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候,一起參與「治療」的人,也可以「一起被治療」。(劉振祥 攝 歡喜扮戲團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特別企畫②/藝術治療/劇場

扮演內心深處的一朶花 記戲劇治療創作硏習活動

「人類從小不需經過學習就懂得玩(play),然而長大後,不知不覺中就丟掉了這種本能……」

「人類從小不需經過學習就懂得玩(play),然而長大後,不知不覺中就丟掉了這種本能……」

去年年底,紐約大學戲劇治療系主任羅伯.藍迪(Robert Landy),應中華戲劇協會之邀來台主持「戲劇治療創作硏習營」活動。藉四場專題演講、十五天實地上課硏習排演及兩場公演來介紹英美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的理論和實實際工作情形。

注重儀式性的治療功能

在去年十二月底的四場公開演講裏,羅伯談到戲劇治療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是:溯源到戲劇之最根本的意義──儀式性之治療功能。

所謂戲劇治療,就是指使用戲劇表演的方法與過程(角色扮演、儀式性活動、面具、臉譜、傀儡及正式之劇場演出技巧)幫助一個人看淸自己許多面(角色),達到一種平衡狀態,即中國人所謂的和諧。

適用戲劇治療者,至少得在語言上是可溝通的。而不善以語言溝通的,如:自閉症兒童,則以其它治療方式較佳,如:舞蹈治療。然而當個案開始接受治療時,治療師問他「你是誰?」「你要什麼?」答案卻通常是「我不知道。」

在羅伯近期硏究裡,最常使用的方式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以眞、可以假,並能藉故事中的人物抒發自己的情感。故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個案說出心底的話。而治療師則需以中立客觀不帶價値判斷的態度面對個案。

情感可以釋放、也可以因而昇華

誠如羅伯在其演講中曾提到:「人類從小不需經過學習就懂得玩(play),然而長大後,不知不覺中就丟掉了這種本能……戲劇治療幫助成人重拾兒時歡樂。」不錯,戲劇治療對有重大心理創傷者的確會是「治療」,但我寧可稱之爲戲劇陶冶。也就是說以戲劇藝術幫助人類陶冶身心,達到美的經驗,享受更和諧的人生。

表演課中,羅伯曾要求學生做一分鐘肢體展演。在各人輪流呈現後,大家圍個圈圈坐在一起討論,分享彼此的一分鐘。有位男同學將自己比擬成「花」,一朶慵懶而又美麗的花。他很高興有機會扮演這個內心深處的角色,縱使只是一分鐘,他眞的很享受那一分鐘的經驗。

帶著這種感覺,他達到美感距離。同時,藉由表演後的討論分享,同學們更了解彼此,也就增進了這個團體的感情。這種分享,相信也是戲劇治療的另—種「療效」。

 

文字|陳永菁  靜宜大學外文系講師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