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瑋耀《Padan搖擺人》(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提供 )
藝術節

2021Pulima表演新藝站 我是一個活在現代的人

2021年「Pulima表演新藝站」將呈現3種不同風格與展演類型的作品,橫跨舞蹈、音樂與戲劇,包含邱瑋耀《Padan搖擺人》、林源祥《Karawakan鋤穢.譜新》、潘巴奈《Calay絲線》。在這三組表演者的生命敘事中,可以察覺到一些相似的軌跡,無論成長時期與母體文化的關係深淺,總有一個為了工作或求學而離開的階段,往往也在這階段中,因為看到別人的豐厚,或是對自我定位的迷惘,才又回過頭來,重新深掘自身與族群傳統文化的連繫。也因為有這個往返的過程,創作者更能清楚看見傳統並非活在過去,而是以自身與創作,在當下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通道,誠如其中一位創作者林源祥所說,「因為我是現在的人,才會讓它重疊在一起。」

2021年「Pulima表演新藝站」將呈現3種不同風格與展演類型的作品,橫跨舞蹈、音樂與戲劇,包含邱瑋耀《Padan搖擺人》、林源祥《Karawakan鋤穢.譜新》、潘巴奈《Calay絲線》。在這三組表演者的生命敘事中,可以察覺到一些相似的軌跡,無論成長時期與母體文化的關係深淺,總有一個為了工作或求學而離開的階段,往往也在這階段中,因為看到別人的豐厚,或是對自我定位的迷惘,才又回過頭來,重新深掘自身與族群傳統文化的連繫。也因為有這個往返的過程,創作者更能清楚看見傳統並非活在過去,而是以自身與創作,在當下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通道,誠如其中一位創作者林源祥所說,「因為我是現在的人,才會讓它重疊在一起。」

2021Pulima表演新藝站──暫停

6/4~5  19:30

6/6  14: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這是誰的手?——邱瑋耀《Padan搖擺人》

從2018年開始,邱瑋耀Dahu每年面對生命階段做一個創作,到今年的《Padan搖擺人》已是第4個作品。Padan在布農族語中是芒草的意思,邱瑋耀說,在祭儀中藉由搖動芒草,可以把我們的意念傳遞給上天。這系列作品的開端,源於在台南讀七年一貫制舞蹈系的求學期間,初開始嘗試編舞創作的他,總以環境或社會議題為出發點,但漸漸地在這些作品中,他看不見自己的存在,無法從作品裡,去追問我是誰?舞台上的這雙手來自於哪裡?因此他由原先的議題導向,轉向以創作來找尋身分認同,及與母體文化的連結。

在《Padan搖擺人》中,獨舞者塗黑的身軀,是郡群布農族男性服飾的主要色調。直接附著於舞者身上的黑,彷彿剝掉一切外在的標籤和符碼,顯露的仍是與創作者最為血脈相連的文化滋養。但同時,舞者的肢體表現與配樂,和布農族文化連結的方式則曲折許多,邱瑋耀說,他的身體是個不傳統的身體,無法再去復刻傳統。因此在《Padan搖擺人》中,或許觀眾仍能從舞者動作裡,解讀出一些低重心、彎腰或搖擺的動作密碼,也能在當代實驗風格的配樂裡,辨認出布農族傳統音樂,但這都已屬於創作者身處當代的詮釋。

在這些詮釋所拉出的距離裡,創作者得以觀察自己與母體文化的關係,重新定義我是誰。而透過互動式的演出設計,試圖把觀眾也變成定義座標裡的參與者,與創作者一同思考,根在哪裡?而我們又將走在什麼樣的路徑上?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