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紐約歌劇圈不平靜,因為首屈一指的大都會歌劇院爆發勞資爭議,院方打算減薪,工會當然不從,於是隔空透過媒體互批放話,看不出溝通誠意。眼看新樂季即將來臨,樂迷也深恐重演一九八○年因勞資爭議停止演出的尷尬狀況。所幸雙方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利於解決問題,終於達成協議,解除了歌劇院開天窗的危機。
大都會歌劇院搬進林肯中心以來,已經發生過兩次勞資糾紛停止演出,分別在一九六九和一九八○年。二○一四年會不會成為第三次,是這個夏天樂壇和觀眾最關切的劇情。
大都會旗下共有十六個工會,其中十五個合約都在七月底到期。合約談判向來是風緊雲捲戰雲密佈,今年似乎尤為緊張,這是大都會經理葛伯(Peter Gelb)首次主持大局,而他提出的條件,是大都會財務吃緊,要求減薪16%。
勞資都在媒體放話打公關戰
葛伯指出,二○一二年度的總開支,達到三億兩千七百萬美元,而票房、募款和其他收入加起來,留下的是三百萬元的赤字,不開始控制開銷,長久下來一定無以為繼。根據他的計算,這三億多預算裡,薪資占了三分之二,因此這是必得刪減的一部分。
面對這個16%的目標,工會自然是覺得獅子大開口,於是他們提出另一套的數字計算方式。他們說前任經理Joseph Volpe臨走前(2006)的預算是兩億九百萬元,葛伯不到十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因何而來?有沒有不需要的浪費?劇院應該徹底檢查一番。工會更把矛頭指向葛伯引以為傲的新製作,指其數目由每季四個增加到六個,是否適當?未來新製作錢該怎麼花,工會也要參與決策。
一直到談判正式開始前,兩方都高調地在媒體放話,似乎在打公關戰,但其效果只是讓外人覺得兩方都是自說自話,沒有溝通的誠意。
可以看出來的是,大都會確實面對一個危機,那就是觀眾下跌。根據院方的數字,葛伯任內的觀眾數在二○○八/○九季度達到88%,創下近年來高峰,只後就節節下跌,二○一二季度只有79%。票房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在十年間從38%下跌到27%。
但是下跌的原因為何,那就見仁見智了。葛伯說是因為大環境不利於歌劇,整體觀眾群流失。大都會極受歡迎的電影院歌劇轉播,至少在大紐約地區,瓜分了觀眾:年紀大的觀眾,圖方便去電影院看實況轉播,而少或完全停止進歌劇院。
工會則是歸咎葛伯,說他的新製作不合觀眾口味,花了大錢不能引人上門,才是最應該檢討之處。工會甚至製作一個統計圖表,羅列他各個歌劇製作的觀眾數。
口水戰休兵終於達成協議
大都會十六個工會,人數最多、勢力也最龐大的是樂團、合唱團和後台。葛伯提出的減薪方案,並非是降低固定薪資,而是透過對工作規定的調整,減低加班費的給付。這個方法主要影響的是樂團和合唱團,反抗最力的,自然是他們。
院方指出合唱團員平均薪水廿萬元的數字,其實不算少。但這是一個無法比較的數字,因為大都會是全世界演出最頻繁的歌劇院之一,每季從九月底到五月,大多數時間每週七場(週六兩場,週日不演),總場次超過兩百場,劇碼通常有廿五個,而且每晚不同,其合唱團員和管絃樂手的負荷遠重於美國任何劇團甚多。當然,就算減了16%,他們也不至於落入貧民戶,這是為什麼一般大眾對他們並沒有太多同情。
另一方面,葛伯一副「錯不在我」的態度,也叫人難以消受。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歌劇院經理,他竟然把這個藝術比作是「恐龍」,彷彿只有死路一條,讓人不得不質疑,他為何還要做這個工作?
看來兩方都了解,他們之前的口水戰,折損了外界的同情,所以暫時休兵,工會接受院方提出的聯邦調停人,院方也不再提要停工不讓員工來上班。一九六九年休演三個月,季票持有人流失兩成;一九八○年工潮後,花了四年票房才回復。前例殷殷,沒人願意變成讓大都會沉淪的罪人。加上近年古典樂壇勞資糾紛,下場都是兩敗俱傷。所幸最新消息出爐,大都會已經與樂團和合唱團達成協議,解決這場勞資糾紛,樂迷終於可以放下一顆心,歡喜期待在九月廿二日新樂季開始那天,看戲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