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倫.艾克鵬(AP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犀利機鋒.英式幽默/劇作家速寫

以成熟態度 面對苦澀人生——亞倫.艾克鵬 Alan Ayckbourn

得獎紀錄與作品清單幾乎等長的亞倫.艾克鵬,可說是英國當代最重要的英國劇作家之一,國內的表演工作坊與果陀劇場都曾演出過他的作品。他的劇本往往橫跨了喜劇與鬧劇之間,在精密設計的情境與字字珠璣的精采對話下,挖苦嘲諷現代人的情感處境;而長期擔任劇院總監的他,更擅長從敘事結構與劇場空間創發新意。
 

 

得獎紀錄與作品清單幾乎等長的亞倫.艾克鵬,可說是英國當代最重要的英國劇作家之一,國內的表演工作坊與果陀劇場都曾演出過他的作品。他的劇本往往橫跨了喜劇與鬧劇之間,在精密設計的情境與字字珠璣的精采對話下,挖苦嘲諷現代人的情感處境;而長期擔任劇院總監的他,更擅長從敘事結構與劇場空間創發新意。
 

 

人物小檔案

  • 身兼演員、導演、劇作家、藝術總監等多重身分,是英國知名且多產的劇作家,寫了70齣話劇和超過20部諷刺時事的滑稽劇、兒童劇等。
  • 曾獲英國奧利佛獎、法國莫里哀獎、美國百老匯東尼獎等肯定,代表作品:《征服諾曼》The Norman Conquests、《相對而言》Relatively Speaking、《床鬩》Bedroom Farce、《你我之間》Just Between Ourselves、《同聲反對》Chorus of Disapproval、《 我手誰牽》Woman in Mind、《家庭瑣事》A Small Family Business、《風雲人物》Man of The Moment 及《房子與花園》House & Garden國內搬演過的作品:《廚房鬧劇》Absurd Person Singular、《開錯門中門》Communicating Doors和《公開場合的私人恐懼》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亞倫.艾克鵬(Alan Ayckbourn)大概是目前仍在世的當代劇作家中最為多產的一位了。現年七十三歲的艾克鵬創作了超過七十齣的長篇劇本和廿餘齣諷刺時事的滑稽劇及兒童劇,這些劇作也替他奪下了包括英國奧立佛獎、美國東尼獎、法國莫里哀獎等與他的作品列表一樣長的獲獎紀錄。艾克鵬的劇本往往橫跨了喜劇與鬧劇之間,在精密設計的情境與字字珠璣的精采對話下,挖苦嘲諷現代人的情感處境;而他筆下的角色乍看不怎麼吸引人,但在他巧妙地刻劃角色的生活細節裡,觀眾總是可以窺見自我的生活影子,彷彿置身在劇場裡卻對著鏡子訕笑一番。

圓形劇院的總監  擅長玩弄劇場時空

一九三九年生於倫敦漢普斯特的艾克鵬,十七歲時便離開學校去劇團做助理舞監,而後開始嘗試以演員身分闖蕩英國劇場圈(他甚至在廿歲時主演過哈洛.品特親自執導的《生日舞會》),直到他遇見了恩師史蒂芬.約瑟夫(Stephen Joseph)。當時身為演員的艾克鵬常常對自己所演出的劇本不滿意,忍不住跟老師抱怨。結果約瑟夫對他說,假使他嫌棄別人的劇本,那麼,就自己寫吧!從此,艾克鵬展開了他的劇作家旅途,迄今不歇。

在史蒂芬.約瑟夫過世之後,他接掌了以這位恩師起名的劇院——史蒂芬.約瑟夫劇院,也是英國第一座圓形劇院——的藝術總監一職,並且以此為創作據點,利用圓形劇場的特性,寫出許多把玩劇場時間空間的劇作,寫而優則導,並且啟用一批長期合作的優秀英格蘭演員,他的眾多劇作也幾乎都在此進行首演。從一九六七年開始,艾克鵬直到二○○九年才卸任。

艾克鵬以他最著名的劇作《征服諾曼》三部曲轟動英國劇壇,被視為廿世紀的英國經典劇作之一,為艾克鵬奠定了當代最重要的英國劇作家之一的地位。對台灣觀眾而言,除了表演工作坊早年曾搬演的《廚房鬧劇》之外,近年來果陀劇場數度重演的《開錯門中門》可說是艾克鵬在台灣最為人熟悉的作品了。劇中穿越時空的情節、驚悚和科幻的元素淋漓盡致地呈現了文本中的「劇場性」,看似通俗的情節實為艾克鵬對現代人情感關係的入微觀察之展現。On and In 表演工作室所演出的《寞日寓言》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則是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疏離情狀,連法國新浪潮導演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也被艾克鵬描寫的現代人的孤寂處境所吸引,將這部劇作翻拍成電影《喧嘩的寂寞》。

愛玩敘事結構  透析人生無奈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戲劇學者何一梵認為,艾克鵬的作品廣泛地探討社會問題,然而卻也因為情節較為通俗、流行而常招致劇評家的詬病。「很多人批評艾克鵬只為中產階級服務,但其實他的劇作非常聰明並且富有人味。他筆下的角色常常受困於人和人之間的小秘密,可是艾克鵬不採用灑狗血的方式來呈現,他處理的是一種成熟的情感態度。我認為他的作品其實是給『大人』看的。」何一梵如此分析。

論及艾克鵬不同於其他當代英國劇作家的寫作特色,何一梵指出因為長期以史蒂芬.約瑟夫劇院的圓形劇場為創作地,劇場空間也影響了艾克鵬作品中「玩」敘事結構及挑戰舞台的時空配置之招牌特點。「在《房子與花園》這個劇本裡,演出分別在兩個劇院同時上演;一邊演House,另一邊演Garden,演員這邊演完就跑到另一邊演,觀眾想要完整看清戲的全貌還得分兩次看,只能說艾克鵬太愛『玩』劇場了!」

除此之外,曾翻譯過艾克鵬劇作的何一梵也表示,艾克鵬不以玩弄語言來逗樂觀眾,他擅長利用敘事結構的變異、場景空間的遊戲來製造劇本的喜劇性:「我翻譯過Intimate Exchanges這個劇本,亞倫.雷奈曾改編拍成電影《吸煙/不吸煙》。劇情在角色的每個關鍵時刻做出抉擇後,又再下一景回到上一個選擇的分歧點,然後又在另一個選擇之後再遇見下一個分歧點,接著又再度回到上一個選擇。

艾克鵬簡單地利用『如果那時候不……』的心理動機,寫就了一部劇情結構如樹狀圖般擴張的劇本,超過十幾種的結局,道盡了人生中的遺憾和假設的無奈。」

不是單純喜鬧  讓觀眾對角色寄予同情

艾克鵬其實不應該歸類於喜劇劇作家,他的幽默感帶有人生的苦澀,他筆下角色的笑鬧其實都在挖掘人類絕望的小小洞穴;喜劇作家常用嘲諷的態度描寫人物,而艾克鵬對待自己寫出的角色則更嚴厲,但又常令觀眾對他們深寄同情。「他所創作的其實是台灣劇場裡缺乏、但卻必須重視的作品——那種以成熟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困境和情感關係的作品。」何一梵如此認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