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拍劇團的作品除了故事之外,結合了從裝置藝術家、音樂家提供的各式元素,充滿了不同媒材間「互動」的知性美感。(圖片提供 合拍劇團)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本、即興、多媒體 「變」出互動的驚奇--合拍劇團的劇場美學

導演麥克伯尼在合拍劇團進行的一系列創作,從村上春樹小說改編的《象的消失》The Elephant Vanishes,到由日本偶像深津繪里擔綱的《春琴》等等,都使用了多媒體影像,用即興排練的方法,融入演員的故事。即使故事梗概是從文學性濃厚的小說改編,舞台上的說故事方法,依舊充滿了精采的畫面和情節,跳脫原著文字的限制,自成一格。

導演麥克伯尼在合拍劇團進行的一系列創作,從村上春樹小說改編的《象的消失》The Elephant Vanishes,到由日本偶像深津繪里擔綱的《春琴》等等,都使用了多媒體影像,用即興排練的方法,融入演員的故事。即使故事梗概是從文學性濃厚的小說改編,舞台上的說故事方法,依舊充滿了精采的畫面和情節,跳脫原著文字的限制,自成一格。

麥克伯尼自劍橋大學英文系畢業,但卻對肢體劇場有濃厚的興趣。在尋找自己的肢體語言時,他曾拜師於法國默劇大師賈克.樂寇門下。樂寇的默劇舞台,其精髓不在於小丑裝扮、化妝,而是拋棄語言,用肢體動作,一個人運用簡單的身邊事物,「變」出一場表演。麥克伯尼自陳樂寇的表演方法,對其作品有相當深厚之影響(註1,在他的作品裡,的確也俯拾皆是由演員肢體主導的「變化」。往往一件稀鬆平常的日常物品,在演員的手下,能有意想不到的用途:如桌子拼起來變成游泳池,枕頭變成麵包,椅子變成人等等,一物多用,任何物件都有變化、改變的潛在機會。如此在故事中,用持續不斷的變化挑戰觀眾成見,出奇不意,給予觀眾出乎意料的驚喜。東方觀眾對於這種以簡馭繁,在京劇、歌舞伎中常用的象徵手法,自然不陌生,不過在 麥克伯尼創立劇團的倫敦,這種有如魔術、不落言詮、千變萬化的舞台概念,常常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連聲叫好。

多媒體運用  深化劇場氛圍

合拍劇團從一九九○年代起的一些作品,如討論記憶、失憶的Mnemonic,就積極運用多媒體影像,請來和加拿大導演勒帕吉(Robert Lepage)合作過的多媒體藝術家Michael Levin當全劇藝術總監。兩人合作,在運用多媒體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則是二○○三年在倫敦首演,一年後又再次全球加演的作品《象的消失》。此作品起源於合拍劇團和日本世田谷劇場的一個合作案,因為多媒體非常成功地營造全劇氣氛,呼應小說家筆下孤寂冷清的現代人際關係,在英美兩國演出時,全劇即使以日本演員用日文唸白、打字幕的方式搬演,反應依舊非常熱烈。此作品改編自村上春樹的三篇短篇小說,這三篇的人物平淡無奇,分別為公司職員、家庭主婦和一對新婚夫婦,而幾乎沒有情節和「故事」,大部分的事件,都在敘事者的腦海中發生。如公司職員自認看到一頭大象縮水終至消失;家庭主婦不滿平淡無奇的家庭生活卻不知如何脫逃;剛結婚的新郎在新婚之夜想要吃宵夜,新娘居然提議搶廿四小時麥當勞等奇思異想。多媒體影像的運用,豐富了這三個短篇故事的內容,有時作為背景呈現東京繁忙的街景、有時交代劇情切換新聞播報、有時則表現主角所見所聞,如報紙、車內的後照鏡等等。全劇的氛圍,因為這些多媒體畫面之大小、顏色、聲量的變換,而能快速轉換。觀眾即使坐在鏡框式劇場的座位上,卻有如被吸入這個舞台上創造的環境,進而認同劇中人的心情。合拍劇團更神乎奇技地,把全劇用其命名的大象,「變化」為一台電視機:當觀眾看到本應是有血有肉,有重量、有龐大存在感的大象,居然被極度壓縮,成為電視螢幕內一隻眨呀眨的眼睛,多少能感受到原作和劇團編導,暗示這些角色,失去個人意見,在家庭、公司、夫婦關係裡,不被視為活生生的人,而被視為可擺佈的物體、人生中的道具。

文本當參考  添加更多演員故事

合拍劇團即使改編文學作品、搬演莎士比亞經典文本,麥克伯尼和旗下演員工作的狀況,通常是僅把故事作為參考,沒有固定劇本,就開始排練。至於最後在舞台上會是什麼光景,完全看哪位演員投入多少而定。例如描述十九世紀印度數學家生平的A Disappearing Number,由數學家的故事起頭,加入各演員的私人經歷,最終在舞台上,呈現了兩條交叉的主敘事線。排練的時候,眾人則輪流說故事、演別人的故事;演員投入的多,故事精采,那麼屆時在舞台上就會多一些篇幅,因此排練合拍劇團的戲劇,演員投入得越多,收穫也越大;故事會因為參與演員的不同、參與程度高低,而有可能完全不同。在此劇中,導演自己也身兼演員、說書者的任務,串起故事和影像。因此導演不是「導」(direct)戲,而是擔任了devise的工作,引發、主持戲劇的流向和主題。這一套完全以參與者生活經歷為本的戲劇創作方法,跳脫了文本、肢體劇場的劃分,讓參與者說自己的故事,以參與者為主,導演退居為編輯者,傳統最重要的故事和肢體技巧,由眾人一起發想。因為此方法強調人人參與,最終演出亦是由參與程度決定,打破了傳統演員、導演的上下區別,不僅有相當數量的職業戲劇團體對此方法情有獨鍾,在社區、學校、社會團體間,也相當受歡迎。

合拍劇團極受觀眾歡迎,雅俗共賞,即在於其表演依舊以故事為主軸,不論是由小說改編,或是從演員身上發展劇情,其多數作品,都能讓觀眾看完之後,說出一個劇情大要來,加上多媒體的大量運用,滿足了觀眾聽故事的慾望,又有影像動畫甚至偶戲可看,娛樂性十足。導演本人對跨文化題材深感興趣,從日本的村上春樹、谷崎潤一郎,到與知名印度當代音樂家Nitin Sawhney合作,不斷地從異國表演元素中吸取養分。曾經合作過的多媒體藝術家,除了上文提到過的Michael Levin,還有美國前衛劇團The Builders Association的製作Nick Schwartz-Hall、影像藝術家Peter Flaherty等等。因此合拍劇團的作品裡除了故事之外,結合了從裝置藝術家、音樂家提供的各式元素,充滿了不同媒材間「互動」的知性美感。而其作品往往不避諱商業氣息,融合藝術文化與可看性,挑戰觀眾對於藝術、文化的定義,如《春琴》就由日本偶像劇演員深津繪里出演、但音樂找了日本三味線宗師本條秀三郎擔綱。這幾年導演麥克伯尼本人更進軍好萊塢,演出多部商業電影,角色多為陰晴不定、心機莫測高深的反派,他在電影裡的表演方式,和英國莎士比亞劇場出身,後來投入電影的多數演員,也有非常大的不同。

觀眾各取所需  還能和作品互動

因此看合拍劇團的戲,觀眾可以各取所需,聽故事的聽故事、看裝置的看裝置、喜歡文學的來看改編版本、看表演的來看從默劇一脈相承的獨特演出方法,或是僅僅為了在舞台上瞻仰難得一見的明星丰采,合拍劇團也可以滿足。最有收穫的觀眾,該是對以上種種表現手法皆有興趣,那觀察、吸收媒體間的互文性,更是驚喜連連,鮮有冷場。因此合拍劇團成功之處,除了多媒體在戲院裡製造出一個有「吸納」作用的環境之外,讓觀眾處於其中,卻主動地思考、理解作品元素,和作品互動(註2,才是其作品叫好叫座的最大原因。

 

文字|王紀澤 英國華威大學劇場研究所博士

 

註:

  1. 請參考樂寇所著Le Corps Poetique 的英文譯本,由麥克伯尼撰寫序文。Lecoq, J. The Moving Body, London; Methuen Drama, 2009.
  2. 互動概念在合拍劇團的發展,請參考本人博士論文:From Interaction to Interactivity, Department of Theatre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 2009.

 

參考書目:Heddon, D. ; J. Milling. Devising performance: a critical history. Basingstok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