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新古典弦樂四重奏十週年慶音樂會
新古典弦樂四重奏成立以來,多次應邀至各地巡迴演出。八六年曾於國家音樂廳先後舉辦「迎接音樂新鮮人」、「弦樂四重奏名曲欣賞」等示範活動,介紹室內樂多元化的風貌。九〇年應政府之邀前往美、加各城市巡迴演奏,九二年再受文建會之邀赴紐約作多場演出。目前成員包括蘇顯達、陳幼媛、何君恆、曾素芝等,他們均曾擔任台灣各職業樂團的首席,具有極佳之樂團合作經驗,默契良好。 新古典弦樂四重奏十週年,將呈現給愛樂者許多經典的弦樂四重奏曲目:海頓《日出》、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包羅定《夜曲》、德弗札克《美國》,及創團名曲:舒伯特《死與少女》,下午場將另有專家解說。
-
即將上場
克莉黛鋼琴獨奏
法蘭絲.克莉黛是世人公認當今詮釋李斯特作品最好的鋼琴家之一,她在非常年輕時即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並在兩年內獲得五項首獎。在布達佩斯的李斯特國際大賽獲得李斯特獎,此獎成爲她鋼琴生涯中的轉捩點,開始積極地轉而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成爲國際間衆所公認的「李斯特夫人」。 「克莉黛音樂中濃郁的情感及卓越的技巧,深觸靈魂深處而毫無匠氣。」克莉黛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在國際間她已舉辦超過二千五百場的音樂會,並與許多管弦樂團如紐約愛樂、倫敦愛樂等合作錄音超過五十次。 演出曲目:蕭邦馬厝卡舞曲、李斯特《佩脫拉克之詩》、《愛之歌》,及德布西、拉威爾的鋼琴曲等。
-
即將上場
碩果僅存的世紀大師黎奇小提琴演奏會
被譽爲「帕格尼尼再世」的小提琴黎奇,十歲時即首度於舊金山演出聖桑、孟德爾頌等作品,震驚觀衆而自此展開絢爛的演奏生涯。十四歲時黎奇展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奏,造成了樂壇的轟動。之後便不斷與世界各大城市交響樂團合奏;與著名鋼琴家舉行聯合演奏會。 他也是當今第一位完整錄下帕格尼尼二十四首綺想曲專輯的音樂家,他的演奏向來以色彩鮮明、富戲劇效果著稱。此次應廣大樂迷要求將四度來台演出,由台灣旅美鋼琴家隆信眞爲其伴奏。演出曲目爲:舒伯特《聖母頌》、帕格尼尼《帕爾比蒂》、布拉姆斯D小調奏鳴曲作品、韋瓦第A大調奏鳴曲、德布西G小調奏鳴曲、巴赫C大調奏鳴曲。
-
即將上場
海峡兩岸京劇名角聯合大公演
以國立國光劇團與中國京劇院爲主,外加北京京劇院著名譚派老生李崇善,以及戰友京劇團著名張派靑衣張萍組成的「海峽兩岸京劇名角聯合大公演」是今年海峽兩岸京劇界的交流盛會。中國京劇院一行三十人將提前抵台,與國光劇團展開爲期十天的密集排練。 中國京劇院是大陸文化部唯一直屬的京劇院團,首任院長爲藝術大師梅蘭芳。此次兩團首度攜手合作,名角雲集,中國京劇院來台包括國家一級演員楊春霞、馮志孝、景榮慶、王晶華等九位,國光劇團則推出包括魏海敏、言興朋、唐文華、朱陸豪等主要演員。 此次兩團合作雙方採對等原則,每齣戲皆不分彼此的合作模式。
-
即將上場
國立藝專年度舞展〈旋轉空氣的傻子〉
國立藝專舞蹈科今年年度公演〈旋轉空氣的傻子〉,打破傳統的演出形式,組合八支獨立的舞碼,以舞劇的面貌呈現出嶄新的風格。 作品包括:新生代創作舞展最佳創作獎《鼓手》;運用呼拉圈表現兩種不同的矛盾情節和生活態度的《圓內圓外》;《復活》具有濃郁埃及味道的舞蹈;改編霍桑文學名著的《紅字》;節奏輕快鮮明的《伏動》。《胡桃鉗》的重新詮釋及《代言者》等。 除了豐富的肢體語彙與精彩的故事情節外,爲此次演出設計一系列前衛且又別出心裁的造型和彩妝。
-
即將上場
光之片刻表演會社劇團《鏡修羅》
國內資深的劇場創作、演出工作者劉守曜新成立的「光之片刻表演會社劇團」將演出創團首演《鏡修羅》。 劉守曜自民國七十六年加入劇場活動,八十二年發表個人的第一齣編、導、演出《觀自在》。之後前往美國紐約和英國的拉邦中心進修兩年,並嘗試發展出關於身體和表演的辯證思維。 去年回國至今曾參加密獵者劇團、臨界點劇團多齣戲劇的創作演出,儼然成爲國內小劇場炙手可熱的「明星演員」。此次《鏡修羅》是劉守曜八十四年回國後的第一齣個人創作,爲劉守曜個人導、演的劇場作品。內容敍述一對男女的愛欲糾結,他集男人與女人於一身,舉手投足間穿梭於陰陽的絕對差異。
-
即將上場
打狗彩虹藝術節
「南風文化底層」以策劃藝文表演活動、戲劇創作、當代美術發表、藝術影片觀摩硏討爲主。附設南風劇團,以高雄當地熱愛表演藝術的人所集合而成,以自行創作舞台劇爲主,是高雄當地活動力旺盛的劇團。 搬至高雄彩虹公園旁的南風文化底層將在這一天慶賀成立,規劃爲期十天的〈打狗彩虹藝術節─搬新厝、作大戲〉的藝文活動,密集呈現戲劇、舞蹈、音樂、美術、影展等表演及專題演講,邀請近年來相當活躍的表演團體及在各專業領域學有專精的學者參加。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多元、整合、專業的音樂發展
早期的台灣爲培育音樂人才,於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設立各相關音樂班、系,但由於其高度的一致性(均側重技術功能之養成),在經過十餘年後問題一一浮現。這種單一的技能培育無形中窄化了藝術的多層面貌,因此,如何跳出單一性,朝向多元化,便攸關著藝術的長遠發展。今年新成立的佛光大學的藝術中心及台大音樂學硏究所則讓我們看到了較具前瞻性的思考及作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理想國 藝術敎育法公聽會
目前藝術敎育法草案已經立法院審査完峻,在即將邁入二讀之前立法院召開的公聽會上,有多年來在基礎敎育第一線的工作者,高等敎育學府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有的就實際經驗,有的就理論面等,提出對草案的不同看法。藝術敎育法是否只是在爲藝術學院附屬藝術學校「一貫制」尋找法源?它是否能一併解決早已依特殊敎育法而存在,實施多年的各種國小、國中、高中藝術才能班的問題?由於發言人數衆多,本刊僅就具有共識的問題摘要紀錄。
-
面對大師
極簡領航者,前衞開創號
極簡主義作曲大師菲利普.格拉斯,七〇年代以極簡主義音樂崛起,由他作曲、羅伯威爾森導演的《愛因斯坦在海邊》,被認爲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對於二十世紀下半葉音樂的影響,難以估計。他也是最早跨出純音樂界,把觸角伸向劇場界的作曲家,重要的作品大半都在劇場發表,影響延伸到音樂以外的藝術媒介。十二月他將來台演出,本刊特於美國邀請被喩爲近二十年來中國崛起的最重要作曲家譚盾與他做一場音樂創作的對談。
-
焦點
北海蒼勁美音 奧斯陸愛樂管弦樂團
一八七〇年,挪威作曲家葛利格與史威森爲提昇奧斯陸管弦樂水平,成立了音樂協會管弦樂團,即今日奧斯陸愛樂前身,兼負了挪威音樂發展重任,而在楊頌斯接掌音樂總監後,更奠定樂團實力,並將濃厚的俄系風格溶入樂團。
-
台前幕後
介於暴力和浪漫之間 舞蹈空間《超時空封神榜》
怪誕突梯的彭錦耀說《超時空封神榜》要做得像日本漫畫,「有科幻味道的那一種」,格調是「介於暴力和浪漫之間」。
-
台前幕後
《合唱》的魅力 從音樂文化扎根談起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接觸音樂最大的樂趣並非在於觀賞音樂的演出,而是在於能夠親身玩音樂,享受創造音樂的快感與滿足感,達成人際關係的交流。因此,鼓勵地方各階層參與音樂演出,成立業餘性質音樂團體,進而推動業餘與職業的互動與結合,才能將音樂落實於生活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爲戲劇發展添磚加瓦
去年開始招生的台大戲劇硏究所、及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設計系,爲國內「戲劇硏究」、「設計實務」這兩個領域,建立了學院派的基地。這兩個系所課程的設計極爲專業;招生來源則甚爲寛廣。在對統籌系務的兩個負責人進行訪問的同時,我們發現他們對國內戲劇發展所具有的熱誠是相同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學、演相濡的新科苗
歌仔戲科學生預定坐科六年,敎學方式有別於過去師徒口傳心授的學徒學藝方式,而以系統化的敎學課程,將國中、高中一貫制六年課程設計,朝向培訓專業歌仔戲人才的方向施予敎育。
-
特別企畫 Feature
更「體」貼的舞蹈敎學
今年首次招生的台灣體育學院體育舞蹈系,在「重視師資培養」的校風,及系主任蔡麗華的主導下,特別強調師資、理論人才與表演人才並重的發展。
-
世界民族樂器
半筒與箱體,平分東西方 箏的世界
從樂器學的分類來講,琴和箏屬於齊特(zither)族。齊特是指弦鳴樂器中其器身(多數兼具共鳴箱作用)無頸,弦和器身平行,並大致相等於其長度的樂器。本文要介紹的是東西方世界都有,又都具重要地位的兩種類似的齊特,即東方的半筒長形齊特或箱體長形齊特以及西方的長形箱體齊特,通俗地說就是東西世界的箏。
-
里程碑 Milestone
爲東西方音樂搭造一座橋
甫於年初逝世的日本現代作曲家武滿徹,在二十世紀中下葉,當世界文化由單向轉向多元化、融和發展時,適時出現,並將東西音樂交互引介、交融,使得東方和西方文化活動產生具體連繫,進而相互影響。
-
後台千秋
打理戲服鞋靴的衣箱
生旦淨丑身上穿的脚上套的行頭林林總總,用之要能識別,藏之要會保養。一場演出,箱管人員忙前忙後,爲場上的角兒打理穿衣套靴,爲褪下的衣履淸潔保養收整。在分工上,大衣箱管文扮裝束及戰裙戰襖,三衣箱管水衣胖襖、龍套穿著及鞋靴,各有繁簡,均是演出之必要。
-
藝人光譜
亂彈老師伯鍾阿知
一九九六年四月,苗栗後龍舊平埔族聚落「西社」高齡九十一的鍾阿知病歿在自家中。報紙上發出了一點消息,說是又再有個亂彈老藝人凋零遠行了。對亂彈戲迷而言,老人過世的消息似乎明確地宣吿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不論是緊抿著雙唇默念催動神咒跳鍾馗,或演出黃鍾、大呂聲腔激昻的亂彈戲,大開大闔的身段下,謹守祖師「西秦王爺」傳下的藝業與行規,似乎是老人一生所堅執的信念。除晨昏淸香禮敬「王爺」,在授徒傳習跳鍾馗時亦是淸香一柱稟明祖師「王爺」藝業下傳何人,並諄諄誡徒以祖師爲師,習藝衆人皆是「王爺子弟」。在他死後,許多行內舊俗,包括「王爺齋」所祭拜的九位天神,亂彈班人跳鍾馗的禁忌、密咒、法器使用、身段過程、供品等,都將隨著他的記憶沈埋地下。 他,就是鍾阿知,熟人暱稱「蟟蚜知」(演出時長手長腳狀似蜘蛛),是新美園高齡班主王金鳳以及班中團員口中的「老師伯」。至於我,我都叫他「伯公」,一個他所認識的小輩戲迷,雖然他台上老演不太重要的「二花」。 文字|范揚坤 師大音樂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