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Ching Juan
-
焦點專題 Focus
離開排練場的編舞家
離開排練場的編舞家,想要去哪裡?想編出什麼樣的作品?能冒多大風險,花多少氣力,去理解他者?想回答什麼問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本期嘗試跟隨三位編舞家的腳步與布拉瑞揚走進山,和陳武康跨越東南亞諸國模糊動盪的邊界,隨何曉玫穿越民俗祭典的人神界線在這些廣闊、陌生的田野中,試圖接近他們的追尋,捕獲一些意義。 離開而後重返的編舞家,「身體」作為他們最重要也最艱困的田野,是否依此產生質變仍是未知,但或許詩人T.S.艾略特會對此些漫長征途如此說道:「我們不該停止探索,我們所有的探索最終將回到我們的起點,並第一次了解這個地方。」
-
焦點專題 Focus
布拉瑞揚 在他人部落中 認真學歌
二○一七年年底,部落巡演到布農族的南投羅娜部落勘查演出地點,布拉瑞揚意外撞見羅娜薪傳音樂團的每週固定練唱,離開山後,唱著Pasibutbut等古調的耆老的身影與聲音仍脹滿腦中,像多年前那晚腦中質問自我的多重聲部,讓他決定帶著十一名舞者走回山中,創作《路吶》。他們跟隨耆老學歌,發現「唱歌跳舞」完全不再容易,田野蹲得深了,精神進入歌裡了,他很難無視歌曲背後的意涵與族人護衛自己傳統的心意
-
焦點專題 Focus
陳武康 東南亞之旅 傳統與身體的撞激
再怎麼「乾淨」,也避不掉文化的痕跡。或許是東南亞古典舞種種的文化內涵讓他看到更廣的世界,也或許是從他者身上照望到自身,到東南亞走一遭後,陳武康覺得自己「打更開了」,也漸漸地不再掙扎與執著:「我現在覺得,如果把傳統理解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種身體經驗的歷史,那即便我周遭的文化,跟我喜歡的東西,可能不是同一件事,但當興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那些養分也會留在我的身體裡面,就也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
焦點專題 Focus
何曉玫 壁虎之眼 穿透信仰文化背後的生命
「你看,三太子穿溜冰鞋、土地公把雷射光裝在頭上、白沙屯遶境有GPS定位廟會的陣頭日新月異,彈性地包容著時代的轉變,台灣人好能接受這樣的融合,對他們來說這是創意、是舞台。」何曉玫觀察,台灣人的彈性除了在形式上,也表現在陣頭、神將的精神上,表演者神/人狀態的瞬間切換,「神跟人的界線好自由,走得時候很搖擺,是神,停下來表情馬上轉變了,又回到自己。」
-
專題 獨立劇場製作人
孫平 從女兒學習了解未來的劇場觀眾
從製作人、翻譯、國際巡演經理孫平為各階段的自己規劃不同工作角色和內容,盡可能觸及劇場製作的不同面向,理性有條理地建構自己的製作人視野;但她同時是個擁有四歲女兒的媽媽,陪伴家人也是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緊密工作十一年後,她決定暫緩腳步,讓自己有時間充電,也從孩子身上放眼望去,這新的一代人未來將成為怎樣的劇場觀眾?他們對劇場會有哪些我們不曾想像過的期待和需求?
-
專題 獨立劇場製作人
陳汗青 能夠隨時離開,才知道多真心喜愛
台日混血、劇場人暱稱「鬼子」的陳汗青,大學跳了四年街舞,喜愛表演但也想在表藝界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工作,養活自己也盡可能地靠近熱愛的舞台,於是踏上了製作人的道路,迄今已經十年,如今的他,已是獨當一面的製作人,業務範疇廣泛得令人吃驚。但在熱愛的背後,他也說:「我給自己隨時離開的選項,才能發現自己有多麼真心喜愛正在做的事。」
-
專題 獨立劇場製作人
王詩琪 那時,我忙到腦缺氧
人稱「阿草」的王詩琪,是自由接案的劇場製作人,但也是表演藝術圈中標準的「斜槓青年」。大學唸的是新聞,縱身跳進熱愛的劇場,輾轉在大大小小劇團擔任各類職位磨練技藝,研究所專攻劇本寫作,多年來累積不少個人創作,更多時候她以製作職在業界闖蕩。經過瘋忙到「腦缺氧」、「無法閱讀文字」的二○一七年,她放下劇場,找一份穩定給薪的工作,但她也說:「我試著一部分仍踏在劇場,但也積極跨足其他圈子,不想把任一塊從人生中切割出去。」
-
專題
藝術行政 這樣過日子
這群人熱愛表演藝術。愛到即使不創作也不登台,也能對自己角色的低調不張揚樂在其中。身形隱藏在舞台以外的任何地方,或是指揮若定、或是體貼周到、或是鉅細靡遺、或是精於協調。 他們有老闆的腦,秘書的心,對藝術家的照顧近乎保母,守護創作團隊勝於麥田捕手。面對公家機關,他們的斡旋溝通與耐心毅力奇高。面對觀眾市場,他們戮力開路、找路,通往更多潛在人口 這群人想必非常愛表演藝術,他們普遍不被看見,忙起來管不了一例一休勞動基本法,甚至管不了一天只有廿四小時,卻總在暗中兀自發光,成了創造藝術的人們身後,一盞盞可隨時通訊返還、請求支援的小燈塔!
-
專題 「創作社」行政總監
李慧娜 溫柔的走索者
在創作社演出的外場,常常可以看到李慧娜忙裡忙外的身影,但無論多忙,她也鮮少露出焦慮神色,總是露出親切的微笑。很難想像,她不時在為製作的資金缺口傷腦筋,就這麼扛著劇團、走著鋼索,一路過來廿一年,「做我們這行,都捨不得錯過好玩的事,即使過程中很煩躁、很繁瑣,但每次大家彼此激盪創意,真的很有樂趣。但,好玩之外怎麼存活?問題總是這樣來來去去。」李慧娜依然笑著說
-
專題 音樂會製作人
杜莎拉 把行政事務串成音符的幕後演奏家
帶著百人樂團在歐陸一日一站地移動巡演、打理細節繁複的歌劇製作、規劃執行卅小時不停電的樂團跨年活動這都是個頭嬌小的杜莎拉參與過的難忘經驗,「我的工作就是讓藝術家能順遂地站上舞台,舞台燈三閃三亮,我的工作就暫時結束了。如果沒有任何事情發生,沒有任何問題產生,那就是最安心最開心也最享受的時候。」杜莎拉就像演奏家,樂團遇到的難題是她的樂譜,愈難的題目愈冷靜細心演奏,把「人」與「事」串成樂章。
-
專題 獨立劇場製作人
吳季娟 劇場人的地球塔台領航員
從小團隊的製作到官辦的藝術節,各式各樣展演都可見吳季娟幕後操盤,蓬鬆長髮和溫暖笑容讓人遠遠就能認出。「我希望自己像水,無論怎樣的創作類型和要求都能配合,也希望能讓身邊這群年輕製作在合作過程中逐漸獨當一面,成為他們所期待的角色,像我一樣去陪伴更多的創作者。」吳季娟就像留守地球的領航員,陪伴著藝術工作者,為他們的宇宙飛行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