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大人偶粉絲追星記
豪華皇家劇團是法國知名的老牌街頭劇團,他們的特色是手工製作的許多怪異機械裝置、特效機器,並結合街景環境作演出。最出名的是他們的大人偶系列,巨大人偶隨著劇情在整個城市遊走演出,整個城市的人都隨著入戲。這回串連南特與聖納澤爾兩城演出的《巨大的鐵達尼號與潛水伕》,讓觀眾緊緊跟了三天,主角小女孩與叔叔潛水伕的相遇與別離,竟也催人淚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兩個舞台 讓年輕人上陣飆藝
法國劇院節目的時令,跟著學校行事曆走,每年從九月的開學,一直到隔年的六月底,完成一整個年季的演出。時序入夏的巴黎,各大劇院的節目,經過整個年度,輪番上陣的各流派名劇大導「講堂」搬演之後,放暑假前的五月檔期,留給講台下努力學習的學生上陣;我們可以在「破繭.青年劇展」與「聖丹尼國際舞蹈節」中,看年輕藝術家們,如何在這場期末考中,為我們展現劇場的未來面貌。
-
現象視察
鬼門關前走一趟的「毛哥」
十五年前,劇場燈光技術人員周凱,意外地從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燈桿上摔落舞台,結束了他正青春的寶貴生命,首度引起了表演藝術界對於劇場幕後技術人員安全的重視。十五年後,劇場再傳重大意外。經驗豐富的資深技術劇場工作者──劇場人暱稱「小毛」的程健雄,於宜蘭文化中心演藝廳裝台時,不愼由傾倒的調燈梯上摔落,昏迷了三天之後,奇蹟似地醒來。由於傷及腦幹中樞神經,當初經過四個多月的休養,除了視力無法正常對焦,整個身體的左半邊仍呈現麻痺現象,目前已經復建逐漸好轉,現在也開始在固定機構上班。面對這個嚴重的創傷,根據曾去加護病房看望他的朋友轉述,病房中的小毛只是淡淡地說:「經過我這麼一摔,至少十年內,大家會多注意一下劇場工作安全。」這段令人聞之頗爲心酸的玩笑,卻戳破了台灣表演藝術界一切幕前光鮮幻境,直指這群身著黑衣,隱身於光圈之外、揮汗賣命的技術劇場工作者,其內心深處最不願碰觸的擔憂。 百餘人撐起數千場的演出 所有的劇場人都知道「劇場是一個無時無刻充滿危險的地方!」小至舞台佈景上一根突出的釘子,大至複雜懸吊系統的不當操作,發生意外傷害的機率可說是相當高。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露出左右各有一大塊傷疤的雙臂,心有餘悸地表示:「高壓電從左臂進去、右臂出來,還好心臟沒怎樣,算是撿回一條命。」剛退伍的林致平工作時被側燈架砸到,右手指斷了三根,這就是劇場幕後最常見到的景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有人受到大小不等的意外傷害。面對這個高危險工作環境,諷刺地是,投身於這個危險場域的工作人員,除了少數大團或表演場地的正式支薪人員,大部分都是沒有勞保,四處接案子而毫無保障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沒有組織健全的公司作爲後盾,也沒有工會組織的保障,這群不過百餘人的劇場主力技術工作者們,日以繼夜地支撐起台灣一年數千場的演出舞台。 採訪時陪著毛哥來到綠光劇團的辦公室,一群老朋友除了關心他傷勢的復原狀況,還不忘熱心地關心他若長期無法工作,是否會有經濟困難,同時一邊七嘴八舌地替他找工作。的確,最後能維繫這批技術劇場工作者堅持下去的因素,大概就是同行中相互扶持的溫暖人情了。離開辦公室之後,再問毛哥如今面對著這麼大的創傷,考不考慮轉行。他笑著說:「這是我的專業,而且年紀都四十了,還能轉到哪一行?」看來,既使是從鬼門關前走了一趟,毛哥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業策展!人在哪裡?
藝術節最重要的舵手、在國内卻尚處萌芽階段的「策展人」角色,是否能得到應有的專業空間,扮演藝術家、主辦單位、觀衆三方面的最佳溝通橋樑,進而將藝術節此一文化產業升級,迎接更精緻、更有競爭力的「藝術節」時代來臨?
-
台北
「海闊天空」末世紀,實驗劇展新出發
隨著今年十至十二月的「海闊天空實驗劇展」結束後,「海闊天空」一詞將正式走入歷史,明年起兩廳院將會對此實驗性的劇(舞)展有一番變革,除了換個新名字外,也將採取「主題性」劇(舞)展的規畫、邀請資深編導參與等等可能的新做法。
-
藝人館
把眼睛放在鏡框外
京劇科班出身的李小平,從行内的傳統京劇導演,跨到門外的歌仔戲、現代歌舞劇、兒童音樂劇、實驗小劇場,近來更成為傳統戲曲界流行的「跨劇種匯演」的導演熱門人選。李小平的導演經歷,可說是台灣劇場界的一絶。
-
台前幕後
遠方的鼓聲繼續敲打
符宏征說,儘管現在小劇場的主流論述總是得大膽創新,好像沒有一個可以引起話題的顚覆創意,就表示落伍了,但他希望自己可以儘量不受干擾,回歸劇場本質及自我的創作路線,紮紮實實地做戲。
-
台北
光影四濺、大開眼界
今年的「台北.國際城市藝術節」帶來結合科技與表演藝術的多媒體視覺實驗潮流,以包括肢體、音樂、戲劇、舞蹈、馬戲、電腦影像等元素的跨界融合演出,呈現變幻無窮的劇場視覺新境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山窮水盡?柳暗花明?
追究「劇展」現象的背後形成因素,是對於國外著名藝術節的模仿?是集結力量向政府單位申請補助的好辦法?是相濡以沫、刺激創作的好場合?更或是行銷手法走到「非如此不可」的時代?本文將以報導的方式,從現象面歸納分析,並嚐試尋找階段性的觀察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