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

旅美鋼琴家陳函專輯《佛羅倫絲.普萊斯》獲 2026 年葛萊美獎提名

文字|李秋玫
攝影|Zhenwei Liu
官網限定報導  2025/11/22
旅美鋼琴家陳函 (Zhenwei Liu 攝 陳函 提供)

台灣鋼琴家陳函的最新鋼琴協奏曲錄音作品《佛羅倫絲.普萊斯》於 2025 年正式發行後,從超過 200 張報名專輯中脫穎而出,入圍2006年第 68 屆葛萊美獎「最佳古典器樂獨奏」(Best Classical Instrumental Solo)。消息公布當下,指揮第一時間打電話告知,他在電話裡難以置信地喊出:「怎麼可能!」

此次的入圍,帶有雙重意義:一來可能是台灣演奏家在樂器演奏項目中暌違多年的入圍殊榮,其次則是其演繹的是美國第一位非裔女性鋼琴家與作曲家佛羅倫絲.普萊斯(Florence Price,1887-1953)的作品。這首協奏曲曾長期失傳,直至 2009 年才在普萊斯舊居中重新被發現。陳函的詮釋讓這部作品重新被世界聽見,也再次喚回人們對普萊斯的注意。

陳函出生於台中,母親是一位鋼琴老師,由於身邊的玩伴都是鋼琴學生,所以彈鋼琴似乎是命中注定。由於他的母親原本期待走音樂之路,但被外公阻止,但因母親對茱莉亞學院的憧憬由來已久,甚至將父母親的「蜜月」行程安排在紐約,參加 ESL英文課程,並租借茱莉亞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的宿舍作為住宿地點。

由於父親經商,陳函念完國小一年級便舉家移居上海,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初中和高中讀書。隨後陳函考入紐約的茱莉亞學院,並於該校完成了大學與碩士學位。問他是否一定得進茱利亞?他笑著直接回答:「必須的!從一出生開始就決定了!」

《佛羅倫絲.普萊斯》專輯封面。(陳函 提供)
當代馬戲在柏林廣告圖片

之後,他繼續深造,前往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取得研究生文憑(graduate diploma)。目前則在正在紐約城市大學研究院(CUNY Graduate Center)攻讀博士學位。

陳函曾師事多位名師,包括 Yoheved Kaplinsky、Wha Kyung Byun 與 Ursula Oppens,並於國際舞台屢獲肯定:2013 年獲中國國際鋼琴大賽金牌、2018 年為 Honens 國際鋼琴大賽得主之一。在古典浪漫曲目上表現出色之餘,他對當代音樂抱持強烈熱情,從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到塞繆爾.巴伯(Samuel Barber)皆為他常演的作曲家。他笑說母親曾因他聽鋼琴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彈皮耶.布列(Pierre Boulez)而喊「你在聽什麼東西?可以把它關掉嗎?太吵了!」但他卻因此受到鼓舞,心想:「天啊!這就是我要彈的!」

陳函在 Naxos 唱片公司共發行了4張個人專輯,收錄了李斯特(Franz Liszt)、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湯瑪斯.阿德斯(Thomas Adès)以及李給替(György Ligeti)等人作品。今年成為葛萊美獎的投票會員。由於「最佳古典器樂獨奏」這個獎項現在是獨奏曲與協奏曲合併的項目,若最終獲獎,獎項將頒給獨奏者陳函與該專輯的指揮家。

Authors

作者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