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於十一世紀建造的「金門」,是基輔城的正門,當年為了向歐洲文明城市看齊,雅羅斯拉夫仿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來建設基輔,「金門」正象徵著烏克蘭在基輔羅斯時期作為當時權力中心和國力邁向顛峰的開端。歷經歷史風華,其實「金門」遺址已不復見,現在的金門是一九八二年為紀念基輔建城一千五百周年而重建的,與哈特曼所描繪的《基輔城門》一畫也大相逕庭。
眾所周知現今烏克蘭首都——基輔(Kiev),這個古城乃是斯拉夫民族的發源地,因為斯拉夫民族從基輔羅斯時期開始強盛,由基輔這個基地積極對外發展,開枝散葉後,造就了後來以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兩大城市為主的沙俄大帝國。然而,帝俄時代貴族與農奴極端不公平的貧富階層社會問題引來了以追求社會公平掛帥的社會主義革命家——列寧推翻俄國沙皇帝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國家——蘇聯。但過於講究公平而無法兼顧生產效率的蘇聯共產主義計畫經濟卻使得俄國走向均貧,終至在一九八九年「蘇東波」效應後蘇聯瓦解。蘇聯內的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包括烏克蘭和當今世界的強權之一——俄羅斯。
如今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兩個同發源於斯拉夫民族的兩個國家,卻因政經現實利益而各有盤算。烏克蘭東部人民傾向於與俄羅斯合作,而正與現今傾向於與歐盟整合的基輔政權進行武裝對抗。俄國支持烏東人民讓烏克蘭政府很不滿。不過,若以俄國大斯拉主義者的角度而言,在他們仍認為烏克蘭是俄羅斯固有版圖的思維下,支持烏東是很合理的。此糾結的歷史情仇,猶如今日部分台灣人認為對岸中國大陸是固有領土一樣。
基輔之門 話古言今
無論俄國與烏克蘭如何紛擾,兩者同為斯拉夫民族是無庸置疑的。而要認識斯拉夫民族一定得造訪基輔,因為這裡是斯拉夫民族的發源地。在憑弔基輔歷史古蹟時,「金門」當然是不容錯過的景點之一,因為它不但是當時的城門,具有出入和防禦基輔城的功能,也是凱旋入城的代表。如一六四八年基輔市民迎接烏克蘭民族英雄赫梅利尼茨基(Зинові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мельницький,Khmelnytsky)戰勝波蘭的方式,就是讓他的軍隊從金門凱旋入基輔;一六五四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團圓年,俄羅斯大使也是鄭重地通過金門而來。金門見證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
金門是由烏克蘭文Золоті́ воро́та「黃金之門」直接意譯而來,拉丁文為Zolotí voróta。由於下令建造它的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Ярослав I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Yaroslav I)在位期間,非常重視鞏固和強化基輔,並將城市版圖擴大十倍。因此,金門——這個當時的基輔城門,象徵著烏克蘭在基輔羅斯時期作為當時權力中心和國力邁向顛峰的開端,換言之,參觀金門,讓人見證了基輔城的歷史風華與興衰。
造訪金門只要搭地鐵到金門站,走出地鐵站再走幾分鐘就可得看。不過,當列車抵達金門站時,請不要急著出站,因為金門地鐵站內也是裝飾得富含古典味,別忘了抬頭和四處張望一下,欣賞該地鐵站充滿古典美的壁飾。
若欣賞過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最有名的音樂作品《展覽會之畫》,或看過俄國藝術家、建築師哈特曼所描繪的「基輔城門樓」之畫,帶著畫中美好的記憶與想像來憑弔金門的初訪者,可能都會大吃一驚,因為現今在金門遺址上建造的城門,與畫中的金門實在出入甚大。
金門的三個傳說
畫中的金門,是雅羅斯拉夫大公於十一世紀中葉時,為了將基輔建造為如同其他中世紀的歐洲文化都市般——就是有個城門,門內有座城市的主寺教堂,而模仿當時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構造來建設基輔時,於一○一七年下令建造的,至一○二四年建成。作為基輔城的正門(尚有其他城門如Lviv和Lyadsky門),進入金門不遠處就建造了當時基輔城的主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St Sophia’s Cathedral),迄今依然保存完好,也是基輔現今最美麗而著名的觀光景點,頂著東正教教堂特有的洋蔥頭教堂群,也是雅羅斯拉夫時期的傑作。
據說當時雅羅斯拉夫大公為了隱喻他的國家如同拜占庭帝國一樣強大,就將自己的基輔城門直接借用君士坦丁堡同名的大門來命名。因此,金門在基輔的古建築中,除了成功地結合出入城市和防禦功能外,也代表著當時剛崛起的這個斯拉夫民族公國崇拜歐洲王侯莊嚴文明的符號,更是雅羅斯拉夫大公罕見展現偉大功績的豐碑。難怪穆索斯基在欣賞哈特曼所畫的金門後,會獲得靈感而創作出那麼氣勢磅礡的音樂。
另有傳說,雅羅斯拉夫大公之所以建造金門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乃是基於當時游牧民族佩切涅格(Pechenegs或Patzinaks)人經常成群地襲擊基輔,雅羅斯拉夫大公在與強大的佩切涅格人最後一戰前祈禱,懇求聖母幫助他打敗敵人,承諾成功後將建造教堂獻給聖母。戰勝後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並下令金門頂部與教堂圓頂皆鍍金以報喜,金門因此而得名。此說法相當雷同於出現約在十五世紀時,波蘭藝術家約翰.德魯哥茲(Я. Длугош,Jan Długosz)所描述的金門,他曾寫道:「為了為自己和這座城市展現輝煌,他(雅羅斯拉夫)建造了一座極為慷慨奢華的大門面向波蘭,並下令稱它為金門,因為門扉和圓頂都是以鍍金樹葉裝飾……」這描述正是哈特曼畫中的金門啊!但為何金門要面向波蘭呢?因為雅羅斯拉夫在與其兄長斯維亞托波爾克(Святопо́лк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Окаянный,Sviatopolk I)爭奪權力時,曾擊敗斯維亞托波爾克,奪取了基輔大公的王位,但斯維亞托波爾克逃亡波蘭後,因其岳父——波蘭國王波列斯瓦夫一世(Bolesław I Chrobry)的支持下返回羅斯,擊敗雅羅斯拉夫,迫使他返回領地諾夫格羅德。但當波蘭軍隊撤走後,雅羅斯拉夫又回擊斯維亞托波爾克,迫其逃亡,並在逃往波希米亞的途中死去。雅羅斯拉夫正式坐回基輔大公之位。
不過,這位被稱為「智者」的雅羅斯拉夫大公,並非長久與波蘭為敵,如一○三○年他從波蘭手中奪回東加利奇,隨後就與波蘭國王卡西米爾一世締結盟約。此外,雅羅斯拉夫大公善用聯姻方式,不但自己的髮妻是瑞典公主,三個兒子和三位閨女也都與歐洲皇室結成親家,使得他成為當時歐洲君王中備受尊崇的王公。但他之所以被為智者,主要還是因為他個人博學多聞,精通數國語言,是基輔羅斯王朝史上最有文化的大公,更重要的是他下令將《聖經》翻譯成斯拉夫文,還編撰了著名的《雅羅斯拉夫法典》。
千年風華使人流連
無論金門名稱來源的傳說為何,對基輔市民而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傳說。基輔市民稱金門為「天門」,因為他們認為,每天早晨陽光透過金門站起身來進入「天穹」,是太陽和金門從黑暗和死亡中拯救了基輔城。可惜的是,在一二四○年時拔都的金帳汗國軍隊進攻下,金門城門受到部分破壞。不過在十八世紀前,金門始終存在,作為基輔城進出的主要門戶,直到十九世紀才突然消失,據說是皇后安娜.伊凡諾夫娜(Анна Ивановн, Anna Ioannovna,也就是一七三○年到四○年在位的俄國女沙皇)下令將金門遺跡用土覆蓋了。
相對於雅羅斯拉夫時期金碧輝煌的金門,現在所見的金門遺跡,由於是一九八二年為紀念基輔建城一千五百周年,在缺少充實證據的情況下對金門進行徹底重建的結果,此重建被批評與發掘出來的遺跡不相似,因此,金門的重建工程被部分美術歷史學家批評為是對金門的毀壞。
儘管現今的金門是一九八二年「重建」的仿古遺跡,乍看之下,雖然有點令人失望,但請不要在失望之於餘就急著離開,不妨進入金門博物館參觀一下,它將帶你回到基輔羅斯時期。走出博物館後,若面對著城門正中央,望著相當厚實而巨大的木製鑲嵌滿布歲月痕跡的金屬大門,耳畔迴盪著穆索斯基氣勢磅礡的〈基輔城門〉時,將感受到現今金門仍不失其宏偉的霸氣。若是在有陽光的日子造訪此地,更可以在走出博物館後,在附近的咖啡館找個座位小憩,遠眺金門遺址,回想基輔羅斯當時的盛世,更重要的是可以看見金門旁森天古木在陽光照射下,樹影投射在金門遺址牆上的美麗景緻,此饒富詩意與美感的畫面,是否緩和金門在歷史上歷經數千年征戰風華的悲壯政治嚴肅感呢?
達人帶路
走進金門,走進斯拉夫民族的歷史風景
儘管對斯拉夫民族而言,雅羅斯拉夫大公的父親弗拉基米爾一世(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Vladimir I.)的重要性更勝於他,因為弗拉基米爾在位時期是古代基輔羅斯國家的黃金時代,他開創了基輔羅斯,並引進東正教,將基輔羅斯從一個游牧民族部落轉型為歐洲的文明公國。換言之,基輔如今能成為歐洲文明古都之一,弗拉基米爾一世功不可沒。
不過,基輔城遺留下來的輝煌建築卻都出自於他兒子雅羅斯拉夫大公,如金門和至今完好無損、古羅斯建築的代表作——聖索菲亞大教堂。因受拜占庭藝術的影響,基輔羅斯蓋出來的教堂,大都頂著圓圓的洋蔥頭帽子,洋蔥頂教堂因而成為斯拉夫民族主要信仰——東正教教堂的代表。在金門附近,除了遠遠就可看見美麗金洋蔥頭教堂群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外,另有頂著亮眼綠色洋蔥頂、鑲嵌金邊修飾猶如皇冠的「聖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hurch)。安德烈教堂所在的街道,是用大石頭建造而成的古街道,此地是假日連當地人也常會造訪的「安德烈斜坡」(Andriyivskyy Descent),販售各種工藝品、油畫和各類有烏克蘭民族特色的紀念品,所以也是遊客採購紀念品必來之所。
此外,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Maidan Nezalezhnosti)也在金門附近。該廣場在近年的俄、烏和歐盟的政經合作爭議中,被親西方的新基輔政權改名為「歐洲廣場」。廣場上有知名的地標——頂端站立著斯拉夫女神比列吉尼亞雕像的比列吉尼亞紀念柱,及旁邊雕塑著傳說中建立基輔城的Kyi、Shchek、Khoryv三兄弟和姐妹Lybid的噴泉(基輔名稱就是來自Kyi);壯闊的郵政總局建築和要搭纜車、參觀第聶伯河的景點都在附近。歐洲廣場前的市中心大道——赫列夏大道(Вул Хрещатик)上商店林立,不乏知名歐洲品牌,也是遊客必訪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