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繪八十年戰爭期間,西班牙人攻打弗拉芒地區村莊的油畫,Pieter Snayers繪於1666年之後。(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界限—完全比利時 Crossing Over Belgium/文化開門/歷史社會篇

多民族走過的足跡 多元中的團結力量

比利時歷史生成和當前社會氛圍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走過多個族群統治的過往,形成了比利時今日多語言文化的面貌與獨特的政府體制。經歷六次憲政改革,甚至曾一年半內沒有聯邦政府,而最近政經聲勢都上升的法蘭德斯地區更出現要求獨立的聲浪……比利時國家的格言為「團結就是力量」,建國以來就存在的文化多樣性,在政治上形成善於妥協的精神,未來全國人民如何繼續在多元中團結,讓人拭目以待。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走過多個族群統治的過往,形成了比利時今日多語言文化的面貌與獨特的政府體制。經歷六次憲政改革,甚至曾一年半內沒有聯邦政府,而最近政經聲勢都上升的法蘭德斯地區更出現要求獨立的聲浪……比利時國家的格言為「團結就是力量」,建國以來就存在的文化多樣性,在政治上形成善於妥協的精神,未來全國人民如何繼續在多元中團結,讓人拭目以待。

比利時王國面積三萬零五百廿八平方公里,北邊與荷蘭接壤,東邊是德國,東南為盧森堡,南方相鄰的是法國,西邊則瀕北海;全國地勢平坦,西、北兩半部皆在海拔兩百公尺以下,最高點位於東南方,僅六百九十四公尺,平坦的地勢,多少也是該國在歷史上屢遭外人入侵的原因。行政區劃上,全國分成三個「區(Régions)」:法蘭德斯區(La Région flamande)、布魯塞爾首都區(La Région de Bruxelles-Capitale)及瓦隆區(La Région wallonne)。法蘭德斯區也稱為弗拉芒區,位於北半部,面積一萬三千五百廿二平方公里(占全國44.29%);瓦隆區或稱瓦隆尼亞區,在南半部,面積一萬六千八百四十四平方公里(占55.18%);布魯塞爾首都區在全國中央,但為法蘭德斯區所包圍。

二○一三年六月一日比利時全國居民共11,156,136人,其中:6,409,934人(占全國57.46%)住在法蘭德斯區,主要使用荷語;3,581,929人(占32.11%)住在瓦龍區,主要使用法語,但境內東邊列日(Liège)省有九個緊鄰德國的鄉鎮市屬德語區,其居民總數為76,754人;1,164,273人(占10.44%)住在布魯塞爾首都區,約八、九成說法語,一、二成說荷語。荷語、法語與德語為比利時的官方語言。

多民族統治過的這方土地

比利時於一八三○年脫離荷蘭王國(或稱荷蘭聯合王國)獨立,當時的荷蘭王國主要包含今日的荷比盧,但成立前後才十五年。歐洲列強在一八一五年六月結束的維也納會議中,討論如何於拿破崙戰敗後重劃各國領土,為防止法國日後向北擴張,決議將信奉天主教的比利時與信奉喀爾文新教的荷蘭合併成一個緩衝國。這也埋下日後比利時獨立的種子。

現今比利時這塊土地,遠在史前時代就開始有人類活動,西元前五十七年羅馬人入侵時,住民為塞爾特(les Celtes)人,到西元五世紀,由後來入侵的日耳曼族法蘭克(les Francs)人統治。在羅馬人統治時期,比利時的南部羅馬化較深,北部較淺,法蘭克人入侵後,較多的人進入比利時北部,在當地使用他們的日耳曼方言,而進入南部的法蘭克人,人數較少,被羅馬文化同化了,因此至少在九世紀,比利時就已經劃下了南、北不同的語言文化界限。比利時一直受到歐洲不同民族與政權的統治,自十五世紀末至十八世紀末,還先後被西班牙及奧地利管轄過,但北部居民傾向日耳曼文化南部居民拉丁化的分歧始終持續著。一七九四年起,接管的是法國,直到一八一五年。

比利時建國後終於能維持獨立,不過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遭遇到德軍長期占領。第一次大戰結束後,凡爾賽和約重新劃定德國的疆界,將德比邊境屬於德國的Eupen及Malmedy兩個郡納入比利時版圖,當中包含了今日的德語區。

兩語言族群的拉鋸糾葛

比利時在十八至十九世紀法國統治期間,法國推行法語,法蘭德斯地區使用荷蘭語受到壓抑或限制;在荷蘭王國期間,國王Guillaume 1er d’Orange則企圖使荷蘭語成為法蘭德斯的官方語言。比利時獨立時,北部居民使用荷語方言,南部居民使用法語方言,雖然北部居民較多,但訂定法語為官方語言,一來顯示反對Guillaume 1er 的政策,再者當時全國無論南北上層社會流通的是法語,而選舉制度下繳納選舉稅獲得選舉權者也大多數是說法語的族群。法語是官方語,意味著在政治、行政、司法、教育、軍隊等方面只使用法語,不過每位國民在一些場合仍然可以用自己熟悉的任何語言溝通。

一八四○年起,不滿唯有法語是官方語的法蘭德斯知識分子發起「法蘭德斯運動」,希望荷蘭語能取得與法語相同的地位。至十九世紀末,他們在司法、行政、教育等方面獲得一些進展,在一八九三年修改選舉法後,全民也都有了投票權(雖然有錢者可以多投一兩票)。面對法蘭德斯運動,瓦隆區擔心失去法語主導的優勢,也出現反制勢力,彼此抗衡。一九一九年再修選舉法,改為一人一票,年齡也降至廿一歲(婦女則自一九四八年起方有投票權),這有利於人口居多數的荷語族群。一九三二年的語言法,將全國分成法蘭德斯與瓦隆兩語言區,各區以單一語言為原則。在一九六○年代,語言的分歧已導致南、北在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產生差異與分裂。一九六二至六三年的語言法確立了荷、法語的語言邊界,而布魯塞爾為一雙語區;天主教魯汶大學於一九六八年起分割成荷語及法語兩獨立大學,法語魯汶大學被趕出位於法蘭德斯的魯汶,後來另在瓦隆區的新魯汶(Louvain-la-Neuve)設校;廣播等媒體分成荷語及法語;全國性的政黨分成獨立的荷語政黨及法語政黨;法蘭德斯的人均國民生產毛額在一九六六年首次超越瓦隆區。

六次憲改打造當前政治體制

比利時南北的對立愈演愈烈,互爭全國的政治、經濟資源,若不從事憲政體制改革,恐將危害到國家的統一與和諧,聯邦政體或許較可滿足自主的要求。「區」的劃分就相當於一些聯邦國家的「州」或「邦」。除了「區」以外,基於文化自主的原則,一九七○年代開始的憲政改革建立了荷語、法語及德語三個「文化共同體(Communautés culturelles)」,主管與語言關係密切的文化事務,一九八○年代「文化共同體」的職權再擴張至教育等領域而改稱「共同體」。一九九三年的第四次憲改完成了目前聯邦體制的架構,「共同體」與「區」成為組成聯邦的實體,各自擁有政府及議會,只是荷語共同體與法蘭德斯區兩者的政府及議會均合而為一。比利時的「共同體」與「區」擁有極大的自主權限,與聯邦政府皆被視為國家的最上層機構,且立於平等地位。二○○一年及今年七月完成的兩次憲政改革,都在將更多聯邦的職權及經費移轉至「共同體」與「區」。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比利時舉行國會議員選舉,選後籌組聯合政府,經過將近一年半的協商,直到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新的聯邦政府才宣誓就職。各政黨磋商期間就是在尋求對第六次憲改的共識,組閣及修憲歷時冗長,可看出尋求共識之不易。比利時荷語區在立國初期儘管人口較多,但文化、經濟方面均處於劣勢,努力爭取權益,近年則情勢逆轉,希望獲得更多自主,獨立的聲浪也不時出現。主張法蘭德斯獨立的政黨新弗拉芒連線(Nieuw-Vlaamse Alliantie;N-VA)在上次選舉獲得最多席次,雖未能成為聯邦政府的執政黨,但聲勢浩大。國會議員任期四年,下一次的選舉將在二○一四年舉行;共同體與區議會的議員任期五年,也將在明年改選。為配合二○一四年歐洲議會議員的選舉時程,比利時預定在明年五月廿五日舉行「三合一」選舉,選舉結果及隨後聯邦與地方政府的組成,將可進一步看出民意趨勢。

多元中團結的力量

以土地面積或人口來看,比利時只能算是一個小國,但是在啤酒及巧克力方面,卻是全球最大的王國。比利時藝術家在新藝術(Art nouveau)及漫畫等領域卓越的表現,也先後風靡整個歐洲,乃至美洲及亞洲。今日布魯塞爾已經成為歐盟的代名詞,歐盟在台機構——歐洲經貿辦事處將歐盟格言“United in diversity”翻譯成「在多元中團結」,這句話也常說成「多元一體」、「異中求同」或「多元的統一」,歐盟希望歐洲多元的文化、傳統、語言能成為會員國一起邁向和平繁榮的資產。比利時自己國家的格言為“L’union fait la force”,「團結就是力量」。比利時建國以來就存在的文化多樣性,在政治上形成善於妥協的精神,未來全國人民如何繼續在多元中團結,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