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上,有三位操偶師來「扮演」戰馬喬伊,兩位藏身馬腹,一位操控馬頭。(Paul Kolnik 攝 英國國家劇院 提供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戰」成名,絕非「偶」然—南非翻筋斗偶劇團/幕後驚奇

從打造「一匹馬」 到奔向全世界

《戰馬》製作幕後揭密

搬上舞台的戲劇作品,多半從完成劇本開始,《戰馬》的創作過程則是從創造台上的戲偶開始,導演湯姆.莫里斯與翻筋斗偶劇團透過許多嘗試,打造出關節靈活、可以載人的馬偶,並透過多次工作坊的訓練,讓操偶師與演員掌握操偶及與偶對戲的技巧與默契,為偶灌入生命,也讓台下觀眾完全入戲。

搬上舞台的戲劇作品,多半從完成劇本開始,《戰馬》的創作過程則是從創造台上的戲偶開始,導演湯姆.莫里斯與翻筋斗偶劇團透過許多嘗試,打造出關節靈活、可以載人的馬偶,並透過多次工作坊的訓練,讓操偶師與演員掌握操偶及與偶對戲的技巧與默契,為偶灌入生命,也讓台下觀眾完全入戲。

二○○七年,倫敦的國家劇院推出《戰馬》,劇中使用與真實馬匹、家鵝同樣尺寸的戲偶,在出神入化、嫻熟的操偶中,戲偶在舞台上有了自己的生命,無論是大小朋友,都目不轉睛,隨著它一起呼吸。動人的故事,精采的戲偶,加上民謠風格的吟唱,也使它票房長紅,不僅轉往西區商業劇院演出,也跨海到百老匯勇奪多項東尼獎,劇中主角戰馬喬伊(Joey)也成為國家劇院的明星,在二○一二年女王鑽禧的遊船慶典上,喬伊在國家劇院屋頂向船上的女王及皇室成員致敬。隔年國家劇院慶祝五十周年時,女王再度造訪劇院,喬伊和一位男孩向女王獻上花束,喬伊不僅嗅了女王手上的花,還一路護送她上車離開,架勢十足。

從「偶」出發的製作歷程

如今已在世界多國演出的《戰馬》,此齣作品根據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麥可.莫普格(Michael Morpurgo)的原著小說改編。莫普格在一九八二年寫就此書,故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據考證,一戰期間約有一、兩百萬匹戰馬投入戰場,而莫普格希望從描繪一匹戰馬的經歷中,特別是由牠的雙眼,看待戰爭。故事主角喬伊原先與主人亞伯特住在鄉間,過著平淡的日子。然而戰事爆發,喬伊入伍成為戰馬,少年亞伯特決定加入軍伍,希望能夠找到喬伊,與其相逢。故事中敘事的馬兒,並不對戰爭勝敗下評判,而像是中立的參與者。

儘管故事設定在英國鄉下,莫普格並非只站在單一國家的立場來敘說故事,而是企圖傳達無論戰勝或戰敗,戰爭對人們帶來的傷痛。寫作過程中,莫普格也訪問曾參與一戰的老兵,尤其是曾在英國德文郡接觸過戰馬的飼養人員,藉此讓書中的場景描述更貼近現實。

搬上舞台的戲劇作品,多半從完成劇本開始,《戰馬》的創作過程則迥異於這樣的模式。導演湯姆.莫里斯於一九九五年曾在巴特西藝術中心看過南非翻筋斗偶劇團演出的《高大的馬》,為其中長頸鹿的操偶所著迷,並且思考與翻筋斗偶劇團合作的可能。於是從莫普格的小說出發,加上戲偶,再由中改編劇本。改編過程最大的挑戰便是 原本馬兒為主角的敘事模式,將喬伊的自述轉化為流暢的故事。

每匹「馬」都獨一無二

如果拆解戲偶喬伊,材料包括皮革、金屬、竹枝,拆開來看,物件本身並沒有生命,是透過組合,加上人的操縱,使它開始動作、賦予它呼吸。在實際的演出中,喬伊並沒有台詞。舞台上,看見三位操偶師來「扮演」喬伊。兩位藏身馬腹,而一位操控馬頭,最重要的是——馬背上還會有人騎著。談及創造喬伊的過程,翻筋斗偶劇團的兩位總監——艾居恩.寇勒(Adrian Kohler)及巴索.瓊斯(Basil Jones)先嘗試用木棍模擬馬身,再橫架梯子,讓成人試著坐上去,測試人實際坐在戲偶上的重量。經過反覆嘗試和修改,設計原型經過國家劇院同意,才由偶戲團在南非的工廠逐一手工製作,也因此,每匹馬都是獨一無二的。

雖然喬伊並不會說話,但它在舞台上是生動的,藉由它的呼吸、喘氣聲,及耳朵、眼睛等五官細微的動作,賦予馬兒個性與生命。馬兒的耳朵、尾巴則是最重要的部位,它們特別展現了喬伊的情緒,無論它此時是緊張、焦慮,或是放鬆,都可以從耳朵的轉動得知。劇中演員的訓練過程由一連串的工作坊開始,先從最簡單的道具出發,讓演員回想與馬相處的經驗,揣摩與真實馬匹的互動,戰馬的兩位導演莫里斯和瑪莉安.艾略特(Marianne Elliot)也同時嘗試用偶戲來敘事的效果。在工作坊中,發現觀眾很快地就忽視了操偶師的存在,轉而專心地觀看戲偶。尤其在台上其他人物靜止的時刻,觀眾也更仍夠專心欣賞喬伊的各種動作。

戰馬喬伊的身上藏有許多精巧的機關,讓操偶師能夠操縱各個不同的關節、身體部位。對於扮演喬伊的操偶師而言,需要仔細研究馬的各種行為跟情緒,也必須反覆練習,拿捏各種情緒、不同意義的馬叫聲,因為每個人的音域不同,每場演出的效果也不盡相同。一開始所設計的馬兒原型,是以兩人操控為設定;然而製作完成後,發現因為難以從馬腹中操縱馬頭與頸部,於是加上第三人從側邊來操作。也正是因為三人同時操偶,彼此的默契十分重要,尤其是操控馬身的兩位操偶師,需要專注其中,跟著喬伊一起呼吸。無法在演出中交談,留心自己與對方細微的呼吸及動作,便是在馬身中兩人相互溝通的方式。對於扮演亞伯特的演員來說,也必須熟悉與戲偶互動的感覺。相較於一般劇本裡以對話來溝通的模式,亞伯特與喬伊間的「對話」,則並非純然用語言來表達,喬伊的理解與回應,端看操偶師如何呈現馬兒的敏感與靈性。

舞台與配樂精心打造時空氛圍

除了吸睛的戲偶們,舞台上方的投影呈現了亞伯特在戰場上的素描。為了呈現素描本跟著經歷烽火而損傷的真實感,舞台設計刻意將投影做得有破損和手撕感。另外,在燈光設計上,溫暖色調的舞台燈光,呈現小村莊中祥和、與世無爭的氣氛,對比殘酷沙場上的殺戮戰役,冷冽的舞台燈表達肅殺的氣氛。戰馬喬伊的雙眼以深色玻璃製成,透過光的折射,也忠實反映這強烈的對比。

值得一提的,還有劇中的配樂。戰爭爆發,改變的不只是喬伊和亞伯特的命運,也牽動了原本安寧的小鎮。配樂作曲家蘇頓(Adrian Sutton)與歌曲創作田姆斯(John Tams)合作,將民俗歌曲穿插劇中,並且安排吟唱人悠然唱出村人們的心情。透過考據,舞台和音樂編曲都參照了一戰時期的藝術和民謠,以求更加貼近現實。

《戰馬》的大受好評,讓倫敦國家劇院首度將製作轉往商業劇場,此舉所帶來的商業收益,不但補足劇院因補助刪減而短少的經費收入,也進一步為後續計畫帶來財源。儘管偶戲常給人「兒童專屬」的刻板印象,《戰馬》在藝術和商業上的成功,大型戲偶所帶來的趣味與震撼,也吸引大小朋友同進劇場,甚至一看再看。從今年度開始,為了服務唐氏症、自閉症,或是對噪音、閃光較為敏感的觀眾,國家劇院也從《戰馬》開始,推出「無障礙演出」(Relaxed Performance),微調演出中的音效、閃光等舞台效果,觀眾如有需要,也可以自由進出觀眾席,不必拘泥特定時機才能入場的規則。如此以來,相信也將帶給更多觀眾親近喬伊的好機會。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