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舞蹈
訴諸行動的語言無用論
瑪姬.瑪漢在並置大量無用言談與訊息的同時,揶揄了「聽」與「溝通」二事。觀衆用身體全心傾聽的,是一串串不成語義的音節組成,而不是日常充斥耳邊的消息言論!
-
舞蹈
編舞挑戰了舞者,還是自己?
以多樣化舞蹈作品剌激學生的成長,但這些經驗尙嫌不足的年輕舞者,在這場一面倒的挑戰中並非完全落敗,也期待老師們更勇敢的挑戰自己。
-
舞蹈
奔馳而不羈的創意
《非關慾望》所顯現的狂妄與露骨,讓我們領敎到一個表演藝術創作者創意的奔馳與不羈;溫.凡德吉帕斯與全體舞者毫不遲疑地表現對肢體直覺與創作直覺的自信,實在讓汲汲於所謂一點專業的藝術創作者,大開眼界。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不馴的黑馬
人類一直有個飛翔的夢,但現在它也是藝術創作者的大夢,藝術創作不需要太多美學理論的約束,也無需背負傳統文化的包袱,它需要的是信仰,是自覺,是對宇宙的信仰,對生命的自覺。
-
回想與回響 Echo
飛身搶籃板的少年耶!
面對這群自稱「庄脚俗」的孩子,卻讓我一次次地感受到由靑春體內湧出源源不斷的能量與創意,以及一種赤脚出沒球場貼近土地的律動。他們獨特的肢體語言、脫口而出熟悉親切的母語、令人撃節讚賞的台語順口溜,都讓我受益良多。
-
回想與回響 Echo
誰的靑春?誰在塑造?
當靑少年的創意只是不斷地複製媒體輸送的資訊和印象,只能挪用媒體不斷拷貝過的形式和邏輯,除了顯現台灣美學敎育的匱乏外,戲劇專業知識不普及的情況,也幾乎到了令人挫折、憤怒的地步。長遠來看,若不在美學、藝術和人文科學方面的敎育加把勁,不設法開發年輕一代對美感和創意的自覺性與積極性,未來的台灣藝術,恐怕只有不斷繼續移植歐美、日韓文化而禁不起任何考驗。
-
座談會
敎育暧身.港都發聲
高雄市政府敎育局行之有年的「話劇競賽曁觀摩展」,因爲幾年來參賽劇團普遍成績不理想比賽失去實質意義,今年暫停辦理,取而代之試辦了「戲劇敎育劇場推廣計畫」;在校園中的巡演成果受到肯定之餘,卻也凸顯了高雄在地劇團生態的沈疴。
-
現代音樂盒
探尋現代歌劇的抒情美感
在引用流行節奏時 戈蘭特不是用嘲諷的口吻 而是非常謹愼且珍惜地 與其他特質融合在一起
-
交流道
舞月關渡交流風
巴黎藝術學院舞蹈系學生靑年舞團爲了替學生未來的表演生涯熱身,協助他們進行一連串的表演計畫,包括此次來台灣參與關渡藝術節的演出, 爲台灣觀衆帶來舞蹈大師艾文.尼可萊斯和莫里.路易斯的經典舞碼。
-
歐陸劇場
毛澤東、惡龍或紙老虎?
從見面握手寒暄、拍照留念,到面對面坐下來談話,《喬治.龐畢度與毛澤東的會面》一劇的演員強調外交儀式的戲劇性,兩位主角彷彿參加一場缺乏眞實內容的歷史遊行,所有演員都演得非常興高采烈。不過,歷史上的眞實人物或許明知政治即戲劇的道理,卻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演戲。這是戲劇(對話)與歷史(會談)的差別,然而二者又何其相像!
-
研討會
表演倫理與政治
表演倫理對文化差異的認可及尊重常常在政治權力的共謀結構中被消融掉,結論不離老套抬出資本主義全球化及文化商品化這些抽象的代罪羔羊。表演與文化政治終究相依共存的事實讓眞理圖像更爲複雜難辨,但這樣「國際性」的對話場域終就提供了質疑的可能管道。
-
專欄 Columns
夕陽的魅力
豫劇和國劇的表演藝術就像夕陽的光輝一樣,深具令人難捨的魅力,但是少年人,有幾個懂得憂愁的滋味,有幾個像小王子似地愛看夕陽呢?
-
專欄 Columns
著作財產權(一)
不稱「表演著作」者,因係「指對旣有著作以演技、舞蹈、歌唱、彈奏樂器或其他方法加以詮釋。」由於不同之表演人對著作有不同之詮釋,亦具創意,故「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規定應保護表演人之表演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光環舞集及組合語言舞蹈營開班 光環舞集將於九月十日至十月九日,每週一、三、五、六的晚上,開辦一個月的舞蹈課程,讓對身體開發有興趣的劇場相關人士以及舞者參加。課程內容:週一由唐正倫敎授太極拳、週三及週五由旅美舞蹈家余承捷敎授現代舞技巧、週六則由光環舞集劉紹爐及楊菀蓉敎授即興創作及身體調整課程。活動地點在光環舞集排練場,報名電話:(02)89720061。 組合語言舞團於暑假開辦三期創造性舞蹈硏習營,第二、三期將於八月初及中旬開課;內容包括有陳偉誠敎授「聲」與「身」的寂靜精神探索、楊蓮英敎授國劇身段、葉麗娟敎授芭蕾敎巧、王美華敎授現代技巧、Levi Gonzolze 敎授 Klein 與多元技巧融合、顏鳳曦敎授放鬆技巧等。洽詢電話:(02)29600965。 (編輯室) 暑期國際舞蹈理論技巧硏習營 由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一九九九年暑期國際舞蹈理論技巧硏習營,將於八月九日至二十日在文化大學舞蹈學系舉行,七位來自歐美的老師將應邀前來授課。 承繼去年的硏習主題,舞蹈治療、舞蹈傷害與動作分析三項,同樣是今年舞蹈營的硏習重點。 今年硏習營特別再度聘請國際舞蹈醫學及科學組織總裁珍.唐(Jan Dunn)負責敎授舞蹈傷害課程,美國克羅拉多學院舞蹈系副敎授王雲幼擔任動作分析課程,另外邀請紐約大學的派翠西亞.卡培洛(Patricia P. Capello)敎授舞蹈治療。 除了理論課程外,還有芭蕾、現代舞與舞蹈創作的術科課程,分別邀請倫敦的編舞家査理斯.林涵(Charies Linehan),前北京中央芭蕾舞團舞者,現任敎於猶他大學的程禮舟,旅美舞蹈博士余金文以及巴拿馬國家芭蕾舞團副藝術總監的馬克.喬沃(Marek Chlewa)來台授課。 課程硏習對象以大專院校舞蹈科系師生、國中、國小舞蹈實驗班敎師,以及舞蹈專業人士爲主。參與此次硏習的學員,可依自己的興趣選擇班別,同時舞蹈治療班更歡迎對舞蹈治療有興趣的醫療人員參與。 洽詢電話:(02)28610511轉354。</
-
即將上場
相聲瓦舍《哈戲族》揭露舞台秘辛
「相聲瓦舍」的宋少卿、馮翊綱,這次整理了兩個舊段〈大改行〉和〈關公戰秦瓊〉,加上新編的〈四郞探娘〉和〈奴家正是王寶釧〉,四個段子成爲一套一百分鐘的節目,說的都是演員在台上出錯的糗事。電視電影出錯了還能重錄,舞台上倒沒看過 NG 重來的,《哈戲族》揭露舞台秘辛,公開忘詞兒的、掉牙的、南腔北調的,讓你一次看盡舞台 NG 精華集錦。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執著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台肢體新浪潮
時代的脚步往前邁進,表演藝術不斷從其他領域尋求新的舞台風景。從雜技、馬戲、體操到道具,都是這些表演創作者取拮靈感的來源,呈現出一片令人驚豔的另類景觀。然而,舞台挑戰傳統的表演新浪潮是否能爲原本的藝術形式帶來新的衝擊?抑或是一時的熱鬧風潮? 「影像展覽」再現近五年來,曾經來台灣演出的國外團體表演的舞台印象。另外,我們也訪問今年以「全面展現肢體新世代」爲主題的台北藝術節中邀請的多位藝術工作者企圖從中尋找出,他們創作的脈絡。而國內的藝術工作者們也以座談會的方式,激發台灣創作新觀的可能性。
-
南部劇場
「烏鶖」的社區劇場實踐
或許有人會問:「妳們搞劇場的做這些幹嘛?」作爲一個社區劇場工作者,在劇團成立的第一年實驗中,我們深深自省,「劇場」技巧無疑是我們易於掌握和操作的工具,然而,「社區」卻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學習場域,它的複雜性與多樣性遠超乎想像。
-
即將上場
魏樂富 葉綠娜雙鋼琴二十週年音樂會
雙雙攜手於音樂舞台上達二十年的鋼琴家魏樂富與葉綠娜,將舉辦一場慶祝雙鋼琴演奏二十週年音樂會。 魏樂富與葉綠娜對音樂的表現,並不限於演奏會,二人更以「夫寫妻譯」的特殊風格,寫了《冷笑的鋼琴》、《怎樣暗算鋼琴家》、《台北沙拉》等書;出版了《靑春舞曲》、《幻境》、《戲舞》、《展覽會之畫》等音樂專輯。近年來,策畫製作了一系列《孫叔叔說音樂故事》、《小紅帽與大黑琴》、《夢幻.樂、舞》等鋼琴音樂劇,融入音樂、文學、戲劇。這次他們推出的曲目爲:李斯特的《前奏曲》、蕭邦的《輪旋曲》、盧托司拉夫斯基《帕葛尼尼主題變奏曲》等。
-
即將上場
一九九九第二屆全台靑年國際音樂營曁大師音樂會
一九九九第二屆全台靑年國際音樂曁大師音樂會展演──「浪漫唯美之夜」、「經典維也納之夜」及「浪漫風華絕代之夜」,在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與台灣區域發展硏究院音樂敎育硏究所共同主辦策劃下,邀請奧地利、美國及白俄羅斯等九位演奏者來台演出,除將於板橋市光仁中學安排十天(七月十八至二十七日)的密集專業大師音樂硏習班之外,還將演出:巴赫管風琴及弦樂獨奏、莫札特與貝多芬之鋼琴與藝術歌曲作品、佛瑞法文歌曲等。 奧地利「皇家聲樂家」哈絲女士(Adele Haas),是一位能從輕抒情、花腔女高音唱到戲劇抒情女高音的優秀女高音(Prima Donna)之一,自一九七三年起,於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及國民劇院作定期演出,所飾演角色包括歌劇與輕歌劇計八十多種,演出場次達一千次以上。哈絲女士在這系列音樂會中將爲台灣愛樂聽衆唱出舒伯特、哥德藝術歌曲及蘇格蘭民謠,並與本次音樂營敎授組成之室內樂團合作演出維也納經典浪漫輕歌劇選曲。 此外,三項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Paganini、Montreux與Carl Flesh)得主朗達雪(R. Randa-cher)、國際維也納音樂節知名鋼琴家魯比(M. Hruby)、美國管風琴協會主席唐姆(W. E. Domb)等九位演奏家將呈現鋼琴、管風琴、小提琴、大提琴、長笛、聲響之獨奏與室內樂經典浪漫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