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蘭熱鬧的大街轉進寧靜的小巷,Talaluki手工琴工作室坐落在巷子深處。剛結束團練匆匆趕回來的范志明,以爽朗的笑容暢快地敞開了話匣子。
從都蘭熱鬧的大街轉進寧靜的小巷,Talaluki手工琴工作室坐落在巷子深處。剛結束團練匆匆趕回來的范志明,以爽朗的笑容暢快地敞開了話匣子,像要掏盡內心的話語中,不是為了自己的作品,而是為了他珍重且深怕被遺忘的阿美族文化。
出生於花蓮溪口部落,范志明年輕時便離鄉打拚。流浪在形形色色的工作間,直到十幾年前來到都蘭,感受到包容友善的環境、感動於部落團結和諧的傳統氛圍,讓他的生活重心因此停留。
如蝙蝠般 俯瞰世界的寬廣
從過去豐富的工作經歷,他累積了板模、精密焊接、工程結構、空間美學種種紮實的技術,加上不停歇的探究心,讓創作形式能自由地橫跨公共藝術、舞台設計直至後來樂器的製作。而在每一件作品上,總能看到他的專屬落款「Talaluki」,那是來自於他的阿美族名字:蝙蝠。
期許自己如蝙蝠俯瞰世界的寬廣,不牽絆於井底蛙瑣碎的爭奪與紛擾;范志明在人生風浪的淘洗中,從血脈中的阿美族文化獲得了創作的根源跟養分,也感受到守護傳統價值的責無旁貸,他說:「榮譽、責任、義務,這是我們阿美族人最重要的文化價值。」
因時代蒙塵的傳統文化及生活觀,包括以物易物背後的分享與感激、不分你我的彼此照顧、年齡階級所代表的自律及尊重,都是范志明急欲想傳承給孩子們的珍貴文化。除了將這些信念表現在自己的創作裡,在台東比西里岸部落帶領寶抱鼓隊的期間,也讓年輕隊員依循阿美族年齡階級的生活方式,親身學習從前長輩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精神。
透過吉他 發揮彼此照顧的精神
這種彼此照顧的精神,同樣延伸到現在的Talaluki手工琴工作室。
從對音樂的熱愛出發,范志明想藉由他的吉他,讓年輕人有工作及學習的機會。他以媒材運用的能力,創造出兼具藝術美感、可轉換為電吉他音色的獨特木吉他;並以漂流木為材料,藉此表達珍惜山林資源的態度。范志明依照木材的特色讓每一把琴擁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就像他想告訴所有孩子的話:要好好尊重並善用自己的文化與天性。
在如今吸引著各地藝術及音樂人聚集交流的都蘭,他不只繼續創作也參加樂團的演出,帶著吉他及音樂,分享那些不能被遺忘的文化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