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代張宗堯、王彩蕊夫婦以張連昌的英文名字縮寫LC作為自創品牌,並成立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Louis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薩克斯風.金色狂潮/saxophone在台灣

稻禾畔的金色奇蹟

張連昌與薩克斯風的故事

為何后里小鎮會成為台灣的「薩克斯風之鄉」?一切都要從畫家張連昌說起。他因為喜愛這個樂器,藉著拆解朋友燒燬的薩克斯風,分析繪圖,拚命研究,竟能無師自通打造出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之後更把他鑽研出的技術與鄉人分享,開枝散葉,讓這個產業在此地扎根!他的後人更以其名自創品牌,並成立紀念館,讓人人得以知曉他的傳奇。

為何后里小鎮會成為台灣的「薩克斯風之鄉」?一切都要從畫家張連昌說起。他因為喜愛這個樂器,藉著拆解朋友燒燬的薩克斯風,分析繪圖,拚命研究,竟能無師自通打造出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之後更把他鑽研出的技術與鄉人分享,開枝散葉,讓這個產業在此地扎根!他的後人更以其名自創品牌,並成立紀念館,讓人人得以知曉他的傳奇。

離開高速公路,從后里交流道下來,習慣於台北擁擠高樓的視野,頓時被眼前閒適的田地所取代,放眼望去,相互比鄰的平房,竟成了大片土地的點綴。在路上繞著走,就能感受到一種特殊氛圍,不時出現在車窗外的樂器行、教學中心、工廠、維修字樣,讓一行人頻頻地左顧右盼,開始玩起「大發現」的遊戲。但無論彎到哪裡,總有路標指向一個方向——張連昌紀念館。這個目的地,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所在,也是為什麼后里成為薩克斯風重鎮的最終謎底。

無師自通  做出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

「在一般人眼中,他也許只是鄉下的一個阿伯。在沒有推廣的情況下,跟薩克斯風產業沒有關連的人,根本也不知道他是誰。」張連昌的孫媳王彩蕊,娓娓道出他的一生。一九一三年在后里出生的張連昌,是個再平實不過的孩子,雖然出生農家,卻熱中繪畫。少年起曾到大甲跟唐山師傅學習工筆畫,精通佛像畫作,之後又負笈北上,到台北鑽研繪畫技巧。在一九三五年日據時期,中部發生了大地震,后里、苗栗、清水地區遭受重創,不但死傷多人,連霍亂疾病也跟著肆虐。為了重振士氣,日本政府在台北籌辦了萬國博覽會,當時的張連昌,就以優秀的畫作得到了金牌獎。

廿三歲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出年輕的他風流倜儻,但空有躊躇滿志,卻無處伸展,因為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買畫、裱褙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不甘心務農的他卻結交了一群當地仕紳,當中有留日作曲家、外科醫生、文學家,而他們的共同喜好就是音樂演奏。在玩出興趣後,他們便成立一個樂團到處去表演。雖然在團裡擔任小喇叭手,但張連昌卻對薩克斯風情有獨鍾,可惜那時一把薩克斯風價值一甲田地,窮畫家根本買不起。未料擁有薩克斯風的張基盤家中遭逢祝融,薩克斯風也連同燒毀,他於是開口跟對方要,卻見張基盤納悶地說:「你拿去也沒有用,因為你是拿筆的。」

或許是這句話的啟發吧,張連昌拿到樂器後,就用他的工筆技巧,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將四百多個零件繪製下來,標示精確的尺寸,做成了一張製造薩克斯風的藍本。再花三年多的時間,買書自修、研究技術、張羅材料,終於在一九四○年無師自通地做出了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

分享技術  造就群聚產業

王彩蕊感嘆著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光復初期物資的取得非常不容易,尤其銅、銀、鐵、錫都是製造必須的材料。他四處籌措,沒有銀就用『袁大頭』(民國初年北洋政府鑄造、上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幣),沒有錫就拿拜拜用的蠟燭台,沒有銅就設法買砲彈的外殼融化當材料,沒有模具就找石頭來敲打、在地上挖洞塑型。」

過程辛苦不說,更不幸的是在搥打銅片的時候,不慎被回彈的銅片刺傷右眼導致失明。不解的鄉人對他的行徑抱著歧視的態度,他的傻勁更成了街坊笑柄,但他從未因此放棄。

「當畫家是一個因素,要不是有工筆技術、要不是畫家窮慣了,再窮也不會比畫家窮,他的傻勁也許不會有結果。」可喜的是,連他自己也萬萬沒想到,打造出的第一把樂器就「外銷」成功,獲得了菲律賓樂師的青睞,讓他帶了整整兩布袋的舊台幣回家。這麼多的錢給了他很大的鼓勵,於是張連昌就告訴附近的孩子們別再放牛,應該來做這個可以賺錢的行業,並且將這獨門的技術傳授給他們。從此,先後上百個學生開枝散葉,在全盛時期光是后里就有卅幾個個人工作室。

說著前人的事蹟,彩王蕊相當感佩:「古今中外誰有這種心胸?會形成這種群聚產業,張連昌高度的人格特質占了相當重要的關鍵。」更特別的是,在工廠閒暇時,他還教授學徒吹奏樂器,連同張基盤教導出來的大批人才隨著電視台開播,成為電視台的樂師,也讓「后里出樂師」的口碑不脛而走。

有音樂的底子,他才能夠抓住音感;有工筆畫的基礎,他才能畫出確切的藍圖。儘管他後來投身薩克斯風的製造,並且領軍鄉里、帶動產業,卻從來沒有忘記他畫家的本質,每年還是有一到兩張畫的產量。直到七、八十歲、只靠一隻眼睛,他的畫功仍舊不失其細緻和銳利。而畫家的特質,也讓他將藝術從畫布移植到了樂器上,在長孫張宗瑤四個月「收涎」時,張連昌送給他的低音薩克斯風,就有龍騰的圖樣在上面。

然而在那個烽火動盪的年代,鄉下用不到這個樂器,即便以製造薩克斯風維生,卻也不重視它。在當地人笑話這個產業幾十年後,連自己也變得看不起自己。在保守的城鄉,張連昌留下的不多,這把樂器最終也賣給了一位樂師。但王彩蕊樂觀地說:「它被買了、被使用了,所以曾經風華,留在家裡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自創品牌  讓前人心血廣傳國際

薩克斯風的製造相當費時費工,材料可大略分成「零件」和「管體」兩大類。零件類需要許多的研磨加工,管體類則需要多次焊接、反覆搥打,再將大大小小四百多個零件拋光、組裝、調整誤差……一件薩克斯風經過十個大略劃分的流程,需要花掉師傅一個月的時間。而最後的品管和調音,則是利用小型燈管放進管體,藉著漏光檢查密合度。在過去沒有燈管的年代,師傅則必須抽上兩包香菸,不斷地對著管體吐出檢驗,有趣的是,師傅們最喜歡這階段的工作,因為抽菸不需有理由。

就這樣,張家歷經了六十幾年OEM的歲月,直到二○○○年張連昌過世,第三代張宗瑤、王彩蕊夫婦在分家後開始省思:「薩克斯風的技術面高,機器替代率低,如果我們有選擇,還要繼續做下去嗎?」不願安於現狀的他們強烈地知道品牌的重要性,於是決定整理機具、產品,在同年自創品牌,並將張連昌的英文名字縮寫“LC”刻在樂器上,正式以自己的名稱行銷世界。

原來以為自創品牌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除了「燒錢」之外,樂器從品質到技術上都得更加費心。王彩蕊解釋道,在製造方法上,主要針對的是音孔的設計,這跟吹出來的音準不準息息相關;材質上,依據合金的不同有加紅銅、黃銅、加銀的白銅等,不但讓管身的顏色有變化,音色更各有千秋;外型上,開發更多圖紋的設計讓樂器增添藝術氣息;在操控及重量上,考慮的兩難則是究竟要設計讓樂器輕量化,還是讓演奏家去習慣設計?近年來他們更與工研院共同合作,在製作上有了科學的數據輔助,再加上師傅多年的經驗,也使得產品品質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雖然相對繁瑣,但無非是要提高客製化比例,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成立紀念館  述說張連昌的傳奇

為了感謝先人的開拓,張宗瑤、王彩蕊夫婦二○○二年在老家成立了「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將張連昌的文物展示出來,並且也追回刻上他名字的樂器。那支刻有龍紋的薩克斯風,如今則成為鎮館之寶展示,述說著他的巧手雕琢,也將張連昌該享有的榮耀還給了他。

第一代開發、第二代傳承、第三代推廣;到第四代,像是老天的安排一般,夫婦前後生了四個女兒,而這幾個科班出身的孩子恰巧從高到低,每人負責一個聲部,組成了四千金四重奏。她們悠揚的樂聲在紀念館成立兩年後被車商選中,拍了一部以當地為背景的廣告。從電視一播出後,不但帶來廣大的效應,更讓「后里」與「薩克斯風」這兩個名詞緊密連結。人說女兒無法傳家,但四千金卻是張家光耀門楣的功臣,也是店內可貴的招牌。

紀念館內,人們試吹樂器、拍照、聽故事、動手做紙雕與音孔蓋的創意DIY……大環境變了,以往以為吹樂器傷身體,現在則是可以增進心肺功能,台中有三百多位醫生吹薩克斯風,連后里的農夫也有拿手曲目。只能說,每一個轉彎都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就像張連昌失去了一隻眼睛,反而看得更清楚;後人的堅持,更讓全世界看見薩克斯風,來自台灣。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薩」下愛樂種子  吹自己做的樂器

后里雖是台灣的薩克斯風製造重鎮,但真正愛樂演奏的人卻不多。為了讓小鎮居民與薩克斯風有更深連結,不管是區長還是小學校長,都投入推廣教學行列,讓薩克斯風真正成為后里人的榮耀與所愛——自己製造,自己快樂地吹奏!

 

提到后里,第一個聯想到的也許是鐵道、馬場;但若說當地的特色產業,除了花卉、民宿、紅酒外,不能不知道的,就是薩克斯風。在這人口不到六萬的小鎮中,有著全台密度最高的樂器製造工廠。據工研院機械所的調查,台灣薩克斯風的出口量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法國、日本。全球三支就有一支來自台灣,而台灣十支之中,就有七支來自后里。這薩克斯風重鎮所生產的樂器不但量大,品質更為精良,連到訪過台灣的肯尼吉(Kenny G.)與喜愛薩克斯風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都讚不絕口。

樂聲悠揚  處處都有「哈薩客」

在后里街道上,到處都可以發現薩克斯風的蹤跡,無論是主題餐廳、紀念館、郵局前都有大型的薩克斯風雕塑,連樂器行裡的擺設、民眾家門前的路樹都被修剪成薩克斯風形狀。傍晚一到,上班族、學生、左右鄰居……就紛紛聚集在河濱、公園、停車場、學校,扮起「薩手」或「哈薩客」,此起彼落地吹奏起來。

這其中最特殊的人物,就是兼任街頭藝人的國小校長黃財源。本身就是師專音樂組畢業的他,已經用薩克斯風考過全國十六個縣市的街頭藝人證照,他的夢想,就是要拿到各縣市的證照,拼成一張台灣地圖。他說:「我從民國六十七年就在后里國小任教,那時後沒有推廣,直到後來才陸續在學校做推動、組織社團。目前我任職的七星國小已經是各學校中規模最完整的,而且一半以上的教職員都會吹薩克斯風。」

「這個產業沒有問題,但玩樂、愛樂、賞樂的人口並不是最多。」為了讓更多人能接觸薩克斯風,后里區公所區長邱文宏與學校合作,從二○一一年起,籌畫了一個名為「呼你薩調」(編按:取「后里」諧音,意謂「被你迷住」)的學習植根計畫,區民報名只要一小時五十元就可以學習。兩年實施下來,學員已超過百人。去年更開辦「后里薩克斯風植根計畫」,培養種子教師到社區、國中小教薩克斯風,讓各地方學習更方便。此外也大力鼓勵學員們在河濱練習、交流共享,目的將薩克斯風從教室分散至各角落,並且使得觀光客只要從邊界進到后里區,就能聽到薩克斯風的樂音。邱文宏說:「目標就是下班日落,三五好友在門口桌子擺起來,灑一盤花生下去就開始吹。」

能製能吹  播灑愛樂種籽

短短時間,學員們已累積上台演奏能力,因此今年六月的成果發表,便以「百樂門」為主題,號召百人薩克斯風學員,同時在仿巴洛克的古蹟——后里區公所前齊吹。而多年來的培植,演奏的曲目已經從流行、爵士、古典,到改編國樂名曲吹奏《梁祝》、《十面埋伏》,多元廣泛外更雅俗共賞。尤其學員最小的從小四開始在學校學,最大的也有八十歲的銀髮族。根植社區、社團、校園,市農工商,鐵工、農夫,這老少咸宜的樂器只要一上手,就能透過悠揚的音符,讓課業、工作等壓力得到抒解。

「灑一盤花生」的期待,就像是灑下一把愛樂的種子。在俯首製作樂器這麼多年後,后里人也終於有更多機會仰頭體會音樂的美好。期待下一次來到這個小鎮,可以聽見朋友們用薩克斯風的樂音當作迎賓曲,而我們更能以后里為榮,因為他們自己親手完成的薩克斯風,也能夠自己吹。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