1935期間的音樂總監)指揮下的貝爾格(Alban Berg,1885-1935)《伍采克》Wozzeck首演。近代導演方面,以東德時期的劇院總監庫佛(Harry Kupfer,1935-)最具代表,這位在德國劇壇重量級的前輩導演,不僅得遍各式大獎實至名歸,同時為國家劇院留下許多經典的製作,甚至直到今天仍不斷搬演他所執導的多齣華格納樂劇,和理查.史特勞斯《莎樂美》Salome等,對劇院在二十世紀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將上任的新總監尤根.弗林(Jürgen Flimm),因具有豐富的導演經驗與劇院經理人行政資歷,已在新的節目策劃上展現許多新措施,尤其是他一貫對現代音樂的投入,讓新一季節目精采可期,想必將再次引領風騷、帶動柏林與世界文化脈動的熱潮。而台灣音樂家在國家樂團史中,也因新時代的傑出樂手加入而變得多元,年僅二十六歲的長號家田智升,以極為優秀的表現考入青年樂團,跟布列茲、拉圖等世界名師同台共事,相當值得台灣音樂文化界分享他傲人的成就與榮耀。

專責部門擔起藝術教育傳承重任

在全球迅速發展各式炫目媒體的衝擊下,在歐洲要花長時間、高經費,投入人文藝術傳統領域上的新一代觀眾群培育,也如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顯得十分吃力,然而這卻是當前各藝文機構不得不正視,且待重新思考如何做好軟體建設的議題,更是一份不可遲緩的教育重任。當亞洲大力推廣生活美學理念時,歐洲其實也不斷用心經營文化播種的工作,因為欣賞藝術需要日益養成與長期薰陶,於是在近十年內各大劇院、音樂廳紛紛成立新的教育部門,旨在透過教育推廣,讓深度文化普及。這股趨勢並非短暫現象,顯然已蔚為風氣,像是國家劇院裡的分支「青年國家劇院」(Junge Staatsoper,部門名稱為Op│erleben)就專門負責歌劇或音樂會教育工作,不僅對象是學生、幼童、家長,同時也希望一般成年觀眾,在假戲真做、做中學的過程裡,對歌劇內涵裡的歷史、宗教、戲劇、文學和音樂等有更深入的認識,並提高觀眾欣賞藝術的鑑賞力與提升文化體驗水平。

  1. 菩提大道劇院外觀是仿古羅馬式建築,其受文藝復興威尼斯建築師Andrea di Pietro della Gondola 又名Palladio(1508-1580 )影響最深。
  2. 克諾博斯托夫另一重要皇室建築是位於柏林西北方的萊茵山宮殿(Rheinsberger Schloß)
  3. 歐洲樓層計算方式,以平面樓稱呼為台灣的一樓,歐洲的一樓其實等於台灣認知上的二樓,國家劇院內部現有一層平面座位與三層舊稱包廂式的樓層。
  4. 2006年獲西門子作曲大獎(Ernst von Siemens Musikstiftung,素有音樂界諾貝爾獎之稱)榮耀的德國作曲家Jens Joneleit(1968-),應巴倫波英之邀為國家劇院譜寫新歌劇Metanoia並請到知名導演史林根希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執導。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實用網站

國家歌劇院 http://www.staatsoper-berlin.org

國家劇院新駐席勒院節目表 http://www.schillertheater-berlin.de/de_DE/calendar

柏林藝術節官方網站 http://www.berlinerfestspiele.de/

柏林官方網站 http://www.berlin.de/

柏林旅遊指南 http://www.visitberlin.de/

柏林大眾運輸 http://www.bvg.de/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