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對「國樂團」的一點想法

如果作曲家真正能夠撇開西方交響樂式的思維,能真正地針對「國樂團」的特性寫作;如果「國樂團」本身也能接受自己的特性,而努力將之發揚光大。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國樂團」這樣的音樂演奏形式,因為展現自己真正的特色,而能在中國音樂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作曲家真正能夠撇開西方交響樂式的思維,能真正地針對「國樂團」的特性寫作;如果「國樂團」本身也能接受自己的特性,而努力將之發揚光大。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國樂團」這樣的音樂演奏形式,因為展現自己真正的特色,而能在中國音樂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近日與一些朋友閒談,不經意地談到了有關「國樂交響化」的問題時,大家對這個問題的意見依然分歧。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被關心及有關的人士充分地討論過,從此雖然年年都被討論,顯然至今依舊沒有獲得應有的共識!

以個人的瞭解來解釋「國樂交響化」:狹義地說,「國樂交響化」就是用國樂器模倣西洋交響樂團的編制而產生的所謂「國樂團」(大陸叫「民樂團」,香港叫「中樂團」,新加坡則稱之爲「華樂團」);廣義地說,則是使國樂能突破單旋律爲主的印象,而能達到像西洋音樂一樣,具有豐富的音響效果的一個通稱。但是一般在談到「國樂交響化」時,似乎僅僅將問題的焦點集中在「國樂團」的身上。

西風東漸下出現的「國樂團」

像西洋交響樂團這種規模與編制的團體在中國音樂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以我們目前所知,在中國民間的音樂,或宮廷裡的音樂也都以獨奏或重奏的形式演出,重奏也大都以不同的樂器一齊演奏相同的旋律爲主。因爲各種樂器的製造材料及發聲原理不盡相同,演奏法也各有差異,因此在演奏相同一條旋律時也會產生些許音效上的差異。重奏時,因爲這些音效上的差異而產生了「似乎」有多聲的效果,這種勉強稱之爲「同曲調多聲部」(heterophony)的演奏法,成爲中國古典民間音樂演奏的一個顯著「傳統」,這個「傳統」在中國行之數千年而沒有任何人對此質疑。問題的出現,在於二十世紀初西方音樂隨著西方政治、軍事、經濟的優勢傳入中國,當時就有許多人出現了對中國音樂與樂器批評反省的聲音。認爲國樂「落後」者有之,認爲國樂器不如外國樂器者有之……,大概最爲多數人接受的論點,就是中國音樂缺少如西洋音樂的「和聲」、「對位」。「國樂改良」一度成爲民國初年響噹噹的口號與運動。國樂的改良可以從樂器的改進開始,也可以從爲中國樂器的寫作做起……,只要是對國樂有理想、有幫助的各種方式,都不妨一試。種種思想與作爲,從民國初年即有人開始,在大陸五〇年代的「百家爭鳴」後可以說達到了高峰。「國樂團」也就是在這種浪潮下興起的一種結果。然而「國樂團」的出現卻一直是議論紛紜,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亦不少。

「國樂團」,在台灣目前最出名的當然是「台北市立國樂團」、「國立實驗國樂團」以及「高雄市立國樂團」;在香港則是「香港中樂團」了。這些樂團現在算起來也有一段歷史了。爲什麼到現在仍然有人對這種團體「存疑」呢?主要的原因是,許多人在聽過國樂團的演奏以後,普遍都存在著對國樂器能否「合奏」的疑問。許多人說,國樂團的演奏無法像西方交響樂團那樣和諧,在演奏時,由於各種樂器本身的個性過強,所產生的效果似乎是「吵雜」多於「諧合」。而且國樂器沒有如西方交響樂團中的低音樂器,因此有些演奏爲了要有低音的效果,雖然使用了改造的低音胡琴,但是效果不佳,於是就乾脆用西方的大提琴與低音提琴來代替;可是與中國的彈撥樂器,如柳葉琴、琵琶等混合時,在音色上,甚至視覺觀瞻上,又顯得洋不洋,中不中;而且「國樂團」也無法像西洋交響樂團那樣產生出渾厚深沈的音響;中國的管樂器除了音準的問題以外,本身就已經無法與同類的樂器融合;更別說跟其他不同類型的樂器融合了,二把嗩吶的合奏就難以像二把雙簧管合奏得那樣令人「悅耳」……等等;這些疑問與事實,都讓人,特別是聽慣了西洋交響樂的人,覺得「國樂團」眞是不倫不類。然而對那些喜歡國樂的人來說,「國樂團」無疑是一項偉大的突破,認爲要加強的應該是「國樂團」的訓練,以及國樂合奏作曲家的培養而已!

以「同質性」發展的西方交響樂團

看一看西方交響樂團形成的歷史或許能讓我們有一個新的眼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西方交響樂團至今也不過只有三百年的歷史而已。在西元一六〇〇年以前,西方音樂基本上是聲樂的天下;從西元十一世紀開始形成的多聲部(polyphonic)以對位爲主體寫作方式的合唱音樂形式,發展到一六〇〇年以和聲爲主體寫作的合唱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合唱音樂所獨有不同聲部間的「同質性」(homogeneity),也是這種以人聲爲主軸的「同質性」,主宰了西方樂器的發展方向。這也就是爲什麼在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有「弦樂家族」、「銅管家族」、「雙簧管家族」、「木笛家族」等等樂器家族的原因了。由於發聲的原理相同、製造的材料相同,而使得不同音高的樂器在發出不同的聲音時,因爲樂器材料及發聲的原理相同而彼此能夠達到最高的相容度。加上作曲家長久浸淫在這種音響之中,而產生出一套符合這些樂器合奏的寫作方式與技巧,使得這些樂器合奏演出的音樂能夠達到最高的諧和度。而樂器與樂曲的發展都是以「人聲」的「同質性」爲最高指導原則。西洋交響樂隊最初定型的二管編制,事實上是從西元一六〇〇年開始,經過了許多作曲家不斷地嘗試,運用各種不同樂器的組合,在以「人聲」的「同質性」爲標準下,許多樂器經過淘汰之後,大約在一七八〇年前後才大致確定的。十九世紀的交響樂隊雖然在編制及規模上都較前擴大,然而在增加不同樂器的選擇方面,仍然是以所增加樂器的音色能否與樂隊合奏「同質」爲主要的考量。這也就是爲什麼薩克斯風(saxophone)一直無法成爲交響樂隊中固定成員的原因。

欠缺有國樂團特色的曲目

反觀中國的音樂歷史,以人聲爲音樂發展主軸的現象從未出現,以同性質音色作爲音樂合奏發展的軌跡亦付之闕如,中國音樂中無論是那一種樂器,似乎都是個性十足,難與其他樂器相和,因此「琴瑟和鳴」,似乎就成爲一種獨特難得的現象。中國音樂的發展,的確缺少了像西方音樂那種合唱或合奏的傳統。也沒有所謂多旋律(polyphonic)或和聲式的演唱、演奏法。即使在中國的音樂劇種中,如「京戲」或「越劇」裡,也見不到類似歐洲歌劇中合唱或合奏的演、唱演奏形式。琴瑟和鳴或江南絲竹式的小型室內樂即是最接近西方樂器重奏的外在形式了。許多人都同意,「國樂團」的形成,是由江南絲竹擴大而來。但是這種原本以重奏爲主的音樂演奏形成,是否能與西方交響樂團那樣在音樂的社會中合理地並存?在「國樂團」成立之初,卻似乎沒有人曾詳加考慮。而最令人失望的,卻是「國樂團」的曲目似乎了無新意,除了以大部分是以三和弦爲基礎改編的古曲及地方音樂,少部分模仿西式管弦樂的「創作」以外,眞正以「國樂團」的特色創作的樂曲幾乎難得一見!而「國樂團」本身的確也感受到這個問題。由「國樂團」主辦的「作曲研討會」也有十多年的歷史了,可是似乎成效不彰。「國樂團」的曲目如故,其他的問題也如故。

從歷史的發展來考量,「國樂團」是不可能成爲像西方交響樂團那種型態的樂團的。但是無可諱言的是「國樂團」確有「國樂團」的特性與特質,如果作曲家眞正能夠撇開西方交響樂式的思維,能眞正地針對「國樂團」的特性寫作,而不是一味以西式的作曲法強加在「國樂團」這樣的團體上;如果「國樂團」本身也能接受自己的特性,而努力將之發揚光大。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國樂團」這樣的音樂演奏形式,因爲展現自己眞正的特色,而能在中國音樂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文字|張己任  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