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舞蹈新訊
舞上時尚伸展台
陽光型男、運動帥哥、性感熟女、嬌美辣妹當一個個時裝模特兒典型站上伸展舞台,搔首弄姿,DJ打碟聲滾滾躍動,你發現自己置身時髦走秀場;忽而服飾開始有不同的穿法,兩人穿一袖,襪套穿手臂,各種布料在手腕或雙腿的局部誇大律動中,名牌定義悄悄滑落;身體姿態和動作線條,由標準制式丕變為充滿實驗與多元的遊戲,誰說時尚、社會標準、自我形象就是那個樣? 遊走藝術、娛樂、創意三個版圖的崎動力舞蹈劇場,此次由旅德的台灣編舞家孫尚綺與活躍於香港舞蹈圈和音樂劇界的何靜茹共同創作,以時尚為主題,用舞蹈做延伸,玩玩身體、布料、與空間之三者遐想,探索個人的原創力。王孟超的舞台設計,將製造出菱形前沿如伸展台之時尚風貌,舞者則集結了周書毅及旅德的黃欣怡等人。孫尚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伸展台,它反映了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舞作藉著各個舞者的風格展示,到多人的身體即興,歡愉異質取代了單一標準。「是你穿服裝?還是服裝穿你?」孫尚綺一語中的。就讓一場炫目的另類時尚,開啟你的身體想像吧!(周倩漪)
-
舞蹈新訊 舞蹈跨領域,身體跨空間
三位編舞家的《跨.舞蹈》與楊春江《空.百》
舞蹈跨領域,身體跨空間,第九屆台北藝術節中將有兩套舞作嘗試大膽實驗。《跨.舞蹈》找來三位編舞家,以三段獨舞展現舞蹈與戲劇、影像、行為藝術之結合。演出過《流浪者之歌》、《狂草》的前雲門舞者王維銘編作〈獨〉,一個人的溫柔、另一人的恐懼、最後那人的渴望虛擬出互動與單獨的交織。楊維真的〈奇慾境〉以多面鏡子反射內心與外在的各種映照,在真幻迷離的氛圍中詰問自我。孫梲泰的〈越位〉中,身體倒立懸吊,往全身的深處和極限走,將發現什麼? 香港編舞家楊春江的《空.百》運用即興舞蹈進入百年建築空間,牯嶺街小劇場曾位處舊書街,前身是中正二分局,其本身的歷史性成為靈魂遊走的意義場域,身體穿梭於門、窗、桌、椅、牆、柱之間,直至真空,舞蹈與裝置、光影、音樂的共舞,訴說著建築與史蹟的斑駁,封存的段段時空變成饒富探究的身體旅程。(周倩漪)
-
戲劇新訊 人聲與器樂共鳴 自然與生命合奏
身聲演繹劇場《祕徑》 召喚行走的記憶
歷經四度遷徙,身聲演繹劇場去年落腳竹圍工作室,原本老舊的廢棄房舍,在團員親手修建下,成了可供排練演出的藝術村落,還開發一處名為「十二柱」的另類展演空間。與自然為鄰,身聲從日常生活、訓練到創作,無不回應這個充滿生命能量的駐地,每天例行晨訓,團員們如苦行僧侶般,走踏於淡水河畔的無人小徑,有時行經泥濘,有時碎石遍地,到荒野鄉間打太極。於是,這樣日覆一日,路程艱辛的訓練,發展成型一齣以行走為主要意象的《祕徑》。 編導張偉來表示,《祕徑》透過行走召喚出許多團員的共同記憶,例如全團抱病奮力完成的非洲賽內加爾演出、每場由傍晚至深夜長達六小時無間斷的「火鼓祭」、一年一度苗栗北港徒步往返的白沙屯媽祖進香行腳等,「行走象徵生命步履,在不斷挑戰身心臨界點的路途裡,我們感知人生的阻礙,也領悟了,每踏出一步,都是堅定自身意志的唯一方法。」全劇以四面環繞舞台,利用各式樂器的演奏,交織團員歌唱、吟詠的共鳴,展露了一種深沈的氛圍,呈現生命不停更迭、遷徙的階段,同時意味著內外在的流動風景。(廖俊逞)
-
戲劇新訊 融合廚藝和武藝 揭露背後秘辛
《天下第一包》 抖出鼎泰豐的成功秘笈
北京人藝有齣以「全聚德烤鴨」為本的知名舞台劇《天下第一樓》,台灣黑門山上的劇團也要將成立近五十年、全球知名的鼎泰豐搬上舞台。《天下第一包─鼎泰豐秘笈》編導謝念祖說,鼎泰豐不但在一九九三年登上美國《紐約時報》,獲評選世界十大美食餐廳,還在世界各地經營數十家分店,堪稱為台灣之光。為摸索出鼎泰豐屹立至今的秘訣,劇組造訪鼎泰豐多次,還深入從未對外界開放的中央廚房,謝念祖強調,他覺得鼎泰豐成功秘訣就是「堅持」。 《天下第一包》除了公開鼎泰豐美味小籠包的食材配料、製作過程,還要首度「爆料」外界罕聞的鼎泰豐兩代之爭,謝念祖說,全劇故事有實有虛,他從中杜撰一段「江湖恩怨」,傳言古代美食祕笈被搶奪的人撕裂,鼎泰豐搶到一半,因為那一半祕笈長得像小籠包,所以鼎泰豐就專攻小籠包製作。「料理藝術的關鍵就像是武俠高手過招的極致態度,鼎泰豐的奧妙,一定要用『武俠精神』才足以詮釋,我們這戲是融合了廚藝和武藝的創意組合!」(廖俊逞)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2007新點子劇展《殘, 。》
受限於演出經費的實際條件,王嘉明大概是這幾年比較有辦法一路讓觀眾跟看的台灣小劇場的導演,他算是穩定的持續推出新作,對於觀眾來說斷裂感不會那麼深。跟看王嘉明是從一新耳目的《Zodiac》(北京的演出則換成兩個主角都是男演員的男男版)開始,陸續又看了側重聲音實驗、三個多小時長的《泰特斯─夾子/布袋版》(發現了莫子儀這名演員),到叫好的、成功演繹世代語彙的《麥可傑克森》等幾部作品,導演的各色嘗試絕對不是獨創,但有本領調和出「好看」的風貌,說起來選擇王嘉明的戲來看,相對是一種「安全」的投資。新戲《殘, 。》,演員名單一字拉開可見徐堰鈴、Fa等指標演員,經常詮釋愛情及經典的王嘉明,新作援引柏拉圖的《饗宴》為本,期望見到導演再一次成功使用屬於他世代的舞台語言。 文字|居樂斯 32歲,工作與休閒都脫離不了看書、看電影、看戲、聽音樂的雜誌編輯。
-
音樂新訊
悠悠琴音 揮灑詩意鄉愁
一頭捲捲長髮,加上修剪整齊的絡腮鬍、三宅一生的絲質襯衫搭配黑色長褲。一場演奏會下來換穿的七、八件上衣,與開襟上衣裡的首飾一樣璀璨!大提琴演奏家麥斯基著重時尚流行的品味與獨特的外型,相信台灣愛樂者必定印象深刻。但若以為他只是利用舞台上花俏的效果來博得喝采,那可就錯了!他精湛的琴藝與絕佳的詮釋,將讓您沉浸在他的魔幻魅力當中。 當巨星殞落,最熱門的話題自當聚焦於接班人選!總觀古典樂界,能被大師欽點為接班人已經非常不容易,但史上同時獲得皮亞提戈斯基與羅斯托波維奇兩位大提琴巨擘的肯定,也只有麥斯基能夠做到。熟悉台灣的麥斯基此次來台仍舊帶來十八世紀謎一般的「蒙塔格那那」名琴,與NSO合作演出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詮釋他個人對鄉愁的感觸。詩意般的色彩與充滿哲思的琴聲,將在簡文彬的帶領下,悠悠地向您吐露淒美之情。(李秋玫)
-
音樂新訊 音樂傳教士領航 演奏家相伴
劉岠渭、NSO開「音樂學苑」 領你入音樂殿堂
坐在音樂廳舒適的座位裡,聽著台上精良的音樂家演奏優美的音樂,一切的氣氛都是那麼美好。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旋律的起伏再也抓不住逐漸神遊的心靈,眼皮不知不覺也跟著變重了音樂會的欣賞其實是必須事先做功課的,但倘若不知從何做起,不如就交給專家來替您指路吧! 一九六○年由指揮家伯恩斯坦所推出的「青少年音樂入門音樂會」系列,引領了美國成千上萬的青少年走進古典音樂的殿堂,來窺探音樂的奧祕。延續這樣的概念,NSO在近年實施的演前導聆深獲好評後,於20072008的樂季內,將首邀「音樂傳教士」劉岠渭教授親臨音樂廳,以嶄新的「音樂學苑」系列登場。跨年度的系列包括了各三場從古典到浪漫時期經典室內樂,以及一場變奏的交響樂章。以劉岠渭深入淺出、趣味盎然的講解,搭配NSO團員現場演出,解開聽眾們對室內樂的疑惑,輕鬆的體會音樂所傳遞的美麗境界。(李秋玫)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新加坡交響樂團、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我必須承認十月節目真是多到爆。光是看節目表,就足以讓我打飽嗝。本土創作音樂劇、歌劇就有五部之多!外國管絃樂團也有五個。首先,我希望推薦新加坡交響樂團。新交十多年前,曾由前任總監朱暉帶團來過一次,當時基本上像個海外版的中國樂團。近年在新任總監水藍調教之下,從基本功整頓起,水準和聲勢已臻國際。鄰國馬來西亞的樂團,則是旱地開花,像是杜拜人在沙漠蓋滑雪場,是精美的人工品。 水藍雖出身蘇杭,但骨子裡頗為西方,音樂有精準的節奏性與細膩的層次,充滿流利與光采的現代質感。水藍來台多次,這是第一次率正規軍,除重頭戲拉赫瑪尼諾夫二號交響曲最值一聽之外,另一驚奇是由夏漢演奏《梁祝》。原班搭檔也曾於二○○二年在台灣演出《梁祝》(學生為主的節慶團),老實說,當時的演出令我不敢恭維。事隔五年,我倒很有興趣看看兩人的華樂有沒有稍微字正腔圓一些。 酷臉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的樂團是另一個奇葩。這個長相古怪的小提琴家,當年被視為堪與西方樂壇並立的前蘇聯集團音樂家,後來以走出自己的風格和音樂路線為職志,怪到徹底!現在他幾乎已經很少碰主流音樂,也因此他端出來的菜都有新意,不會讓人覺得乏味。最後也歡迎到國父紀念館欣賞敝人創作音樂劇《四月望雨》,在西餐當中嚐一點台味。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
音樂新訊
湯沐海 以手揮灑音樂雋語
演奏家用樂器說話,但指揮家則是用手說話,並且讓演奏家們的樂器,共同說出醇美的話語。湯沐海,這一個曾被讚許為「真正用手說話的人」,以嚴謹細膩的風格著稱,常與世界著名演奏家合作演出,並指揮過一百三十多個樂團;其絕佳的音樂素養及專業能力,被視為中國大陸當代最有才華、並且最具影響力的華人音樂家之一。 出生於上海的湯沐海,是少數被三位指揮大師首肯的音樂家,不僅被卡拉揚發掘、收為關門弟子,還曾擔任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及應小澤征爾之邀,參加波士頓壇格塢音樂中心夏季音樂節的指揮班及演出活動。 現任蘇黎世室內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並擔任上海音樂廳藝術總監及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的他,將再度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攜手合作,演出布拉姆斯和西貝流士的作品。而身為「湯夫人」的韓裔鋼琴家徐周希也不遑多讓,將擔綱起李斯特《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挑戰。在特有的默契中,流瀉指尖下,每個精心雕琢的音符。(李秋玫)
-
舞蹈 劉鳳學馬水龍攜手打造
《沉默的飛魚》不沉默 澎湃舞動海洋壯闊
《沉默的飛魚》是劉鳳學取材原住民宗教觀與日常生活,與作曲家馬水龍繼《竇娥冤》後再度攜手,迸發出結合原住民舞蹈動作與現代舞肢體技巧的磅礡舞作。舞作中將原住民舞蹈與日常動作加以轉化,織入舞蹈的敘事氛圍,舞者也舞者擬仿海中飛魚,此起彼落地飛躍翻騰,半空中各種魚躍之姿富滿力量感。
-
舞蹈
各族婚俗入舞 延展圓融想望
台北民族舞團新作《百年好合》,從客家婚禮、福佬冥婚、魯凱人蛇戀神話,到漢族現代婚戀,由劉淑英、郭瑞林、胡民山等編舞家編採入舞,在跨歷史跨文化的心靈中撩動關係,織就圓缺之間的故事情懷。
-
舞蹈
與寵物共舞 用肢體對話
極至體能舞團的《寵物》,由形形色色的寵物印象出發,開啟一連串驚奇的身心肢體對話。上半場的人狗同台,讓舞者見招拆招,展現即興舞蹈精髓。下半場「人變狗」,尋找身體之手腕、手肘、腰身、腳部「身為動物」的姿態與動力,舞者打破慣性,挑戰各種身體極限。
-
舞蹈
與數位娃娃尬舞 吳義芳大玩身體萬花筒
吳義芳新作《視FUN》,邀請數位影像家李明道合作,將在舞台上來一場舞者身體與數位影像的精采對話。除了與數位娃娃「露露波」飆舞互動,更要舞者在各種光影或格式化或散漫或狂野或優雅的刺激下,讓身體直覺直接運作,形成感官與空間的視覺萬花筒。
-
戲劇
竇娥,到底哪裡冤?
《吶喊竇娥》賦予《竇娥冤》當代面貌和觀點,陸愛玲表示,與其說是改編,不如說是取材,全劇解構了關漢卿的文本,重新以跳躍式的拼貼,運用象徵和隱喻手法,對位出女性的內在心境。
-
戲曲 為蒲族涓、朱民玲兩旦角量身打造
新編京劇《青白蛇》 重塑「青蛇」情義深
有別於過去版本,《青白蛇》更突顯了青蛇這個角色的思想情感和情義行為,把青蛇與白素貞的角色關係,描寫得更符合現代人際關係,把她們與許仙、法海的恩怨情仇作了更合理的詮釋。
-
音樂
長笛王子與古樂家 共奏韋瓦第經典
以恢復十七、八世紀巴洛克時期音樂場景為主旨,以「原樣詮釋」為職志的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團,這次訪台將與台灣聽眾相當熟悉的長笛家帕胡德合作,演出韋瓦第經典曲目,挑戰樂迷們挑剔的耳朵。
-
音樂
魔鬼提琴手 帶來創新室內樂
曾站上最知名的舞台、與全世界最頂尖的樂團及指揮家共同演出,集另類、跨界、革新與流行於一身的基頓.克萊曼,將與波羅的海弦樂團完美搭配,再次抵台帶來巴爾托克的嬉遊曲、季辛的小提琴及絃樂的新作,此外,跨界的電影精選音樂也將帶給樂迷們驚豔的夜晚。
-
音樂 跨國、跨界、跨語言、跨時空的現代歌劇
《梧桐雨》 浪漫新詮愛情經典
旅美作曲家陳玫琪的現代歌劇《梧桐雨》,將在台灣與日本優秀的音樂家與劇場工作者的合作下,推出全本歌劇的世界首演。《梧桐雨》主要是根據洪昇的《長生殿》,並參照白樸的《梧桐雨》撰寫,但又以另種觀點作了超寫實的轉換。不著重於歷史的演繹,而是以現代角度,詮釋不朽的愛情悲劇。
-
音樂 東方哲思靈動入樂 跨界取材意象豐富
台灣新銳作曲家 探尋世紀之聲
「傾聽二十一世紀臺灣新銳作曲家聯展」所呈現的,是一群從二十到四十歲不等的新生代作曲家,在近年來獲獎及國內外委託創作深獲好評的作品。寫景、寫意、寫情之中,更包括了東方傳統的哲思與情懷。而跨領域的跨領域的運用在幾首樂曲中也可見端倪,不管是繪畫與文學,都成為作曲家取材的靈感來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說電視歌仔戲的冷暖枯榮
千山我獨行 何需相送?
電視歌仔戲的興起是因為電視這個媒體的出現,但正當電視媒體日新月益,如日中天之時,電視歌仔戲卻悄然退場。其煙視媚行、顛倒眾生的盛況,看樣子是再也回不來了。箇中原因看似順理成章,卻也有許多「如果怎樣,就不至於怎樣」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