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國家歌劇院緊鄰週邊方整的環境紋理,並身處於充斥隔絕感的都市建築群之間,伊東豊雄運用貫穿內外的連續性曲線形體,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間(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涵洞中,與美相遇—臺中國家歌劇院正式揭幕/解構密碼

在「場所」相遇

從台中歌劇院看伊東豊雄的流動建築學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位址,緊鄰週邊方整的環境紋理,並身處於充斥隔絕感的都市建築群之間,伊東豊雄運用貫穿內外的連續性曲線形體,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間,整座建築看不到獨立的梁柱系統,打破原有環境框架裡的僵硬線條,洞窟狀的對外開口,使建築和都市間產生伊東豊雄提出的「無接縫」特質,讓人們在這處仿自然的空間中產生更多互動、交流的可能。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位址,緊鄰週邊方整的環境紋理,並身處於充斥隔絕感的都市建築群之間,伊東豊雄運用貫穿內外的連續性曲線形體,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間,整座建築看不到獨立的梁柱系統,打破原有環境框架裡的僵硬線條,洞窟狀的對外開口,使建築和都市間產生伊東豊雄提出的「無接縫」特質,讓人們在這處仿自然的空間中產生更多互動、交流的可能。

許多建築迷及表演藝術愛好者期待許久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將於今年九月正式開館,這座堪稱空間型態語彙充滿前衛色彩的當代建築,是國內繼高雄世運會主場館(2009)、臺北世貿廣場景觀設計(2011)、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2013)、臺北文創大樓(2013)等建築完成後,又新增一件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Toyo Ito)的作品,臺中國家歌劇院也將成為近年設立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其中一處表演場所。

伊東豊雄自二○○五年取得臺中國家歌劇院建築競圖首獎後,至今年完工開放已相隔十年之久,十年間除了持續創作新的建築作品外,伊東豊雄也於二○一三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殊榮,這十年可說是伊東豊雄在創造大型建築作品上的巔峰期,對於台灣站在銜接國際建築發展的視角看來,是難能可貴的歷程。

這座空間語彙十足驚人的作品,伊東豊雄形容它是「賭上建築生命、奇蹟般的空前作品」,除了在工程技術上的高難度令許多建築人津津樂道外,對於伊東豊雄屢屢不斷創新的空間手法,到底蘊含著哪些他在創作生涯所累積的特質及思考脈絡?以致令人難以框限特定的風格觀點來評論,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重點。

消融的邊界

如果對當代建築美學發展了解甚少,初見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建築,大概會為其型態感到驚奇,因為這座建築顛覆了多數人既成觀念裡對於建築的牆、隔間、梁柱或者屋頂等等的構成印象。臺中國家歌劇院的位址,緊鄰週邊方整的環境紋理,並身處於充斥隔絕感的都市建築群之間,伊東豊雄運用貫穿內外的連續性曲線形體,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間,整座建築看不到獨立的梁柱系統,打破原有環境框架裡的僵硬線條,洞窟狀的對外開口,使建築和都市間產生伊東豊雄提出的「無接縫」特質,讓人們在這處仿自然的空間中,產生更多互動、交流的可能。

「聲音的涵洞」(Sound Cave)是伊東豊雄用來形容臺中國家歌劇院建築型態的辭彙,聲音本身即隱喻了公共生活的互動本質,站在都市公共性的角度看來,臺中國家歌劇院獨有的建築語言,更加促進都市公共性的多向度連結,建築與都市的內、外領域邊界因而消融,塑造了更為清晰的空間開放特質。

伊東豊雄在創作建築的過程裡,經常有屬於該作品的「概念雛型」,即運用實驗性質強烈的模型,來探討建築生成的構思過程,臺中國家歌劇院這座如同人造洞窟般,充滿有機曲線的空間概念雛型,是以曲線繪出白色與其他色彩相互交錯的平面圖案,再以垂直的方式拉出虛、實交織的曲面型體,反覆的形變塑造出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連續性洞窟狀空間,伊東豊雄並將這樣的空間生成概念稱為「衍生式格子」,他在著作裡也提及二○○四年參與比利時「根特市文化廣場競圖案(Forum for Music, Dance and Visual Culture, Ghent)」(競圖結果伊東豊雄並未取得設計權),亦曾引用了這種空間形變概念作為嘗試。

為了體現伊東豊雄在建築與環境間創造無接縫的構想,臺中國家歌劇院在實踐過程裡的另一個困難點,在於解決工程技術上的問題,因這座建築並非使用曲面型態建築常用的鋼骨結構,而是以鋼筋混凝土作為結構材,曲面的混凝土形體在施工過程裡,須考量鋼筋及模板如何設置,施作品質亦會影響其結果的成敗,施工難度極高。

二○○六年於日本岐阜縣完成的「暝想之森——各務原市營火葬場(Meiso no Mori Municipal Funeral Hall)」,伊東豊雄在其屋頂也曾使用了鋼筋混凝土作為結構材,澆置出如同微型山丘、又或者像是雲朵般純粹、簡約的連續曲面屋頂,使這座「暝想之森」與環境週遭的山稜、天空等自然元素,產生平靜、和諧的連結。

幽暗到透明

關於伊東豊雄以曲面牆體展現空間流動特質的手法,在他事務所成立初期所設計,供親人居住的「中野本町之家」(White U,1976),或可視為一系列表達曲面空間及流動觀念的起點,當今不少對伊東豊雄的建築評論,也經常論及這件他在年輕時完成的住宅作品,然而當初White U的設計,選擇以幽閉、與都市隔絕的姿態來應對外部環境,並藉由屋頂少量天窗引入的光線,界定出住宅內部無形的流動邊界,即便建築呈現一種厚實、沉靜的存在,然而屋內牆面時而微弱、幽暗的光影,卻仍無聲的揭示著浮游的時間(或歲月),也更加深刻化了居者生活的痕跡。

伊東豊雄曾任職於日本知名代謝派建築師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的事務所達四年光景(1965-1969),而日本在進入一九七○年代後,曾引領風潮的「建築新陳代謝論」逐漸消散,初生之犢的年輕建築師們,不再承襲代謝派建築師對外部都市作過多介入、發想的性格,而是聚焦於創造建築內部的生活場域,七○年代初期獨立開業的伊東豊雄,就在面臨日本建築觀念轉換、急欲尋求空間新詮釋的氛圍下,設計出White U這座與外部都市隔絕的住宅作品。

White U完成的卅多年後,伊東豊雄在智利設計了名為“White O”(2009)的住宅作品,兩者形成了極為有趣的對照(即便White U已於一九九七年拆除),相對於White U對外部都市環境完全的隔絕,位於山坡上的住宅White O,雖仍維持環狀的平面架構,但也減少了建築對外部環境的隔閡感,並著重與外在自然環境間的流動,引入了大量的光線及風景,使得內與外、私領域與外部自然的邊界再度消融,讓環境成為建築的一部分。

流動的劇場

若我們再回頭欣賞伊東豊雄於日本設計的仙台媒體中心(Sendai Mediatheque,2001)、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2007)等知名作品,伊東豊雄早已捨除如同White U般封閉的建築型態,轉而透過建築反映了強烈的通透、流動等等開放特質,並且採取直面都市環境的態度,譬如象徵伊東豊雄建築創作生涯轉捩點的關鍵作品仙台媒體中心,這件在一九九五年從兩百卅五件競圖作品中脫穎而出的設計提案,是以十三座樹狀鋼管結構體來反應垂直的流動(包括光的流動、動線、設備及使用行為的流動),運用幾近無隔間的室內型態及玻璃材質,呈現平面活動的開放性與輕盈的視覺感,十三座垂直貫穿整座建築的樹狀結構體,在開放的平面空間裡,也形成了某種行為聚合或視覺導引的特質。

相形之下,臺中國家歌劇院的空間型態則融合了水平與垂直流動的連續性,並且以厚實形體來反應曲線空間的輕盈,此般流動、多向度的延伸性空間,也容易形成人們在建築裡產生「相遇」的特質,讓流動、隨機的性格同時反映在建築形體與場域活動上,無疑也形塑出了空間的劇場性格。

伊東豊雄亦曾提及:「現代都市已趨近於同質化,都市裡人們的生活型態也愈為相似,但仍存有許多流動、變化的因子,而所謂建築裡的『場所』,就是富有流動場域特質的空間。」因此他在建築作品裡追求的流動美學及型態的異質性,形塑出人們在都市裡產生更多交流互動的場所,並藉此感知到都市同質空間裡那些微小的差異,換言之,或許「流動」就是伊東豊雄數十年創作生涯裡不斷延續的空間命題,並且以相異的建築風格、材質來詮釋。

柔軟的地景

仿自然、仿植物的型態特質也經常反應於伊東豊雄的作品,除了臺中國家歌劇院以人體「管狀」特質相似的涵洞設計,此外還有如位於墨西哥,同樣是今年(2016)開館的「巴洛克博物館(Museo Internacional del Barroco)」除了富有仿植物的型態特質,其空間平面型態的生成,是將工整的方格子系統,以漩渦狀的方式產生「流動的形變」,使格狀的空間單元形成平面角度上的差異,構成了如同是矩形狀的蜂巢、或植物的細胞型態。

這座用來展示各類型巴洛克藝術的博物館,是由五十五片形狀各異的有機曲面牆體所構成,其皺摺的曲面牆體也被形容為植物的芽,然伊東豊雄在巴洛克博物館的設計手法,少有前述作品裡無隔間、開放的平面空間型態,而是以清楚的牆體界定空間(或許某一程度是考慮到博物館的功能需求),五十五片牆體組構下所形成的間隙,成為博物館的出入口、通道或者吸納光線的來源,而牆體的外型仍維持有機的型態,使建築和環境景觀間以柔軟的形體相互銜接。

仿植物的特質也出現在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這件作品的圖書館棟建築,其纖細的柱列單元被形容為如同挺立的荷葉一般,圖書館內的柱列也形成疏密程度不一的自然、有機性格,這座有機方體恰巧位於臺灣大學校園庭院與社科院主體建築之間,仿植物的空間元素於此成為外在環境與建築間的轉換介面。

而另一件功能相仿,基地位於日本東京都八王子市多摩美術大學校園坡地上的作品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伊東豊雄則是將一樓的地面順應著山坡地的斜度來設計,使室內地坪以1/20的傾斜度來順應地形,延續週邊環境原有的紋理,二樓則維持水平的地坪形式,並讓室內連續性拱圈型態的梁柱單元以柔軟、輕巧的姿態來碰觸環境。

環境的關注

伊東豊雄成立事務所至今已四十五年,除了培育出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當代日本建築師外,他也意識到身為建築師應有的社會責任,除了曾在日本三一一震災後帶領年輕建築師乾久美子(Kumiko Inui)、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藤本壯介(Sou Fujimoto)等人投入社區重建計畫,也成立「伊東建築塾(ITO JUKU)」的NPO組織,透過舉辦工作坊、講座,及藉由他所設計的建築博物館空間來推動建築與廣泛的環境、設計、美學等議題的社會教育,身為一位在當代建築領域具有雄厚影響力的建築師,伊東豊雄也將此般能量,轉化為推動未來環境、建築議題改善的力量。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