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焦點專題 Focus 柏林愛樂誰接「棒」?音樂達人來押寶!

從WHO’s next看WHAT’s next

票選結果分析

這次台灣音樂達人們的票選結果出爐,由尼爾森斯和提勒曼以七票之多並列第一,而上次參賽的楊頌斯位居第三,由此看出中堅世代頗受青睞。而其他不是年齡太大,就是已有好位置以待,削減了出線可能。但如果柏林愛樂想要世代更替,讓年輕指揮出線,也有不少年輕黑馬蓄勢待發!

這次台灣音樂達人們的票選結果出爐,由尼爾森斯和提勒曼以七票之多並列第一,而上次參賽的楊頌斯位居第三,由此看出中堅世代頗受青睞。而其他不是年齡太大,就是已有好位置以待,削減了出線可能。但如果柏林愛樂想要世代更替,讓年輕指揮出線,也有不少年輕黑馬蓄勢待發!

一個人有「想法」,兩個人就有「看法」,擴大到一個樂團數十人的樂團,意見就像蔓生的枝椏般錯綜複雜。不過,若是指揮太過於囂張自大,就休怪團員團結一致、砲口向前了。好的指揮能誘發樂手們的潛力,讓彼此徜徉在悠美的音符中,但若不幸意見分歧太大,頻繁的小動作就成了送給觀眾「同場加映」的好戲。

指揮和團員的關係是微妙的,因此傳遞這把神聖的火炬可不是兒戲,樂團觀察指揮的時,指揮也在觀察樂團。但與此同時,別忘了真正張大眼睛「觀察」且買單的,還是海內外廣大的樂迷們!要猜誰最有可能?還是選擇誰對樂團最好?每個人心頭都有張名單,現在就來對對看吧!

尼爾森斯和提勒曼並列第一

榮獲最高票的果然是呼聲最高的尼爾森斯和提勒曼,兩人以七票之多並列第一,這難分高下的結果,又留給了粉絲們一個謎團。先說尼爾森斯,不論他是德國媒體賭定的人物,還是「拱」出來的人物,現年卅七歲的他都是身價看漲的指揮,已經預計在二○一五年接掌波士頓交響樂團。自從拉圖宣布不續任後,尼爾森斯就被媒體塑造成最佳熱門人選。巧的是當年拉圖離開伯明罕後,接任的就是他,這次的交接會不會又在柏林重演?波士頓交響樂團應該比大夥兒都還要緊張。

另一位第一名,是帶領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的提勒曼。柏林出身的他,堅持的就是正統的德國之聲,因此他可說是德國樂迷最為支持並且殷切盼望的人選,不管是領導的風格、年紀和資歷都相當符合標準,剩下的,就是看他願不願意從德勒斯登跳槽柏林了。

至於台灣樂迷高度推崇的楊頌斯,在這場域裡上演和尼爾森斯的師徒之爭,但此輪居然只得到三票!想當初他可是拉圖的強勁對手,無奈健康問題是他事業不斷受阻的一大因素,即使樂團有意願,也得看他是否有體力,無怪乎大家只能忍痛將票投給別人。

他們的下一步值得注意

接下來又是一場拉鋸戰,同樣得到兩票的總共有夏伊、加堤、巴倫波英和杜達美。帶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多年的夏伊,將在明年一月接替巴倫波英的職缺,成為史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現年六十二歲的夏伊即使沒有表態過,卻一直跟柏林愛樂合作愉快。「耳尖」的樂迷,更能夠在近來幾場音樂會中感受到雙方往來默契十足,樂聲中,似乎可以聽出那麼一些「弦外之音」。

原本對加堤的期望不高,但他的得票數竟然跟夏伊一樣。的確,加堤不僅是位好指揮,在法國國家樂團音樂總監的職位上也表現得可圈可點。也許是因為今年十月他要被任命為荷蘭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首席指揮,二○一六年執掌兵符的勝券在握,加上大會堂的評價並不輸柏林愛樂,他並沒有必要冒險為了東廂得罪西廂。

反觀現年七十三歲的巴倫波英,雖然也是坊間推測的人選,卻只得到一票。舊時他也曾是拉圖爭取柏林愛樂的勁敵,卻不敵團員的決定而以些微差距落馬。然而即便是以年齡來說不怎麼受青睞,他自己卻表示可以接受短期較為彈性的合約。再者,原來與史卡拉劇院至二○一七年的約定,卻即將在二○一六年提早終止,老謀是否已為下一步深算,可就不得而知了。

剛經歷離婚低潮的杜達美,一向以個人魅力取勝,他的創意和朝氣更是為古典音樂帶來一番新氣象。雖然他也是柏林愛樂的常客,但當客人和當主人總是不一樣,這也許是擁有高名氣,卻在此番投票一樣只獲得兩票的緣故。

世代交替也不是不可能

其餘沒有得票的有慕堤、葛濟夫和布隆斯泰特,後者雖然也是德奧音樂執牛耳,但等到接任時都九十高齡了,不論是樂團或他本人,都不值得冒這個風險。而兩位前者雖然與柏林愛樂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以歌劇聞名的他們大概不是柏林愛樂團員考慮的對象。

當然,不在這次名單內的考慮的對象也讓粉絲們爭論不休,有人認為最有希望出線的還有匈牙利指揮伊凡.費雪(Ivan Fischer)、愛沙尼亞美籍指揮賈維(Paavo Järvi),連俄國指揮謝米揚.畢契科夫(Semyon Bychkov)都有人推薦。但如果柏林愛樂鎖定年輕世代,那麼現任費城管絃樂團、鹿特丹及蒙特婁交響樂團的涅切-瑟昆,和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總監佩特連科獲選的機會,也就大大地提升了。

票選出的人選,不一定符合最終的答案,但在押寶的過程中,卻對樂壇上一線的指揮,不分年齡、不分國度地檢視了一次。賭對了也好,竄出黑馬也好,怎樣努力都是愛樂者的福氣。在猜測“WHO’s next”的時候,也許我們也可以看見“WHAT’s next”,因為領航者與走向,兩者往往息息相關。不過,在這裡投更多的票,也比不過團員手上的那張票來得真實。畢竟,最好的指揮也不一定適合最好的樂團,兩者是否真正來電?在翻牌前,且讓我們屏息以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