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倫.班奈( Alan Bennett)(AP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犀利機鋒.英式幽默/劇作家速寫

溫厚謙遜的機智靈光——亞倫.班奈 Alan Bennett

溫文儒雅的亞倫.班奈,寫作範疇不限於劇場,在影視、廣播、小說和散文等方面都十分傑出。他擅長在作品之中嘲弄公眾和歷史人物,但他不操弄語言的狡猾遊戲,在他作品中看見的是充滿機智的靈光,及對世事懷抱著憐憫、同情還有幽默感。班奈的英式幽默並非那種尖銳批判、機智辛辣型的冷笑話,而是比較敦厚平實、自我解嘲的路線,他筆下的角色往往面臨孤獨及被忽視的死亡危機。
 

溫文儒雅的亞倫.班奈,寫作範疇不限於劇場,在影視、廣播、小說和散文等方面都十分傑出。他擅長在作品之中嘲弄公眾和歷史人物,但他不操弄語言的狡猾遊戲,在他作品中看見的是充滿機智的靈光,及對世事懷抱著憐憫、同情還有幽默感。班奈的英式幽默並非那種尖銳批判、機智辛辣型的冷笑話,而是比較敦厚平實、自我解嘲的路線,他筆下的角色往往面臨孤獨及被忽視的死亡危機。
 

人物小檔案

  • 電視電影編劇、廣播劇作家、小說家以及散文家。1960年愛丁堡藝術節,身兼編劇和演員的諷刺劇作品《超越底線》Beyond the Fringe打開了知名度。第一部舞臺劇作品Forty Years On於1968年問世。
  • 曾獲勞倫斯奧立佛戲劇獎、英國國家書獎、紐約戲劇評論獎、英國喜劇終身成就獎、英國倫敦標準晚報獎,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東尼獎等。代表作品:《留心那話兒》Prick Up Your Ears、《單身間諜》Single Spies、《瘋狂喬治王》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個人作用》A Private Function、《喋喋不休》Talking Heads、《妙手回春》The Laying on of Hands、《家書》Writing Home和《不羈吧!男孩》The History Boys等。

 

 

很難將亞倫.班奈(Alan Bennett)只歸類在劇作家裡頭,除了舞台劇,他也編寫影視、廣播、小說和散文,因此相對地很容易低估他在英國劇壇和文壇的成就。班奈擅長在作品裡嘲弄公眾和歷史人物,但是他不操弄語言的狡猾遊戲,在他的作品中看見的是充滿機智的靈光,以及對世事懷抱著憐憫、同情還有幽默感。班奈和他的作品同樣流露出一股溫厚且謙遜的氣質,二○○八年他將自己畢生創作的所有手稿無償捐贈給母校牛津大學的波德里安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而他卻說:「這只是將我從學校得到的一切再還回去罷了,不算什麼。」

機智筆鋒很跨界  處處可見英格蘭生活史

班奈一九三四年生於英國約克夏郡的里茲,身為屠夫的兒子,加上成長過程被熱愛八卦軼聞的約克夏女人們所圍繞,這個工業城濃厚的英格蘭風情成為班奈的寫作中最底層的養分。

畢業於牛津大學的歷史系的他,在校期間便加入了牛津劇團,並且從事許多喜劇表演。一九六○年,班奈與杜德利.摩爾(Dudley Moore)、彼得.庫克(Peter Cook)、強納森.米勒(Jonathan Miller)共同合作的《超越底線》在當年的愛丁堡藝術節轟動四座,不僅接著巡迴倫敦西區劇院和美國百老匯,也讓班奈在英國劇壇一舉成名。

這個契機讓他決定放棄當時正起步的學者生涯,從此以寫作為生。不過,班奈的機智筆鋒不僅僅發揮在劇場裡,他也是十分出色的電視電影編劇、廣播劇作家、小說家及散文家。

在他多面向的創作光譜裡,處處是典型平凡的英格蘭人民的日常風景。評論家曾盛讚:「他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劇作家,超過五十年不懈的寫作歷程使班奈幾乎成為一部述說現代英格蘭的編年史。」班奈著名的舞台劇作中,以現代的醫學角度來描寫可能罹患精神疾病的喬治三世所引起的皇室風波的《瘋狂喬治王》,曾被班奈在電影圈的最佳拍檔尼可拉斯.席特納(Nicholas Hytner)翻拍成電影,並且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路線不走機智辛辣  敦厚平實自我解嘲

二○○四年,他以中學生教育題材寫就的《不羈吧!男孩》也同樣地由尼可拉斯拍成電影。這部作品在青春的糖衣包裹下,實則探討了名校迷思、同性戀、成長迷惑、種族等等嚴肅議題,堪稱是男孩版的《名媛教育》。這齣戲不僅橫掃了當年六項東尼獎、風靡了大西洋兩岸,也讓世人見識了年過七旬的班奈在進入廿一世紀之後,對世事的觀察依舊銳利。

雖然班奈的劇作尚未在台灣上演過,但是,嗜讀小說的人可能已經在《非普通讀者》Uncommon Reader這本精練的小說裡見識過班奈的喜劇風采;彷彿像是對維吉尼亞.吳爾芙的《普通讀者》做了一個狡黠鬼臉的回應般,《非普通讀者》假想英國女王染上閱讀的習慣並且酷嗜難戒,虛構出一段描繪人與文字的互動,既詼諧也透露出犀利的獨到觀點。

班奈的英式幽默並非那種尖銳批判、機智辛辣型的冷笑話,而是比較敦厚平實、自我解嘲的路線,他筆下的角色往往面臨孤獨及被忽視的死亡危機。在北英格蘭長大的背景,也潛移默化地左右了班奈的文字風格,加上他對於市井的觀察與雋永的生活智慧,都是班奈作品裡最為引人入勝之處。

歷史人事為主角  關心的是「真實」

在他的作品中,無論《瘋狂喬治王》、《不羈吧!男孩》或是《非普通讀者》,都可以發現班奈在牛津大學主修歷史的背景,相當程度地影響了他的創作手法。雖然說,以歷史裡的現實人物做文章算是英國文人們的某種老派作風,但,「想像」歷史才是班奈作品中的精髓技法。他挪用真實人物或歷史事件作為故事的主角,讓觀眾在具有「真實感」的基礎下產生窺視及好奇的心理,並且跟著他巧妙的筆法墜進劇情的核心。

然而,絕不能因此誤會他處理的議題圍繞在「歷史」,事實上,班奈關心的是「真實」。在Enjoy這個劇本裡,偷窺、暴力、變性、亂倫的內容大剌剌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是班奈從未否認這部自傳性質的劇本的真實性——當然,包括他的同性戀身分。事實上,班奈還曾被英國媒體選為「最有影響力的同性戀公眾人物」之一。

在班奈描述上個世紀初兩位英國藝術家:作曲家布里頓(Benjamin Britten)和詩人奧登(W. H. Auden)之間的跨界合作及隱密情誼的作品The Habit of Art裡頭,詩人奧登說了這麼一句話:「到最後,藝術不過是一小瓶啤酒。賺錢糊口,鄰舍之愛,那才是人生中真正嚴肅的事。」或許,在班奈帶給觀眾的笑聲下,這才是他長年寫作喜劇的深刻感受。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