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跨傳統與文化的霸氣 情感與典範的搏鬥
以結合京劇與跨文化經典聞名的導演吳興國,應韓國國家唱劇團之邀,為該團執導結合京劇與韓國傳統說唱藝術「板索里」的《霸王別姬》,並於四月初在首爾進行首演。為了演出,唱劇演員鍛鍊了兩個月的京劇基本功,在劇中也有不少京劇程式肢體的呈現,但是否能與原本情感流暢的「板索里」合拍?這中間的「跨文化衝擊」,值得玩味。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擺脫規約挑戰界限 追求時代共鳴
二○○九年創團的Jambinai,是由三位韓國國樂科班出身的音樂家李逸雨、金寶美與沈恩用所創立,為了能與為數更多、音樂取向更多元的聽眾近距離交流,他們找來貝斯手俞炳求和鼓手崔宰赫擔任客席樂手,開始實驗新的創作模式。耕耘迄今十年,他們的努力已見成績,跨界專輯頗受肯定,受邀至國際各音樂節、平昌冬奧閉幕式等場合演出。
-
藝視窗 News
「第17屆台新藝術獎」專網系列活動開跑
【台灣】 「第17屆台新藝術獎」專網系列活動開跑 「第17屆台新藝術獎」逐漸進入揭曉的倒數階段。除了重頭戲5月25日頒獎典禮外,也特設「專屬網站」,透過影音及文字訪談,介紹15組入圍藝術家及作品。此外,網站除了續辦「我心目中的得主」網路投票活動之外,今年新增「心靈籤詩」線上互動、「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面對面」座談會,並於台新金控總部舉辦「空間裝置展」及「國際決審會客室」講座。 本屆活動網站首創「心靈籤詩」線上互動,首頁以閃爍色球代表這次入圍的15組作品,藉由幸運色傳達該作品如籤詩般的訊息。從入口網站抽出今日幸運色,即連動15組入圍作品金句,引動讀者與作品的聯結。網站第三年舉辦「我心目中的得主」投票活動,自即日起至5月24日中午12時止,投票即獲得多項好禮抽獎機會,及入圍藝術家準備的神祕福袋。 「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面對面」系列講座於5月7日至5月10日舉行,由第17屆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主持,與15組入圍藝術家透過作品討論與QA,讓觀眾聆聽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與對話。今年「國際決審會客室」座談會,則邀請來自澳洲阿德雷德OzAsia藝術節總監Joseph Mitchell、昆士蘭現代美術館當代亞洲藝術策展人Reuben Keehan,及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院長陳頌瑛三位國際決選委員,針對台灣當代藝術與當代劇場,提出獨具慧眼的「他方觀點」,及如何串聯國際以創造跨國合作的契機等重要議題,活動免費,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第17屆台新藝術獎將於5月25日下午2點至3點揭曉「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年度大獎」三大獎項得主。觀眾可透過藝術獎專網、台新藝術基金會FB粉絲頁,及非池中影音網觀賞線上直播,同步見證獎項揭曉時刻。第17屆台新藝術獎專網17award.taishinart.org.tw/,台新藝術基金會FB粉絲頁: business.facebook.com/TAISHINART/。
-
專題
藝術基地,也是我的秘密基地!(一)
他們愛看演出,也是兩廳院的常客,對他們來說,演出前後,哪兒是他們最愛駐足的「秘密基地」?他們為什麼選擇了這個地點?背後又有哪些他們與兩廳院的故事?且聽聽他們怎麼說
-
專題
藝術基地,也是我的秘密基地!(二)
他們愛看演出,也是兩廳院的常客,對他們來說,演出前後,哪兒是他們最愛駐足的「秘密基地」?他們為什麼選擇了這個地點?背後又有哪些他們與兩廳院的故事?且聽聽他們怎麼說
-
藝@展覽
行之筆墨間的「道」
華人藝術家楊詰蒼在暌違廿年後再度來台舉辦個展,這次「地獄 天堂」個展,展出楊詰蒼「千層墨」、「十一日談」與「還是花」等代表系列。楊詰蒼以西方藝術世界為鏡,從熟悉的筆墨文化為底蘊,探究普世的價值,「千層墨」昇華了地獄的黯黑,「十一日談」則建立了烏托邦的幻想天堂。
-
藝@電影
主流外的品味 獵奇華人傑作
今年邁入第十八年的「城市遊牧影展」,向來以推介主流媒體外的光怪陸離主題電影引人矚目,今年則選了許多華人作品,超過半數,其中更有兩部獲得向來標準嚴苛的Metacritic網站九十分以上評價,令人分外期待這些影片帶來的新穎觀點。
-
戲劇新訊
桌遊裡的《1895火燒庄》 以古鑑今的人生抉擇
哈旗鼓文化藝術團與創作社劇團共同製作的《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裡,不依循過去《1895火燒庄》一作的內容,而是請來劇場編導王靖惇撰寫全新劇本,以現代場景出發,回看歷史中那些身在台灣的年輕人,他們的現實處境與最終抉擇,並以此為鏡,反思我們的信念與價值觀。 故事關於一個新創團隊、他們正在研發一款桌上遊戲,內容以一八九五年六堆客家義勇軍於屏東火燒庄(今長興村)力抗日軍的歷史戰役作為題材背景。他們在圖書館中查閱資料,進行人物設計和規則策劃,也進一步設身處地思考,試圖揣想當時的人們做出的判斷與選擇,及其背後的原因;然而,回到日常生活,他們又須面對屬於自己的家庭關係、職場狀況或愛情糾葛,那些選擇和判斷,對比著同樣身處在舞台上、存在於一八九五年的角色們,是不同卻又相似的處境。 而生命終究不是桌上遊戲,明知不會贏,人們為什麼要奮戰到底?王靖惇說:「古代人有他們選擇的價值觀,那現代人所選擇的價值觀,又是什麼呢?」穿梭古今的劇情、古今並陳的舞台,不只單純講述一場歷史事件、一段客家史料,其實也是知往鑑今、以古喻今。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熱天酣眠》
想了想,我應該也算是一個念舊的人,從老玩具、二手衣到老歌等,這樣的蒐集與愛好也跟著我不少年了,總讓我覺得非常熟悉,像是又可以回到家一樣那般親切。 離家之後的生活繁忙,總是得在創作與工作之間汲取新知,然後還要想如何才能夠與過去所學的專業揉合;於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去思考「我所為何來」就格外地重要,是必須慎重的。近期栢優座的《大年初一前晚的那頓飯》讓我也想到了我為何離家,以及離家之後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回到那個愈來愈不常回去的家,而且對我來說透過戲曲身體呈現這樣的命題非常迷人,好奇之餘也支持這樣試圖結合傳統並找出新詮釋的勇氣。 而阮劇團的《熱天酣眠》則是近年我每每想到都還會會心一笑的作品;在我的觀賞經驗之中,似乎又回到了那個熱鬧哄哄的廟口廣場,人們此起彼落交談的氣氛之中,以我們曾經有的過去去說直到今天都還想再做的夢;幽默動人。如果妳/你也跟我一樣有時候忘了或不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活的,那麼或許這兩個作品可以成為幫助我們更進一步思考的邀請之一。 文字|林素蓮 編舞家
-
戲曲新訊
《項羽和兩個女人》 權位與愛情之間的選擇
說起以「楚漢相爭」為題的舞台演出,當數梅派《霸王別姬》的改編與表演最為經典,然而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與台北新劇團將於六月份推出的大型新編京劇製作《項羽和兩個女人》,則選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這一連串史實戰役中,身處其中的歷史人物及其雙邊、三邊或四邊關係,對於角色生命的影響和形塑。 演出由李寶春擔任編導並主演項羽,故事從項羽與范增(亞父,楊燕毅飾)之間的詰問開始,以此點出項羽此前放歸劉邦時所流露的性格特點,及范增對項羽「愛美人不顧霸業」的擔憂。虞姬(孔玥慈飾)自然是這兩個女人的其中之一,而劇本中的另一位,便是劉邦之妻「呂雉」(陳雨萱飾)這位於楚漢相爭過程中、在漢初政壇舞台上,皆展現深沉心機與氣魄的奇女子,若也為霸王傾心、意圖協助項羽謀得大位,是否也將對項羽在權力與愛情之間的抉擇,產生變化?作品藉由項羽對待虞姬的態度、給予范增的回應、回絕呂雉的答覆,讓觀眾一層層、一步步認識這位終將隕落的巨星;隨著場景的推展,李寶春所飾演的項羽,也將由本為武生的俊臉,逐漸勾畫出我們熟知的項羽臉譜。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布拉瑞揚舞團《#是否》
不知道大家如何在混血的台灣文化裡頭找到自我認同?「追根究柢」抑或「見山是山」?我想今年五月在雲門劇場舉行的布拉瑞揚舞團最新製作《#是否》,也許就能給我們一個嶄新的答案。 過去布拉瑞揚的作品《拉歌》、《阿棲睞》證明過這點,他們對於傳統的古調、祭儀從不輕易出手,在Hashtag(主題標籤)充斥的時代,關於文化的意義與禁忌也不無知而為,我相當喜歡這樣對待藝術的態度,將焦點注目在周遭生活的一切,信手拈來的是不止步於「咿呀喔嗨呀」的文化面向。 是否,「知道的愈多,能做的就愈少。」我曾在布拉瑞揚身旁這樣聽他感嘆著,然而每次我都在期待他怎麼做到最多,是否,這就是創作者給我們的鼓勵,關於他們的「自我認同」?「#是否」「#海嘯」「#落翅仔」,我們還想知道原住民的多少?五月份見。 文字|簡麟懿 自由舞者
-
《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 探討戰爭本質與人性
六堆客家原生團隊「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在深耕客家表演藝術十五年後,今年推出原創製作《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在客家委員會大力支持下,特別邀集現代劇場資深創作及製作團隊,透過現代視角和觀點探討戰爭本質與人性。
-
第十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名家雲集 五月夢幻上陣
第十屆TIPC以「追夢,不在遠方」為主題,由國內外頂尖音樂家帶來十檔特色節目,共可分為「看見臺灣」、「當代古典」、「世界音樂」、「熱門前衛」等四大系列主題,提供觀眾看點滿滿的追夢路徑。
-
媽祖現身莎翁名劇?! 《熱天酣眠》淡水還願演出
春末,嘉義阮劇團將演出改編自《仲夏夜之夢》的全台語發音戲劇《熱天酣眠》,在三座城市巡演,首站來到《熱天酣眠》劇本誕生地──淡水,即將於本週末在雲門劇場「還願」演出。
-
台北.巴黎.巴塞隆納 共築藝術新平台
國家兩廳院今年再建立國際盟友,將與歐洲最具指標性的兩間舞蹈中心──法國巴黎國立夏佑劇院與西班牙巴塞隆納花市劇院締結夥伴關係,將透過平等互惠的合作原則,為台灣的文化力向世界發聲。
-
故事工廠《明晚,空中見》 以黑膠旋轉舞台喻人生
故事工廠最新舞台劇《明晚,空中見》由女星蔡燦得與房思瑜挑梁演母女,活躍於電視電影的男星李運慶首次轉戰舞台劇,與房思瑜在戲中有段糾結的不倫戀情。劇團斥資二百萬打造的黑膠旋轉舞台,更是一大吸睛亮點。
-
盜火劇團《米奇去哪裡》 一隻老鼠壞了一座城市?
一對荒唐的夫妻,一隻無辜的老鼠,揭開一場意想不到的家庭風暴。盜火劇團第十八齣原創戲劇《米奇去哪裡》,本週末將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上演。
-
未來部落與發光巨獸 齊聲咆哮《毛月亮》
雲門2《毛月亮》深入挖掘人內心的不安與貪婪,舞台上舞者搖擺、甩動、拋丟,如被吸入黑洞般爆裂。一百卅九塊LED發光面板組成的三片巨大螢幕,漂浮劇場上空,未來部落祭典即將登場。
-
NSO第四度赴日巡迴 呂紹嘉與小提琴家林品任聯手演出
國家交響樂團將第四度出訪日本,於四月卅日在東京文化會館及五月六日在大阪交響廳與日本樂迷見面,並在兩檔演出期間至金澤市參加五月三至五日的「風和綠的樂城音樂祭」。
-
來自高山深谷的靈魂呼喚 桑布伊帶你一秒入山林
桑布伊,一個來自台東卑南族的部落青年,他帶著台灣獨特的原生文化,踏遍世界各地的舞台,本週將首度站上國家戲劇院舉辦個人演場會,透過充滿生命力的嗓音,帶著聽眾一秒入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