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台上多少文武、智慧双全的紅顏,經由演員/角色/人物而成爲歷演不衰的經典。尤其〈昭君出塞〉這齣戲曲前輩藝人不畏煩難的傳藝指導,更證明了戲台上的美好紅顏永生不老。
去年,團校合併緊鑼密鼓的聲浪,似乎爲復興國劇團潑洒了一層兢惶無措的水霧,在該要爲下一年(86年)舖排籌劃演出的時刻,卻是進退兩難。
今春,除了校慶演出之外,大舞台上,復興眼看是缺席了。所幸,春花夏盛,六月,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辦,復興國劇團承辦的公演,即將登場;更所幸,得到前輩藝人顧正秋、孫正陽的關愛,親身傳授其精萃之劇藝。
公演三天,復興推出四齣劇目:《楊門女將》、《美女湼槃記》、〈白蛇盜草〉、〈昭君出塞〉。在社會治安、婦幼安全成爲全民籲請呼聲的此刻,來看這四齣戲,正好比是看到四紅顏超越自身處境的哀的美敦。
當然,安排這四齣戲上演,恐怕非關當下,而是文戲武戲兼備,有可觀有可聽,有傳統經典亦有現代新編。
經典之作,女將不讓鬚眉
《楊門女將》是傳統經典中,極富排場的紅顏大戲。十二釵寡,戴盔紮靠,在舞台上拉開陣勢,出征作戰,智謀武勇雙全,雖然於史無據,卻是歷演不衰。其中佘太君的老旦唱段,穆桂英的靑衣唱段,以及楊七娘的武打身手,是滿足觀衆視聽的焦點。復興以復字輩大師姐趙復芬(飾穆桂英)、曲復敏(飾佘太君)擔綱露金嗓,年輕後輩劉族株(飾七娘)矯捷靈動露身手,確實是文武輝映、各顯本領的穩住江山(舞台)之要。不過,在角兒展藝與貼切劇情之間,卻有一個緊要分寸在檢校著。
楊家幾代以來積累著「別人加官晉爵,我家添新墳」的哀痛,一直到正爲戌守邊關的楊宗保慶生的壽宴上,再度接到報喪,宗保殉國,堂上喜幛換白幡,椎心刺骨之痛達於極點。因此才有朝廷議和之際,佘太君不願家中白骨捐軀無意,乃化悲憤爲力量,掛帥率一家孤寡出征。是以,楊門衆女將是從沉痛的靈堂出征,而非久違戰場,一朝用武,興沖沖意昻昻殺敵去,在戰場上每有小捷即大露喜色。分寸就在這一線之隙。
新編喜劇,美女棄塵緣
《美女湼槃記》係由漢調改編皮黃腔作京劇演出,字字句句都是極富民間趣味的一齣新編輕鬆喜劇。劇中人物輕俏,舞台陳設輕巧,以幾塊不同賦意的門板開闔錯置,音樂設計亦不同於傳統皮黃四四、四二拍,而多以輕快的四三拍板式流暢地帶動劇情,整體風特殊爲一致。
這齣戲湖北漢劇團來台演過,復興亦於前年即搬上舞台,此次挾甫獲電視戲曲金鐘獎之譽,再度登台,安排在前後均爲傳統經典好戲的當中一天演出,一方面取其輕喜討好,一方面是想要藉胡翠花爲美爲醜的命運,展現紅顏自主自決的現代意識。
翠花和牛三是鎭上二醜,二人被看笑話的湊和成婚。新婚之夜,翠花感嘆世人重貌不重心,祈求菩薩賞美貌,不惜斷舌根作啞女。夫妻倆一夜之間變成俊男美女,孰知卻引來已是倫理亂序的牛家兄嫂的覬覦和編派是非。翠花不得聲辯,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幸得面上糊塗心上高明的八王爺十足搞笑的審訊。在八王爺退場喝一杯「卡布奇諾」之後,再上場即揑聲揑氣地學旦腔,把翠花說不出口的委屈隱忍全給代言了。
翠花經此波折,頓悟,自決命運,離開牛家遁入空門。
全劇人物敷設單薄,只八王爺在玩笑間顯出了多重交錯的厚度,由戲味老熟的葉復潤演來,確實短短一刹,擦亮了整齣戲,留給觀衆深刻的印象。
白蛇開打,槍、劍、雲軸齊上
端陽節纏香包,彩色絲線繞著的正是白蛇和許仙的神話愛情故事,千年久傳;舞台上搬演的《白蛇傳》更是唱作武打使盡功夫,令人百看不厭的好戲。〈白蛇盜草〉即是其中一折非常吃工的武戲,白素貞爲救許仙一命,遠上崑崙山盜仙草,與鶴鹿仙童纏鬥,鬥槍鬥劍踢打出手的武旦活兒,包蘊著崑曲身段的曼妙,所要流露的絕非擊敗對手的得意,而是白娘子凡間一愛的摯意深情。
前年加入復興劇校國劇團的夏禕,前曾是北京京劇院、上海京劇院演員,〈盜仙草〉(即〈白蛇盜草〉)是她演熟了的拿手戲,也是她於一九八七年參加大陸第一屆電視戲曲競賽的得獎作品。
夏禕本工靑衣及花旦,是家庭私塾養成的演員。從小因看母親演戲而愛戲,但經受文革創痛的母親卻斷然不許子女學戲。夏禕熬到十四、五歲,過了入科班的年齡,還是堅持要學戲,母親只好在家裡親授,並爲她請了尚長春,張玉英等五、六位老師敎藝,速學速成,八五年開始學,八六年即出道表演,八七年得獎的〈盜仙草〉則是得自許玉釧傳藝。
前年自美國來台灣時,夏禕已息演三、四年,適逢陸光劇隊爲裁撤排出一連串吿別公演,夏禕受邀登台,擔演〈盜仙草〉、〈三堂會審〉,更在《四郞探母》中以一趕四,前扮公主,中改扮小生楊宗保、又老旦佘太君,後再回到扮演公主。如此文武全攬,生旦跨行,看似有點搶灘的味兒,演出之後越半年即加入復興,亦敎亦演。此次夏禕又將跟自己同台,在八日晚,上半場武扮白素貞,下半場文扮王昭君,前後二位傳說中的和歷史上的紅顏,中看的恐怕不惟身手、做工唱段,更在於人物情境的釜底氣韻。
昭君和番,一路崑腔唱做
〈昭君出塞〉是京崑經典大戲《漢明妃》的後段。前段以西皮、二黃間有南梆子的唱段,演示毛延壽因索賄不成,故寫王嬙(昭君)醜容進獻,致使昭君落入冷宮,又被賜配匈奴,和番聯姻。行前,漢元帝雖見到昭君眞容,恨丹靑誤佳人,恨君無戲言,也只能賜封明妃,親自送娘娘登輦出宮。
戲到〈昭君出塞〉,非崑腔一字一句趨高走低的迂曲、繁複細膩的身段,不足以承載昭君的怨,昭君的難,昭君的成全,以及這山水迢遙,朔風野大,翻關越嶺的艱苦。只見昭君和陪行的御弟王龍及馬伕三人,載歌載舞,一路傾訴離愁,思也苦、行也難的去到匈奴地。
梨園界對〈昭君出塞〉,素有「唱死昭君,累死王龍,翻死馬僮」的稱譽,可以想見正是難演,所以好看,所以好聽。
雌鳳孤飛女龍寡,王昭君、白素貞、胡翠花以及佘太君、穆桂英這楊門十二釵等佼佼紅顏,確非弱水,她們的捨、她們的大義大愛,雖然風裡花落,戲台上,她們卻是永遠綻放的紅顏。
特約採訪|胡惠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