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銘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曾任本刊編輯。
-
研討會
今之國樂,爲歷史終結?
國樂交響化的爭議從彼岸划過台灣,近半世紀以來沒有共識與結論似乎是歷年來唯一的「共識」。然而在這種末世氛圍的光景中,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晰地感覺一股「為過去歷史總結(終結?)」的感傷氣氛正在形成。而國樂界此次大規模的團聚,從議題設定、所邀來的講員及評論人規模,儼然就有這樣為世紀末華人地區國樂交響化的爭論,留下歷史性詮釋的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巴赫的台灣跨界經驗
巴赫不常旅行,只有很難得的機會才步出中北德一帶,巴赫迷應該都會記得他爲了聽柏格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的管風琴音樂,跋涉五百哩的軼事。當年這位上帝忠實的僕人,應該沒有想到:文化與傳播科技的巨大拉力,遙遠如台灣竟也在三個世紀後,屬於全球性的巴赫狂熱中自動歸隊。 巴赫無疆界 應該感謝馬友友,自從他拍了《馬友友的巴哈(赫)靈感》 之後,巴赫不僅活在誠品書店、廣告配樂中,還不小心地成爲本地「巴哈與巴赫」譯名之爭的箭靶;巴赫不僅受音樂家青睞,其他表演藝術領域更不遑多讓,十五年前賴聲川剛執導藝術學院戲劇系,就以即興創作的方式「玩」過《變奏巴哈(赫)》;林懷民九八年的《水月》更是以太極導引與巴赫首度對話。也許是個巧合,適逢巴赫逝世二百五十周年之今年,至少就有劇場工作者魏瑛娟、傅裕惠、石吉智不約而同地在其作品中「植入」巴赫,「巴赫無疆界」,至少在台灣就是。 台灣一直有一票熱愛巴赫、喜歡以巴赫妝點作品的劇場人,這應該是個事實。巴赫器樂作品的純度與繁複的對位與織體(texture),經常在戲劇文本之外,反而相對地呈現了客觀的效果,任意掬取巴赫片段,都可能意外帶來的張力;導演傅裕惠就不諱言,巴赫的音樂很「好用」。十月才結束演出的《她的小說,我的故事》裡,女主角擬仿瓊瑤小說片段裡對愛情的癡癲,傅裕惠用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與類似文武場的現場節奏演出,形成「平而且均勻」的素雅與磅礴擊鼓聲交織的內心戲,傅裕惠以不斷續織的分解和弦(broken chord)音形來對比女子表述愛情時內在指涉「辭窮」的窘迫;然而愛情的發情作用藉由女主角「喃喃」自白呈現,傅裕惠則以音樂來「嘲笑它」。 一邊抬腿一邊聽巴赫 相對於傅裕惠在使用巴赫音樂時強烈的戲劇企圖,魏瑛娟就顯得「輕鬆」許多。魏瑛娟的巴赫靈感是從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的畫作而來,其構圖中透過簡約線條與純粹色調所流露的「客觀宇宙」存在,經常令她聯想起巴赫的音樂。而視覺與聽覺圖像式的吻合,也就使得魏瑛娟時常期望將巴赫「借」到劇場來。 在排練《2000》時,魏瑛娟是讓演員「一邊做抬腿動作,一邊聽巴赫平均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二十世紀表演藝術大事記 音樂篇
黑色字體為音樂藝術記事 紫色字體為政經科技大事 〇表西方 ●表台灣和中國 ~1909 1894年 〇德布西寫作《牧神的午後》。 1899年 〇西貝流士寫作國族主義音詩《芬蘭頌》。 ●台灣公學校設「唱歌」課。 1900年 〇普森(V. Poulsen)發明世界第一台錄音機。 1901年 〇78轉硬膠唱片問世。 〇歐洲新藝術運動蓬勃發展。 〇義大利發明家馬可尼以摩斯電碼送出第一封電報。 1902年 〇義大利男高音卡羅素製作世界首度商業性錄音。 〇荀白克的《淨夜》首演。 〇德布西的歌劇《佩利亞斯與梅莉桑黛》首演。 1903年 〇萊特兄弟完成世界第一次駕機航行。 1904年 〇可雙面播放的唱片問世。 1906年 〇美國開始有廣播。 〇佛瑞斯特發明真空管。 1907年 〇馬勒擔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 〇畢卡索首開立體派畫風。 1908年 <span
-
現象視察
台灣的樂評有沒有明天?
古典音樂史所供奉的神祇基本上都具備反抗、顛覆的特質,方能促進音樂史時期/流派的演進與循環,然而音樂學者在評述當代音樂創作時,是不是也意識到在悍衛「正統」美學的同時,有時也不免流露「反動」的姿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張正傑.陳恩汝
張正傑第一次拎著大提琴,隻身遠赴維也納求學時,才十四歲。再一次見到母親淚汪汪地在機場相擁時,張正傑已經成年。 他坦承那種感覺「有點生疏」,「可能是因爲當時已經成年,對母親的印象卻仍然停留在需要她呵護的少年階段。」張正傑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調整與父母的相處,也盡力地彌補彼此在情感上的愧欠。 去國十三年,並在歐洲音樂院擁有終身敎職,然而張正傑決定返台定居如同當初出國深造一樣,充滿義無反顧的熱情。母親眼中的正傑「個性很硬」,包括練琴念書、策劃音樂會,「只要他想要的,一定努力達成目標。」 忙碌的演奏家生活、加上在東吳的專職及電台主持工作,張媽媽說現在要見到張正傑很不容易,「只能每天打開收音機才聽得到。」言語間充滿得意又好像有點「抱怨」,這張合照顯然替這對母子湊合了一次愉快的面對面。 (本刊編輯 黃俊銘)
-
特別企畫 Feature
張佳韻.周修眉
拍照的當天,張佳韻剛指揮NSO演出音樂劇《眞善美》,這是她例行佔去一天三分之一時光的全職工作,也是張媽媽從小苦心栽培然後開花結果的。 剛散開的人潮,偌大空盪的音樂廳裡,張佳韻像回到自己家從容而熱切地招呼大夥兒。「太太,坐這裡好嗎?」張佳韻喊媽媽「太太」,我們看得出這是一種親暱。 父親是長年在外的船長,因此管束收放全由母親作主。張媽媽學過鋼琴,她不諱言是自己的主意-在張佳「韻」的生涯鑲嵌音樂的十字架。然後她直誇讚佳韻從小耳朶就很好,「眞的很有音樂天分。」反倒是這位豎笛指揮雙修碩士時而湊過來插話:「沒有啦!我吿訴你;每個學音樂的父母都會認爲自己的孩子最有天分。」 張媽媽眼中,佳韻是個很「獨立、孝順、正直」的孩子,並且還不忘樂乎乎地補充「這可是我從小敎他們的;品行永遠最重要,然後才能談音樂。」張佳韻好像有點無奈地表白「我的叛逆『啓蒙』比較晚,媽媽這幾年也學著適應了。」 「以前像母女,現在比較像朋友。」兩人說完相視而笑,我們於是按下快門。 (本刊編輯 黃俊銘)
-
台北
在台北,聽見全世界
延續著去年的「肢體」,今年仍以「單一焦點、跨界聯演」爲規劃重點,陳琪放棄傳統型藝術節慣以戲劇、音樂、舞蹈的分類選擇,而以單一的表演藝術「元素」來切割主題,今年以「聲音」(voice and sound)來做橫面切割顯然是一種去蕪存菁的「新趨勢」。
-
當代台灣作曲家
郭芝苑
雖然郭芝苑自謙不像江文也等人具有波瀾萬丈的人生,但,對於年輕音樂家來說,這位受日本敎育的前輩作曲家,仍有許多値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郭芝苑於六月完成《許仙與白娘娘》的演出之後,他表達了要繼續多寫台語藝術歌曲的心願。
-
聲樂對談
可以唱一輩子的歌聲
一九九八冬夜,劉塞雲、李晉瑋首次在台北會面,從敎學、發聲法,一路談至樂評、文化環境、兩岸作曲家之觀察。全程四小時,席間有憂慮、讚歎;也有幽默、低迴
-
追蹤燈
側寫 徐嘉琪
「其實我眞的很用功」,濃厚的「學生」氣質、削薄的瀏海貼著相當淸純的臉龐,徐嘉琪說這句話時讓人驚覺她似乎用盡全身的力量。 回國三年,超過一百三十場次的伴奏紀錄、平均每星期都有演出的她,在音樂會「景氣」不算太好的台灣,肯定是個「異數」。 徐嘉琪謙稱自己「運氣很好」、「來者不拒」,其實早在就讀藝專音樂科時,就經常獲選各種演出及大班課伴奏,「不過那時並不知道自己適合伴奏」,畢業那年藝專老師戴金泉提供了一個機會,到實驗合唱團擔任「助理伴奏」,就這樣一頭栽進伴奏「職場」,徐嘉琪形容「好像冥冥中註定往這條路走」。 在琵琶第音樂院拿的是「鋼琴演奏」碩士,卻意外因爲一次「代班」的機會,獲選爲學校歌劇部門專任伴奏,更提供她全額歌劇伴奏助敎獎學金,徐嘉琪形容她的老師Ellen Mack簡直跌破眼鏡,「這個機會幾乎不給『外國人』的」她繼續補充。「擁有這段經歷其實要感謝林惠珍」,她回憶當時剛從義大利學成的林惠珍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敎我念、講解詞意,我們差不多『走』過了所有女高音的歌劇曲目」當然那時甫從藝專畢業的徐嘉琪怎麼也想不到,林惠珍當時的「嚴苛」反而造就日後的奇蹟。 在聲樂家林惠珍眼中,徐嘉琪「可以用最單純的觸鍵,凝聚最強大的爆發力」,加上極好的視譜能力,如今儼然成爲聲樂界的「新貴」,徐嘉琪坦言台灣目前尙未能提供職業性的音樂環境,「可是你必須營造職業的氣氛」,因此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她儘可能「以量致勝」,藉由與不同獨唱(奏)家的經常合作,淬煉出更成熟的表現。 到目前爲止,徐嘉琪合作的各種組合裡,除了少量的室內樂組合,聲樂、歌劇排練仍佔「大宗」,她不諱言聲樂界的衆前輩確實「不斷給我機會」,只是這樣忙碌的行程,看在母親的眼裡,就經常好奇:「怎麼沒看到你同學練得那麼『辛苦』?」徐嘉琪形容伴奏是「沒天沒日」的行業,「你必須隨傳隨到」;也因此即使回國三年,累積了不錯的「口碑」,然而爲了讓出更多排練時間,她仍堅持「不收任何私人學生」,去年更是辭去了人人欽羨的實驗合唱團專任工作。目前她賴以維生的即是以「場」計算(非以鐘點)的伴奏費,「許多人看我這麼忙,都以爲我一定『賺翻了』」徐嘉琪顯得有些激動,「幸而一直有父母的諒解與經濟上的支持」,徐嘉琪在「伴奏」上還算是無後顧之憂。 獅子座的「愛現」外加月亮在處女
-
追蹤燈
側寫 葉思嘉
藝專畢業,旋負笈德國慕尼黑音樂院,葉思嘉一待就是八年。 目前專任於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前台南家專)的她自承「留學德國之前,完全不知『伴奏』爲何物」,在拿到鋼琴獨奏文憑之後,其實大部分的演奏事業是與「伴奏」相關。葉思嘉提及,在慕尼黑好幾位音樂院裡最優秀的鋼琴學生,都參加了Helmut Deutsch(註)的藝術歌曲詮釋班,因此開始對『伴奏』產生好奇;況且原本對文學就興趣濃厚的她,發現學Lied伴奏「旣能彈琴,又可以接觸詩」,當下對於「伴奏」有相識恨晚之慨。 Lied是詩與樂的結晶,在古典音樂的領域早已是一專門學科,葉思嘉形容Lied的特質雖然都「小小的」,然而「它就是一個世界」,透過讀詩、解詩,並注入作曲家的書寫詮釋,一首小歌其實盪著多義的文本性。她坦承厭惡長期消耗在炫技似的手指練習,「在德國你才發現,音樂的領域是非常廣的,不是每個人從音樂院出來都是要當獨奏家。」 於是她從音樂院畢業後與男低音Holger Ohlman甄試選入「藝術歌曲詮釋」班,親炙大師Helmut Deutsch,歷練許多德國歌曲,葉思嘉第一部走完的套曲竟是艱深非常的《冬之旅》Winterreise。她描述當時在練第一首〈晚安〉Gute Nacht裡著名的「脚步聲」音型的困難,「這和你會不會彈琴完全是兩件事」。等到她進行到〈菩提樹〉Der Lindenbaum之前奏時,敎授提醒她:「我不能彈的像你那麼乾淨,但是你知道『這是什麼』嗎?」葉思嘉的「伴奏美學」便是這樣滴水穿石練出來的。 也許因著留德的背景,使她合作的對象、音樂會曲目也都瀰漫著「德國味」。葉思嘉給人第一印象實在非常「冷峻」,自稱是音樂界的「晚輩」(甚至一度因此婉拒訪談),說起話來字字斟酌、句句充滿多義性(polysemic),我打算下次還要問她:伴奏與「性格」有沒有關係? 註: Helmut Deutsch,生於維也納,爲目前德奧最著名的藝術歌曲伴奏家之一。曾與多位知名歌唱家如:Cotrubas、Fassbaender、Prey、Schreier、Bonney等人合作。去年九月曾應邀訪台開授藝術歌曲硏習營。
-
追蹤燈
聲樂「伴」我行
嚴格來說,台灣不算是「善待」伴奏的地方:音樂系裡沒有「伴奏」主修、敎師不能以「伴奏」做爲學術升等,音樂會海報上獨奏家與伴奏「字樣」大小眼不談,有些乾脆索性略過,許多人因此只將伴奏視爲邁向獨奏家的過渡性選擇。
-
名家訪談
遇見迪里拜爾在台北
原籍新疆維吾爾族,現爲芬蘭公民的迪里拜爾曾是北京中央音樂院第一位獲聲樂硬士之女性音樂家。她在一九八四年贏得著名的Mirjam Helin國際聲樂大賽大獎;目前擔任芬蘭國家歌劇院、瑞典國家歌劇院駐院獨唱家。
-
台前幕後
不一樣的魔術笛聲
由「聲樂家協會」所製作的莫札特歌劇《魔笛》,即將於七月份登場,本次製作邀請長年活躍於德奧歌劇界的王斯本返台執導,期望能效法Tamino靈魂創造者莫札特,給置於酷暑盆地的台北人一齣精采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