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林書屋」,很難不被書屋裡長長的木頭滑梯給吸引。據說只要看一個人溜滑梯就知道,他是小孩還是大人,大人會在中間稍緩的地方停下來,小孩則可一路滑到底。
走進「青林書屋」,很難不被書屋裡長長的木頭滑梯給吸引。據說只要看一個人溜滑梯就知道,他是小孩還是大人,大人會在中間稍緩的地方停下來,小孩則可一路滑到底。問陳爸(陳俊朗):「你呢?」「我當然可以一路滑到底!」「可是你明明是大人……」「因為我有技巧啊。 」陳爸得意地回答。
跟孩子站在一起
十六年來,陳俊朗總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做那些被學校遺棄孩子的老爸,如今書屋已有三百多位孩子,甚至擴及到孩子的父母、社區的老人、遊民等。「有這樣的家庭才有這樣的孩子。」為了解決問題,陳爸愈做愈多,他說:「一群大人把孩子弄壞,另一群大人再盡力撻伐或隔離這些壞孩子,除了推諉和藉口,就是沒有人願意伸手去拉這些孩子一把。」 從一間擁有大知本七間小學又十四個行政區學生的知本國中出發,慢慢擴展到社區,看似多元的工作內容與區域,卻總是有根!陳爸要解決的,便是大知本地區底層三分之一孩子的問題。
從小在台東長大,高中北上討生活,賣過車子、保險、房子,也開過酒店。黑、白、灰道都熟,後來發現自己愈來愈野,和家人關係愈來愈遠,卅六歲決定回到台東知本,好好當公務員考書記官。浪子回頭金不換,讀書的同時也到兩個兒子的國小當「說故事爸爸」,生命經歷豐富的他,講的都是自己編的故事,聽得孩子嘖嘖稱奇,央求著可不可以晚上也到他家裡聽。
每晚七點半,開放門前庭院,原先在學校,講台上講台下,和孩子有距離,一到家裡,孩子都圍在身旁,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呼吸、聞到孩子難過的氣味。孩子總是可以把不幸說得很天真,好比有的會說:「我有好多個媽媽,但沒有一個住在家裡。」「晚上回家沒飯吃,每天都輪流去不同的同學家看有沒有機會吃飯。」看到孩子手臂上被父母打的瘀青,陳爸也跟著心疼。當書記官考試前幾天家裡閉關不開時,走出門外,黑壓壓一排的頭在牆上探頭探腦……隨著與孩子關係愈來愈深,一九九九年起,陳爸決定全心投入,當這些小毛頭們的老爸。
跟家一樣的書屋
前面八年,他靠的都是自己的存款,還有周邊人的善心,在錢快要用光、幾乎撐不下去的時候,姊姊把他正在做的事做成powerpoint 寄給十個朋友,朋友看了感動又再寄給朋友,愈來愈多人知道這個後山故事,《聯合報》也來報導,物資、書還有募款漸漸進來。
除了講故事、教功課、提供經濟困頓的孩子晚餐外,他也發現孩子的問題根本上來自於原生家庭,家長需要工作機會,他便把原先每晚幾萬塊的買菜錢,拿來請孩子父母種植安心食材,如今書屋已有五甲田地,供應六成食材,還成立「擊壤歌」品牌,發展果醬、蛋糕等商品。
目前大知本地區共有九個書屋,服務超過三百個孩子,去年更和廿個中輟生,花一年四個月合力完成一棟鋼構土磚屋——青林書屋。未來,希望一個「孩子書屋」旁就可以有一個「老人書屋」外加「一畝田」,達成子自教、弱相扶、食自耕、屋自造、經自濟的願景,為社區孩童撐起遮風避雨的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