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麼在音樂會中正確地拍手嗎?日本指揮家茂木大輔的《拍手的規則》,透過情境的引領,告訴讀者「為什麼要拍手」、「如何拍手」及「什麼時候拍手」。關於為什麼拍手,茂木還結合心理學理論,分析欣賞者對於表演情境的心理意象,讓人有運用讀心術看穿音樂會中拍手這件事的趣味。
聽音樂會緊張嗎?很多人覺得是享受的事,但也有人靦腆地覺得稍微拘束了些。日本知名音樂家茂木大輔針對如何聽音樂會寫成這本書《拍手的規則》,或許很多人覺得買了票就去了呀,需要知道的事可以寫成一本書?可以的。指揮家茂木大輔很熱情,他把聽音樂會形成的特殊社會性規範,與音樂會包羅萬象的細部知識都寫進去了。整本書分為六章,內容以音樂為核心,光譜式地展開從巨觀到微觀的觀察,面向觸及音樂創作者、演奏詮釋者、欣賞者,以及人們一同聽音樂會約定成俗的習慣。其中,全書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專論「拍手的規則」。茂木大輔撰寫這一章揣摩讀者的需要,先討論「為什麼要拍手」,再解說「如何拍手」,以及「什麼時候拍手」。
用讀心術看穿音樂會中的拍手
「為什麼要拍手」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情意的表達,也是對於演奏者的正向回饋。大家一起拍手還凝聚社群對藝術的感受,創造出音樂共有的意義。茂木甚至認為,「這個行為,本身就可說是一種音樂表現吧」。如何拍手這個問題,連小嬰兒也會擊掌出聲,茂木卻很認真地提出「拍手三元素」,結合心理學理論,分析欣賞者對於表演情境的心理意象,讀來讓人有運用讀心術看穿音樂會中拍手這件事的趣味。
接下來是討論「什麼時候拍手」,茂木以這一部分是「常識」的觀點,細述從音樂會即將開始的拍手、樂曲之間的拍手,以及整場音樂會結束時的拍手規則。當然,茂木一定會提醒樂章之間不要拍手的規則,可惜未進一步說明理由,留下讓非音樂專業背景的愛樂者/讀者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另外,他也提到不同的喝采方式和喝采時點,像是欣賞歌劇應該在什麼時候鼓掌以示讚美與欣賞之意?又為什麼有熱情的觀眾在音樂會最後大聲喊出“bravo! ”“encore! ”?茂木擅長描述音樂廳中真實的情境,引導讀者採取聽眾的角度,體會他細心說明拍手的種種規則。我在音樂會中徜徉數十年,對茂木擷取的音樂會片段再熟悉不過,但相信對一年只聽數場音樂會的朋友來說,也能透過他簡潔直接的文采,對所描述可以拍手的情況了然於心。
稱職擔任導覽及導聆的角色
看完這本精巧的書,我著實想要把它推薦給許多朋友,不僅是自謙初入門聽音樂會的人,還有老練的音樂會常客。因為茂木真的很稱職地擔任了導覽及導聆的角色,不但介紹音樂這項藝術的外觀,也關心愛樂者登堂入室的路徑如何發展。這麼周到想要讓人深深愛上音樂的心,真是讓人感受到那股溫熱的暖流。正因為這份熱切的心意,開卷者皆能獲得在音樂會中酣暢愉快的聆賞經驗。若已是音樂廳熟客,這次讓茂木領路,體驗不同的音樂美感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