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世界的浩瀚令人著迷,區塊鏈相關技術的發展如今更是進入猛爆性發展階段。
2021年,當美國藝術家Beeple以將14年來每天的日常作畫拼貼成一件《每天:最初的5000天》數位作品,透過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形式在佳士得拍出高達6,900萬美元(約19億台幣)。
NFT顛覆了藝術圈對「收藏」、「社群」的看法,任何形式的虛擬事物只要轉化NFT後,就能夠激起搶購與擁有慾望。那麼,一向被稱為「手工業」的表演藝術是否也能如法炮製,又能激發出什麼樣的虛擬創作形式?或許,聊聊我所知道的NFT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希望能讓更多劇場人一起腦力激盪。
數位世界的浩瀚令人著迷,區塊鏈相關技術的發展如今更是進入猛爆性發展階段。今年2月,當我還在探索語音社群平台Clubhouse時,NFT這三個英文字母出現在此的頻率,已經高到無法忽視。
NFT的出現,讓數位藝術終得以因區塊鏈上有了不可逆的交易認證方式,更提升數位藝術交易市場的流通。短短半年大躍進三番,從數位藝術作品交易,開發粉絲經濟,到如今事事都能NFT的大熱潮,甚至延伸到買賣虛擬土地及網域。
維基百科說NFT早在2015即出現,2021年爆紅歸因美國藝術家Beeple以《每天:最初的5000天》將14年來每天的日常作畫拼貼成一件數位作品,透過佳士得拍賣高達6,900萬美元(約19億台幣);Twitter創辦人Jack Dorsey將2006年的第一條推文拍賣出290萬美元(約8,000萬台幣)也引發海嘯式熱議。
藝術家蔡國強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一向熱門,今年首度將100個爆破的瞬間組成一個NFT作品《瞬間的永恆——101 個火藥畫的引爆》,7月份拍得250萬美元(約7,000萬台幣)。
王家衛與拍賣巨頭蘇富比聯手推出的NFT《花樣年華— 一剎那》,內容為電影開拍首日拍攝片段,在線上拍出1,530萬元,長達1分31秒影片中,梁朝偉與張曼玉的關係看起來更像是仙人跳搭檔,而非現今的愛情故事版本。
看出端倪了嗎?在收藏市場中,稀有性、故事性、名人加持、粉絲追隨等關鍵元素造就了高價,彼此也交互影響NFT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