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
瑪琳.蒙泰羅.弗雷塔斯《酒神有沒有派對》 挑戰感官極限
瑪琳.蒙泰羅.弗雷塔斯──歐洲舞壇上百看不厭的編舞家,亞維儂藝術節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曾讚譽:「她是當代舞蹈界的天才,具有獨一無二的美學風格。」2025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重磅邀請這位來自非洲、最具顛覆性的編舞家,帶來享譽國際的代表作《酒神有沒有派對》。這部作品以極端、爆發性的身體語彙,重新詮釋古希臘悲劇,交織混亂、儀式與人性的掙扎,打造一場震撼感官的劇場體驗。
-
拔除書寫權威,重構百年歐洲史 郭貝爾邀觀眾在劇場聆聽歷史、改寫未來
德國當代音樂劇場領軍人物海恩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以一次世界大戰為起點,跨越百年歐洲史的作品《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and Would Happen)3月8日、9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進行亞洲首演。本劇打破傳統歷史書寫權威,將詮釋權交回觀眾手中,由每個觀眾自由選擇對歷史事件的看法,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過去與未來。
-
音樂劇《有真與有真》登場 喚起社會對未成年性剝削關注
由大甜、李玲葦、康雅婷等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的韓版授權音樂劇《有真與有真》,這次迎來一大亮點──知名主持人陳明珠跨界加盟,以其溫暖且真誠的風格,與演員們一同詮釋這場關於創傷、療癒與重生的故事。
-
《在獨角獸消失之前》 當選擇無解,你還能相信什麼?
2025年,何日君再來劇團帶著最新作品──命運二部曲《在獨角獸消失之前》首度前進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由導演呂俊翰與編劇阮慧敏第二度攜手創作,融合靈性議題與現實困境,透過幽默、荒誕又貼近人心的故事,探討我們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尋找方向、理解命運。
-
法文音樂劇《鐘樓怪人》25周年世界巡迴 再度訪台展現不朽魅力
經典法文音樂劇《鐘樓怪人》(Notre Dame de Paris)即將重返台灣精采演出!這次的25周年世界巡演,台灣站演出於3月6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啟,接下來將巡演高雄、台中。主辦單位特地在首演前一日,開放媒體捕捉獨家彩排畫面,由遊唱詩人葛林果利(John Eyzen飾)帶來《鐘樓怪人》的〈Le Temps des Cathdrales大教堂時代〉,為故事揭開序幕,描述著1482年的巴黎,人們為了更接近天堂而建立大教堂,歌頌偉大聖母院的誕生;接著演出的是吉卜賽首領克洛平(Mike Lee飾)透過〈Les Sans Papiers非法移民〉為無家者發聲;壓軸登場的〈Belle美人〉,由鐘樓怪人科西莫多(Angelo Del Vecchio飾)、副主教弗侯洛(Jrme Collet飾)、侍衛隊長菲比斯(Flo Carli飾)一同歌頌對於吉普賽女郎艾斯梅拉達(Elhaida Dani飾)的傾慕,該曲曾在法與金曲排行榜掀起一陣炫風,並獲得霸榜18週的絕世佳績。
-
朱宗慶打擊樂團《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翻轉擊樂想像
在2月份由Z世代主導的第一季音樂會《加乘效應》廣受好評後,朱宗慶打擊樂團將於5、6月份推出第二季音樂會《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此企劃是繼2008、2011與2024後的第四度登場。更特別的是,今年度的「五個好朋友」,都是過去完全沒合作過的音樂表現方式,分別是大提琴、笙、小號、電吉他與電子人聲樂團,也充分表現出打擊樂變化萬千的彈性及韌性。
-
中外名家輪番獻藝 2025臺北市傳藝季精采繽紛登場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簡稱「傳藝季」)今年邁入第38屆,將以「跨界融合」為活動主軸,自3月10日起至6月8日止,為期三個月期間將有28套37場次的精采節目,內容涵蓋歌、樂、舞、劇等多元藝術表演形式。
-
2025大稻埕戲苑第十一屆青年戲曲藝術節 3月8日起跑
大稻埕戲苑青年戲曲藝術節今年邁入第十一屆,以「一身是膽 一鳴驚人」為題,自3月8日起展開。本屆由劇場導演暨演員郎祖筠擔任策展人,邀請正明龍歌劇團、栢優座、中華王金櫻傳統文化藝術協會、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唐美雲歌仔戲團、清華閣周祐名掌中劇團、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等戲曲團隊合作,以戲曲底蘊為基底,共同為戲曲創作打造一個專屬於新世代的實踐基地,一起翻轉經典、發想創作,讓老將新秀都能展現十足創意。
-
《舞蹈欣賞》全新改版 回望台灣舞壇30年丰姿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名譽教授平珩主編的《舞蹈欣賞》自從 1995年出版以來,成為莘莘學子認識舞蹈的基礎入門書,出版迄今的30年歲月裡,舞蹈藝術蓬勃發展,型態千變萬化,遂予改版修訂、填補空缺,以與時俱進。
-
雲門舞集《定光》受邀亮相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波》巡演日本三城
自2009年林懷民的《白》在日本巡演之後,雲門舞集有16年之久未曾再赴日本演出。但在2025這一年,雲門將先於夏季登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Setouchi Triennale),演出《定光》與舞作選粹,接著於年底帶著藝術總監鄭宗龍與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合作、融合科技與舞蹈的《波》,巡演橫濱、京都與北九州。雲門將多次往返日本,帶來截然不同的舞蹈風景。
-
魏樂富與葉綠娜策劃音樂會 演繹台灣400年的故事
國內知名鋼琴家魏樂富與葉綠娜共同策劃「演繹臺灣400年─福爾摩沙的故事」,將於3月18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福爾摩沙的故事」是一場以音樂敘說台灣400年的故事,從1624年台灣住民在基督教禮拜中吟唱的聖詩開始,用音樂訴說這個島嶼的多元文化,以室內樂、歌唱和情節劇的表演形式,呈現福爾摩沙島從17世紀初至當代的經歴。參與演出者除了魏樂富與葉綠娜兩位音樂家,還包括女高音林錦如、小提琴家蘇顯達、中提琴家林曔瀚、朗誦趙方豪、大提琴家張琪翊與小提琴家林一忻。
-
音樂界鐵人三項「瘋迷24柴可夫斯基」2月22日衛武營起跑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邁入第四年的「瘋迷24」系列節目,透過24小時不間斷的音樂演出,讓觀眾沉浸在同一位古典音樂大師的創作之中,已成為全台愛樂者年度必訪節目之一。2025年聚焦俄國旋律大師,以「瘋迷24柴可夫斯基」為題,自2月22日17:00起至2月23日17:00止,集結超過300位音樂家演出,加上2月21日19:30前夜限定《尤金.奧涅金》歌劇音樂會,引領觀眾一同走進柴可夫斯基的心靈風暴中心,感受其靈魂深處既細膩又深沉的旋律力量。
-
文化部推台語主流化 米特音樂劇免費開播
米特動物樂園首推線上劇場!台語音樂劇《Do Re Mi 喜咧兜?》自2024首演以來廣獲好評,粉絲紛紛敲碗期待能再度觀賞。為了讓更多親子能夠一同體驗,米特動物樂園特別打造全新線上版免費開放觀看,於2月14日起在米特動物樂園YouTube頻道推出10集線上影音版,邀請知名台語KOL紅豆妹與台灣台語路協會理事長董力玄攜手參與,透過趣味劇場與專業語言指導,讓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在家也能輕鬆學台語、聽音樂、看故事。
-
第23屆台新藝術獎15組入圍名單公布 關注個人、族群與跨國意識
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公布第23屆入圍名單,由九位提名觀察人阮慶岳、林怡秀、孫平、陳品秀、許仁豪、張韻婷、張又升、張尹芳、鄭勝華組成的評選團,歷經2024年全年度展演觀察、評論書寫、每季獨立提名到複選會議的共議討論,從80組被提名並同意參選的展演作品當中,選出15組入圍名單,角逐年度「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獎金各100萬元),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獎金150萬元)三大獎項。
-
香港聽障舞團「森林樂」跨越障礙 台北獻演《手舞觸動2》再現生命之火
「在你眼中,我是隨著悠揚的樂曲婆娑起舞;在我耳裡,宛如寂靜深谷,足下每一次輕踏、每一次旋轉,都是我對天地的靜謐詠嘆。」2010年成立的香港舞團「森林樂」可以說是十分特殊的舞團,成員清一色都是聽障人士,但卻選擇使用五感的缺陷,在舞台上演一齣自己對生命的認可及宣揚永不放棄的精神。
-
故事工廠、瘋戲樂工作室聯手打造《火神的眼淚》音樂劇 燃燒生命真相與熱血
故事工廠攜手瘋戲樂工作室推出全新音樂劇《火神的眼淚》,改編自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同名影集,聚焦消防員英勇故事與殉職背後的謎團,由滅火器主唱楊大正、方宥心、王為、周家寬、羅美玲和是元介主演,作曲家王希文操刀音樂,將消防題材以嶄新形式搬上舞台。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透露劇中亮點:「音樂劇特別的是可以放大角色內心感受,這次將突破鏡框舞台,讓觀眾仿若置身火場,不但會將救護車、消防車、雲梯車搬上舞台,還將全面展現高空救援與震撼機關。」
-
國際大師鋼琴大賽掀起國際關注 美、俄、義三位千禧兒奪金銀銅
第二屆國際大師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Maestro Piano Competition)於1月12至16日假高雄大東文化中心圓滿落幕。三位決賽者連袂高市交演出普三、拉三、蕭一,在評審激烈討論中選產出樂壇新秀。第一名來自美國的Samuel Glicklich,即將受邀於今年8月回台與高市交演出;第二名是義大利的Davide Ranaldi,第三名則是俄國的Mikhail Kambarov。比賽期間亦有觀眾獎票選活動,最後觀眾獎得主為台灣的李綺若。
-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推出《翻轉系列》首部曲 以全新創作詮釋經典《天鵝湖》
台灣唯一以芭蕾創作為主、Taiwan Top獲選多年團隊「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曾被《紐約時報》首席舞評家安娜.綺色果芙(Anna Kisselgoff)讚譽:「來自台灣的浪漫與傳奇。」本週末推出第33季年度芭蕾創作《翻轉系列》,其首部作品以經典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為藍本,透過翻轉創意以當代方式重新詮釋。此次創作由舞團新接班人尤儷蓉擔任製作人,特邀三位風格迥異的傑出當代編舞家陳壽琴、燕樹豪與蔡博丞攜手合作,共同挑戰經典芭蕾舞劇作品。
-
呂紹嘉領軍NSYO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呈現《孤塵》及柴科夫斯基經典之作
國家交響樂團榮譽指揮呂紹嘉將於今年1月21日至25日,率領國家青年交響樂團(NSYO)青年音樂家們,帶著「夢響」展開全台巡演,用音樂點燃冬日熱情。巡演曲目包含榮獲第三十五屆傳藝金曲獎最佳作曲獎顏名秀之作《孤塵》、柴科夫斯基《胡桃鉗》芭蕾組曲及第四號交響曲。本次巡演獲得各界支持,包含獲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及饗響文化藝術基金會鼎力相助,並由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共同主辦,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協辦。此外,嘉義場次則由嘉義縣政府指導,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與新港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並由國立新港藝術高中協辦。
-
吳念真《人間條件四》宣告再加演 黃韻玲、林美秀強勢回歸
在疫情期間由觀眾票選最想加演的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呼聲最高的是《人間條件一》及《人間條件四》獲得此殊榮,去年重新製作的《人間條件一》才剛以全新卡司完美落幕,今年初《人間條件四》以原班黃金卡司強勢回歸,15日記者會上由剛風光落幕的《人間條件一》女主角方宥心以經典阿嬤一角將幸運接力棒交給此劇的人間影后黃韻玲與林美秀,正式宣告《人間條件四》強勢回歸,不少觀眾喊話這次回歸像是拼圖的最後一塊,要填滿「人間系列」空缺。開賣後,台北場次已熱銷九成,劇團現場宣告6月27日至7月5日於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加演六場的好消息,以饗劇迷。導演吳念真更深情表示,這齣戲不論是16年或是32年後再演,想不出除了黃韻玲及林美秀還有誰能勝任。