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炳(華彥鈞)(Norman Normal 繪)
特別企畫 Feature Touch the Sound 摸得到的音樂之旅(三) 台灣民歌音樂史中的藝師身影

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

社會文化發展與時代變遷有緊密的關係,不同時代背景的民眾擁有其當地文化薰陶的美學觀、藝術表現力與鑑賞力。傳統社會民眾生活普遍勤儉純樸,一些身障者在處事或行動時會遇到困難,但是有些身障者卻擁有更堅強的毅力與生命力。我們經常思考,為何有些視障者的音樂表現力特別強,不論是歌樂演唱或是器樂演奏,都能有精湛感人的表現,這應該是他們的樂感非常好,並且擁有勤練樂器的耐心、專注力與毅力。本文將分享視障者阿炳(華彥鈞)以胡琴泣訴其悲苦之情懷;陳達、楊秀卿透過彈奏月琴吐露心聲的感人樂章……

悲苦情懷音樂的創作者:阿炳(華彥鈞)

1893年出生的華彥鈞,小名阿炳,父親是音樂素養佳的道士,他從小受到父親嚴格訓練,擅長演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樂器,10幾歲時對民歌、戲曲有濃厚的興趣與愛好,經常向各地民間藝人習藝,更增添了他音樂內涵與深度表現的養分。阿炳天資聰穎,樂感佳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但他也曾經過苦練的階段。父親規範他吹笛時要在手腕上掛著鐵秤砣,訓練腕力;練習二胡與琵琶時,琴弦在手指尖上要刻出痕跡,或磨出水泡才能休息;學擊鼓必須在寒風中擊打石頭,增強力道等。他透過恆心與毅力,日復一日練就一身本事,但在這多才多藝的形象背後,卻有一段淒涼的人生故事。

阿炳身世坎坷,35歲目盲後生活窮困潦倒,又染病於身,只能靠沿街賣藝來維生,他將身世淒苦之情境與感受融入音樂中,演奏出二胡曲《二泉映月》,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名曲,流傳至今仍為音樂界所欣賞與歌頌。阿炳也將當時茶館、酒館、煙館裡聽到的一些新聞趣事,改編成合押韻的歌樂,而受到民眾喜愛,人稱當地最受歡迎的新聞說唱大師。阿炳晚年的音樂中有濃厚的生命情懷,技巧表現出神入化,而受到音樂學術界的重視。他的作品在困苦的生活中大多已散佚,透過學者們的記錄,目前僅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以及《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而這些樂曲都是傳統音樂的經典之作。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音樂小學堂

視障音樂家走唱的好伴侶:樂器與樂感

傳統樂器中,月琴、大廣弦等音色與表現不但引人入勝,也特別容易上手。因此對視障音樂家來說,選擇這些樂器作為伴奏或詮釋的主角,是自然產生的。此外,特殊環境也是視障演奏家活動的溫床,例如恆春地區傳統社會的生活環境,民眾多以務農或漁業為生,工作之餘彈奏月琴唱民歌作為休閒娛樂。就像陳達從小並沒有接受系統性的教育,既不識字也不懂樂譜,但是他的樂感超越一般民眾,不僅無師自通而能流暢地彈奏月琴,還能同時即興唱出自編的歌詞述說故事。

樂感是指對音樂的感知,具體內容包括:節奏感、音程感、旋律感、音色感、音質感、強弱感、力度感與和聲平衡感等等。尤其視障者往往聽力特別好,如果能擁有細膩和豐富的樂感,在接觸到美的音樂時,不僅在心靈上會產生更大的共鳴與回響,還能將內心世界的感受與心聲,透過感人肺腑的音樂傳遞給社會大眾,而產生令人刻骨銘心的音樂篇章。他們不僅能將生命中所經歷的故事,透過歌樂或器樂侃侃而談、細細訴說,並能結合時事創發歌謠或說唱藝術,達到宣揚社會文化與娛樂的效果,因而留下許多經典作品,帶給後人無限的思念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