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宗
-
紐約
疫後衝擊爆發,許多劇團及場館裁員、減少演出
2008年的金融海嘯給美國古典樂壇帶來一波盤整,COVID-19看來對劇場界也有同樣的衝擊。過去幾個月來,全美各地不斷傳出劇團及場館裁員和減少演出的消息,讓人驚覺,疫情之後的復甦,其實才是痛苦的開始。 布魯克林音樂學院裁員13%,今年秋天的「下一波藝術節」只有7檔節目(2019年有16檔);公共劇院(The Public Theater)取消Under The Radar Festival,裁員19%;The Shed年度預算也刪節了裁一半;Signature劇院取消秋季演出;肯塔基州的Humana戲劇節結束;洛杉磯Mark Taper劇場和芝加哥Lookingglass劇團暫停;奧瑞岡的莎士比亞藝術節新季只有5個製作(2019季有11個)。上面這都還只是有全國知名度的,其他地區性的團體就更多了。據《美國戲劇》雜誌調查有40個劇團熄燈,《紐約時報》則統計出有72個最大的非營利劇團演出總量減少二成。 劇場界的難關有些原因是眾所皆知的,像是人事及製作成本增加,對藝術的慈善捐款減少,傳統上最穩固的購票觀眾(Subscribers)人數下降,愈來愈容易取得的家庭娛樂(如串流平台和電玩)降低人出門的意願,占劇場觀眾大宗的銀髮族對密閉場所的恐懼等。有些原因則似乎自相矛盾,例如有的劇團說觀眾只想看輕鬆的、喜劇的、熟悉的劇碼,有的劇團則是說新創的、多元文化、有社會批判意識的戲才造成話題引人上門。 不過大部分人都同意,疫情或許有雪上加霜的效果,但並非打擊劇場的主因,這些問題早就存在,只是在隔離期間,演出停擺,成本大大減輕,加上政府的援助,讓財務炸彈延遲引爆。現在因為要「恢復正常的運作」,才不得不面對。
-
紐約
百老匯上個劇季盈收破紀錄 年輕族群與本地客比例創新高
從整體層面來看,百老匯是前所未有的繁榮,二○一六╱一七季度觀眾人數不減,而總盈收仍然增加5.5%。根據百老匯業界的宣傳遊說機構「百老匯聯盟」針對觀眾的最新一次調查,本季度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年輕觀眾與紐約本地觀眾的大幅增加,很多人都認為這與音樂劇《漢彌頓》有關,這齣戲不僅被視為百老匯史上劃時代之作,也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以致連紐約人也不能逃避這個熱潮。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愛樂找「家」路迢迢 音樂廳重建計畫打掉重練
如何改進紐約愛樂固定使用的音樂廳的音響效果,是個糾纏過去廿年領導階層的難題,之前二○一五年提出的規劃是由娛樂大亨葛芬捐款資助整修音樂廳,但新任紐愛總裁黛博拉.博達一回鍋就出招,宣布全新計畫,將保留原本林肯中心音樂廳的外觀,但裡面全部重建。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千人共襄盛舉 酷熱下演出《公共場域》
《公共場域》是林肯中心「莫札特再現」音樂節今年慶祝五十周年特別策劃的節目,該曲是作曲家郎大衛的千人無伴奏合唱作品,邀請了來自紐約市五區(曼哈頓、布魯克林、皇后、布朗士、史泰登島)的自願參加者,在紐約今年最濕熱的這天,共襄盛舉一同演出,現場更吸引了近兩千人聆賞,氣氛熱烈。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當董事會遇上藝術家 財務經營與藝術發展的兩難習題
美國的藝術團體主要靠私人贊助,所以善於募款並能監督財務的董事會,是一個團體能否長期營運的關鍵。但最近紐約發生的兩個事件:卡內基廳董事會主席與總監的衝突,還有哥譚小歌劇團的被迫解散,讓人體會到藝術的發展與團體的長治久安之間,要拿捏適宜的分寸真的不容易。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欣賞藝術大調查 有沒有伴很有差!
最近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作了一項調查,以了解美國人欣賞藝術的習慣與態度,以便在藝術參與度低迷的現下,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調查結果顯示,「社交」仍是重要的參與原因,而不參與的原因除了票價貴、地點遠,另有「找不到伴」這個理由。說不定以後可企畫讓觀眾透過約會公司或社群網站「揪伴」看表演,以提升觀眾進場意願?!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藝術表演帶動發展 布魯克林窮區大翻身
在廿世紀前曾一度是全美第三大城市的布魯克林,在歸劃入大紐約市後,光采就被曼哈頓給蓋過,沒想到在進入廿一世紀後又再度蓬勃,而其過程走的也是紐約市地產由衰而盛的老路:因為住不起高級地段而來的藝術家,給當地帶來藝術的光環,引來追求時髦的人,重新開發起原來窮哈哈的地段。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勞資爭議引爆 大都會歌劇院新季險些開天窗
這個夏天紐約歌劇圈不平靜,因為首屈一指的大都會歌劇院爆發勞資爭議,院方打算減薪,工會當然不從,於是隔空透過媒體互批放話,看不出溝通誠意。眼看新樂季即將來臨,樂迷也深恐重演一九八○年因勞資爭議停止演出的尷尬狀況。所幸雙方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利於解決問題,終於達成協議,解除了歌劇院開天窗的危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國際篇之美國
藝術與社區共創雙贏
紐約有不少地區都是讓藝術家帶旺的,SOHO蘇荷藝術圈就是顯例。但也因此房地產價格高漲,當初進駐的窮藝術家只好另遷他地。少有兩全其美的是「四街藝術區」,這是以知名的辣媽媽(LA MAMA)實驗劇場為中心發展起來的,當初也是劇團進駐破舊空樓,後來再向政府租房,接著大小藝文團體循例進駐,也改變了東村的風貌。過了四十年,才成立了「四街藝術區」,集眾人之力爭取自身權益,以一塊錢向政府買下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