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旅歐指揮家莊東杰 攜貝多芬三首鋼琴協奏曲在台演出
旅歐指揮家莊東杰闊別一年八個月後回到台灣與樂迷見面,攜手鋼琴家魏樂富、諸大明、汪奕聞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為貝多芬生日周年獻上其壯年時期三首曲目──第三、四、五號鋼琴協奏曲。
-
獻予台灣土地的禮讚
一齣戲,三代劇場人, 《祭特洛伊》串聯他們的生命記憶, 如同史詩的延續,永遠流傳繼承。 金枝演社劇團《祭特洛伊》NTCH togo拍攝 2020/6/16 台北 兩廳院藝文廣場
-
優人神鼓重新鍛造《與你共舞》 翻轉在天地之間
《與你共舞》保有著優人原有「鼓、樂、舞、武、戲」的獨特藝術特長,融入拳術及內化中亞古老神秘的「葛吉夫神聖舞蹈」,以「旅程」為概念架構,在扣人心弦又直指人心的樂曲串連下,交織成謳歌生命歷程的音樂肢體劇場詩境。
-
台南人劇團《XXX仲夏夜之夢XXX春夢無痕跨年趴》 衝撞台灣劇場做戲看戲禁忌
台南人劇團「莎士比亞音樂劇」第二部曲《XXX仲夏夜之夢XXX春夢無痕跨年趴》,由導演呂柏伸、作曲柯智豪、編劇趙啟運和編舞蘇威嘉繼《第十二夜》後再度聯手創作,本週末起於台北西門紅樓演出。
-
阮劇團成年禮 台語大戲《十殿》國表藝三館共製明年啟航
阮劇團明年將帶來台語鉅作《十殿》,整齣戲分為〈奈何橋〉與〈輪迴道〉,兩部互為因果表裡關係,全長5小時,將自明年4月起於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
-
AM創意《小兒子報告!沙發有黑洞》奇幻登場
AM創意將《小兒子》動畫IP改編成家庭音樂劇《小兒子報告!沙發有黑洞》,以科幻劇場效果呈現孩子的「腦洞」世界,將2D文本轉譯為3D影像及實際真人演出,結合投影技術虛實交錯的方式,呈現創新的「動畫電影劇場」。
-
改編黑色幽默原著 全民大劇團音樂劇《你好,我是接體員》圍繞「家」的主軸
《你好,我是接體員》改編自同名暢銷書籍,作者大師兄在殯儀館裡工作,將個人日常工作趣事及許多生離死別的感嘆,抒發成一篇篇「幽默十足」的短篇文章,全民大劇團將其改編成音樂劇。
-
爵代舞蹈劇場《Night for Jazz》 用爵士音樂與舞蹈致敬自由
在疫情影響下,台灣爵代舞蹈劇場特邀Rhythm Alley Collective爵士樂團一起回歸並呼應爵士樂舞「自由」的主體,將推出包含LIVE爵士樂舞精神的全新製作《Night for Jazz》。
-
先民故事化為詞曲 音樂述說金包里昔日榮景
在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的委託下,國家文藝獎得主錢南章與其夫人──金曲獎最佳作詞賴美貞兩人聯手,用《金包里傳奇》這部作品,遙想前人在「魚路古道」發生的往事,將在十二月十八日搬上國家音樂廳舞台。
-
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妙玉》 探尋與現實對話
入選二〇一八年雲門創計畫的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妙玉》,經多年發展後,十二月十二日首次公開演出。受疫情影響,本次演出原定主演劉欣然不克來台,改由兆欣擔綱演出妙玉一角。
-
「2020 IEEE Globecom年會示範演出」國家兩廳院登場 開啟5G藝術展演新時代
國家兩廳院首度攜手經濟部與工研院,於「2020 IEEE Globecom年會」開演5G示範展演,十一日於國家兩廳院登場。兩廳院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攜手跨領域合作,科技技術與藝術展演結合,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提供創新互動體驗,開啟5G藝術展演新時代。
-
葉利尼克的政治迷因 後川普時代的民主預言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人民之王》
針貶時事的《人民之王》於二〇一七年問世後,在德語劇壇造成熱烈回響,導演Baboo與丹麥導演莉芙.海爾姆去年合力執導丹麥版本,今年則搬回台灣,由本地演員與設計群通力合作,這也是葉利尼克的劇本首度在台灣上演。
-
國光劇團《閻羅夢─天地一秀才》經典再現
國光劇團經典劇作《閻羅夢─天地一秀才》曾獲第一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節目、電視金鐘獎,本週末將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再度演出,帶領觀眾「與閻羅王同行」,以戲內探靈魂深處,思索人生。
-
直面生命印記 兩大天團用《雨中戲臺》展現伶人韌性
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雨中戲臺》是南北兩大胡撇仔天團──春美歌劇團與金枝演社的首度合作,由紀蔚然編劇,除以導演王榮裕從小在戲班長大的生命經驗為素材,更融匯許多戲曲伶人的共同經歷,釀製作品背後蘊含的時代意義與悲劇意識。
-
蒂摩爾古薪舞集《去排灣》 開創排灣族當代劇場可能性
蒂摩爾古薪舞集全新作品《去排灣》,由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和舞蹈總監巴魯.瑪迪霖首度邀請客席編舞家林文中與他們一起持續開創排灣族當代劇場的可能性。
-
連「蘋果」都無法擋 讓你忍不住的ASMR
蘋果電腦在二〇一九年發布了四則「沒有情節」的廣告,以海邊的耳語、削木之聲、步行於山間的腳踏與雨落帳篷的彈跳聲,主打新手機錄音功能的高品質,不過還有另一亮點難以忽視它們所利用的「ASMR現象」再度引發熱議。
-
有一種未來叫紀錄 表演藝術紀錄與發表國際交流盛事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與香港話劇團,將於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四至五日,透過合辦「有一種未來叫紀錄表演藝術紀錄與發表國際交流會」,探索記錄的創意,開拓舞台藝術的未來。
-
朱宗慶打擊樂團35周年 以專業為社會帶來貢獻
二〇二〇年對於表演藝術團隊來說都是艱困的一年,全球疫情延燒使得演出受限、國際交流受阻,朱宗慶打擊樂團也不例外。然而,樂團抱持著一本初衷的理念與熱情,迎向二〇二一年即將到來的卅五周年團慶、也迎接下個階段的挑戰。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晚安,還有再見
晚安,是兼具開場與結尾的問候語,雖然我們現在較常用它來結束這一天,似乎說完就要闔上眼睛。再見,用來道別,也帶著「下次相見」的語意,有種對這次遇見、就將離別的不捨。 這一年,晚安。但可能不一定適合用「再見」。 上半年的肺炎疫情,彷彿世界都為此停擺,讓人懷疑末日將至。疾病禍延的不只是身體健康,更撼動經濟、政治、乃至於藝文產業藝術家染疫、場館關閉、藝術節停辦我們繃緊神經,每個月的編輯會議從「看著專題成為芭樂票」、「盯著編輯表格發呆」到陸續去探索藝術家的成長記憶與防疫策略、演出的線上製作以及幕後工作者的生活等,甚至也一度苦笑說,年底的年度現象回顧大概只剩下「COVID-19」;終於,迎來台灣的「後疫情時代」。「生生滅滅」似乎是我們這次回顧今年的另一關鍵字,包含倉儲大火、建物整修、數位科技、地方場館、城市行銷等議題都未被疫情掩沒,慢慢在我們暫時緩和的步伐裡梳理出來。在即將與今年告別的時刻,期待能迎來明年的積極作為。 於是,編輯部除了選出了三位2020 PAR People of the year鄭宗龍、Baboo與莊東杰,肯定他們在表演藝術領域的付出外;更邀請到四位在不同藝術領域有傑出表現的藝術家,包含甫獲金馬影帝的莫子儀、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員獎得主朱安麗、近年創作與邀演不斷的舞蹈家葉名樺與小提琴家陳銳,說說他們的年末感觸,以及自己告別二○二○年的方式;同時,我們收集了幾場跨年表演,讓大家除在台北101看跨年演唱會外,也能有其他跨年行動能夠除舊迎新,掃除陰霾。 這種對新一年的期盼,也在NSO,因為他們於年末宣布,迎來新任的藝術顧問準.馬寇爾(Jun Mrkl)。這位德、日混血的指揮家,只於二○一八年與NSO有一次合作,便留下深刻印象不只是NSO團員對他深表肯定,馬寇爾也很喜歡台灣這個地方。在本期雜誌,我們專訪了馬寇爾,提及過去也望向未來;同時也從「指揮」的角度,與NCO音樂總監江靖波談國樂團的「西樂訓練」指揮,向台北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陳雲紅請益不同類型的指揮模式。我們還回溯指揮的歷史脈絡、職銜釋疑、個性百態與台灣的培訓機制等,用「指揮.不指揮」專題來對這群「無聲的音樂家」進行不止於紙
-
思想不短路
成熟的創意者:一個能熬過青春期的赤子
一個曾被巴黎音樂院放棄、鬼頭鬼腦的邊緣人,在歷史洪流中被推上廿世紀初期新古典浪潮的反浪漫急先鋒,百年後他的清淡小品還被用在娛樂片中給劇情提味,讓觀眾洗腦。這整件事所反映的不僅止於藝術風格的更替,筆者更想到近半世紀全球不同勢力間的分合與日趨極端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