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咖啡館
走過許多國家看過各式咖啡館,這座距離最近城鎮至少約三小時車程幾近孤絕忘世的沙漠咖啡館最叫人動心;我遙望遠處偶爾才有人車經過的筆直公路,四望無際,往北可通土耳其伊斯坦堡,往西是地中海,往南直下約旦,往東是伊拉克,也是進入巴格達重要門戶這裡大概是我最接近巴格達的地方
走過許多國家看過各式咖啡館,這座距離最近城鎮至少約三小時車程幾近孤絕忘世的沙漠咖啡館最叫人動心;我遙望遠處偶爾才有人車經過的筆直公路,四望無際,往北可通土耳其伊斯坦堡,往西是地中海,往南直下約旦,往東是伊拉克,也是進入巴格達重要門戶這裡大概是我最接近巴格達的地方
連續多年贊助表演藝術活動的台灣賓士,除了在造車工藝精湛過人穩居車業龍頭之外,更在產業中對藝文領域的支持是遙遙領先群雄,其中最大的背後推手,正是台灣賓士總裁葛福睿(Wolgram B. Geisler),他前瞻性的眼光,讓每一次賓士的藝術出擊,都華美而驚豔,一如其車。
如同作曲家可以利用電腦軟體寫曲創作,現在也有編舞軟體,讓編舞家在螢幕上先行馳騁奔騰創意!利用電腦可以一再試錯的方便性與超越人體限度的肢體設定,編舞家可以嘗試各種動作的可能,也打破身體的慣性思考──先讓軟體中的舞者發展肢體動作,再讓現實中的舞者演練修正,不僅省時,電腦舞者也可能現身舞台,在演出時展現編舞者的創思過程。
《驚豔顧爾德》一方面探討顧爾德「死後暢銷」是怎麼來的?哪些要素造就了這個獨特現象?另一方面,作者爬梳了非常細密的資料,從顧爾德的家庭背景、師承、音樂生涯發展到情感生活與種種怪異行為,充實了如此龐大的篇幅,若是對顧爾德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這本讀下去,應該相當有飽滿感。
八月份有五部華語電影上映,三部台灣片、兩部中國片,各自展現了多元的風格與代表性,可看到華語電影的全新風貌。
許多因為被評估沒市場、或是實在很另類到驚人的片子,沒機會到大螢幕放映,卻可能還是會以DVD發行,這時就是影迷撿寶的機會了!這回介紹的幾片DVD,就是值得一看的「遺珠」不一定好看,但一定令你難忘!
華人的表現、華人的文化,近來已成為世界上的顯學,不只是政治經濟的崛起,在藝術領域中,也一樣令人矚目。透過收錄了十六位華人音樂家作品的《黃潮》,與記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及「蒙古族長調民歌」等名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之藝術的《瑰寶》,可以一次瀏覽華人音樂藝術的經典之美。
漲!漲!漲!無論是油價、電價、菜價...各種民生用品的價格不段攀升,讓人們在買東西的時候,都不禁要多看標價兩眼。而離「民生必需」最遠的表演藝術產業,自然也難逃此劫,多檔演出皆因售票狀況不佳而宣告停演。但是這個現象只是受這陣子不景氣的影響而產生的短期陣痛?還是長久以來所積累而成的問題?藝術經紀公司與表演團隊又該如何因應?而他們又期待政府如何出手?本期的焦點專題,就是針對以上的問題,為各位讀者全面的剖析。 雖然在一片漲聲之中,表演藝術界氣氛低迷,但令人欣慰的是邁入第十屆的台北藝術節,經過多次組織變革與定位調整後,終於,今年的策展方向上回歸藝術層面考量,其所挑選的十檔國內外節目,均說是可圈可點,令人期待。其中,以崛起於上個世紀六○年代的意象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作品首度訪台,最讓觀眾引頸企盼。在經過將近半個世紀後,我們終於得以親炙大師丰采。對東方文化有濃厚興趣的羅伯.威爾森,近來頻繁和台灣進行跨文化交流,明年更將由兩廳院製作,與台灣京劇界第一名角魏海敏合作《歐蘭朵》,本刊將有第一手的深入追蹤報導。 另外,香港劇場導演胡恩威分別以佛教和建築入戲的《華嚴經》、《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來自智利的電影劇場改編自文學的《黑暗裡有光》,都是台灣觀眾陌生,但策展人眼中值得「Bravo」的作品。或許一如策展人所說,藝術節的經營和操作是最容易的,因為永遠可以找到很棒的節目,但如何在已經擁有多元創意,很好的創作能力和藝術產出的台北,打造一個兼具美學品味與城市特色的藝術節,確實是一大挑戰。 打造屬於台灣的表演藝術品牌,兩廳院的旗艦計畫首部曲《黑鬚馬偕福爾摩沙信簡》即將於十一月隆重登場,本刊將陸續推出系列報導,為讀者揭開這部重量級製作的台前幕後。本期專訪音樂顧問朱蕙心,暢談以她累積長達十餘年的豐厚音樂資歷,如何在這部以台語演唱為主的歌劇中,在歌者和指揮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強梁?五月底,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貝多芬」的現代作曲大師,高齡七十五歲的克里斯多夫.潘德瑞茨基首度到台灣親自指揮NSO,本刊
真功夫要長的時候,肝與腎的負擔能力,就需要加強。戴朝南一個月的薪水大約三千多新台幣,全拿去買新鮮牛肉和馬師傅自己配的補腎丸(俗稱大力丸),我是個窮光蛋學生,學費都快繳不上了,那來的錢補身子?每天看他吃一把大力丸,生嚼著,口角流出藥香味,我就只能拼命地調息,吸空氣,大氣裡有大自然的精華吧!
在這個一切都必須記錄、存檔、渲染個人才能的時代,「出版錄音」成了現代演奏家必行之路。雖然現場音樂會,比起錄音室裡的錄音,不只有著自由和自然發生的感受,而且也能散發出比較大方寬闊的氣息,可是,偶發狀況、雜音讓人無法掌控。而音樂廳自然的殘響,還是錄音的最佳選擇,雖然,當音樂家們必須為被錄下來音樂的完美度憂慮時,自然而然彈奏的藝術性投射,絕對會因此而被抑制
在相較上比較正義的社會,人們可以單單選擇音樂,音樂自會將它內涵的人道精神發揚光大。可是在不義的世代中,樂器與槍彈必得並存。因為在藝術之上,還有生為人必須有的自由、平權、尊嚴,人道主義在不義的世代,絕對有比藝術更高的價值。
我非常幸運,生命中有很多的貴人! 生命中第一個貴人是我的母親,猶記得大約是在升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愛唱歌的母親開始讓我跟她的上司夫人學鋼琴,也就在那一年的八月,母親帶著我和哥哥在附近的一所天主堂受洗,並邀請我的鋼琴啟蒙老師擔任我的教母;母親的上司,自然也就成為哥哥的教父。教父母在當時都是音樂界的名人,但我跟教母老師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從未聽她說過一句重話。每個禮拜上課前,她一定會先倒一杯果汁讓我提神,使我能在愉快的心情中學習彈琴。教學中,她最注重的就是姿勢及放鬆,到現在我仍舊印象深刻的,是老師扶著或提著我的手臂,提醒我要放鬆。彈鋼琴至今,從來沒有肩膀或脖子酸痛的問題,我想就是當時的基礎打得好! 遇到好老師,讓我立下當老師的志向 小學五、六年級時,我遇到一位好老師。他是我的導師,除了非常愛學生外,更鼓勵我們要誠實為人。他的教導方式是「說實話絕對不處罰」!因而我學會注重自己的品格,也在當時立下此生的志向,決定這輩子要當老師。這位影響我一生的人,當然正是我生命中的重要貴人。 民國五十八年時,光仁中學成立音樂班,我在教母老師的鼓勵下報考,沒想到居然上榜。身為第一屆學生,班上同學高手林立,如劉慧謹、曾素芝、楊明慧、許靜心等,皆為現在音樂界知名人物。但剛進中學的我程度不算好,尤其因為從未受過「聽寫」訓練,以至於跟不上同學,母親在擔憂之下只好求助於我的鋼琴老師幫忙。同時擔任班上「音樂基礎訓練」的老師,答應母親會「特別幫劉瓊淑加強」。一年下來我確實跟上了同學的進度,也在他紮實的訓練中打穩節奏、音感的根基。 幫助我打底的,還有初中後來跟隨的鋼琴老師林橋。這位堪稱為李斯特弟子的鋼琴家,耐心地將巴赫創意曲、舒伯特即興曲一首一首地教導我,不會像現在為了應付音樂班考試而速食化的鋼琴教學,也沒有一首是隨意略過的。然而我對鋼琴也曾經失去過興趣,直到高中時遇到另一位老師後,才重拾熱忱。受到老師的肯定及看重,我開始挑戰大曲子。在每年的學生成果發表會中彈奏,讓我慢慢找回熱忱。另外,我也感謝進大學之前的鋼琴陳老師,給了我很多音樂上的概念及務實的技巧與彈奏法,讓我覺得學習鋼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光仁中學的六年,有訓導主任督導我們的品格、有英文老師幫全班打穩基礎、有教務主任的輔
兩廳院「藝像台灣」系列,在舞蹈部分推出了「台灣舞蹈煉金篇」,徵集了八組十位才華洋溢的編舞家,包括孫梲泰、魏光慶、陳武康與葉名樺、黃懷德、蘇詩堅、賴韋君與田孝慈、林向秀、賀連華,兩個週末的演出,讓你看到當代台灣舞蹈的耀眼「金」活力。
曾為Ballet West及Utah Ballet舞團首席舞者,被編舞家林懷民讚為「台灣有史以來最好的芭蕾伶娜」的吳青口岑,將率領台北皇家芭蕾舞團與母親創辦的蘇淑慧芭蕾舞團,編創全本芭蕾舞劇《海盜》,這是台灣舞團首次演出該齣舞劇,將集結四十五位芭蕾舞者傾力獻演。
李清照私人劇團編導魚果的新作《阿姨》,直探「人妖」議題,一種既非男也非女,既非同性戀也非異性戀的的性別模糊、身體交界。他說,劇中角色不斷為自己的性別和面貌,翻迭製造出新的定義:男人與女人的皮相、陽剛和娘娘腔的力道、青春與衰老的樣貌,藉此凸顯各種框架的局限性。
「恐怖主義離我們的距離到底有多近?」西班牙拉夫拉劇團藝術總監亞歷克斯.奧雷如是問,以天馬行空創意、充滿感官衝擊為特色的該團,將帶來以真實事件為本編作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將挑戰題材尺度,以寫實手法重現當年事件中緊張的對峙氣氛。
知名旅美崑生溫宇航再度與蘭庭崑劇團合作,從六大名劇《紅梨記》、《繡襦記》、《白兔記》、《連環記》、《獅吼記》及《還魂記》中精選折子,演出涵蓋小生行當中的巾生、窮生、雉尾生及原歸為貼行中的娃娃生,反映崑曲對人物刻劃的精準雅緻。
天津京劇院的名角行當齊全,技藝亦備受肯定,此行來台匯演,從得獎無數的新編戲《媽祖》到膾炙人口的傳統老戲,不僅團內精銳盡出,主要演員多為中國大陸戲曲界「大腕」,還向外借將,力邀上海京劇院余派女老生王珮瑜,以及中國京劇院葉派小生江其虎助陣演出。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