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以畫家之眼 舞肉身為本的創作靈思
希臘導演、編舞家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應美國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之邀,在紐約水磨坊藝術中心一年一度的募款餐會中,呈現他最新作品Still Life的片段〈薛西佛斯Sisyphus〉。這位希臘當代最重要的導演,曾為雅典奧運打造開閉幕儀式,如畫卷般開展的希臘文化圖景令人驚嘆,透過身體、舞台裝置、物件所創造的畫面,他的作品就像一場動態的繪畫,不斷帶給觀者感官的刺激與驚奇。
-
企畫特輯 Special
台灣賓士搧動「爵士風」 夏日戶外派對與老爸歡喜過節
今年「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依照慣例邀請頂尖樂手各自演繹爵士樂曲的精采,更在台灣賓士的匠心獨具中,以The new C-Class造車工藝的全新成就,襯托爵士樂曲的幻妙美感。兩相結合下,更因父親節的到來,讓今年派對活動首度創下五萬人新高峰,民眾不僅從聽覺面溫暖了心靈、豐富了精神,更在台灣賓士現場打造Summer Jazz夏日美好時光區創意趣味中,時而化身爵士名伶或動感樂手,與The new C-Class一同留下動感倩影,而趣味反光鏡的設置,則讓大小朋友歡笑滿堂。 夏夜涼風,伴隨縈繞全場的爵士樂曲,滿場搖曳的賓士專屬Summer Jazz紀念扇,說明了全場聽眾的沉醉其中,而台灣賓士準備的豐富抽獎贈品,讓民眾大飽耳福之際,更是滿載而歸。身心靈的全面富足,為「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畫下最完美的句點。
-
企畫特輯 Special 琴音乘翼 凌霄飛揚
台灣賓士「星天賦」計畫加持 低音提琴新秀吳昇耀圓夢
除了長年贊助「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派對」,讓更多人可以分享爵士音樂的美好,台灣賓士更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設立了「星天賦」計畫,以幫助有發展潛力、卻囿於現實的學子,能在支援下一圓夢想。低音提琴新秀吳昇耀就是去年「星天賦」計畫獎助金的得主,從小習樂卻家逢變故的他,在獎助金的協助下,得以一圓舉辦獨奏會與出國參加比賽的夢想,未來更期待將精湛琴音與跨領域藝術結合,讓更多人認識低音提琴之美!
-
藝視窗 News
臺北市立國樂團將舉辦2015 TCO國際指揮大賽
【台灣】 臺北市立國樂團將舉辦2015 TCO國際指揮大賽 為了發掘並且培養傑出國樂指揮人才,臺北市立國樂團請來芬蘭國寶級指揮家潘努拉(Jorma Panula)坐鎮,將於明年一月首次舉辦第一屆國際指揮大賽。此項大賽分初賽、複賽及決賽三輪,最後選出前三名外,也增列「最佳傳統國樂詮釋」一名。 此項比賽創世界樂壇先例,規定曲目除了指揮北市國演奏經典國樂曲外,還需要在每一輪賽事中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演奏西洋經典曲目,分別作為對參賽者基本能力等考驗。因此,從初賽、複賽到決賽,都需要經過國樂及西樂兩個部分的篩選。決賽更委託作曲家陳士惠創作一首箏協奏曲首演,檢視選手對於樂團掌握及與獨奏者溝通的技巧。而為了吸引更多非華人指揮的參與,北市國也做足了功課,不僅統一傳統樂器的翻譯名稱、將樂曲總譜與分譜以五線譜呈現,更從比賽曲目中選段,分別由不同樂器錄製示範影片上傳,使有意參與的選手能夠熟習國樂器的性能與音響。報名收件至10月31日截止,報名表請至台北市立國樂團網址www.tco.taipei.gov.tw或www.cykusic.com/Cconducting.htm下載。(李秋玫) 文化部公開徵求文創事業運用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文化部所管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正辦理委外招商,受理申請日期至9月22日止,歡迎有志於文創產業營運之民間機構提案參與。嘉義園區前身為嘉義酒廠,預計將從工業酒廠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若順利委外招商,將進入截然不同的園區氛圍。因此,為提高園區營運之可能性,今年3月間,文化部邀集文創產業業者,實地走訪園區,並召開會議提出檢討,調降土地資源成本,以提高民間機構投資及參與經營的意願。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委外招商案之租用期限為15年,除土地租金維持前4年免收外,第5至第15年期間,每年按當年度土地依法應計收之地價稅繳納土地租金。期滿經評估績效良好者,得以續租10年,詳參相關網站chiayiccpark.moc.gov.tw(侯伶儒) 表演藝術論壇「大師系列」 <strong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說真話
有時我會問,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否該誠實地表現我的情感?因為,直接誠實說出自己的想法,會被人認為沒修養或情緒化,而一個情緒化的人會引起相當負面的社會觀感,這裡便說明許多人的情感為什麼受到壓抑。我覺得我們的社會其實要求的是感情表達的疏離或迴避,人們從來不應該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乃至於隱暪不說可能都是好的。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對鏡上妝
時間:二○一三年十二月三日 地點:台北 微遠虎山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當旅行碰上創作 兩個女孩如是說
一個與陌生人一道搭火車的故事,成了旅居德國自由藝術創作者鄒永珊的小說題材,寫成了《鐵道共乘旅遊手冊》。但這趟旅程並未在文字書寫完成後停靠終點站,而將由作曲家林芳宜接續,以充滿聲音的文字為藍本重新創作,在「新點子樂展」中演出。 想邀他們一起聊天,但一個在柏林、一個在台北,面對面的機會等於零。所幸即時交談的工具,可以讓我們在白天與黑夜,短短幾個鐘頭的交錯時間,用飛快的打字速度代替言語。雖然看不到對方的表情,但突然覺得在電腦前,大夥兒都顯得自在。不必注意穿著打扮、可以使用表情符號、遇到問題可以在對方打完字前找資料,「已讀」、「打字中」的訊息,讓我們知道對方在思考、在回答、在等待 談到旅行,不管是什麼年紀,總會回到小女孩般的愉悅,所以我們的問答也爭先恐後地交錯其中。聊著竟發現,兩人就算不寫作也要塗鴉,就算冒險也要旅行!一個將從文字寫出音符,一個預計從聲音創作文字,兩個愛做夢的女孩在地球的兩端同時上線,在聊天室裡集合。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從「女人家」到「女人—家」
高雄市立美術館邁入廿周年,藉由策展梳理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一九九○年代曾為主流議題之一的「女性藝術」,也成了主題之一。高美館策劃「女人家:以亞洲女性藝術之名」特展,集結六十位亞洲女性藝術家的平面、立體、裝置、錄像等作品,重新詮釋從傳統「女人家」到當代「女人家」的流轉歷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劇場與電影的交錯浮生
即將於九月中旬上場的「新北市電影節」,由劇場、電影導演鴻鴻策展,挖掘出不少電影中的劇場切片,或是跨兩領域導演的精采作品,讓影迷在影片中體驗劇場創作者的浮生片羽。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聽音樂會時,和大家一起正確地拍手吧!
你知道怎麼在音樂會中正確地拍手嗎?日本指揮家茂木大輔的《拍手的規則》,透過情境的引領,告訴讀者「為什麼要拍手」、「如何拍手」及「什麼時候拍手」。關於為什麼拍手,茂木還結合心理學理論,分析欣賞者對於表演情境的心理意象,讓人有運用讀心術看穿音樂會中拍手這件事的趣味。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幫你打好包 荒島絕不寂寞
如果你只能帶八張唱片和一件沒有實際用途的奢侈品,你會帶什麼?這套「荒島百選」,幫樂迷把重要的古典樂經典錄音蒐羅打包,內含交響曲、協奏曲、管絃樂曲、器樂曲、室內樂曲、藝術歌曲及宗教歌曲、歌劇詠歎調七個章節,都是獲得唱片大獎、評鑑最優的版本,帶著上路,就算在荒島,相信也不會寂寞!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局外人》+《倫理學》
向內向外 殊途同歸的自我探求
「自我的存在」是許多編舞家孜孜矻矻的主題,三十舞蹈劇場今年所端出的年度製作《局外人》、《倫理學》也不例外。有趣的是,一少一長的編舞家各自發展,卻不約而同選擇了相似主題,分別向內與向外探求,而讓觀者產生不同層次的觀看趣味。 《局外人》向內,是新生代編舞家王怡湘從去年的三人舞《The Stranger》發展而來。更早則是追溯到法國求學時期所發表的獨舞,王怡湘自言,在法國自覺是局外人,但回台後,疏離感依舊,「我是一個內在充滿拉扯的人,也常覺得人做了很多選擇,但卻沒有意識那或許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講起話來如機關槍,語言似乎追不上她思考的速度,她不時跳躍、岔題,卻充滿力道,如《局外人》中所呈現的各種衝突、對峙,她說:「創作就像照鏡子,能覺察自己。」 《倫理學》則將存在的主題範疇擴大,討論個體與群體的對應關係,由藝術總監張秀萍與社會學背景的余奐甫共同合作,從舞蹈創作中少見的生硬論文式主題發展,「愈困難,我們愈要找出新的可能性。」幾乎像是「給自己找麻煩」的過程,難以拿捏的創作概念,卻也碰撞出異質而充滿新鮮感的火花。但「倫理」關乎生活的潛規則,要如何落實到動作的編排?他們從日常動作出發,比如在〈親密的威脅〉一節中,以捏、掐、揉等充滿挑釁的肢體,表現親密個體間的越界與侵略。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西薇.姬蘭 PUSH
今年四月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第一次來台,那時我錯過了,但心中一直記著多年前在國外看到她和阿喀郎.汗(Akram Khan)合跳的《聖獸舞姬》Sacred Monster。姬蘭修長的雙腿攀纏在阿喀郎朗腰間,在暗藍色燈光的映照下,舞動的身體就像一股有自我意志的輕煙。 看心智和技巧都已臻成熟頂峰的演員或舞者演出,真是一大享受。我也想起前年赫佐(Christian Rizzo)在實驗劇場演出的作品《伽里尼1545在楓丹白露》b.c, janvier 1545, fontainebleau。擔綱的舞者茱莉.吉柏(Julie Guibert)那時卅八歲,同樣算是高齡舞星的她,在純白空間裡優雅從容,緊緊抓住觀眾目光。 九月要在台灣演出的PUSH,當年是姬蘭主動向羅素.馬利芬特(Russell Maliphant)邀舞。馬利芬特遲疑了很久,因為那時他四十二歲,正想專心編舞不要表演了。但開始排練後,出乎兩人意料,他們的身體和默契一拍即合。 我想這一對擁有超凡身體控制力,又愉快享受彼此的共舞組合,必將散發出讓觀眾身心靈都舒暢的能量。今年姬蘭四十九歲,馬利芬五十三歲,要看這支舞就是現在。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開季音樂會─馬勒第九」、「時間之流」、國臺交《蝴蝶夫人》
還有什麼比能在一個月內聽到呂紹嘉的馬勒、西貝流士,和簡文彬指揮的《蝴蝶夫人》更幸福的了呢? 每次在歐洲看到呂紹嘉的音樂會都有種想飛過去聽的衝動。二○一○年十二月,呂老師在哥登堡指揮馬勒《第九》,便讓我嚮往了半天。 呂 紹嘉對後期浪漫派的作品有很獨到的觀點,在縱向/橫向細密而理性的推演中,散發出冷豔的色澤與光彩。他的馬勒國人已相當熟悉,而西貝流士其實同樣精采。記 得二○○三年他在巴黎指揮西貝流士《第七》,把平常散漫而偏暖調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帶出一種冷凝的金屬感;去年台北的開季音樂會,在獨奏家不穩的狀態下, 他仍將管絃樂幻化成壯闊的北歐風景。 簡文彬好久沒在台灣指揮歌劇了!充滿酒神性格的他,以長年在德國累積的Kapellmeister(駐院指揮)的實力來帶領國台交這支老牌樂團,這次的《蝴蝶夫人》當然不能錯過!
-
音樂新訊
王乙聿作品專場 展演絲竹風情
台灣國樂的發展從廿世紀中期開始,無論是大型樂團型制、獨奏樂曲到演奏形式等,皆受中國的民樂發展影響。尤其是大師級指揮、作曲家、演奏家的改革和創見更令熱中國樂者趨之若鶩。早期雖也有多位前輩作曲家留下經典作品,但在國樂教育與訓練逐漸完善與吸收西方養分後,新生代的幾位國樂作曲家,已經能從舊有作曲手法脫穎而出,並與對岸媲美王乙聿便是其中一例。 身兼二胡演奏家、作曲家與指揮,王乙聿自幼便有紮實的音樂訓練,不但以二胡演奏打天下,鋼琴、小提琴甚至管風琴都是他精通的樂器。有別於傳統作曲手法,他所創作的樂曲不但富有新意,並且深受國內樂團與觀眾的喜愛。為此,桃園樂友絲竹室內樂團將以他的作品為主題,主辦「青年築夢III王乙聿作品專場音樂會」,讓觀眾能夠在音樂會中欣賞他的音樂風格與創見。 此次演出,精選《風兒》、《風之谷》、《台北樂響》、《sol la do re》、《快板》、《六重奏》等絲竹合奏作品展現。而為了本場音樂會,將首演絲竹版的《戲柳》,藉由柳琴展現的各種演奏技巧,娓娓道來一段在熱鬧的台北東區巷弄的小酒館裡,怦然邂逅的愛情故事。而在《庫伊的愛情》裡,作曲家大膽地將西方長笛技法移植在中國笛上,並且嘗試在排灣族傳統歌謠中置入爵士樂的節奏。此外,作曲家更將親自指揮演出,讓樂曲中所有冒險、趣味、突破及自我的國樂新語法,原汁原味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老玩意 新生命
偶戲,這個自古以來就讓人們著迷的劇種,起源甚早,而且一從開始,它就不是專屬於小朋友的玩意。若是要追溯起偶戲的歷史,大多和祭祀鬼神、宗教儀式等嚴肅的話題脫不了關係,到了後來才逐漸演變,成為民間的娛樂之一。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讓劇場技術愈加純熟,加上東西方交流日益頻繁,也讓偶戲的世界,從原本的杖頭偶、袋偶、懸絲偶、影偶等傳統形式中跳脫出來,變得燦爛且多元。更有趣也更值得注意的是,偶戲隨著現代戲劇的演化,讓戲偶、操偶師和觀眾之間的互動關係產生了質變,有些偶戲的演出,操偶師不再只是幕後的藏鏡人,他們也分飾劇中的角色,擔任演員。但無論如何,就如同本刊文中所述:「偶戲之所以吸引人,因為它是一個奇觀,是賦予死物生命的奇蹟。」就如同劇場一樣,如何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觀眾的想像力隨著燈光起伏、舉手投足而起舞,就端看每個劇團說故事的本領了。當然無庸置疑的,隨著本屆臺北藝術節而來的南非翻筋斗偶劇團,絕對是說故事的箇中好手。 南非翻筋斗偶劇團從一九八一年的地方劇團起家,到二○○七年與英國國家劇院合作《戰馬》,可謂是一「戰」成名,絕非「偶」然。不管是在倫敦西區、紐約百老匯、柏林等地,都激起觀眾的熱烈回響。而且還得到倫敦《標準晚報》戲劇獎、「戲劇評論圈」戲劇獎、「奧立佛獎」、東尼獎等榮耀加持,據說中文版的《戰馬》,也預估在二○一五年時,於北京、上海等地現身。所以在本期雜誌中,我們就從《戰馬》開始,到即將來台演出的《烏布王》,帶您一窺南非翻筋斗偶劇團的創作點滴。 一樣從古早走到現代,來自北亞大陸的「呼麥」,也在世界音樂的風潮中後來居上,為樂迷所關注。這飛揚在大草原流傳已久的喉間吟唱,似乎和爵士、即興、噪音音樂、前衛音樂、甚至是電音扯不上關係;而遙遠的唐努烏梁海、阿爾泰山、薩彥嶺甚至是圖瓦共和國這些地理名詞,相信對台灣的讀者也是一抹模糊且陌生的存在。從音樂到地理,這些又有什麼理不清的牽絆?別急,就讓我們跟著今年國家兩廳院新點子樂展,與來自圖瓦的跨界女高音珊蔻.娜赤婭克,一同追尋那來自亞洲中心、既古老且現代的人聲風景。
-
專欄 Columns
人生海海
後悔的經驗多了之後,總會覺得每次後悔的心情傾洩而出時,自己也同時有一種「新生」的感知,不明顯,但是已經足夠淹沒過去那些固執和輕狂了,一個更大更廣卻不一定更長的生命空間,等我們把生命坦蕩蕩地倒進去重新活過。
-
專欄 Columns
純真年代
大家真的盡力了,因為我們已經離開那個夜不閉戶的純真年代太久遠。久遠到我們幾乎忘了什麼是自然而讓人放心的信任,或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對人性已不再有單純的念頭,所以只好靠如腫瘤般一直不斷長大的機制來掌控行事的準則。良善的立意變成綑綁手腳的鞭繩,我們仍要不斷自我催眠般地相信,所有的機制辦法都可以使這個世界運作得更好。
-
專欄 Columns
莓果冰淇淋,義大利麵醬口味!
這個「拿坡里和弦」需要被認真地對待,不但演奏者需要一些時間去醞釀它的出現,聽眾也需要時間去品嘗它。這就好像在講一則有相關語的笑話一樣,為了製造效果,我們需要特別去強調那個字眼。但是,要怎樣才能教學生演奏出這個特別和弦所製造出來的效果呢?
-
專欄 Columns
入
進入角色是像墜入情網般忘我嗎?是像嗑了藥後進入另一個世界嗎?還是像進入Hello Kitty的布偶裝內?進入角色是進到哪裡?進到內心的世界嗎?內在靈魂?個性?還是角色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長怎樣?進入內在後,原本的身體在哪裡?進入的內在可以是外在的身體嗎?如果角色是我詮釋的,那我進入角色後,我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