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中也有興盛的學習風氣。(黃財源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薩克斯風.金色狂潮/saxophone在台灣

風潮曾起落 當下燦爛中探問未來

薩克斯風在台灣

自日治時期引進台灣的薩克斯風,一度在軍樂隊與民間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中,跟著電視台大樂隊的興起,有過一段輝煌的高度發展黃金年代。但隨著影視產業的轉型,薩克斯風一度暗沉失聲,但隨著管樂團的興起,校園學習的提倡,加上更多從國外學成的演奏家帶動,目前薩克斯風又成為備受歡迎的樂器。但在此再達高峰的當下,薩克斯風在台灣的未來發展,卻是混沌未明,更須探問……

自日治時期引進台灣的薩克斯風,一度在軍樂隊與民間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中,跟著電視台大樂隊的興起,有過一段輝煌的高度發展黃金年代。但隨著影視產業的轉型,薩克斯風一度暗沉失聲,但隨著管樂團的興起,校園學習的提倡,加上更多從國外學成的演奏家帶動,目前薩克斯風又成為備受歡迎的樂器。但在此再達高峰的當下,薩克斯風在台灣的未來發展,卻是混沌未明,更須探問……

薩克斯風在台灣的發展,最早可溯及日治時代,從當時台灣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及鄧雨賢先生的錄音作品中,可以發現在當時已大量使用薩克斯風,其演奏編制多為爵士樂隊與絃樂混搭的輕音樂形式。此一時期薩克斯風的發展與沿革,由於年代久遠,文獻史料的匱乏,尚待進一步的考證與研究。

黃金年代  師徒制培育精采樂手

二戰後,國民政府來台,軍樂隊與民間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薩克斯風寬廣的發揮空間。而隨著美軍駐台後,從美軍俱樂部的設置、台灣第一個爵士大樂隊「鼓霸大樂隊」的誕生、到電視台樂隊的成立(台視、中視及華視),開啟了台灣爵士樂發展的黃金年代,薩克斯風也因此有了長足的發展。

在這個時期,薩克斯風手的養成,跟其他樂器一樣,絕大多數是循著「學徒制」的模式:拜師學藝,經過一段時間後,老師衡量你的能力,讓你幫忙代班,從一開始的沒有酬勞、部分的酬勞、一直到老師與同儕們認為你已經「出師」了,才給你全部的酬勞,成為正式的職業樂師。這種「做中學」的模式,與美國爵士樂早期的發展類似。

在這個黃金年代,孕育出許多傑出的本土薩克斯風演奏家:人稱「沙西米」的天才演奏家吳光麟,至今仍南征北討,活躍於圈內;硬底子的鄧吉慶、家喻戶曉的翁清溪及林家慶師、還有蕭東山等,在當年都是少數能在美軍俱樂部,與菲律賓樂手一較高下的傳奇人物。

時移勢遷  大樂隊榮景不在

生活在一九七○、八○年代的台灣,職業樂手的待遇是相當優渥的,舉凡電視台、飯店、西餐廳、酒吧、舞廳等,都需要現場樂隊來強化演出效果、炒熱氣氛,而薩克斯風更是除了歌手外,最重要也最受歡迎的主奏樂器,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人學習並投入這個職場。

但這片榮景,隨著一九九○年代第四台(有線電視頻道)的出現產生了變化,老三台由於財務負擔的不堪負荷,陸續裁撤大樂隊編制,並將綜藝節目外包給製作公司,希望能提升其競爭力,而製作公司為了降低成本,以臨時工的方式廉價地雇用年輕樂手,間接引發了樂手間的削價競爭。再加上網路資訊的發達,老樂師們由於無法滿足聽眾與時俱進的品味,也逐漸地被淘汰。最後,一人鍵盤樂隊的出現,在攝影棚、演唱會等場域全面性取代管樂器的角色,正式宣告了這個延續近半世紀之樂師傳統的結束。

管樂團新風  帶動校園學習潮

正當老樂師們逐漸凋零的同時,薩克斯風在另一個領域找到了新的舞台:管樂團。

自一九五○年代起,由芬奈爾(Frederick Fennell,編按:美國建立管樂團為演奏團隊的先驅)及巴提斯替(Frank Battisti,編按: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終身榮譽指揮、管樂大師)所主導的「管樂革命」,將管樂團從傳統的軍樂隊中解放出來,以嶄新的音樂美學觀,試圖從展演形式、合奏觀念及演奏曲目等角度切入,發展出能與傳統交響樂團分庭抗禮的管樂展演型制。

這股風潮也傳入了台灣的管樂教育界,並在一九九九年代初期達到高峰。中華民國管樂協會的成立,佐以一系列的「管樂新紀元」音樂會,成功地將這種新型態的管樂團引進校園,每年舉辦的管樂比賽,成為校方及家長持續支持的誘因,而台灣管樂界積極參與國際管樂組織,舉辦大型的展演如「嘉義管樂節」等,也為管樂的推廣持續注入新的動能。不過近年來少子化的現象持續惡化,學校管樂團普遍出現員額不足的現象,已成為管樂發展最大的挑戰,此為後話。

「古典」與「爵士」  啟動發展轉捩點

隨著管樂團的發展,薩克斯風在台灣因此踏上了一段嶄新且耐人尋味的旅程:「古典薩克斯風」的誕生。

台灣的「古典薩克斯風」發展,從一九八○年代的譚萬康及黃種緒等人的自學模式,到李賢、蔡佳修、顏慶賢等第一批出國深造的年輕演奏家,為第一個轉捩點。當前述這批演奏家學成歸國後,台灣的音樂教育體系開始出現轉變,音樂班、音樂系開始設立了薩克斯風演奏主修,此為第二個轉捩點。

數年前吳志桓與古博元取得演奏博士文憑歸國,成為台灣首(二)位薩克斯風演奏博士,可說是薩克斯風發展的里程碑。將來的「古典薩克斯風」的發展,有賴於這些歸國學人在音樂教育體系內的努力。

另一方面,儘管爵士樂在一九九○年代台灣的管樂圈(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音樂圈)內是受歧視的,仍有少數薩克斯風手如董舜文、楊曉恩與筆者等人前往美國學習爵士樂,並在歸國後投入演奏與教學的行列。時至今日,隨著各個爵士音樂節、夏令營、比賽的舉辦,爵士樂已成為學習薩克斯風者的最主要選項,短短十幾間年的變化,的確是始料所未及。

雖受歡迎  樂器仍有改善空間

自一九九○年代起,薩克斯風演奏家如肯尼吉(Kenny G)、戴夫.考茲(Dave Koz)、甘蒂.達芙(Candy Dulfer)等人運用通俗悅耳的曲調及流行偶像的包裝行銷手法,成功將薩克斯風推廣給一般大眾,掀起了一股熱潮,在堪稱薩克斯風製造大國的台灣,學習人口也超越了長笛,成為最受歡迎的管樂器。

不過相較於其他發展、沿革超過數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傳統樂器而言,「年僅」一百七十三歲的薩克斯風畢竟還只是個青少年,雖然年輕、充滿活力,但對於自身的定位及未來的方向,還是徬徨、無定見,不論是樂器的改良、演奏技巧的研究及薩克斯風在各種音樂型態中發展的可能性之探討,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薩克斯風以音色變化寬廣,表現力強而著稱,因此不論在嚴肅音樂(俗稱的古典音樂)、流行、爵士、搖滾、甚至民族音樂中,皆可見薩克斯風的身影,其可塑性之強,在管樂器中無人可出其右。然而可塑性強卻也意謂著不穩定性高,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薩克斯風的音準。從初學時殺雞般的聲音,到參加樂團因為音不準而被指揮罵到臭頭,相信是所有薩克斯風手的共同記憶,當然這是因為初學者的嘴形不穩定,肌耐力不足所致。但除此之外,薩克斯風其實仍存在著許多連職業演奏者也難以克服的音準問題:舉凡偏高的低音Bb、偏低的一點C#、次中音薩克斯風的G#、還有可怕的E、Eb、D八度音準等等。這些問題都源自於薩克斯風錐管且彎曲的管身結構、音孔位置大小及其機械設計。

雖然過去廿、卅年來市面上不斷地有新型號、新設計的薩克斯風推出,但改變的都僅是一些小細節,從來沒有一款是針對上述的問題來進行根本性的改良。原因無他,這樣的改良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發資源,反覆地修改設計與測試所需的時間與資金,都讓樂器製造商卻步。

未來發展  何去何從?

儘管台灣目前薩克斯風的聽眾與教學市場,都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但是對於將來何去何從,多數的薩克斯風演奏者是毫無頭緒,原因不外乎兩句話:「妾身未明」與「有奶便是娘」,前者指的是「古典薩克斯風」演奏家,而後者則是所謂的爵士演奏家。

就學理而言,「古典薩克斯風」(Classical Saxophone)這個名詞是不存在的,因為當一八四○年薩克斯發明薩克斯風時,西洋嚴肅音樂已進入所謂的「浪漫時期」,即便部分的演奏家將其演奏的音樂正名為「現代音樂」,也是定義不清的模糊用語。「現代音樂」一般是用來泛指自荀貝格(Arnold Schönberg)以降,嘗試打破以往音樂創作規則如調性、和聲、曲式、統一性、節奏速度等觀念的廿世紀音樂,由於這些作品的創作概念南轅北轍,並不如巴洛克、古典樂派等時期的作品具有相同或類似的美學標準,因此說所演奏的是「現代音樂」等於是白說。更何況大多數演奏者對於要詮釋的作品,並沒有做足功課,在不了解作曲家的創作概念與創作背景,以及樂曲與樂句結構的情況下,僅僅是將音符背熟就上台,演奏者語焉不詳,又如何能苛責聽者不知所云呢?

至於爵士樂手,由於長年的參與商業演出,舉凡婚禮、晚會、電視台錄影、演唱會等,漸漸地失去其音樂的主體性(musical identity)。雖說出錢的是老大,讓顧客滿意是樂手應有的職業道德,但是身為爵士樂手,更有責任去教育大眾,矯正錯誤的觀念。以去年的台中爵士薩克斯風大賽為例,決賽的指定曲竟是國台語歌曲,這反映出長久以來台灣民眾對於爵士樂的錯誤認知,將那卡西、國台語歌、西洋流行老歌一股腦地歸類為爵士樂,對於真正的爵士樂經典曲目卻一問三不知,這實為爵士樂手「無所堅持」下的歷史共業。筆者無意藉此引發另一波的爭論,但其中的荒唐,猶如拿著梆笛去參加長笛比賽不成,卻控訴主辦單位歧視一樣。這不是歧視、更非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竹竿接菜刀」接到國際去的問題。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