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期間的戶外演出《Maybe Tomorrow》。(WSD 2025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與時俱進、實踐永續 創造「明日的遺產」

訪2025世界劇場設計展專案總監賈姬.喬治

2025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WSD 2025)於10月18日至25日在中東文化之都沙迦(Sharjah)拉開帷幕。本屆展覽不僅是4年一度的全球劇場盛事,更是一場對劇場設計語言、科技趨勢與永續責任的深度審視。

趁此機會,本刊特地訪問到2025 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專案總監賈姬.喬治(Jacqui Georg)。在訪問中,她說明了本屆WSD部分獎項調整的考量,也分享了在中東氣候下推動永續實踐的挑戰與承諾,以及如何透過與 Goumbook 合作種植紅樹林,將碳排放抵銷納入全球活動規劃中。面對強大的AI數位浪潮,她表示「當前表演設計界的科技變化既是禮物,也是挑戰。」而今年WSD的主題「明日的遺產」,「正是對這種張力的回應。」

2025 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專案總監賈姬.喬治。(WSD 2025 提供)

Q:本屆 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部分獎項類別有進行微調,包含「空間與物件設計」、「影像與投影設計」,並移除「 另類」類別。請問今年微調獎項類別,背後的主要考量有哪些?

A我花了很多時間聆聽歷屆創作者與觀眾的回饋——了解哪些部分運作良好,哪些仍有改進空間。今年顧問委員會在展覽與競賽的規劃上也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建議。

對我而言,專案總監這個角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思考展覽如何同時服務兩種觀眾:一是熟悉「OISTAT國際劇場組織」與「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的資深設計師,二是第一次接觸這個平台的新創作者。關鍵在於「可近性、包容性與當代相關性」,讓整體體驗對所有人都開放且具有意義。

此外,設計領域的語言與文化也不斷演變。隨著表演設計的發展,我們使用的術語也該與時俱進。舉例來說,許多優秀的影像設計師如今不再自稱「投影師」,因為這項媒介早已超越傳統投影的範疇——而是關於內容創作、互動性與全新的敘事形式。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
頒獎典禮現場,OISTAT總監魏琬容頒「影像與投影設計」首獎給台灣設計師李國漢。(OISTAT 提供)

Q:今年WSD在沙迦舉行,從早期籌備到活動執行共花了多長時間?今年的籌劃與以往有何不同?有哪些重點值得期待?

A自從沙迦表演藝術學院(Sharjah Performing Arts Academy,SPAA)獲選為主辦單位開始,我們就著手籌備,至今已超過3年半。整個過程的步調隨階段不同而調整,大約18個月前團隊擴編,也正是在那時,籌備工作正式進入密集階段。

每一屆的策劃方式都會因舉辦地點而異,因此難以直接比較。主辦單位的角色極為關鍵,也正因如此,「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不同於布拉格劇場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PQ)有固定模式的活動——每一次都是嶄新的在地體驗。

我非常希望參與者能走訪這一次「世界劇場設計展」的各個展演地點。例如「TAC 劇場建築國際競圖」(Theatr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TAC)於奧拜德.阿爾沙姆西之家(Bait Obaid Al Shamsi(註1)舉辦,這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場域,能讓人真切感受沙迦的在地氛圍。

「 劇場創新發明獎 ( Technical Invention Prize,TIP ) 」則於沙迦研究技術與創新園區(Sharjah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ark, SRTI Park,SRTIP )舉行,又展現完全不同的面貌。今年還有一些非常精采的演出,其中《或許是最後一天》(The Last Day…Perhaps)尤其特別——這是一齣探討單獨監禁的劇作,整個表演與設計都在僅兩平方公尺的空間中完成。

此外,我也期待兩場主題演講為「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帶來全新觀點。阿曼達.巴蒂斯塔(Armanda Baptists)(註2)將探討如何將無人機融入表演,使其成為創作的一部分,而非外在的技術元素。

2025 WSD主辦單位沙迦表演藝術學院外觀。(OISTAT 提供)

Q:OISTAT 與 WSD 一向重視永續發展。今年在籌備過程中,有特別強調哪些永續面向?又是如何具體實踐的?

A我們並不完美,在中東這樣的氣候下實踐永續確實困難,但我們努力讓永續理念滲入各個層面。

要舉辦一場全球性活動,就必須思考航空旅行帶來的碳排,因此我們與 Goumbook永續發展諮詢公司合作,共同響應阿聯的紅樹林種植計畫,每買一張票券,將會種下一顆樹,因為紅樹林是一種極佳的碳吸收植物。

我們的週邊商品也採用永續材質:T 恤與帽子以回收塑膠瓶製成,環保杯使用小麥胚芽,識別證則可直接種植成植物。

在節目設計上,我們更希望創造長遠影響。例如推出《阿拉伯語劇場綠皮書》,舉辦永續燈光設計論壇,並設立由劇場設計師伊莫金.羅斯(Imogen Ross)主持的「綠色對話咖啡館」,讓專業者交流經驗。

當然一定還有許多改進空間,但我們已經邁出第一步,並持續學習、共同思考未來如何做得更好。

「TAC 劇場建築國際競圖」展覽地——奧拜德.阿爾沙姆西之家。(OISTAT 提供)

Q:您對 OISTAT 與 WSD 的未來發展有何願景與期望?

A我希望看到更廣泛的全球代表性,也希望能有更多資源支持創作者、藝術家與設計師齊聚一堂。

我們正處於充滿挑戰的時代,而設計師與表演藝術在塑造人們的感知、情感與世界連結上,扮演著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

「劇場創新發明獎」於沙迦研究技術與創新園區舉行。(OISTAT 提供)
右邊WSD名牌為可以用來種植物的種子紙。(OISTAT 提供)

Q:您認為有哪些全球劇場科技的趨勢值得關注,並可能影響未來的發展?

A當前表演設計界的科技變化既是禮物,也是挑戰。今年的主題「明日的遺產」(Tomorrow’s Heritage)正是對這種張力的回應。

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例,這個國家以驚人速度推動創新與發展,同時仍尊重並擁抱自身的文化與傳統。

數位轉型對所有產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契機,劇場也不例外。我個人非常支持人工智慧(AI),因為它能將我們的創作與想像力推向更高層次。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讓 ChatGPT 替我們畫設計圖或寫貼文;但若能善用並理解其潛力,它將成為極具力量的創意夥伴。

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的演出片段。(WSD 2025 提供)

註:

  1. 奧拜德.阿爾沙姆西之家位於阿聯酋沙迦心臟地帶,是一座可追溯至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的傳統阿拉伯宅邸,坐落在沙迦歷史區 Al Shuwaiheen 內,鄰近著名的藝術區(Arts Area)與沙迦藝術博物館(Sharjah Art Museum)。這棟建築原是當地著名商人 奧拜德.阿爾沙姆西的私人宅邸,後來由沙迦藝術基金會(Sharjah Art Foundation, SAF)修復與管理,現為藝術家駐村、展覽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自 1990 年代起,奧拜德.阿爾沙姆西之家成為沙迦雙年展(Sharjah Art Biennial)的重要展出場域之一,常舉辦國際當代藝術家展覽、表演與論壇。
  2. 阿曼達.巴蒂斯塔為HQ Worldwide Shows 的創意總監,在阿聯酋工作已超過 14 年,致力於在策略、故事敘事和設計的交匯點上發揮所長。她的工作倡導沉浸式故事敘事和跨文化協作,運用設計與技術來打造啟發驚奇並建立持久連結的體驗。她參與的知名項目包括阿布達比 teamLab Phenomena 展館(teamLab Phenomena Abu Dhabi)及 Miral x Disney 合作項目。

賈姬.喬治(Jacqui Georg

2025 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專案總監,在舞台與製作管理領域已有 25 年工作經驗,主要專注於音樂與戲劇學院的專業訓練,曾在多所音樂與戲劇學院任教。曾是沙迦表演藝術學院(Sharjah Performing Arts Academy)高層領導團隊一員,負責設計並推行表演與製作藝術訓練課程。她曾與威爾斯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Wales)、英國國家青年劇院(National Youth Theatre of Great Britain)及 Shared Experience 劇團合作。亦曾在英國各地巡演,並參與過上海世博會、柏林藝術節(Berliner Festspiele)等。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11/11 ~ 2026/02/11
Authors

作者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